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第三章

張慶祥 先生

第三章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這一段是老子要告訴我們,這道在我們身中是什麼樣子,讓我們懂得去觀察與維護這大道在身中應有的自然本貌,讓我們能夠時時見性,時時都走在邁向返本還原的道路上。

◎清者濁之源:

上一句講「本」是「末」的源頭,這一句講「清」是「濁」的源頭。雖然末已經「濁」了,但若能直通其本,仍可以達到本源而重拾「清」的。如果我們把人拿來與天來相對,那麼天是清的,人是濁的;如果把天拿來與大道來相對,那麼大道是清的,天是濁的;如果把人拿來與大道來相對,那麼大道是清的,人是濁的。

人雖然是濁的,但若懂得回溯其本,則依然可以見到清真的本貌。而本源那個道不好說,太上老祖現在試圖換個方式,用「清」、「靜」這兩字來解釋大道的形態,好作為人們觀照一身心性時的依據,這才是老子寫經的目的,否則徒然知道道有清濁,但這和自己的修為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是讀經典時所當知的。

大道本自具有清、濁兩個層面,或清或濁都是道的一部分。每個修行人都是在追求永恆,什麼是「永恆」?永恆不是永遠都在清的層面,有時也會經歷濁的層面。永恆就是永遠隨著大道的清而清,隨著大道的濁而濁,永遠跟隨著大道造化的步伐,跟著它一起收、放,不是離開大道而另外獨存,是與大道的生收、清濁在一起,這才叫「永恆」。

因此在往內覺觀一身氣機實相的時候,它不會一直都處於「清」,也不會一直處於「濁」,你也不應該用你的意識去創造那股氣的形態,而是應該要隨順大道本自具有的陰陽消長規則,來認識你的「本性」。

因此面對內在無窮的氣機變化,我們應當本著「乘著大道的造化而來,駕著大道的造化而歸」的心態,泰然處之,就是道家所謂的「無為」,無為是永遠與道同在,這才是真正的「永恆」。有了這個心態,不必做佛才永恆,做人的當下也就永恆了。

很多人都誤解了「無為」與「永恆」,以為「無為」就是什麼作為都免了,以為「永恆」就是天天住在天上的金屋裡無所事事!為了解開這一層層的誤會,因此上天派了一代代的聖賢不斷降世,著書立說,用意就是要告訴我們,要如何隨順內在的自然,好讓我們永遠走在自性無為的正路上。

前段說這個道「有清有濁」,而這句「清者濁之源」。從外物來說,這個「清」可以指大道,而「濁」則可以指世上所有一切的萬物與眾生。萬物雖已降本流末,但在萬物的身中,仍具足大道具體而微的一切機能,是雖濁而仍不離以清為本,故曰「清者濁之源」。

而在於觀照自身的應用來說,這「清」字又可以類比為起心動念前,身中氣機一片太和的景象;這「濁」字可以類比為起心動念後,身中喜怒哀樂已發的景象。喜怒哀樂雖發,但智者往內覺觀時,亦只見到那股能量氣機生滅起伏的清真實相而已,了無煩惱罣礙的束縛。

為什麼喜怒已發卻又了無罣礙呢?因為喜怒是一股能量所造成的,而能量畢竟只是能量,再也沒有什麼其它意義存在裡面,因此觀照氣機能量的實相,能在煩惱的當下渡入菩提。故反觀「實相」能讓你雖處濁而仍不離以清為本,雖喜怒已發而仍然中了氣機實相的本真,這便是「清者濁之源」的切身用意了。

◎動者靜之基:

究竟這大道是動的?還是靜的呢?究竟這清靜經是在動態中?還是靜態中的呢?看來清靜經好像在勸靜,所有的經典也都告訴我們要定、要靜…然而這會讓我們造成一個很大的誤解,會讓讀經典的人不是修得像枯木死灰,就是修得沉空守寂!為了要救這個弊端,所以老君刻意用這句「動者靜之基」,來破除頑空者的執迷。意思是說:「動是靜的基礎」,更簡單的說:「真靜正是建立在動態之中的!」

