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個六祖雖然受到別人的排擠,但是他的為人胸懷磊落,心地慈悲,他早就知道人世間就是有這麼多習氣毛病的人,他正是要尋找一個良方,怎麼樣走出這些習氣毛病的控制,他是一個很會往內觀照的人,實際上他在拜五祖之前他就已經明心見性了。
那麼一般的人容易受習氣煩惱的控制,就是因為胸中一團的氣血湧起的時候他就感到非常痛苦,非常煩惱。但是六祖他是一個任內在氣血自然的人,不會受氣血所控制的。
所以你說他是如何堅持,他是不必堅持的,他只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他做一天和尚,踏一天的碓,他去舂米,舂一天的米,就算沒有人排擠他,他也是這麼過,就算有人排擠他,他也是這麼過。
人世間是要委屈婉轉的去應對進退,那個心法只有一招就是觀其自在,任其自在,不跟它對抗,不給它好惡分別,你就可以在任何的當下,任何順境景裏面悠遊自在,這個就是六祖的良方。
你好!這個~當我們內觀我們內心氣機實相的時候,就是胸懷磊落、寬闊,毫無私欲的時候,這個時候人體的氣機的運行,它是走河圖的路線。那你說,河圖的路線是什麼路線?河圖是生生不息的路線。
那麼,如果一個人充滿私欲,它是走洛書的路線,就是後天八卦的路線。河圖,它是先天八卦的路線。那你說,在身上是怎麼走的?在身上怎麼走的呢?坦白講,氣運行的路線非常複雜,尤其是人要返本還原的路線,這些在中醫裏、在內經裏都沒有寫的,因為這是屬於性命雙修的範圍。
那麼在中醫所寫的屬於病理上的範圍,病理上所寫的範圍是營衛啊,就是氣血。分這個氣血,氣跟著血走的,血跟著氣走的,在血管外面都包著一層氣,經絡上的氣,這個在中醫上是可以,但是在《易經》裏面,在《先天八卦》裏面,在修行怎麼返本還原的這條路上,並不是把人體的經絡氣血調順了這個人就能夠返本還原哪,這還是兩回事情哪!
所以說,修行跟維持身體健康,在一開始的時候是走在同一條路上的,但是修行到層次越來越高的時候,它這個氣血的昇華,已經昇華到超過只是維持身體健康的範圍。
至於你所說的中醫,用藥來調理是不是干預氣機?干預是這樣,中醫所謂的干預是已經脫序的讓它回正軌,這是種干預;不是已經在正軌上把它干擾到脫序,在這個狀態,所以這種是允許的。
道家常常提倡無為,無為的意思是已經在軌道上不要用人為的方式讓它脫序,而不是已經脫序不要讓人為干預讓它回歸正軌。我想這個意義大家一定要明白的。讀書要讀活了,讀得對人的身心性命有益,而不是讀死書,然後脫離了身心性命的正軌。
學問不能只研究外面,而且知人還不如知己啦。你自己在面對外面發生一些順境逆境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如何啦。內心是不是問心無愧,這個才是重點。
有時候內心該動盪就應該動盪,有時候內心該祥和就是要祥和,而不是一謂地追求內心祥和。就像大海吧,颱風天的時候,它本來就應該狂濤巨浪的,你不能要求颱風天要求那個海面平靜無波吧?
那該動的時候動,該靜的時候靜,問題是在你的情緒氣血的動靜當中,不愧我們的良知,問心無愧,做個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這才是惟精惟一的一個重點所在。
當然,外面有的應對進退,外面的舉止是不是祥和,這個也很重要,但是與其做一個外表很祥和的人,內在卻有很多的心思,不如做一個真實誠懇的人吧!
自己先照顧好自己,等自己穩定了,行有餘力,那麼再推廣給家人和其他的人。
這靜坐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我們的丹田,那麼丹田比較容易快一點溫熱,氣比較容易聚在丹田這個地方,也有很多人這樣做的。但問題是,人類的七情六欲、煩惱,我們內心那些不淨的心思,是在你的中丹田,就是黃庭。
如果我們要去除我們的執著,讓我們的心神更安定,讓我們的良知更發現,那麼在你浮躁的時候,煩惱的時候,哀傷的時候,任何時候有情緒的時候,去觀照你的心田裏究竟是怎麼了?這個是很重要的。
所以,如果你只是專注在練精氣神,不去管這個心法如何,不要管明心見性,不管這個,那你就專注丹田。這就是把它守簡禦繁的一個辦法,但是如果你想要明你的心,見你的性,呈現你的良知、天良,對於世間的七情六欲沒有執著,那不觀照你的心田,那是沒有路可以走的。
放生,當然是要看到這些野生動物被捕的,然後去把它放在它適當應該放的地方。如果放下去的位置不當,那麼這個生物也活不了,那我們放生的意義也就沒有了。
不過,有人批評說這個不是放生是在殺生。再怎麼差也不會比原來更差啦,就算是放的不好不完善,再怎麼差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它在市場被買被殺來的好吧,對不對?
