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第五章

張慶祥 先生

第五章

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

「常」就是日常的時時刻刻中;「遣」是去除;時時刻刻都能夠反觀氣機的實相,遣去攀附在上面的對待知見,就是「常能遣其慾」的意思。所謂對待知見拿掉,指的不是拿掉頭腦中的思考,不是叫你的腦海裡不要想起對錯的、美醜的、或好壞的…等字眼,也不是叫你不要想起我要、我不要…等字眼,這樣的見解對修行是毫無幫助的。

所謂不被貪嗔對待及分別知見所綑綁,是要對「胸中」任何正在昇起的感受,不要加以分別取捨,只是看著它自在的發生,看著那股能量自在的來去,就像站在山頭看著雲霧在山頭昇降一般,投入其中,只是不與雲霧有什麼罣礙而已。

真正的「內心」就藏在我們的胸膛的兩乳之中,深度約在皮下兩三寸的地方,那才是情緒的戰場,分別知見的所在。黃帝內經稱它為「膻中」,帝堯以前有個修行人錄圖子稱它為「黃庭」,孔子在易經中稱它為「黃中」,佛陀稱它為「心輪」,修行人稱它為「方寸」,讀書人稱它為「寸衷、衷心」,眾生稱它為「心頭、內心」…我則喜歡「黃庭」這名字,因為它出現在五教之前,沒有派別的紛爭。(有關黃庭的真相,請詳閱愚著「失落的內心」,或上「黃庭禪」網站下載便能明瞭。)

佛家說「觀自在」就是在講內心的自在意境。但要記得,內心的自在不是把感覺拿掉,或轉移掉,也不是把想法、念頭都拿掉,而是要把你對黃庭那股能量的分別取捨拿掉,把你對那股氣的好惡知見拿掉!若真的能對黃庭的那股能量不存任何取捨知見,你必能任它在你的身中自在自去,不再因為它的存在,或有任何改變而有絲毫罣礙的。那時不論你的情緒如何的動盪,一點也不會因此而感到煩惱的。

若是你還是想要把這一丁點本無意義的氣機消滅掉、轉移掉,那就表示你對它還有好惡取捨的知見存在,這不叫「觀自在」,也不叫「如是觀」。縱然你能撫平你的情緒而獲得清靜,這也是非常短暫的「假清靜」而已。古聖先賢「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不二心法,其難以悟入的地方,就是在這個「氣機實相」的環節上,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要觀察你的「慾」在身中的真相並不難,只要靜靜的觀察一個月,就能有很大的收獲。但接下來要如何遣除你的「慾」呢?若不得要領,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好比你告訴自己不要再貪愛了,但是當全身充滿一種貪愛的感覺的時候,腦中那個「不要貪」的想法,根本就發揮不了作用;你告訴自己不要在意,但當身中那一丁點能量充滿「在意」的知見時,那腦中的理智往往毫無作用。因為「內心」那一丁點能量的衝動,往往會勝過腦袋中的理智。最後想法歸想法,做法歸做法,內心與想法常常矛盾不堪。

多數的人一聽到「清靜」就直覺的認為,是不是要把身體的所有不快感覺都拿掉?或是不是要把想法也拿掉。可惜「感覺」與「想法」都是我們生命的基本功能,就像眼能看、耳能聽一樣,他們永遠不可能拿掉的!就算沒了肉體,做了鬼、做了佛,依然充滿著感覺、思考、看、聽的能力,若沒了這些能力,那也無法感覺地獄的苦及天堂的樂了,那去天堂或地獄又有什麼差別呢?

既然胸中那令我不快的感覺是拿不掉的,那麼要如何不受感覺與想法所操控呢?其關鍵並不是要拿掉感覺及想法,而是要放下攀附在「黃庭」感受上的分別知見。

不要讓胸中的一丁點能量變化與好惡知見相聯結,因為能量畢竟只是能量,不論它在胸中如何起伏變化,不論它在胸中如何來來去去,它依然不代表任何意義。透過觀照的練習,你將保有這個原始的知覺,其餘的知見都加不上去,這能量可以與你的心情無關,可以與你的慾望無關,請不要錯以為它就是你的心情,也你不要把它看成你的慾望。只是學習看著它本無意義的原貌,你的慾、你的煩惱罣礙自然就不見了。

假設這裡有兩個人,一個習慣看著胸中氣機生滅起伏的實相,不論胸中發生什麼感受,它總是悠閒的任其自然發生;一個則將胸中能量的變化解讀為好惡的心情,一點點發生就奔忙於想要去改造或去除它;由於這兩者於胸中感受知見的不同,而產生出來的心境品質,將有天壤之別。