譬如,有艘船正在河中奔馳,我靜靜的坐在船上,這就是「動者靜之基」,因為這時靜的基礎建立在奔馳的船上面。又如漂浮在太虛中的地球是動的還是靜的呢?是動的!而我們靜靜的住在這個地球上,其實我們的靜根本就不是靜,而是動。這就是「動者靜之基」的意思。

大道中的「靜」是在動中的,這個靜不是凡夫所認為那個毫無氣機動盪、毫無舉止、毫無想法的靜。老君所要強調的是「動中的靜」才是真靜,故曰:「動者靜之基」。

再譬如一棵樹,你今天看、明天看、後天看沒什麼變化,你認為那棵樹非常的「靜」;但是若相隔了兩年突然看到,哦!長這麼大!其實它不是突然變大,而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大的。可見我們雖然從表面上看它很靜,其實它內部的造化是非常躍動的。那棵樹“靜靜的”在造化!那「造化」兩個字是靜還是動呢?是動的,不是靜的!這就是「動是靜的基礎」。

老子提出「動者靜之基」,是要提醒我們不要誤解「靜」的意思。為什麼很多人讀經典讀不通,讀到經典裡面說要清、要靜!於是他開始約束外在的行為、約束內在的思想,一直約束到如枯木死灰般的死寂,結果與大道剛好相違背!為什麼經典中會有頑空、沉空守寂、枯木死灰…這些名詞的出現,就是在罵這些錯解經義的拘拘腐儒,這些人都是誤解一個「靜」字,把靜看成靜,而非動中之真靜,所以才讓這聖賢心法盡失矣。

這句話是在強調,大道本是一種動態的造化,這造化乃是無時無刻依循著一定的次序在你身中運行的,既然是道一種「運行」,那麼這現象到底是動還是靜呢?想要一語道破這個現象,可真是不好說明了!所以老子用了「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這段話,來說明大道所謂的「清靜」。其實道的「清」裡面含著濁,「靜」裡面又含著動的!老子刻意補充「濁」的角度,以及「動」的角度,述說大道常被人們誤解及遺漏的部分真相,但這真是不容易用三言兩語說明的呀!

大道這一股氣時而清、時而濁、時而動、時而靜,然而清濁本是大道運行造化的風貌。在你自身的觀照體驗中,這一股氣雖靜也在動中,而動態中若能中了大道自然的節律,了無人慾的干擾造作的話,雖動也依然算是在靜中,所以說「動者靜之基」。

就像六祖壇經裡的一段話:「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意思是說很多人都在修持一個「靜」字,但大家常常錯把「靜」字與「不動」畫上等號,所以六祖說,這些以修「不動行」以為功力的見解,他們錯以為身體不要動、心念不動、講話放慢、走路放慢…,這樣叫做「靜」!六祖說這種叫做「同無情不動」。這與無情的草木豈不是一樣嗎了?若這等見解能成佛,那些不笑不動的草木,豈不是比我們更早成佛了嗎?接著六祖說:「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可見真正的不動、真正的靜,是在氣機動盪中體驗來的。這與老子的「動者靜之基」是完全一樣意思的。

假使有個人,他平常舉止慢,動作也慢,講話慢條斯理,你就說,嗯!這個人很「靜」;而另外一個人你看他很會罵人,罵得臉紅脖子粗,但是轉過臉心平氣和,好像未曾發生過什麼似的!這個人才是真功夫!若是從外相來看,罵人的怎能叫靜呢?然而你看那個諸葛亮上陣對敵時,還有人被他罵到腦溢血栽下馬來,當場摔死的,可是諸葛亮在罵人時,絲毫不被湧上胸頭的那股氣血所罣礙,這才是真靜的功夫。因此真靜不是在靜中求的,那「動中實相」的功夫,正是從動盪裡磨鍊出來的。

