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第七章

張慶祥 先生

第七章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老君上一節說一個人之所以不能夠照見自在清明的本性,原因在他的心沒有澄。而心沒有澄的原因在哪裡?在於慾沒有遣。慾沒有遣的原因在哪裡?在於不知道要反觀你心中的實相,沒有把心中那股能量的實相辨別清楚。只要你詳細的比對觀察,這個答案馬上呼之欲出!澄心遣慾的功效將慢慢的發生了。因此本節才會接「能遣之者,內觀其心…」這段文章!

這段文章一開始就說要「內觀其心」,因此各位若想得到先聖先賢的自由自在,你要不要內觀你的內心呢?我常聽到有些愩高的人,高舉著下巴說他不必內觀、也不必外觀!真是令我非常遺憾!

接下來這第七、八兩章,便是整個清靜經教我們如何去除煩惱、返回清靜的主軸所在,裡面直接談到了老子教導眾生澄心遣慾最直接的方法,所以這兩章非常重要。至於如何遣慾澄心呢?接下來讓我逐句為各位解開這些迷團。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之」就是前文所講的「慾」字。清靜的關鍵在遣慾,而要如何遣慾呢?方法就在這句「內觀其心」了!觀照那個貪嗔慾望的感受在哪裡?什麼形態的能量讓你變得如此的衝動?不同情緒發生時,那能量有什麼相同之處?或有什麼不同之處?而那能量原本的真相究竟如何?這都是你應該要去觀察覺照的課題。唯有在黃庭中觀察出這些問題的真相,才能踏上遣慾澄心的道路。

「觀」是什麼意思?「觀」是去感覺,去覺察起心動念的真相,去覺察煩惱罣礙的真相,去覺察自性本來的實相,都叫做「觀」。用眼睛直視叫看,用感覺去體會叫「觀」。

實際上「觀照」是個非常平常的能力,沒什麼困難的。好比我問你「現在肚子餓了沒?」你說「有一點」!為什麼你知道有點餓?因為你能感覺,當你去感覺時,就是「觀」。

觀照的工作雖然可以在全身上下所有的感受中進行,但老子說,最重要的是要「內觀其心」,因為全身的感受都與黃庭相連,只有黃庭一竅內的感受,能顯現貪嗔好惡的意義,因此內觀若失去此一主軸,不論你學內觀多久,也就等於不曾觀照過自己的內心了。

觀照你的心就是要瞭解,什麼才是你的心?你的心怎麼運作?你那充滿貪嗔好惡的煩惱,究竟是被什麼力量給牽制著?無相無念的本心應該是什麼樣子?究竟的解脫與安寧又是什麼樣的感覺?這一大堆的問題,很多人修行了一輩子也沒想過的!然而這些可以不必瞭解,就自稱已經「解脫」了嗎?

然而內觀其心要觀照到什麼地步,才是究竟的解脫之道呢?老子說要觀照到「心無其心」才行!什麼是心無其心呢?並非把心中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也給抹滅掉,而是只去除一些不該存在心中的污染知見物而已。

例如:人們的腦袋本來具有可以思考功能,人們的黃庭本來具有豐富的情感的功能,人們的肢體本來具有能感受的功能…等這些都是人身本自具有的正常功能,這些功能都應當可以自然的存在,因為它們的存在並不影響我們清靜的本質,而且更可以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驗證清靜的真諦。

然而聖賢要我們要從心上去除的是哪一部分呢?就只是「慾」這個部分而已!不要像那些頑空學者,錯以為是要把你腦中的思考、心中的情感、甚至身中的感覺等全部去除才肯罷休。

因為「慾」是後天的薰染,不是先天的實相,不是本自具有的本質,這外來之物有礙於本性,因此修行之初必須先對它有所認識,然後才能將它去除。你先要瞭解什麼是你的慾?慾在身中的真相是什麼?這真是踏上遣慾的第一個困難點。

但這樣還不行,還要觀到「心無其心」才行。「無其心」不是沒有心、不是沒有思考、不是沒有感覺…,而是在任何內在氣血奔騰的當下,往內覺知只剩下氣機起伏的原始波動而已,不再攀附上貪嗔、計較、競爭…等不純淨的知見在裡面,只剩下全身一段純正浩然剛健的正氣在蘊化而已,這叫做「心無其心」。

