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忠經】保孝行章第十

張慶祥 講師

【忠經】保孝行章第十

保:保全、圓滿。

「保孝行」就是用忠來圓滿孝的德行。

夫惟孝者,必貴本於忠。

講起要保全「孝順」這個德行,必定是要把「忠」這個根本的德行做好,才能使孝的德行更加的圓滿。

忠苟不行,所率猶非其道。

忠:大公無私、捨已從人、捨小取大。

率:此處指行孝。

如果「忠」這個德行沒有建立起來,那麼目前對雙親所盡的孝道,恐怕不能長保盡善盡美!

是以忠不及之,而失其守,匪惟危身,辱及親也。

所以忠這個德行如果做得不圓滿,或是失去一個忠臣應守的本分,那麼不但有可能會危及自己的安全,也可能會辱及雙親的!

 

這是因為古代一個臣子不忠,常常連累到罪操九族,因此有「辱及親」之說。現代開明的社會,一個人犯罪雖然不可能被操家滅族,但一個不肖兒女的犯罪而讓雙親擔心不已,不也是「辱及親」了嗎?

故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竭其忠,則福祿至矣。

所以一個君子,要保全他的孝道,必定要先在社會上把「忠」的德行做得圓滿。能夠圓滿他的忠,一切的福祿自然就降臨了。(如此才可以讓雙親安心,長保孝行無虧)

故得盡愛敬之心,則養其親,施及於人,此之謂保孝行也。

因此忠做好了,才算是完整的盡上為人子女的愛敬之心,也能盡心的奉養他的父母,而且有餘力把這份愛敬之心推廣到鄉鄰其他人身上,如此才算真正圓滿他的孝行呢!

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錫:賜、推廣。

詩經說:孝子的心思,是無窮無盡的,而且總是想把這種孝思,也推廣到所有長者的身上(這種無私的孝也就是忠了)。

全章總結:這一章是要告訴我們忠比孝更重要的道理,若是你只做到了小我的孝,卻做不到大我的忠,這孝不僅是假的,而且恐怕也保持不了多久的。因此古人有移孝作忠的,沒有移忠作孝的。忠做好了,自然孝道無虧,一個能盡忠的人,既無愧於父母的教養,也無愧於君上及國家。所以要保全孝行,務必要先把忠做得圓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