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孟子知言】06.生於其心,害於其事

張慶祥 講師

【孟子知言】06.生於其心,害於其事

生於其心,害於其事;發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

(原文「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有誤。請參考滕文公下章有「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的章句,兩相對照便知此處有誤。且「事」屬個人小事,而「政」屬國家大事,事小政大,把事字擺在政字前乃符合本段先後次序。)

一個平常人的內心若存著不正的心念,這種存心必定會危害到他處理任何事務的公正。所以說「生於其心,害於其事。」既然處事有不正的作風,若是讓他為政主宰國家的話,也必定會危害到治國的任何政策上。所以說「發於其事,害於其政。」

這話的意思是說,任何顯現在外的事,不論是一句話、一個表情、一件事的作為、或甚至一個治國的政策,原先都是從一個人內心的「言」所散發出來的。當然能不能養得起浩然正氣,也與這個存心息息相關的!這也就是孟子為什麼把「養浩然之氣」和「知言」相提並論的原因。我相信即使再有聖人出現,也必認同孟子這番見解的,因此「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

當然,內心存著不正的言,不僅能害於其事、害於其政、也能消亡一身的正氣;但反過來說,內心若存著正當的言,不僅能益於其事、益於其政、也能長養一身的浩然正氣。好比每當你凡事開闊的往大處、遠處著眼時,胸中必常有一股浩然正氣在;而凡事狹溢的往小處、短處看時,胸中必有股狹隘陰私的慾望在。

所以「正見」必有正氣滿腔的感受在茁壯,而陰氣則日漸消亡;「邪見」必有陰私滿腔的感受在茁壯,而正氣日漸消亡。堅持胸中的正見,也就是護持了正氣,放棄了胸中的正見,也等於是放棄了正氣。因此知道自己內心的「言」正不正,才能養出一股浩然之氣。「知言」與「氣」原不可分,只是眾生缺少觀察,所以不明瞭它們的關係而已。
而內心要存著什麼樣的「言」、什麼樣的存心,才有助於養出一身的浩然正氣呢?才能有益於身心性靈的健康呢?偶而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流傳的文章,借來分享給各位參考:

傳統固有的人生訓誨,強調「好心有好報」,但這樣的教誨,在科學昌明的今日社會,難道只能一種道德教條,無法以科學方法來證實嗎?直到看到美國著名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在其著的《 Power vs. Force》,才讓我們大開眼界,知道「善惡報應」還真有其科學根據呢!

原來情緒是有頻率的,物理學家已經證明,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固體都是由旋轉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有著不同的振動頻率。我們的人身也是如此。大衛﹒霍金斯,經過二十年長期的臨床實驗,其隨機選擇的測試對象橫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包括各種不同種族、文化、行業、年齡的區別,累積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數據資料,他把人的情緒映射到1-1000(100 Hz~100000 Hz)的範圍。他發現任何導致人的振動頻率低於200(20,000Hz)的狀態會削弱身體,而從200到1000的頻率則使身體增強。霍金斯發現,誠實、同情和理解的意念,改變身體中粒子的振動頻率,進而改善身心健康。邪念會導致最低的頻率,當你想著下流的邪念,你就在削弱自己的健康。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後,結果讓人大開眼界,茲摘錄其主要項目如下:

1.羞愧恥辱:20      2.惡念譴責:30       3.冷漠絕望:50

4.憂傷懊悔:75      5.恐懼焦慮:100       6.渴求慾望:125

7.憤怒怨恨:150      8.驕傲輕蔑:175       9.勇氣肯定:200

10.信賴:250(中性)  11.溫和希望樂觀:310     12.寬恕原諒:350

13.理性諒解:400    14.關愛尊敬:500       15.安詳平靜:540

16.喜悅快樂:600    17.開悟正覺:700~1000

 

這麼說來,古人強調做人要寬恕、要有愛心、要尊敬他人…都是有很深切的道理的。瞭解這個道理之後,就盡量讓我們有更開闊的存心,時時保持在250以上,才能有益自己的身心。並請您在各種煩惱來襲時,趕快把黃庭禪的觀照功夫拿出來用,在黃庭裡面天天保持平安與喜悅的心境才是!

談到觀照,金剛經叫我們要觀照自身的實相,叫我們單純的體驗身中的感受,然而接近「實相」只是第一個過程,有了實相就像一塊地基被打掃乾淨了,但上面還沒有看到任何有益的建設,這並非最後的目的,接下來是要建設起什麼有益的東西來,才能使這淨土發出光茫。而那個能讓佛性發光的東西就叫「志」!向上的心念叫做「志」。接近實相後若沒有向上的「志」來護持,這個實相很快的又會退轉到貪嗔分別的習氣中了,這塊好不容易才打掃乾淨的地基,馬上又要被人倒很多垃圾在上面了。

因此想要有「不退轉」的心,所靠的就是向上的「志」,這些能長養浩然正氣的志,包括寬闊慈悲的「仁」,忍辱負重的「義」,依序而行的「禮」,辨明是非的「智」,踏實無華的「信」。這些存心都能使胸中產生一股浩然的正氣,滋養著我們的法身。能時時存著這樣的心,才是真正的「知言」,也才是真正在長養自己的浩然正氣,真正的對身心性靈都有益處。

現在的人喜歡走遍千山萬水去找旺盛的氣場,或有靈氣的地方,然後在氣場上猛吸氣!這種外求的人絲毫不知道存心的重要,不知道世上最有靈氣的地方就只在你的內心,不知道浩然之氣只源自純正的志,不知道浩然之氣只能從自己的內心裡長出來,不是從外面吸來的。他們這種外求的修法,在金剛經、心經裡看不到,在大學、中庸裡也看不到,在道德經、清靜經裡也看不到,各教聖人都不提倡,為什麼還能迷惑一大群人呢?這都是未讀聖賢經典,墮入了尚玄好奇的陷阱,所以才會「生於其心,害於其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