老子講「動者靜之基」,原因就在這裡,從水裡來火裡去,在激盪中歷練出來的實相才是真功夫,從離群索居去獲得的清靜,那只是環境造成的假象,當氣血再度湧上心頭時,仍然是煩惱不堪的。就像有一個禪師,在廟裡面待了幾十年,自以為德性高超,一入了世卻天天與人家吵架,火氣很大,那種靜就不叫做靜。

什麼叫靜?道是陰陽二氣,我們的身內當然也充滿著陰陽二氣,那麼陰陽二氣在我們身體裡面,應該是動的還是靜的呢?道是活的,陰陽二氣也是活的,因此當然是動態的,不動怎麼造化呢?陰陽就是要一直動,它才能夠維持萬物的生命,陰陽自然的動,自然的在你身中推運,那就是你的「性命」。因此往內覺觀時,千萬別誤以為要看到身內毫無動態才叫做靜,而是要在動中依然保持如如的實相才見功夫,故曰「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大道有清有濁、有動有靜,一個人如果能夠常常保持心性的清靜,就離道不遠了。你會說,道既然有清有濁,有動有靜,那為什麼不寫「人能常濁動,天地悉皆歸」呢?這樣寫固無不可,但這樣寫的話,由語意所造成的誤會就更大了。所以老君選用「清靜」這兩個字來引人入道。

我們說佛不能有對待,那麼請問「清」與「靜」算不算有對待呢?清與濁相對,靜與動相對,這當然也是對待的字眼。那麼有人就說:「老子根本就沒有跳脫對待嘛!」如果你也這樣來評說老子,那你就錯了!因為前提他已經講得非常明白了,他說他的清裡面有濁,他的靜裡面有動,所以你可別誤會他的意思。經典都是這樣,用有對待的文字,去形容沒有對待的實相,為了怕引起誤會,句句都埋了很多的伏筆,讓你前後對照時,能明白真正的意思。

這這「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能在自己的身中,體驗到那氣機生滅起伏,動靜清濁變化無常的本貌,絲毫不起好惡分別的知見,體驗到那雖濁不離清、雖動不離靜的實相,那麼天地間最巧妙的造化之益,當下就能顯現於你的一身之中了。所以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如果你把這兩句話翻譯成天地都會在你身中,或是天地那時都歸你管,那就太自我膨脹了。這樣的解法是自我安慰,不符經意!

老君在前面就已經講過「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天地內的所有一切萬物的變化皆由大道所主宰!我們身中所有一切生成蘊化的那些過程也是由大道來主宰的!大道造天、造地、造萬物的神奇造化,也將會在你身中一一的呈現出來,衪將運用這個造化,創造出一位大佛的金剛法身來,因此叫做「天地悉皆歸」。「悉」字指的是所有一切大道的奇妙造化,將會在你身中有條不紊的、依序的發生。

我所說的「造化」,是一個概略的說法,若是把這造化加以細說,也就是丹經道書裡面所談的修鍊功程,好比「九節玄功」之類,或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類,也是佛家所說的「修煉金剛法身」之類。其實從本性的角度來說,功夫根本就不是功夫,火侯根本就不是什麼火侯,這些都只是本性造化的自然次序使然,那些名稱則可有可無的。

就如同一棵樹從種子開始,到它變成神木為止,若是把中間所有的變化過程分成九等,並且給它種種名稱,我們也可以說這是神木的「九節功夫」、「九節火侯」!當然你要把它分成十等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前面第一章是在講萬物都是大道所造化,其大意是提醒我們,不要只注重有形的,應該更要注重無形的真宰,因為那個才是真正的生命所在。第二章是提醒我們,大道就具足於你的一身,不在外面,有身體就有道,因為男清女濁、男動女靜就是大道所造成的,所以在我們的身上就有一個無形的大道存在,那才是我們真正的生命所在。因此無形的生命更要注意。