習慣看能量實相的人,因為沒有好惡知見,故不易受感受的牽累,腦中的思緖也將漸漸變得非常簡單清晰,這是很自然的效果;而習慣把能量加上好惡知見的人,胸中只要有一點點感受在變化,就容易受到好惡的牽累,心一有了拖累,腦中的思緒也就漸漸變得非常的複雜飄盪。

這就像馬和馬車之間的關係,馬走歪了,馬車當然也會跟著走歪了。因此當馬車走不正時,你要打馬車還是打馬呢?當然要打馬才有用!就像情緒管理一樣,腦中的念頭就像馬車,而黃庭中的情緒就像那匹馬,這兩者若出了問題,要處理誰才會有效果呢?答案是「內心的情緒」。只要內心氣機上不再攀附知見,腦袋自然就會平穩下來。

但不幸的是,最後他總是誤以為是腦袋的想法出了問題,整日都在設法想讓腦袋停下來,好像那個愚笨的馬伕,不斷的鞭打馬車一樣,總是得不到好的效果。每當胸中的感受一來襲,他立即無法自拔,並且腦中還會因此激發出更多擾人的念頭出來。這種情緒管理的方式其實是本末倒置,功效非常短暫的。

所以「遣其慾」要從哪裡遣呢?若比較「胸中感受」及「腦中思考」這兩者來說,關鍵在於正了「你對胸中感受的知見」,這點分別知見若能透過觀照加以導正,則腦中多如牛毛的飄盪思緖,將不平而自平矣。

凡事要成功必要找對方法,「慾」是一種感覺上的知見,因此要遣去你的慾,要從正了感覺上的知見來著手,雖然這樣聽比較不容易懂,但是只有這樣做才是有用的。

只有導正你對胸中感受的知見,才有可能使你從「慾」的綑綁中解脫出來。而不是一直在腦中告訴自己,這個不對、那個不該、我不能如此…你這樣一直告訴自己,並不是沒有用,而是只能得到短暫的作用,最後你不是感到內心無比的矛盾,就是覺得老是在欺騙自己,以至於澈底的失敗。

不能遣除慾望的人,心就亂,能夠遣除慾望的人,心就靜。接下來我要來解釋什麼叫「靜」。經典所謂的靜,不是舉止動靜的靜,而是順著本性才叫靜,靜與動相對,「順性曰靜,逆性曰動!」靜就是順著身中本性的自然律動叫做靜,違反這個本性的自然律動一概叫做動。

人身氣機在身中自在運行的規律,應該是靜態?還是動態呢?那是不一定的,它有時靜,有時動,它有自然的調節規則存在。你說現在太陽到底應該在天的東邊,還是在中間,還是在西邊才對?不是停在哪一個刻度的問題,這些答案都對,它應該有一個自然的運動規則存在,符合這個規則都叫靜,不符合這個規則都叫動。

好比太陽從東邊起來西邊下去,你說它是動還是靜?這就是靜。因為它沒有一點點人為的造作去破壞原有的規律。同樣的,人心的靜,也是指那自然的規律而言。人心可以思考、可以計劃、可以謀略、可以感覺…,這都屬於人心的自然功能的一部分,它本來就該這樣。如果人心順著它應有的功能來運作、來思考、來感覺,我們說它是動還是靜?是靜!

人心裡面對於氣機的起伏有非常敏銳的覺知力,但這個天然的覺知裡,對於氣血的起伏未攀附任何貪嗔癡愛的意義在裡面,只是覺知它的起伏、它的律動,很舒暢的,這就叫「赤子心」。然而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對於胸中氣血的認知,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好惡污染,之後每當胸中氣血一動,總是代表著無限的好惡心情、無限的慾望衝動在裡面。

每當我們面對到某種的情境,胸中就會有類似的感覺出現,同一個當下也就是有類似的心情、及類似的想法出現。譬如:一個很潔癖的人,每次看到有人吐痰,胸中總是會產生一種不快的感覺,每一次都差不多。以後不論什麼原因,只要那個代表不快的感覺一上來,縱然不是因看到別人吐痰而發生,他都會感受到一種不快的感受,這就叫「好惡知見」,叫「習性」,或稱為「情識」。

