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01.前言

張慶祥 講師

01.前言

卦面文字:

「內心」沒有個確切的位置嗎?

「摸摸你的內心」你會摸哪裡呢?

封底文字:

就像牙痛一樣,那個「痛」應該有個確切的位置吧?當然有的!而你那內心的傷痛與不安,也應該有個位置嗎?當然有的!少了這個確切的位置,如何去感覺及治療你內心的傷痛與不安呢?


前言

每個人都曾感受過自己的「內心」,那裡面總是充滿各種奇妙的感受,有喜悅的、有感動的、有傷痛的、有不安的…就是這些內心的種種感受,編織出我們的人生。然而我的內心究竟在哪兒呢?無數的人想進一步去看清它、認識它,甚至去淨化它,但我又該往哪裡去注視我的內心呢?它究竟躲在何處呢?

 

存在「內心」的那個憂傷、那個痛,應該有個確切的位置吧?就像牙痛一樣,那個「痛」應該有個確切的位置吧?當然有的!沒有確切的位置,如何去感覺及治療你的牙痛呢?同樣的,你那內心的傷痛、內心的不安,它應該有個位置嗎?當然也會有的!沒有確切的位置,如何去感覺及治療你內心的傷痛與不安呢?

 

你常聽到很多人喜歡引證楞嚴經卷一裡說:「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是名為心。」於是他們便根據這段經文下了一個結論說:「心是遍滿太虛無所不在的」!但這句經文被我們這樣解釋,究竟正不正確呢?

其實在佛教的大般若涅槃經第三十卷裡面,曾有六位外道的大師認為「心遍滿太虛無所不在」,而佛陀為了證明心不是無所不在,也不是遍滿太虛的,因而與他們進行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辯論,只是因為大藏經有五千多卷,就算你每天讀完一卷,也得花上十四年的時間才讀得完,所以很少人曾經看過這段經文,也因此才有機會讓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調,至今仍然迷惑著無數的修行者!

剛聽到這樣的說法也許你會非常訝異,但以下這段精彩的經文就是最好的證明。看完這段內容,相信你必和我一樣,對於佛陀用簡單的比喻,就能破除了你我心中的迷惑,佩服得五體投地…

 

大般若涅槃經卷30
六師言:「瞿曇(佛陀的凡姓,指佛陀),色亦非我,乃至識(感覺、想法)亦非我。我者遍一切處,猶如虛空。」

(譯:六位外道的大師說:佛陀啊!這色身終究不是我的,甚至你所感受到的感覺、想法也不是我的,真我遍佈在一切地方,就像虛空一樣無所不在的!)

佛言:「若遍有者,則不應言『我初不見』,若初不見,則知是見本無今有。若本無今有,是名無常。若無常者云何言遍?

(譯:佛陀回答說:如果你真的已經如虛空般遍滿在一切地方,那麼你就不應該說「這地方我以前沒見過」,如果這地方你未來到之前沒見過,那麼就知道你現在所見到的景象你本來沒見過,而是今天人到了這兒才見到的。如果這景象是你人到了這裡才見到的,這就叫做「無常」,也就是你並非當下就能見到宇宙間的一切事物。若是你的知見這樣的無常,怎能妄說你與太虛一樣遍滿在一切處呢?)

若遍有者,五道之中應皆有身,若有身者應各受報,若各受報,云何而言轉受人天?
(譯:佛陀又說:若是你真的已經遍滿在一切處,那麼六道除了你正在經歷的人道之外,其它天、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牲等五道,也應該同時有你的身心存在,如果其它五道也同時有你的身心存在,那麼你應該同時感受而其它五道的苦樂果報,但如果你正同時在感受著六道的苦樂果報,又為什麼要勸人好好修行,以便從惡道裡面求生到天、人的善道裡面來呢?)

 

以上佛陀用了極簡單的比喻,就讓我們輕易的瞭解到,人的心並未遍滿太虛,而是只在每個人身中的某個位置,因此才有「直指人心」的教義存在。然而由於大多數的修行人對於「心遍滿一切無所不在」的執著,致使這直指人心的教義,淪為指不出位置的窘境,並且失傳了兩千多年!

如今在認識自己「內心」的道路上,到底人們失落了什麼關鍵?以至使它變得比登上月球還困難呢!且聽黃庭禪創辦人張慶祥先生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