所以,不要對於放生的人太多指責,好像你不去放它們,它們會活了一樣,這鴕鳥心態沒有把事情看清楚。
你好!沒有辦法馬上培養起對人的“敬“,對於一個你討厭的人,這個是很困難的,或者是對一個平常的人,也是很困難的。但你可以可以從哪裡開始呢,對客人,客人來了,我們對他總要有點兒敬意啊,有個很久不見的親戚來訪,我們會先鞠個躬啊,這都很正常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呢就是對你所尊敬的人,本來就尊敬的人,他的品格很好,他對你很好,他很有才幹等等都值得我們尊敬嘛。或者是在電視上國家的領導人,還有一些有志節的人,平常我們對他都很尊重的,那個時候就比較容易培養起敬。
去揣摩那個敬,這是一個方向。另外一個方向就是雖然敬你達不到,那個敬呢是對養生是最好的。因為它的頻率達到600多赫茲,它的頻率是非常好的。
你無法一步的到敬,那可以啊,我們就用對人的和善。先對人的善意,和善,友愛,先從這裏培養起。就是先設幾個階梯慢慢的達到,這也是可以的。
您好!這個良知是每個人都有的,與生俱來的,這個不遇而知,不學而能,就叫做良知。也就是說每個人心裏都有一種柔軟,為人好的這種基本的心態。
那你說每個人都有良知,為什麼世上這麼多人是這麼壞,這麼自私呀?這原因就是因為毫無分別的知見,貪嗔取捨的知見,攀附在我們這個良知的那股氣血上面。那怎麼樣把這個好惡分別的知見拿掉,而讓良知有力量呢?它的方法就是觀照氣血的實相,這是它的第一步。
我們的良知有體,有用,觀照實相是立起它的體,至於它用的時候呢,就能用在良知的範圍,就是仁、義、禮、智、信。所以你說,觀照到實相就是一個有良知的好人,那還未必。
因為它只是立起它的體,它還沒有真正會用,而至於你說觀照實相的人會不會心中更冷漠,更損人利己,更壞,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為什麼呢?因為觀照實相並不是幫你加上更壞的東西,而是把你以前的貪嗔好惡給拿掉,它只有可能顯露它的良知,而不是顯現的更壞。
因為所謂的觀照實相,就是把那些更壞的攀附給拿掉了。所以你問的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
你好!因為情緒來的時候都是很短的時間,即使你是很興奮的,它也是興奮一下子,當你仔細看的時候,它就不見了,即使你是很緊張的,它也只是湧上來,呆會你一看它,它就不見了。
所以說練“寬兩秒”的時候,你不能說握著胸口看好久,除非是那個情緒一直在。當然你可以靜靜地看著它,要不的話,情緒都走了,你還在圖具形式,那這個幫助並不大,還有你不能因為練寬兩秒,你什麼事停下來都不做,那麼叫荒廢待事,這樣也不行的。
比如說大家都在上班,明明大家很忙,你卻在那邊寬兩秒,這樣挺礙眼的,這也不是辦法。
還有您說先不要急著解脫,先看清內在的一些真相,就是你的內心是緊張的,你把緊張是什麼看清楚,你的內心是恐懼的,你把恐懼是什麼看清楚,把各種情緒的氣血看清楚,認識清楚,先認識你的煩惱,我們再來說氣血的實相。
您這個話大概是錯的,您說先不要急著解脫,先看清內在的實相,先不急著解脫,不解脫的時候,那內在的就不是實相,把內在的氣血看清楚,如果當你內在的氣血已經被你看成實相的話,已經解脫了,這個話有一點語病。
你好!“空”是不執著,而不是它不存在,人生最珍貴的就是活在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當下在你眼前的東西都是真實的,而不是活在未來,不是因為未來它就不存在,現在就不真實了。
所以,萬法皆空是說萬法圍繞在你的身旁,但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把它拿來用,可以對我們的人類產生好處,但是我對它拿得起放得下,一點也不執著,叫做萬法皆空。
這樣解呢,人在這個世界上才成個有用的人,萬物在世界上才成個有用的萬物,要不然就要墮入斷滅頑空之相。
有些事情呀,確實是外面的事很急,比如說看到屋子著火了,比如說這個看到人出車禍了,夾在裏面我們要趕快去救,對不對;比如說看到人溺水了,這些事情沒有時間再把裏面搞定。
但是家裏很多的瑣事,惹得你又火又毛的,這些事情外面就沒什麼好急的,先把裏面搞定。這個急的事要急著辦,慢的事就可以慢著辦。而你內在那一股急的火,急躁的火,則是可以透過慢慢觀照實相,來得到解脫的。
那麼怎麼樣去觀照內在的實相,這就是做寬兩秒,這也是所說的看到實相,這也是所說的跟氣血和平共處,這三句話是同一件事,沒什麼不同。
佈施的主要目的是要去除我們的貪欲,雖然剛開始佈施的時候略有捨不得,那還是一種貪欲和執著。那麼在慢慢佈施的過程中,那個執著、那個貪就慢慢放下了,心量就會越來越寬闊,對人就會越來越仁慈,這個就是整個佈施的目的。
佈施不外乎就是存著,一個希望真正對這個人有所幫助的心,而不是希望能夠掙得多少的功德,修行為什麼要佈施?最主要是去除人的貪欲,培養我們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