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中文之美】義

張慶祥 先生

【中文之美】義

編者按:人們常說做人要“講義氣”,但大家是否瞭解“義”字的真義呢?怎麼樣才算是有“義氣”?且聽張講師對“義”的講解。

      今天我們來談“義”,仁義的“義”。“義”的造字下面是個“我”,上面是兩撇一個八字,然後一個王,這個字其實是很有深意的。王就是王道,八就是八德,八德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八德是真正的王道;下面一個“我”,由我來行持這八德,由自身來行這王道,從我身上做起,才是義。

       我們再仔細看這個“義”字,其實是個“美”字和“我”字重壘在一起,“美我”就是義,讓我最美麗的是什麼呢?就是義。每個人都想要他的人生更加美麗,但什麼德性才能讓人覺得你的內心真的很美麗呢?那就是“義”,能美我的,能讓我最美的,就是“義行”。

       古人說,“義者宜也”。適宜的“宜”,宜就是適合、合理。什麼是合理?凡損人利己的事就是不合理,就是不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合理,就是義。做有益於人、己的事就是合理,就是義,做有害於人、己的事就是不義。所以“義”就是懂得因時因地而制宜,不執著、不呆板,因時而權變,去做正確而有益人己的事。

       凡事不損人利己,就能夠公諸於眾人,因為不損人利己,就是合宜,就是義。做一個事情可以有益於自己,但不能夠自顧自己而有損於別人,只要持著這樣的原則,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別人都會說“很適宜”。但是如果你做的事情對你有利,卻對別人有損,人家就會說“不適合”,會說你這個人“自私自利”,會說你“無情無義”。

       我再舉個例子來說明怎麼樣叫“適合”。比如說,一個朋友生病了,但他沒錢看病。我雖然不是很富有,但是我湊了點錢,幫助我的朋友讓他能夠看醫生,雖然從小到大老師都說借錢是不好的,但是我一時權宜,把這個錢用在適合的地方,甚至救了人家一條命,這樣借錢就很“適宜”。損我的利益去做有益於人的事,去做對的事,這樣叫做“適宜”,叫做義。

       再比如,現在的年輕人血氣方剛,你的朋友調戲了別人的女兒,後來被人給揍了。你認為兄弟被人給揍了,要去幫他揍回來,這時候你盡你的力氣去做不對的事情,這就叫不適宜,不適宜也就是不義了。因為你的兄弟調戲人家的女兒本來就不對,被人教訓一頓叫活該。這時你要訓誡你的朋友以後別為非作歹才對,才有義。而你卻要去揍回來,去助紂為虐,你雖然盡你的力量去幫助朋友,但是卻去做不對的事,這非但不適宜,也不能讓你的德性更美,所以叫不義。

       義”就是做對人對己都好的事情,或是對少數人雖有損,但對多數人來講是有益的事。這樣的事說給誰聽都合理,即使是說給野蠻人聽也會受到稱讚,義就是無不可告人之事,行事光明磊落,因此它能讓你的德性更美。

       自古最有義氣的代表莫如關公,為什麼我們覺得關公有義?關公從小練武,練得一身高強的武藝,但他從來不欺負人,他只幫助人。有一天,他發現有一個有錢有勢的地方官,因為村裡面大半的井挖下去都是鹹的,只有幾口井有乾淨可以喝的水,這個地方官就命令百姓把其它幾口乾淨的井都填了,就剩下他家自己院裡那一口乾淨的水井。於是所有人都要到他家去提水,都要經過他的同意,等於全村的人都得看他的臉色才有水喝,才能生活。接下來他更要求只有貌美的少女才能前來打水,村裡人因為沒水可喝,又懼怕他的官威,不得不送自家的少女過去打水。然而只要有少女前來打水,就不免要被這貪官姦污,因此有些父母因為女兒被姦污而氣憤得自殺。關公知道鎮上的地方父母官,竟然是這麼地魚肉鄉民之後,怒不可抑,這種人再不殺掉的話,不知道還有多少女兒要被姦污,多少父母要氣憤自殺,於是他提著關刀,闖進那地方官的官府,把官府裡的大小惡棍全都殺了,鄉民知道這消息之後,各個額手稱慶。官府就說關公是強盜,是殺人犯,集所有的力量要抓他,關公開始逃難,這也才有了後來的桃園三結義的發生。

