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第八章

張慶祥 先生

第八章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觀」就是去感受、去體察,而不是在腦中去窮思考。

這裡談到好幾個「空」字,意義略有差異,然而大體來說,「空」是什麼意思呢?譬如:此刻我手上拿一個杯子,我問你我手上有沒有拿東西?你會說「有!」而這個杯子裡面沒裝水,當我問你:「我杯子裡面有沒有東西」的時候,你卻會說:「空空的!」你的答案之所以不一樣,那是因為我問的「主軸」不一樣的關係。

這時候你說的「空空的」,是「除了杯子本身以外什麼東西也沒有」的意思,而不是連杯子都不存在;經典中的「空」就像這樣,「空」只是代表「外來物一個也沒有」,而不表示「連最基本的本質也沒有了」!這點一定要分辨清楚,才不會墮入頑空之病。

大體上經典中的「空」,是叫你在心性的本體上不要畫蛇添足,不要在本體以外攀附一些知見,因為這樣就失去了它原來的風貌了。維持本體原有的清淨本質,經典都稱為「空」、稱為「無」、或稱為「真」。這三個字都是既沒有多,也沒有少,只維持它原有的實相之意!

「觀空亦空」的第一個「空」,指的是本心本性原來純真的面貌,「觀空」也就是觀得心性之本真。猶如看見深山裡的原木,那種純樸之美,未經任何人工雕琢。這種不加外物的美,我們就稱為「空」。

至於這個空在日常生活中怎麼應用呢?譬如:老闆對員工說:「這事你要怎麼怎麼做…」員工說:「好」。後來老闆想想這樣不恰當,再跟員工說:「不如你就怎樣怎樣,再改一點點!」員工做到一半無奈的說:「好吧!」再過十分鐘,老闆想一想還是不恰當,於是就說:「你還是再改一下吧」!此刻員工胸中湧起一股熱血,然後大聲的說:「你到底要改幾次!煩不煩!」

這員工在熱血未出現前還很理性,在熱血出現一點點時有點不耐煩,當那股熱血變成很大時,厭惡感就立刻飆了得起來。從他很平靜到發火,從理智到狂飆,這中間的變化主角是什麼呢?就是胸中的那股熱能!

而這股熱能其實相就是「氣」的起伏加上「溫度」而已,善於內觀的人,在自己很盛怒的當下,懂得把注意力拉回到胸中的那股能量上,只是盯著那股能量的氣機起伏,盯著那股熱量的起伏,享受能量的忽強忽弱、忽來忽去,對能量不作任何好惡的分別。他便可以在當下享受到氣機盎然之樂,而不受到情緒的綑綁,這就是「觀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人類的「苦」只是來自於身中一丁點的感受而已,一切的「苦」都是感受在作祟。雖然身體不發生感受是不可能的,然而我們如果能夠透過實相的觀照,不被身中那些感受所愚弄干擾。那麼站上講台的人既使身中依然湧起熱血,也不再把這一丁點能量解讀為害羞怯場;走入黑暗的人既使身中依然昇起熟悉的害怕,也不會被那一丁點能量控制得一步也動不了;受盡委屈的人就算胸中依然昇起酸酸的氣血,也不會難過到無法自已。

如果能夠觀照身中能量的實相,並且去享受它,你可以在任何當下,與一切情緒和平的共處,甚至享受所有感受於其間,這便是「觀空」的應用。

「感受」是人快樂的泉源,也是人類煩惱的深淵,可以說人類一切的生活與是非價值,都是在那一丁點感受中,依自己的好惡知見分判出來的!如此看來,內觀身中感受真相的學問,可以說不重要嗎!

感受就是氣,氣總是在不斷的起伏變化的當下,趁機激發出人們潛藏已久的好惡知見!可以說人類一切的價值觀、一切好惡思想的成因,都是在這個起起伏伏的一丁點感受上演變的。因此覺者可經由內觀周身氣機起伏的實相,了卻以往攀附在感受上的牽纏,享受了無罣礙的人生。

雖然貪與嗔在感受上好像截然不同,但智者往內覺觀其實相,卻看出它幾乎一樣的共同處,原來它們都是氣機微小的起伏變化所構成的。看破這個身中的實相,就是清靜經所謂的「觀空」了。而這是需要練習的,可能練習三五個月的反觀覺照之後,你便能瞭解這段話指的是什麼!

