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聲音跟一個人的存心是有一點點影響的,心胸越開闊喉嚨越不會結在一起,但是我想這個也不是重點,重點就是培養一個開闊的心胸,做一個正人的君子,聲音是怎麼樣呢有一些天生啊,這個不必太在意。
您好,這個鬼神本來是常常會去探望她的親人的啦,本來是活在世上的親人看不到那些鬼神而啦已,這也不足為奇,偶爾呢能夠看得到,那麼我們就拿起三炷香,到墳前,到祖先牌位前,跟她說說話,表達我們對她的思念,對她的感恩,這也就可以了。
您好,首先要說明一下,這個禪學不是我研發的,這是自堯舜禹湯以來一直都有的,到孔孟、宋明的理學家,一直都有在靜坐、在反觀覺照,這個不是我一個人能夠開創的。
至於你談到這個開光的問題,如果一個佛像需要借由一個高僧去開光,然後呢神才進來住,那簡直是說,這個和尚或這個道士的法力比那個佛還要高,因為佛需要靠這個道士開光,他才進得來,那這樣說的話呢,這是說不通的。
只能說,我們今天請了一尊神像,然後我們希望請神來入住,但是,一般的凡夫俗子沒有經過一些儀式又感覺不莊重,感覺請神入住呢,好像到底他有沒有進來住,所以舉行儀式的人就會有這些儀式。
我們就把它當做一個儀式來看,只要任何人,不只是這個法師、或者是道士,任何人買一尊佛像,放在案上,向天真誠地祈求,向你所供奉的神真誠地祈求,請求他來護持、加持,保護你們全家的平安,那麼每天呢,誠信地上香,然後誠心正意的,要學好學善,你不能在家裡每天做壞事,每天嫉妒、每天鬥爭,然後希望神住你家,這是不可能的。
終歸來說還是人的心來皈依這個神明,請求這個神明的護佑,是這一番誠意,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誠心正意,一顆善良的心。這個人一善,神就來護持,人一惡,神就離開,妖魔就過來了,所以,總歸來講不是什麼大德高僧能夠開光啦,是神佛願意接受我們的供養跟請求。
內心的氣血一動就知道,你說知在什麼地方?就在那個知道,你已經覺知到心頭有個氣血在動,那就是正在致知。你說格的又是什麼,那一團氣正在動,那就是一個物,就是格那個東西。
你說它已經沒聲音了,還格什麼格?對的,但即使它沒有聲音,你不可說它無一個物,它並不是真的沒有東西在,行而未發的時候什麼氣象?不是真的沒有東西,它有個感覺在。
您說的不正確噢,不過,這兩天將要播出的幸福內心禪(第226集)剛好我又把這些問題說的很清楚,因為我是今天才錄音的,應該明/後天就會播出,到時候記得收聽。
什麼是道呢,《中庸》有一句話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真道是一秒鐘都離不開的,如果你可以暫時一秒鐘離開的,都不叫做道。比如什麼意思呢?比如說念經很好,那你一直念一直念就有道嘛?可是待會一吃飯就沒念了啊,就離開了嘛。
或者你說說我的心不離開啊,可是你的心一停止的時候,一睡覺的時候還是離開了,可以離開的都不叫道。比如說某一個聖者很好,我瞻仰他,我念他的聖號,我念他的佛號,他就是我的道,問題是他不是你的道,你可以離開的都不叫做你的道,等你不念的時候,晚上睡覺的時候,你又離開了,你可以離開的都不叫做道。
比如說你練的什麼法術啊,然後當你人生要走的時候,一了百了什麼都帶不走,比如說金銀財寶什麼都帶不走,都是可以離開的,名譽榮辱都是可以離開的,究竟什麼是不能離開的,就是你身中的那股氣啊。
這股氣,睡覺的時候它也在,活著的時候也在,白天也在,晚上也在,做鬼也在,做神也在,做佛也在,只有這個氣這個字是離不開的,你的心就是氣裡面的知覺,心之所以能夠知覺,也是因為有這股氣,所以修行如果不修心,如果不練氣,修了再久都是白乾一場。
您好,您說的累計起來,什麼叫累計起來?這是一件事,也不是兩件事。什麼叫做二者有所差異,這我實在看不懂。
另外你說養浩然之氣的角度看實相是不是比正念略勝一籌?實相就是實相,沒有什麼所謂養浩然之氣的角度,沒有這件事情。那麼正念,就是我們說無善無惡叫做正念,它也是實相,也是一回事。
