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孟子知言】07.舉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張慶祥 講師

【孟子知言】07.舉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道德經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因此「知言」不僅是知自己的言,也是知別人的言,知己知彼才是全方位的知言。以下就讓我舉幾段經典或歷史裡的例子,以及學員的分享案例,以便幫助各位更深切的瞭解「知言」的範圍及其重要。

(一)論語: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直」是正直、果決、敢為了正理而得罪人。「諒」是開闊、信實、沒有虛偽。「多聞」是常謙卑的向人學習,或知道很多有用的知識。當你身旁有這樣的朋友時,你能看得出來他們的可貴嗎?你的內心懂得珍惜這樣的朋友嗎?或是你內心認為他們太正直太老實了,反而不敢跟他們在一起,以免常常被指正?或是因為他們知道的比你多,反而使你嫉妒不已呢?這些存在別人的「言」及自己內心的「言」,你看得清楚明白嗎?

「便」本來是給人方便,但若用到不好的地方,好比一個人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差一點點無所謂啦、不要太計較啦、喝一點酒沒關係啦、上一次夜店又不是幹什麼壞事、抽一隻大麻又不是搶劫…一切都太方便了,變到最後連該守的原則都不要了,這就是便辟的人了。

便辟就是極會應酬,極會迎合人情,極會勾起你的贊同,會讓你對他的好意非常感念,這叫做便辟。便辟並不是這個人很奸詐、很邪惡。奸詐邪惡的人怎能吸引你的認同與感念呢?奸詐邪惡的人你又怎會與他為友,對他死心踏地呢?他必定能給你很聰明、很通權達變的感覺、很溫暖、體貼、幽默、細心的感覺!因此你才會將他視為知己朋友,並對他所說的歪理全盤接受。

一個人為什麼要逢迎人?會逢迎的人大都懷著想要經營自己的小圈圈的目的。一個君子的特質是「群而不黨」的,而小人的原質是急著經營自己的私黨的。便辟的人他會處處逢迎你,給你好處,給你關心,以便拉住你的心,經營屬於自己一小黨的圈圈,好像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力量,或是有了自己的勢力才能與誰抗衡,或是想在一方有高高在上的地位,或是想讓人家看到我有才華等等。面對這種便辟者逢迎、同理的慢慢收買,你還有能力看清彼此在那個當下,內心的心聲究竟是正還是邪嗎?你還能力「邪辭知其所離」嗎?還是也跟著變成一個小圈圈的心態,彼此收買來收買去呢?

「善柔」到底是損友還是益友?一個人有和善、熱切、輕聲細語的德貌,既善且柔怎麼會被孔子歸類在損友的一方呢?這是因為他善於經營表面那副和善、熱切、輕柔細語的德貌。但不論你做的事是對是錯,他永遠只是善柔的認同你,永遠不得罪你,他能讓你很窩心,讓你為他的貼心很感動,他會在你空虛的時候會打電話安慰你,在你失意的時候他會逗你開心。

聽到這裡你會疑惑,難道這樣有什麼不好嗎?這是因為一個以善柔的樣子為德的人,通常會缺乏敢對你的錯誤正色直詞的義氣與魄力,這種人只會講一些好聽的話來迎合你,無法讓你進德修業,也無法引導你去做一些有義氣、有志節、遠離慾望的事情。而且那麼交這樣的朋友有什麼益處呢?

又一個好於經營表面善柔德貌的人,處處提著最燦爛的笑容,最溫柔的與止,最後就變得有點矯情,有點公式化,甚至不知不覺落入虛情假意。這種以善柔為德的人在道場裡最常見,一談到修行,大家第一個學的,就是和善、溫柔、輕聲細語、燦爛的笑容等德貌,但何時要收起這些德貌的應對機宜卻沒學到,最後只剩下一個附和污世的善柔樣,這是非常可惜的。

一個君子與人應對進退,不外是稟持誠懇、祥和、友善、從容的態度而已,不必熱切到一直提著燦爛笑容,或一直輕聲細語的地步。而且人與人的交往,有時為了維護正義,偶而也會有必需要用剛毅嚴正的態度來應對的時刻,若不能明瞭這種進退權變之理,那麼一昧的善柔,不僅有虛情假意的隱憂,也會有違背正義的時候,因此孔子把它歸類在損友的一類。

說實在,面對「善柔」的人,你高興都來不急了,你還有能力看清彼此在那個當下,內心的「言」究竟是正還是邪嗎?還有能力看得出自己在面對這種朋友時,內心的「言」是怎麼被收買了嗎?這種人肯定會讓你覺得他是個大好人,但卻對你沒有任何好處,所以孔子把他放在損友的一類!

「佞」是有巧言善辯的能力。便佞的人總是歪理一堆,隨便附和污世,即使你做錯了事,他也有一堆歪理能讓你覺得沒什麼錯,甚至讓你覺得理由正當,讓你安心的停留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這種人會讓你覺得「深得我心」,但就是對你的進德修業毫無幫助。

好比有個廟的廟祝在廟裡和信徒聚賭,受到衛道者的質疑,旁邊有個人就替廟祝打圓場說「廟祝也是人嘛,神明也要娛樂嘛,小賭一下又不強迫人,有什麼關係!」這話一出,勢必深得那廟祝的心,但卻使得一間清淨的廟變成一個賭場,失去道場的清靜,這種不能救正污世,反而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人,就是「便佞」的人。面對一個如此便佞的人在收買你,你還有能力看清那個當下,彼此內心的「言」究竟是正還是邪嗎?

以上其實不論便辟也好、善柔也好、便佞也好,都是很會運用同理心去逢迎的人,只是表現出來的重點不同,因此給他不同的名稱而已。本來同理、認同是好事,但由於心術不正,喜歡圍小圈圈,短期看起來皆大歡喜,但長期看來沒有一個對德行有所幫助,這便成為虛偽的德行了,因此孔子稱他為損友。

環顧你身旁的朋友,一定有幾個這種損友,大多是小圈圈領袖的那種人。他們所提倡的都是一些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小善小德,但就是內心缺少一份光明正大、大公無私、及放諸四海皆準的正義,因此無法與古聖先賢的正道相吻合。這種人在百分之九十的善裡面,藏著百分之十的惡,他雖能使你歡心,但會耽誤了你的青春,對這種人你不能沒有分辨的能力。

孔子這一節損友益友的說法,是希望我們在選擇朋友之前,要先有能力分辨出哪些人的「言」(存心)是正的,哪些人的「言」是邪的,再來決定交不交往。若是不能分辨朋友是正是邪,就急著把心都掏出來給他,不是很危險嗎!然而要分辨正邪並沒有這麼簡單,好比我問你:「在你從小到大所認識的朋友之中(把你自己也放進去),哪些是友直、友諒、友多聞的呢?哪些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的呢?」請你把親朋的名單都列出來,然後一一來勾選,你能判斷得出來哪些是損友?而哪些是益友呢?

能夠分辨出朋友的品格損益,這是「知言」的表現,如果你分辨不出來,就表示你根本不知道現在與你在一起的朋友,到底是好是壞?既然好壞都分不清,那要怎麼遠離小人親近君子呢?要怎麼選賢與能呢?而反過來說,你對自己內心的「言」又知道多少呢?你能分辨得出自己內心的正見與邪見嗎?你自認為你是別人的益友還是損友呢?若是不能分辨自心的正邪,又怎麼能養得出一身的浩然之氣呢?所以有沒有「知言」的能力是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