我的先師曾說過,修心要「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只有一點空靈之氣」;也說過「空中妙有,有什麼?有一股浩然正氣!」這樣的話。意即在任何情緒奔騰的當下,盯著實相看,最後包含黃庭、腦袋、甚至全身在內,都只剩下一股浩然正氣的暢然覺受,別無其它分別知見,這就是所謂「只有一點空靈之氣」!只剩下這樣,其它別無意義了,這也就是老子所謂「心無其心」的真義。

「心無其心」的前一個心字是本心,後一個心字是凡心、是慾念。只有本心,沒有凡心、沒有慾念,所以叫做「心無其心」。只剩下一點空靈之氣的真覺。

「空靈之氣」就是「浩然正氣」,也是「清淨法身」,它在你身中是什麼感覺?這個感覺如果你一開始在胸中不容易驗證,你可以先在身體的其它部位觀察。平時身體的其它部位有沒有「氣」的存在?孟子說:「氣者體之充也」,它當然隨時都充沛在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只是不夠浩然,所以不易覺察而已。

而觀察全身的浩然之氣,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讓身體動起來。譬如:原地跑步三分鐘,然後停下來,此刻觀察你的手掌、你的全身,與未跑之前的不同處,就是全身多了一股「充沛的能量」。

或者你可以舉起雙手鼓鼓掌,然後停下來,仔細觀察此刻掌中存在著什麼樣的感覺?你會發現整個掌中充滿著細細麻麻的感覺,有的說像千萬隻螞蟻的感覺,有的說像電流的感覺…那就是我所說的「氣」。這股氣平時就充滿在你的全身,卻不帶著任何好惡的知見,因此稱為「空靈之氣」,佛家則稱為「實相」。而您若能連黃庭中的那一股氣,也能如實的去觀照它的實相與自在,便是「心無其心」的當下了。

剛才所說的方式,都是讓身體動起來,以便刺激那股氣,讓它更為明顯,以便觀察。但若是平常沒事時,請你體察你的身體、體察你的黃庭,你還能感覺到裡面微微變化的氣息嗎?當然是可以的,只是那感覺比較微弱而已。你可能要稍微放鬆一下,安靜個幾分鐘,仔細的觀照,就可以感受到充滿在全身的那股氣,所呈現出的細麻感受了。

再說得更生活化一些,例如:當你又餓又冷的時候,與你充滿朝氣精神的時候,身中那股氣的感覺一樣嗎?我想你可以感覺到它的不同,但你可以仔細的說出不同在哪裡嗎?好比在手腳中有什麼不同?在腦海中有什麼不同?在黃庭裡有什麼不同?我若這樣問,你會覺得不太好用語言說明,但是你可以感覺到他們是很不同的。

再例如:當你正在氣一個人的時候,與在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相比,那股「氣」的感覺是一樣的嗎?我想你會說「差很多!」那麼差在哪裡呢?在手腳中有什麼不同?在腦海中有什麼不同?在黃庭裡有什麼不同?差異在哪裡?這真是不好用文字形容,但你可以感受得到的。

能分辨得出以上的不同,是內觀的基本功,而後才能從你貪嗔痴愛的源頭去下功夫。才能在各種心情發生時,將周身氣機的相同相異處看個清楚來,最後你才能發現,它們的差異原來只是這麼一丁點而已,原來讓那一丁點發生去存在,沒什麼不可以的!當你發現這真相,就再也不必受這一丁點不同的微小感覺所左右了,就可以步入「心無其心」的自在了。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就是對於氣機生滅起伏的分別知見改變了,回復於一個赤子本來應有的真覺而已。如果你記憶力夠好的話,也許你可以回想到,你第一次生氣是什麼時候嗎?在什麼情況下生氣的呢?在此生第一次生氣之前,難道你不曾有過「心」嗎?難道你不曾有過氣機起伏的「感覺」嗎?當然有的!只是那個赤子心還沒有在氣機起伏上攀附好惡知見而已,這便是「赤子心」的可貴之處。

但當第一次學會生氣之後,那小孩會很高興,他覺得終於學會大人那幅生氣的酷樣了!我記得小時的我就是這樣,很羨慕哥哥姐姐會生氣的模樣,我一直學都學不會,我拼了命的學,學到外表都很像了,但是感覺還是不太像生氣,因為我還不知道要怎麼把胸中的氣,與分別知見去作聯結,所以縱然氣得很像,也沒什麼滋味。

有一天哥哥姐姐欺負我,搶了我的玩具,我一下子生了一個好大的氣,並且順利的嚇退了「敵人」!那天學會了生平第一次生氣,我第一次嚐到氣起來的滋味,我好高興我終於和大人們一樣酷了!之後的那幾天,我一下變得好愛生氣,一有機會就藉機「練習」一下,飆一下,好像深怕不練習會忽然忘了怎麼生氣一般!