您堆積了一大堆的文字,離開了內心的事實,如果這樣子研究學問的話,會讓自己更為錯亂。日常的處事,依我從你文字瞭解,你的“正念”比較像儒家的“誠”,誠懇的“誠”,“至誠”,這個“誠”比實相更勝一籌,是對的。
但是沒有實相基礎的人,是永遠也沒有辦法“誠”的。所以學問不可躐等而進,必須按部就班。心中充滿滿心污垢的人,沒有資格去談我的心念一發就是“至誠”。因為他一發,是藏汙納垢,即使你所說的正念裏面,也是藏汙納垢。
所以必須要把自己內心的污垢看清楚,而後把實相練穩定了,那個時候談“誠”,它才有個支點。當然,對於一般通常的教育來說,可以不用這麼複雜。因為實相一般人聽不懂,那我們就說為人好的心,這個也可以誘導一般的人,往這個正確的修行方向跨進一步,但實際上,這個實相,是必經之路,是必須踏的一個階梯。
不斷重複做簡單的事,把寬2秒四步驟不斷的重複,就能由“致曲”到“誠明”,這個東西要不斷的去練習,不要太理想化也不要求速效,踏踏實實的去做。
你要能夠觀照實相,觀照完實相之後要能夠有為人好的心,成人成己的心叫做集義。至於多久不出現,你只要不斷去做對的事情,不要管它出不出現。
反正就它出現你一點也不害怕,那這叫做集義。如果你一直期待它不出現,就表示你害怕,表示你根本未曾對它不分別取捨,你只是在做一個自欺欺人的寬二秒四步驟。
這一點真偽你必須要認識清楚。我看你有一點急功好利,我還是勸你踏踏實實的去迎向它,和它和平共處,一次一次的練習,這個沒有捷經。
你說憂鬱症是註定的嗎?那麼以前的時代怎麼沒有憂鬱症,為什麼現在才有,這肯定跟我們的作息時間飲食習慣有關。
最近我有一個35歲的堂弟,生了癌症,這幾天就很危險,平時活蹦亂跳,突然去醫院去查,就是個癌,訝異之餘,跟他父親聊天,才知道他一天喝10罐的咖啡,就是那種鋁罐裝的咖啡,每天喝熱的,不喝水,這種咖啡是沒有咖啡豆,都是化學調製的。
第二點,這種易開罐的包裝它的內層有一層膠紙保護那層鋁才不會生銹,這種膠紙是有毒的,不打緊,再加熱,毒素都釋放在咖啡裏,常年累月的如此生活,怎麼能不得癌症,你說這是註定的嗎。這絕對是註定的,這實在是自己糟蹋自己。
一個人如果活100歲,這個人肯定是積德的人,不是他註定能活多少,他如果沒有很輕鬆,很開闊,他如何能活100歲。
或者我們人世間註定碰到的那些人也許是個註定,因為每個人的因緣果報,你欠誰你碰到他就該還,他欠你,他碰到你,他也會還一還,比較重要的人,對你人生影響比較大的,不管是幫助你的,還是敵對的,那應該是有一些因緣註定的。
但不是每一個都註定的,因為你廣積福田,也能夠早一點把你的業障還完,那你的運勢也比較亨通,這些改造都可以通過廣積福田來進行補償的。
就憑這個所有的宗教都在講一個人的內心,都在講清靜他的內心,都在講發揮他內心的優良的特質。那麼人類心的本體真相是只有一個,人類性的真相也只有一個,人類靈魂的真相也只有一個。
因為真相只有一個,而各教都在講這個心性,所以我就可以知道說,所有的這些宗教,其主旨、其目標、其修煉方法,其實都是一致的。不過是在語言上形容上由於語言不同,風土民情不同,所用的比喻就不同。
比如說同樣一杯水,我們在華人地區我們叫做水,在別的國家可不叫水呀。它名稱可以不同。同樣的水果在我們這叫什麼名稱,在別的國家也不叫這個名稱啊。所以名稱不同而已啊。
儒家叫做仁;《金剛經》裏面就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六祖壇經》裏面就叫做定慧等持;堯舜就說“唯精唯一,允執厥中”。各教雖然說法不同,其所指的精髓則是一致的。
成佛只在於心,身體健不健康則因人而異,王重陽過世之前生了一場大病,他是生病過世的,那麼歷史上像顏回那麼年輕,就生病過世了,但是也不妨礙他成為聖人,修行只在於心,至於身體的話,夭壽不二,短壽也好,長壽也好,沒什麼兩樣的,就在一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