在解「亦空」之前,有一個觀念得先在此交代清楚,否則對於下文的含義,會感到納悶不解的。這觀念就是看經典要懂得去推敲一個字的兩面意思,也就是這個字出現在這段話裡面,到底是代表「吉義」?還是「凶義」?對於這點必需先有分辨的能力,才不會錯解了聖賢的原始用意。

在中國字裡面,幾乎每一個字都同時兼具著吉、凶二義,例如「空」這個字,它的吉義就是不罣礙、很自在、很真實、很原貌…等意思;而它的凶義是很死寂、很枯木死灰、什麼都不存在了、毫無生機…等意思。那麼在讀經典的一段文章時,到底這個字原作者的用意是取其吉義?還是凶義呢?這必需要連貫上下文,才能推敲出正確的方向來。

例如第七章說「三者既無,唯見於空。」說要遣去他的慾望,要內觀無心、外觀無形、遠觀無物,當這三者都澈悟之後,就能體會到什麼叫做「空」的境界。可見得這個「唯見於空」的「空」字,是吉義,是好的意思,指的就是心性的本真。

而第八章承接著這句話,說:「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這段話中出現了很多的「空」,很多的「無」,且同一個字,一下子代表吉義,一下子又代表凶義,因此讓很多學者摸不著頭緒。到底這名詞在這句話中是吉義還是凶義呢?只要懂得得連貫前後文,就能正確的掌握了。

好比現在這句「觀空亦空,空無所空。」上文說雖然已經觀到「三者既無,唯見於空」的真相了,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令人非常高興、非常有成就感的!但這自高的心態隨著氣血昇起於胸中時,也是對待的一種,這對待一入心田,亦是污染本心本性的。好不容易才證得的空,馬上又煙消雲散了!所以想要真修的人,還是得透過觀照,將這個攀附在氣血上的成就感放下才行,還是得將這「唯見於空」後的成就感再放空才行。

實地修為者,雖得證「空」的喜悅,在喜悅中那氣血依然不被“成就感”的知見所染,故曰:「亦空」,就是那個因得證空相,而昇起的法喜能量,也要放空才行。

也許你會問:「難道連喜悅都不行嗎?」喜悅是必然的,但要在心頭昇起成就感、得意感的氣血當下,把攀附在上頭的好惡知見它完全消音,依然只觀著那股能量起起伏伏的實相,依然要用照妖鏡把它仔細的看出原貌來才行,不能因為成法喜就准許它攀附夾帶,所以叫做「空無所空」。

可見前面這「觀空」的「空」字本是吉義,是一種實相的功夫,但是才相隔一字,「亦空」(也要放空)卻馬上變成凶義了,所以後面立即又說「空無所空」要空到沒有空執才行!所以說,要準確的體會古聖先賢的用心,必需要在字裡行間,仔細的比對其吉義凶義才行的。

要空到不知有「得」,要空到沒有得意洋洋的成就感,要在接二連三的喜悅中,依然保持能量的清真,了無貪嗔罣礙才行。所以說「空無所空」。心經說「無智亦無得」也是此意。這「智」與「得」便是成就感作祟下的產物,因此在聖賢的眼中,它們都極容易夾帶知見而變成凶義,故而都非常謹慎的提防!看看我們這些凡夫,才剛有一點小小收獲,就個個面帶「德色」!立即洋洋得意,真是淺陋呀!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前段觀照到情緒能量毫無知見叫「空」,而練到那個因觀空夾帶而來的成就感也在氣血上被滅除了,層次又提升了一級,這時老子另外假託個名詞,改用「無」來稱呼它。這樣看來第一個「無」是代表吉義的。然而後頭卻又說了一句「無無亦無」,意思是這個「無」雖高妙,但也隱藏著另一種更大的成就感,因此更有變成凶義的危機!

愈是往深層得到突破,成就感就躲得愈深,越難去除。然而我們卻常常只看到膚淺的貪執,而看不到被包裝得很有道理,包裝得密不透風的更大貪執。就好像那些已經將氣血中隱隱作祟的成就感滅除的人,又會在胸中更深處,昇起另一股更深的成就感,那個自以為有得的成就感,當然也是對待的一環,而且隱藏得更深,更難拔除。

老子上一句先讚許這種成就,下一句便立即視它為一種更深更隱微的病而且要我們謹慎的將它拔除。這「無」比前面的「空」病更難除!修行者至此還要時時做更深入的自我觀照,更深入的洗心滌慮,將這個「無」的病在氣血上消音了、去除了,方謂「無無」。

講到這裡時,這「無無」是代表「沒有『無』的病了!」本是吉義,然而達到「無無」的成就又要比「無」及「空」時高多了!那智慧又要比「無」及「空」時大多了,所以當一個人淺嚐「無無」的境界時,即刻又昇起一種更深更隱微的貪執之病!而且包裝在更大的智慧與更雄辯的口才之中,那病更是難以去除,因此「無無」馬上又成為凶義了!