過了兩三天,我發現我痛苦了,我想回到原來的我,但卻不可能了!現在想想,那幾天就是「後天情識」毀了我「先天真覺」的時刻呀!你也還記得你也曾經「第一次生氣」這一天嗎?可怕的攀附從此埋沒了本來的安寧!

現在你會生氣嗎?你會嫉妒計較嗎?第一次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呢?而在這第一次之前,你的清真是什麼樣子的呢?回想到第一次生氣計較之前的那一段生命,真是氣機無比活潑,且非常的清靜自在。沒有情識摻雜在裡面作祟的那個心,就是「心無其心」的心,那個氣,就是「一點空靈的氣」呀!

我記得我已經升到國中了,我還分不清楚,為什麼哥哥姐姐打開電視,老是喜歡聽歌星一首接一首的唱著流行歌曲,好比當年的「群星會」什麼的。我搞不懂,有話用講的就好了,為什麼要用唱的呢?他們轉過來轉過去都是唱歌,我就分不清楚哎來哎去、愛來愛去有什麼好聽的!

忽然有一天,我開始覺得這些歌曲真是好聽,每一首都打動到我的心坎裡去,真是好聽!然後就學著哼,一哼進去,那旋律就帶動著全身的感受,胸中的情識馬上把你綁住了,然後就變得多愁善感,就在那邊一邊聽歌,一邊強說愁,現在想想,不外都是被情識玩弄的遊戲。我那單純自在的人生,未上小學前毀了一半,到了國中就幾乎全毀了!這真是現代人的悲歌呀!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不是觀察到什麼想法都沒有、什麼感覺都沒有!過去有一個人問我說,你有沒有靜坐坐到一念不起,什麼都不知道?我說:「沒有!我靜坐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靜坐的目的是要瞭解你的內心如何在各種感受中了無罣礙,而不是如何沒感覺,更不是如何沒想法!千萬別誤會「心無其心」的意思才好。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看著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形勢,一個名利地位…,這都是「外觀其形」。看著外面的一個形勢在變化,內心也許有變化,也許沒變化,既使心頭能量有了變化,也不被這個變化所牽絆,就是「形無其形」的意思。

例如:你看到一個人地位非常的高,非常的有錢有勢,你的內心很祝福他,卻沒有一點攀慕或畏懼之心,只是一如平常的與其交往,這就是「外觀其形,形無其形。」跟一個人交往,他的外形如何,權勢如何,我們只跟這個人的為人交往,而不以他的形勢來論高低,這個叫做「形無其形」。

你有沒有發現,在日常中當大人物現前時,大家都忙著鞠躬哈腰,所為何來?因為大家外觀其形的時候,內在都發生了一些攀附,大多數的人都被這些攀附所操控了!

修行人不要太管別人怎麼在意我們的外貌,只要乾淨大方,不用花太多的錢在這個上面,也不必為外貌不如人,或勢不如人就開始自艾自憐。自艾自憐的人,就是已經被外在形勢給罣礙住了。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大人物在孟子的眼中,是很平常的;豪華的房子在孟子的眼中,也是很平常的;飲酒玩樂在孟子的眼中,更是沒什麼好流連忘返的;平凡的自己與大人物平起平坐,沒什麼好自卑的,這就是孟子實踐老子的「外觀其形,形無其形。」最好的寫照了。

但這「外觀其形,形無其形」要從哪裡著手呢?問題不在外,答案還是在你的內心上,離不開內心的一個「慾」字。你內心的一個小小變化,更讓你覺得他好高貴!就已墮入「形有其形」了;或是你內心的一個小小變化,更讓你覺得他好鄙陋、低賤!這也是墮入「形有其形」了;這一切最後依然是由內心來是否攀附知見來分判的。

所以有形與無形的,不在於外物的形狀、形勢,而在於裡面的感受是否攀附尊卑高下的知見。因此這一句雖然說是「外觀」,但「萬法唯心」,內心裡的感受才是關鍵的所在。與外在形勢接觸時,打從內心的氣機變化上了無分別,在氣機起伏中己經平等,方是「外觀其形,形無其形」的第一義。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遠觀外在山河的地,隨時都充滿著各種事、物,如果你把這句話解讀為「觀照到世界變成空無一物」!你明知這是不可能的!因此可知「物無其物」不是外在的空間中沒有一事、物,而是心境對於外在事物的了無罣礙而已!

