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中文之美】師

張慶祥 先生

【中文之美】師

      編者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講的是為人師表的“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則是形容統帥三軍的“帥”“師”“帥”,字形如此接近,其意義卻大相徑庭。它們之間,究竟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聯繫與深蘊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探其中的奧妙……

師字的繁體寫法為“師”,左邊是“” 字(音 “堆” ),其字形就是一堆一堆厚厚的土堆。“”字下面如果加個十字就是 “阜” (音 “父” ),“阜”是更高更厚的土丘,就像海岸線上一塊一塊有凹有凸的丘陵,高厚、博大的土丘便是“阜”。

 

所以 “”也好,“阜”也好,都是大大的土丘的意思,常被引申來形容一個人學問或品格的高厚、博大。

 

師的右邊是“帀”字,帀字是周遍的意思,就是學問豐富、什麼都懂。一個人若德性厚實(),又知識廣博(帀),那當然就可以作為生民的導師了。

 

而這“帀”字則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下半部是領巾的巾,而在巾的上面再加上一橫。巾在古代是代表領袖的意思,古代帶兵打仗的統帥,領上或肩上或頭上,都會配一條巾,就像諸葛亮作為軍師,羽扇綸巾,將士們遠遠一看那人頭上或肩上有條巾,就知道那是我們的統帥了。

 

但“帥”和“師”只差一劃,巾上面若蓋著一橫,為人銼銳埋鋒,不出頭,即為“師”;若把那一橫拿掉,巾字就出頭,出頭則為“帥”。一個元帥肩配一條巾,統禦著千軍萬馬,他必須出頭,必須登高一呼,甚至必須身先士卒,謙虛不是用在這個時候,此時此刻千軍萬馬都要聽我一人指揮才能打勝仗,此時此刻我必須出頭才行,所以要把蓋在巾字上面那一橫拿掉,一人出頭叱吒風雲,這才是帥。

 

帥和師都是一群人的領袖,但因為時不同,所以作為就不同。


帥(帥)的左邊同樣是字,同阜,指的都是飽滿的才學和厚實的德性,師與帥都要求擁有厚實的品格和學問。可是為什麼“師”不出頭?依世俗所見,為人師者不也是一種出頭嗎?可是實際上,老師是不出頭的。為什麼說老師不出頭呢?因為自古以來,嚴師出高徒,只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老師的。

 

雖然那些徒弟考上狀元都是老師教的,但他的老師並沒有考上過狀元。老師就是這種人,他擁有滿腹才學,但他所求的是希望徒弟們有朝一日都能出頭,而不是自己出不出頭!

 

老師教學生,他的學生日後可能帶領著千軍萬馬,當了統帥,或成了狀元,人家問學生說:“你是誰教的?”學生便會說:“我是某某人教的。”可見這師父確實很厲害,但是這師父卻沒有統領千軍萬馬的權力。師不求出頭,不露光芒,因為這個光芒是要給徒弟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為師的職責在於為人間傳承一個正確的學問,不管需要多麼長的時間才能達成目標。為師者知道成功不必在我,那才華要交給新的一代去發揮。為師者已經白髮垂髫,步履蹣跚,但是他的人生經驗是如此豐富,他的德性又是如此高厚,他的見地是如此真確,此刻他所要做的是正確的傳承,他所期盼的是他的學生徒弟們個個成才。


易經六十四卦的卦序是 “乾坤屯蒙需訟師……”地水師, “師”是六十四卦中的一個卦名,師卦共有五個陰爻,只有第二爻是陽爻。這一陽在眾陰裡是多麼的凸顯,明明是個眾望所歸的領袖,卻謙遜地居於第二爻,而不是爬到第五爻的九五之尊,這正是無位者以德服人,以及為人師者謙遜、銼銳埋鋒的象徵。


當我們從中文造字之美的角度去看“師”這個字,就知道裡面蘊含著寧可成就別人、成功不必在我的哲學。為師者的德性就是去造就別人,寧可自己默默無聞。道德經說:“功成身退,天之道。”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