就像這樣,隨著在洗心滌慮的道路上一層層的突破,因為達到「無無」的突破而在胸口昇起一陣陣的氣血時,又隱隱帶著成就感、得意的聲音!智慧者立即覺知這個氣血亦非清靜,故而再舉起觀空的真覺,直觀其本無意義的起伏的原貌,將知見再做個澈底消音,將它再觀個水落石出來,這個因「無無」而起的病終於又沒了,這才叫做「無無亦無」。

如果我們把「空」講成淨相(因自以為是而顯現出得貌),這個「無」就是高級的淨相,而「無無」更是超級的大淨相,因為它包裝得更接近自然,不只別人看不出,連自己也分辨不出來了!

好像那些喜歡爬山的人,山越高,爬得越累,當爬到山頂時,那成就感就越大。有些人一輩子就是以登上喜瑪拉雅山為志,爬到手指腳指都凍傷剪掉了,他還是要爬,有的人已經剪到十隻手指頭都快沒了,命都快沒了,家人整日為他提心吊膽他還是要爬!為什麼?為了征服這座山的「成就感」!冒著生命的危險,甘願讓親人提心吊膽,甚至有可能傷心欲絕,只是為了一股「成就感」!成就感有那麼大的力量!而修行的成就感更甚於此,當然更容易產生執著,將人綑綁。

每個人在自我內觀本心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個個階段是這樣的。我常說修行的道路上,有機會進入「淨相」的人是有福氣的人,但也是進入極端危險的人了!因為世上有百分九十九點九九九的人,根本還分不清楚「淨相」是什麼玩意兒,他們沒想到世上還有這種「因為修得好才有的執著」!所以能夠進入淨相的人,我說他算是有福氣的人。但這也是相當危險的人!為什麼?因為這淨相的貪執比「垢相」更可怕,隱藏得更理所當然,更能欺瞞別人和自己。它常讓你自以為是,而且將這自傲用謙卑的方式,深埋到骨子裡,所以它一染上,勢必非常難以拔出,因此更為危險!

世上的修行者難得有幾個人,知道要從淨相的貪執裡拔出來,但一拔出,立即有另外一種更大的成就感來侵襲你!老子稱這種含毒的成就感為「無」!而「無無」又比「無」的毒更深,更隱微,這個「無無」就是超級大淨相。那種人的心裡總是升起這樣的聲音:「你看我連『無無』的淨相都沒有了!你們看我多厲害!」這種心態叫五十步笑百步,所以老子說:「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還要無,因為這都是病啦!

◎無無亦無,湛然常寂:

「湛」是清澈。「寂」是不動。能夠「無無亦無」的人,表示他又一次站上一個新的高峰,慾望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反觀覺照,其作祟的機會已經非常非常的少,成就感的作祟已經非常非常的少,各種垢相、淨相都很難牽擾到我的心,這時老子稱為「湛然常寂」,可見這個「寂」字是吉義的。然而突破至此,更深更隱微的病,亦有可能正在隱然的成形。總之,這「淨相」真是無所不在,一刻疏忽都不行,所以後面馬上又寫「寂無所寂,慾豈能生。」

◎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雖然已經達到了「寂」的定力,但若稍一不慎,對胸中氣血又稍有貪執,這個「寂」還算寂嗎?所以這「寂」字馬上又變凶義了!變成另一種「高級貪執」的代名詞了!所以老子馬上又說要「寂無所寂」才行!

意思是在你成道之前,不論你精進到多麼高的層次,時時刻刻都要拿出你那把唯一的尚方寶劍、唯一的照妖鏡,將那氣血完全消音,照出個本無意義的原形來才行。在「寂」的貪執中依然要照見本真便稱為「寂無所寂」!這樣「慾」字將澈底的拔除,再也不會發生了。經過這一重重的反覆考題,每一關你都能安然通過「反觀實相」的測驗,不論垢相、淨相的執著,都無法侵入你的心中,此時便稱為「即是真靜」了!