       這樣一個魚肉人民的官,百姓連喝水的權益都沒有,喝水之前還要先送女兒讓他姦污,這樣的人該不該殺!當然該殺,但官官相護的時代,你去哪裡投訴也沒用,關公他明知道做了這件事情後就要逃亡,但關公還是不顧自己的安危去為民除害了。關公捨棄自己,為天下國家除去這個惡瘤,為了救無數的鄉民,殺幾個惡人算什麼,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就是“義”,這就是最美的德性表現

       義”為什麼讓人美?一個有公理、講正義的人,就會為人所敬重。而且“義”這個字做好了,別的德就會生出來。比如說,“仁義禮智信”這五常,有“義”的人必有“仁”,沒有“仁”的“義”還算“義”嗎?現在的黑道年輕小夥子,為了爭奪地盤的保護費,說不攏就火拼,這種火拼雖然也是不顧性命的安全,但卻是魚肉鄉民來填補自己的利益,是極為不仁的事,這也配稱義嗎?“義”是“宜”,你待人處事沒有“禮”,沒有次序,沒大沒小,這還算是“義”嗎?“智”是判斷事情大小先後、是非黑白的正見,如果你是非不明,大小不分,你有“義”嗎?所以說“義”做對了,“仁禮智信”就都有了,不必管是八德還是幾德,一德做對則其它萬德就跟著來,這一德就是“義”!

       義就是做適合的事。什麼叫適合的事?就是有益的事,是公正的事,就是捨己為人的事。這樣的人大家都會說這個人可以當我的大哥。為什麼關公還活著的時候,就有很多百姓供奉他的神位、拿香拜他,這是古來奇有的。但為什麼如此,因為關公的義氣參天,那人格真是太美了!“義”是“美我”,敢犧牲自己去幫助別人,敢逆著常理去做有益眾人的事,這種人格真的很美!

       就像關公逆著常理、逆著官府、甚至殺了人,但為的是去救百姓,這個權變是適宜的,所以殺了人還被叫做“義士”。但如果你逆著常理,逆著官府,殺了人,去做損人利己的事,這樣的人古人叫做“亂賊”了!

       再舉個例子,晉文公在未當諸侯前是到處逃難的,但後來成了霸主。成為霸主後,他變得志得意滿,有一天在朝堂上雙手一揮,說:“以後天下還有誰能拿我怎麼樣!”群臣唯唯諾諾沒人敢說什麼。當時有個樂師在下面彈古箏,聽到他的君王說“以後誰還敢拿我怎麼樣”的時候,他便舉起他的古箏,毫不客氣地往晉文公身上撞去。晉文公側身一閃,他的袖子剛好被古箏撞到牆上破了一個洞。晉文公非常生氣,怒斥道:“你敢這樣子對我,不怕我殺了你?”樂師說:“對,你剛才說天下沒有人敢對你怎麼樣,而此刻在你眼前就有人敢對你怎麼樣,我不怕人頭落地,只怕我的君成為一個亂君!”晉文公一聽,趕快給樂師道歉,然後把他的袍脫下來,說:“這件袍就掛起來,上面有一個洞,是要告訴你們每個人,都要勇敢去做正確的事。”這才是真正的忠臣,這才是真正的義士!

       各位,這位樂師逆著君上,還被稱為義士,是因為他的處置得宜,義者宜也。而如果此時樂師是拿刀把晉文公給砍了,那這種處置就太過了,就不宜了,不宜就不義了,不義就“亂臣”了!為什麼?因為晉文公只是說了狂妄的語,他並不是殺了天下人,我們不當把他給殺了。但是關公殺了那個為虐的地方官,情況是不一樣的,他到處姦淫,民不聊生,不殺救不了百姓的,這兩件事情罪惡不同,所以處置手段也不同,要各得其宜才叫“義”。所以各位,不要長上有什麼小小的錯,你都要拿著古箏撞他,要拿刀殺他,這不行的,這樣做就不宜了,就叫“亂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