這種習性一但被深深的記錄在潛意識之中,我們的人生就會像機器人一樣,已經被某種知見給鎖定操控了。以後一有那種氣血、那種能量發生,馬上就會被某種心情給枷鎖住了。這樣的人跟機器人一樣,哪裡有自由可言!每當他胸中的氣血忽快忽慢、忽來忽去,心情就跟著忽上忽下、忽好忽壞,終其一輩子千篇一律,毫無彈性,這就是修行中所謂的「執著」。

幾乎所有的人就是這樣被習性給設定了,消沉的人被自己設定成消沉的模式,哀傷的人被自己設定成哀傷的模式,憤怒的人被自己設定成憤怒的模式,煩惱的人被自己設定成煩惱的模式…我們已經被自己的習性所設定了!而這個習性模式,並非來自於你的腦袋想要被設定,而是被胸中那股氣的感知模式把你給鎖定住了。

因此內觀的第一要務,就是先要認清胸中這個主角,及你被它所綑綁的事實,如果你不能在自身上認識到這個事實,任你如何調整腦中的想法,也無法從煩惱裡解脫出來。

所以,遣慾不是從字眼上、理論上來遣,而是要把你攀附在胸口內的分別知見拿掉而已!感覺永遠都會存在,你所要拿掉的不是所有的感覺,也不是所有的想法,而是只要拿掉攀附在胸口的分別知見而已!

體會到這一環節,就可以瞭解到三教聖人所謂「密傳的心法」了。「密」的意思是在語言之外。所謂「密傳」不是故意不講,而是因為這份真覺只能在自己的身中體驗,語言所不能破,只有靠反觀省察方有著落,所以才稱「密」。密傳不是兩個人關起門來偷偷講,聖賢早就將這密傳的心法,在經典中寫得明明白白了,哪有什麼不能講的,只是講了半天沒人聽得懂,傳了半天傳不出去,所以才叫「密」傳。將你攀附在心頭一氣上的分別知見拿掉,只是看著它那本無意義的實相,慾望就不見了,慾望就遣除了,心就靜了,這就是聖聖淵淵所「密傳」的真境。

人們常常「欲清靜不得清靜」,這是為什麼呢?並非他的腦袋不想要清靜,他的腦袋一直都沒問題,因為他「一直都想著要清靜」!只是他的內心對於氣的分別知見還沒有去除。因此只要對內心氣機起伏的真相重新認識,用一段時間練習與它和平相處,你便能重新找回失去已久,在本性中早就具足的安寧。

而這學問的訣竅,就在面對一個和以前完全相同的感受浮上胸膛的當下,很仔細的去反觀這個氣血本無意義的真相,去練習讓它自來自去,而不與之有一點點的抵抗或助長。只是靜靜的和它共處,任其自在,便己符合金剛經的「如是觀」,及心經「觀自在」的真義,而這一剎那,也正是「覺悟」的剎那。

覺悟就是了悟了本我的真相,但一開始你也許只能體會到幾秒鐘的覺悟,感覺到在這樣的氣血浮動當下,原來是可以毫無分別取捨的任其自在,原來它可以讓氣血單獨的存在於原有的律動之中,原來可以氣自氣、我自我。

仔細的覺觀自己的胸中,你將會在各種或動或靜的氣機感受裡面,嚐到前所未有的解脫與法喜。而後再把這個覺悟氣機實相的時間慢慢加長,加長到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應用自如,這就是老君所說的「常能遣其慾」的「常」字,也正是顏子「三月不違仁」的真境。仁是種性,能夠持續三個月都能觀照他的本質,都不違背他圓滿的種性,都能遣其慾的人,六個月,甚至六年對他來說,也是易如反掌的。聖賢不希望講得太長,讓眾生氣餒,所以講「三月」,以便鼓勵眾生向學。而老子以個「常」字代表每個當下。

 

◎澄其心,而神自清:

澄其心的「澄」字,就像水漫漫的沉澱,是漸漸明朗的意思。好比往自己的胸中慢慢的觀察,把過去那些執著已久的分別取捨模式,慢慢釐清,找出它的真相,這個過程叫「澄其心」。而神是什麼呢?「神」指的不是外面的神明,而是你的神性,是性中奇妙的造化機能。透過實相的練習,漸漸明了你的心,本性中的造化機能就清朗了,就圓滿了。故曰「澄其心而神自清」。

又人身中有七個重要的能量場,分別是頂輪、額輪、喉輪、心輪、臍輪、丹輪、底輪等。其中的額輪、心輪、丹輪等三個重要的氣場,道家稱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這三個能量場,也就是人身精(在下丹田)、氣(在中丹田)、神(在上丹田)的所在位置。精、氣、神都是能量的代名詞,能量之濁而能見者謂之精(主一身精力),昇華到清而無形者謂之氣(主情緒),再昇華到至清至靈謂之神(主思考)。