修行總要有畫上句點的時候,老子最後用這個「靜」字來表達最後的究竟,用這個「靜」字來表達一定永定,永不退轉的吉祥之意。這個字在老子的假託中,是永遠的安寧,永無凶義的。

此段老子真是給我們上了非常寶貴的一課!讓我們知道凡字都有吉、凶二義,前後只隔幾個字,意義就可能完全相反了!可見再好的事、再好的字,過與不及,意義就會完全相反,就會誤入凶義,而成為一種執著,真可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在修行,都在追求空、追求靜、追求無,但卻都走入茫然不知的執著之路的原因。

尤其在修行路上,走入過度的空無、過度的定靜、過度的熱誠、過度的恭敬、過度的精進…,各種貪執成病的狀況,更甚於一般的人。這種過與不及,貪執成病的狀況,在修行道路上,不僅是無所不在的,且幾乎是人人必犯的。因此老子特別在第八章中,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的破除之!所以我常說這第八章與第七章,同樣並列為清靜經中最為重要的兩個章節!

總之老子這一段話,為的就是要治療修行人的淨相之病。什麼是淨相呢?淨相就是因得證個什麼道理,所以就自以為高尚、自以為有成就,自以為高人一等、自以為有品格、有格調…的一種貪執。特別要一提的是,淨相不是一種思想,而是胸中的一種感受、一種夾帶意義的氣血。人們胸膛中昇起一股氣血,而竟夾雜著方才所說的那些意義與貪執時,就是著了淨相的當下,就是因墮入對待而喪失本心本性的當下了!(有關淨相的詳情,可參考愚著「心經CD」。)

前面已經講過,慾望有兩種形態,一種是「要」,一種是「不要」。而「要」的貪執裡面,這種淨相的貪執算是最為嚴重的了!人類最大的貪執不是洋房汽車,這只是小慾!實際上這些都是手段而已,真正的大慾是在追求別人的肯定、追求別人羨慕的眼光、追求自我的高尚感…等等,這是潛藏在內心中很大很大的慾望!

自我提昇是好事,但其目的如果是為了那股得意洋洋的感覺,那麼這種昇華,便已是虛偽與罪惡的深淵了!想想那些惡人為惡,尚且還知恥,見到人還會躲藏;而自認為善所得,而開始面露「德色」的人,總彰顯於眾人之前,這不是比惡人還惡了嗎!

這個淨相之病在修行人之中,可以說一個比一個更深、更隱微。所以老子得在這段短短的文章中,像剝洋蔥皮一樣,一層層破去。這段話真是直接道破修行要害的一段話,我們怎能輕易讀過呢!

此處的「慾既不生,即是真靜」這一句話,可說是所有經書裡面,對於「靜」這個字所作出的最好解釋了!為什麼?因為一般的人對於靜這個字的解釋,多偏好於枯木死灰的這個方向,然而這正中了頑空之病。老子說「靜」只是「慾不生」而已,並不表示該存在的東西也都死寂了,只是慾沒有了而已,但是本性中的應有發生,正如春天的草木一樣,蓬勃生長、生機盎然,那個才是「真靜」。真靜裡面是活的、是動的,它不是靜靜不動。

道德經說「歸根曰靜」。歸根就是「還」。好比我借你的東西,你總該還我吧!又像一個人在外流浪還沒有回家,就是沒有歸根。讓物物回到應有的歸宿就是「歸根」。就像光明應該還給太陽,把黑暗要還給黑夜,把身體各部位的感覺還歸各部位去發生、去承受,把實相還給那股本無意義的能量,這就是自身歸根,自身的真靜。

在靜坐時,把腰的酸還給腰去承受,把腳的麻還給腳去承受,把胸中的動盪還給胸中去承受…,不要讓它們打架,也不要讓它攀附任何好惡意義。將各部位的感受還給各部位去承受,這就叫做「歸根」,也就是這裡所說的「靜」。

為什麼聖人叫我們內觀?目的就是要觀出感受的真相來,把感受還給它的原貌,它的原貌就只是無數細細麻麻的生滅起伏,就只是這樣,沒什麼了不起,就算讓它存在體內也沒多大妨礙的,將身中每個地方的感受還給每個地方,不要與心情相牽擾,每個人都可以得到真靜。

圓覺經中有一段話,恰好可圓滿的詮釋此章的精義:「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如空、無、無無、寂…等),由堅持遠離心故(源自堅持實相)。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得無所離,即除諸幻(好比空了還要離空,無了還要離無等)。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滅盡,不入斷滅。(就像以空渡幻、以無渡空、以無無渡無、以寂渡無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