時間是可以自己調配的,一直讀經也感覺到生活會很寂寥,缺少活動,那如果你一直逼著每天往外,可能也會覺得疲憊,我想根據自己的身心的狀況來加以調整。
不過如果你現在也在聽傳習錄,那你就會發覺知行是合一的,不能夠只是關起門來在自家裡面只管自修,這個自修的目的是要落實學問,落實良知,落實為人好的心,落實對人的誠懇。
所以有機會的話多跟人接觸,去服務去做志工,那麼也才可以驗證你所學到的,到底是這個空架子,是一個虛浮的還是一個踏實的,總得要去驗證看看,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你好,這個修行是在生活中的,用一種寬和的為人好的心去工作,去待你的家人,用一種輕鬆愉悅的心,去鍛煉你的身體,然後用一種謙虛的心、懺悔的心來改正我們的缺點,碰到人碰到事才是修行的道場。
自己一個人躲在家裡,稱不上什麼修行。所以古人的修行是大隱隱於市,下隱隱於朝,所以真正的隱者,真正的隱士,隱於市,就是日理萬機的當中,就是最好的修行。
比如說:王陽明還帶軍隊打仗,為國家平定亂事。譬如說:曾國藩也是一樣日理萬機,哪裡有什麼另外抽時間出來修行的?為人好的心,寬和的心,積極的心去應對每一件人跟事,就是一個修行的準則。
您好,這個做功課,如果昨天特別疲憊,今天需要多睡一點這也不用擔心。那在正常的情況之下,如果是因為一時的懶散,意志不堅,那就把被子掀掉,趕快跳起來,趕快去做功課。
對自己不能太仁慈,對別人可以多仁慈一點,但是事情是有權變的。比較說身體不適,剛好現在感冒,我們就可以放鬆一下。
您好!這靜坐和讀經的時間,我想是不能少的,你的時間如果有限,就儘量安排靜坐跟讀經的時間都能夠都分配到一些,不過靜坐最好都要有一個小時左右,如果比這個更低的話,效果就不大。
但是,你可以檢視一下你的時間,把那些不必要的時間,再把它濃縮一下,也許你會意外的發現,你會多出很多時間也不一定的。
你好,在站樁靜坐的時候聽經典的話,如果站樁我覺得還可以,如果靜坐聽經典我覺得並不恰當,這是為什麼?因為經典是很深的東西,在聽經典的時候你常常會動了你的意念去思索,這個在思索,在解決你的納悶的時候,這是對氣血會稍微用力。
所以這對於我們靜坐的效果是會打折扣的。那麼站樁,本來就是屬於一個比較更動態的東西,跟靜坐的靜謐是有一點差異,雖然我也不鼓勵你在站樁的時候聽經典,不過如果跟靜坐來相比,站樁聽經典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靜坐我是覺得你應該要儘量避免。如果能夠站樁靜坐都是專心的靜下來,好好的觀照內在氣血,與氣血共處,你在這樣的狀態下來靜坐。
我想人生應該空一點時間給自己,不要把你的每一個時段都排得這麼的緊,鬆鬆的,每一天鬆鬆的給自己一兩個小時,好好的來長養你的精氣神應該是很划算的投資了。
這個道在日常生活裏面的,你的良知行持在任何時候,待人處事的時候,修道不是離開上班再另外找時間的。
所謂「志於道,據於德」,是說在在處處,任何時候、任何事情,對待任何人都依著道德仁義來行事。而工作上要遊於藝,「遊於藝」的意思是輕鬆一點,工作就是為了養生,我們在職場上要盡力,但是心情要輕鬆。
我們在職場上做事要對得起老闆,因為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當然要對得起老闆。但不是說工作的時候,壓力要大到自己心臟病、高血壓了,三高了,沒日沒夜的,這個不是。「遊於藝」是說,工作是為了養生,為了養家裏,還是要以養生、養性,養我們的身心性命為唯一的目標。
儘量去忙碌你的生活,每個人的生活都很忙。所謂的“大格局”,就是光明磊落的去生活,去注意你的每個生活的細節,都懷著為人好的心,這種就是“大格局”的人。
每一天裡面如果時間有限,那就站樁跟靜坐要挑一個來做,或者輪流做,這個是每天都要做的。
至於寬兩秒是隨時只要有心情都能做,它不另外佔時間的,即使你工作正在忙,還是留一個感覺,覺知放在自己的胸中,去覺知自己,到底情緒有什麼變化,這個也不另外花時間的,就跟呼吸一樣,不找另外的時間呼吸的。
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另外有時間怕我們的路子走叉了,多聽聽經典,或者有空的時候來朗讀下經典,來補充一下你的學習,我想這樣就可以了。
如果能夠在日常行住坐臥之間,日理萬機之間,都能夠放下你的執著,對氣血不攀附,能夠任氣血自由自在,然後,不會危害到妨礙到你日常的行住坐臥,這個人有這樣的心量,那他必定能夠延年益壽。
至於修煉法身,不是只有這樣就可以,我網路上有放文章,就是「撥雲見日」這個文章,有空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