而所謂了無罣礙,也不一定是內心的情緒都平平靜靜的,都沒有一點波動的,而是對於內心任何起起伏伏的能量感受,視之泰然,只當作一股能量去觀照它的自在起伏而已。若不攀附上好惡的知見,它一點都沒有危害的。

在實際的運用中,不論在任何生活的當下,若是內心的情緒能夠保持平靜,那麼不論外在事物發什麼樣的變化,對你都不會有什麼牽擾的;而若是你的內心的情緒己經因事物的干擾而起了波浪,那麼你還有一個方法,可以不受內心那個波浪的干擾,這個辦法並非用「時時勤拂拭」的方式,去消滅那個波動,而是用「如實觀照」的方法,坦然的接受這個波動,只當它是一股毫無意義的能量,去接受它的自在起伏而已。至於外在的應對方式,依然可以用你認為最好的方式去處理。

總之,「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這三句話的根本意思,指的都是內心上的平等,內心上的無物(氣上無分別好惡),而不是指外面事物的有無。

 

◎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三者就是「內觀其心、外觀其形、遠觀其物」這三句話,但經文雖然分成三者來說明,但是「萬法惟心」,當一切事物形成你的煩惱時,那煩惱終究還是由內心來感受而已,因此這三句話,最後依然只剩下「內心」這個胸中的主角罷了!

「無」是內心沒有了好惡智見的迷惘、沒有好惡知見來罣礙,而不是沒有看到外在的人事物,更不是內在沒有了感覺。「無」指的是這三者在內心所引發的好惡迷惘都沒有了,都解脫了,叫「三者既無」。

「唯見於空」的「空」是什麼?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指攀附上來的知見沒有了,當攀附的東西都拿下來了,那麼你就可以看到心性的本貌。心性的「本貌」就是「空」的意思。因此「空」與「真」是一樣的意思,經典常用「真空」來形容這樣的現象,意思是「空而後見真」、「空裡有個真」的意思。若是以為什麼都不存在,什麼東西或什麼感覺都沒有叫「空」,又把「真空」想像成比空還要空,這種空不叫「真空」,佛家另外取了個名詞,稱為「頑空」!

有清明的知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沒有好惡情識摻雜於氣機起伏之間。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因此五蘊與空本來是同時存在的。空中可以有真色、空中可以有真受、空中可以有真想、空中可以有真行、空中可以有真識。

這一段說要遣除慾望,從哪裡開始遣?老子說:從「內觀其心」開始!觀到攀附在黃庭氣機上的好惡知見都拿下來,看出原來它就僅只是一丁點氣血在生滅起伏而已,別無其它,這就是「心無其心」、也是「形無其形」、也是「物無其物」了。這「三者」感應到內在,便成為黃庭中的一種氣機感受,但你對那一股感受只覺知它的真、它的本貌、它的實相,再也沒有其餘了,這便是「三者既無」了。

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首偈語裡的「我」,指的是你心性的本貌,心性是一股能量,而覺察這股生命的能量必需透過「感受」。心性中的感受不能以形色的貴賤來判讀,不能以音聲的好惡來判讀,不能以任何價值觀來判讀,因為它只是一種感受,它只是一股本無意義的能量。這股能量本來不貴不賤、不好不壞、非青非赤、非紅非白…,這個就是所謂的「空」。

此處老子揭出一個「空」字,但老子怕我們誤會了這個「空」的意思,是什麼東西都沒有,什麼感覺都沒有,這麼一來在修行上會產生很多的執著、很多的病。為了補救這個缺失,所以在以下第八章這一段「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這段經文就是為了防杜一些修行中的「頑空」之病而說法的。

想要瞭解第八章的這段文字,一定要對第四章「人心好靜而慾牽之」的「慾」字,在身中到底長什麼樣子,觀照得明白來,才有辦法楔入這段經文的真義,否則任你再怎麼研究,都只是文字的白話翻譯而已,與自身實相的覺悟沒有什麼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