因此精氣神三者是相關聯的,精若缺了氣必躁動,氣若躁動了神必昏沉。因此當心輪這個氣場觀照得自在之後,昇華到額輪的神就自然漸漸清明,神清明了,腦中的思緒就不會飄飄盪盪了。因此先觀照內心的自在,才能安定腦中的思慮,這兩者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就像前文提過,馬車歪了,必需導正拉車的馬才有用的,故曰「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六慾即是眼睛貪色,耳朵貪聽,鼻子貪香,舌頭貪味,身體貪觸,意念貪法。三毒是貪、嗔、痴。六慾是因六根接觸六塵而生的種種慾望。然而這些慾望,卻不是發生在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上。並不是眼貪愛看色,而是心在貪;也不是聽在貪聽,而是心在貪,其它諸根亦然。

久於內觀的人便能覺察到,每當六根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接觸時,胸中便會產生一些微量的氣機變化,是這些胸中的變化,才勾引出各種貪嗔痴的起起伏伏。也就是說,人們的慾望只發在胸口正中的「黃庭」一竅內而已!

這「六慾」、「三毒」都發生在小小的黃庭裡面,是它主宰著人們一切好惡情感,甚至也能扭曲了腦中理智的思考方向,所以黃庭這一竅才被古聖先賢冠上一個名詞,叫做「人心」!而且說「人心惟危」!它是那麼的危險,因為人的身體這麼大,卻只有這一方寸內能有慾望的發生。這點你得要慢慢的觀察,或者參加兩天一夜的「黃庭禪」的研修課程,透過逐步踏實遣慾澄心的深刻體驗,才能慢慢在自身中,證明這個不變的真理!

講到這兒,「慾」的範圍已明顯縮小了,我們將漸漸在自身中,找到真正「慾望」的根源了!慾望與腦中的思考是有差別的,平日腦中的念頭雖多,但仔細觀照平日那些念頭的本身,就像風一樣的從腦中飄過,本不痛苦的。若不配上胸中那股衝動的能量時,都成不了貪嗔,都叫「無念」,都不叫「動念」!腦中思想配上胸中衝動的慾望時,才叫做「動念」!瞭解了這個差別,我們才能正確的把「動念」的範圍縮小,不致於墮入頑空的陷阱之中。

每當我們的六根與六塵接觸後,常在身中或胸中發生一些微量的氣機變化,這些微量的感覺,並不一定都代表有「慾望」的意義,有時它就像風一樣的自來自去,而你對它也一直無罣無礙,那麼這感受的存在與否,對你都沒有影響,這便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的境界(「物」即是貪嗔好惡的知見)。

例如,平常觀照手中的感覺、腳中的感覺,甚至其身體其它各部位的感覺,它雖然都有感覺,但都不會有「貪嗔」的意義摻雜於其間,都維持著「本來無物」的清真。

但當我們對胸中的發生有所分別取捨時,便給予人們有強烈的「貪」或「嗔」的衝動,此時我們已將這本無意義的氣機變化,攀附了貪嗔,變成了煩惱,我們才稱為「慾」。也因為我們對胸中氣機不斷攀附著好惡的知見(有物),才會像神秀一般,不斷走在「時時勤拂拭」的奔忙道路上。

只要反觀黃庭一竅內,氣機滅起伏的實相,實相顯現的當下,自然六慾、三毒都無法在內心駐足。那麼你可能會問,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時,內心還剩下什麼?就只是剩下氣機自在的生滅起伏而已。「不生」、「消滅」不是胸中氣機毫無變化,也不是毫無感覺,也不是腦袋毫無想法;而是氣歸氣的清真、思歸思的活潑、事理歸事理的正直。分別對待的知見不攀附在氣機起伏變化上,就叫「六慾不生,三毒消滅」了。

此章是要我們瞭解,想要讓你的神(腦中的思緒、身中的造化)能夠清澈,就要從「遣慾澄心」開始。然而這個「慾」字,因為一直都沒有在胸中被觀察個透澈來,所以大家都停留在白話翻譯,或是邏輯的理解上,而末在內心直接與「慾」字見見面,更惶論如何「遣慾」呢!

「慾」是黃庭中的感受,「三毒」也是黃庭中的感受。感受的衝動才是慾、才是毒。遣其慾也好,消三毒也好,都是從你身體的感受中,去除攀附的知見,而不是讓身體沒有感受,也不是讓腦袋沒有想法的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