我們現在都只注重有形肉體的需求,而忽略真正的生命的需求。要怎麼樣才可以獲得無形生命的安定?要怎樣才能讓無形生命的力量與功能發揮出來?很少人曾經探討這一點。

第三章是在提醒我們,如何與大道和平共處,而在自身中獲致大道所有的好處,使一切神奇的造化在你的身中發生。老子的答案就是這「清靜」兩個字了。人如果能夠常守著清靜,就可獲致大道無盡的好處。不過這個清靜兩字的意思是有前提的,這個清含著濁,這個靜含著動,不是一般人認為的清靜!人們如果保有大道那個本自清靜的面貌,不要加上你的妄見去干涉與破壞,一切要依照大道本自清靜的面貌,就能獲致「天地悉皆歸」的好處了。

大道是什麼面貌?就是有陰有陽、有動有靜、有清有濁…,大道本有自然的造化次序與規則,這規則如果能夠完整的護持好,天地所有一切造化之妙,將在你身中一一的發生了。

因此這句「天地悉皆歸」,就是顯現出你的「造化之性」了,這也就是佛家的「見性」。顯現你的造化之性也就是得到大道之妙了。什麼是性?「天命之謂性」,物物各具的造化規則就是該物的「性」,老天所給你的造化規則就是你的「本性」

好比樹有樹的性、水有水的性、火有火的性,凡同類之物必有相同的造化之性,異類之物也必有不同的造化之性。那麼人類既為同一類,必也有一個完全相同的造化規則存在的。屬於人的造化規則就是人的「本性」,或稱為「佛性」。而人的本性被貪嗔痴愛破壞之後,則又轉向了另一個六道輪迴的造化規則;但反過來說,眾生由這個己經被知見破壞的六道造化規律,轉向本來純淨自然的成佛造化規律,便叫做「見性」了。

「見性」是從你一身來說的,而「天地悉皆歸」則是從大道的造化來說,大道的造化全部具足於你的一身之中,就是如來佛的「見性」,也是老子的「天地悉皆歸」了,而孟子所說的:「天下萬物皆備於我」也是同樣的意思。好多人把孟子的這一句話,解為天底下的萬物,不論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游的,都是要生來給我吃的!不是這個意思,這話的本意是說,那個生天生地的真宰,其造化的精華都已齊備於你的身中供你使用了,故曰「天下萬物皆備於我」。

如果我們能夠照見自性的本來清靜,那奇妙的造化將使你由原來的「降本流末」而開始轉為「由末而返本」,這便是修鍊家所謂的「返本還原」之說。為什麼現在大道的造化規則不能讓你由末而返本呢?因為加上你的分別、你的煩惱在中間搗蛋,你的妄情妄識把周身造化給破壞了!

瞭解這個道理,每個人就應當開始學習觀照自性的本來清靜,以便找回真正的自己!不過這個清靜真是不好表達,這清裡含著濁,雖濁而不離清;這靜裡含著動,雖動而不離靜!大家都是在這個基本認識上出問題了!這就是這障礙,使得道學成為一個不易瞭解的難題,這就是千經萬典用盡各種巧妙比喻,仍然講不破的心法所在了!自有史以來,這一關文字障不知道考倒多少英雄好漢!每個想要學道的人,都得小心呀!

好比道德經的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之後又說「此兩者同謂之玄」。老子用「無」與「有」這兩個完全相反的字,來表達同一個道體,又說這兩字雖完全不同,但都可以用來形容大道的本體,這兩字都很玄,都能通往真理,它們根本無二無別,在自身中體會到這個境界,才是超越二元對立的「不二心法」。

因此我們想要學得這個超越對待之外的「不二心法」,就得先在觀照自身本體的當下,學習怎麼把「無與有」、「清與濁」、「動與靜」在觀照自性時,覺知到完全一致,融合到天衣無縫才行。試看歷代多少高僧大德,悟到老了都沒悟出所以然來,可見它真是不容易的課題呀!

總之,大道雖有清有濁,有動有靜,但人們卻因墮於濁與動之中,而與清靜愈來愈遠,人們已經失去在濁動之中仍不離清靜的真味,故老子有這一段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