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06.失落已久的「內心」究竟在何處?

張慶祥 講師

06.失落已久的「內心」究竟在何處?

那麼這個人們失落已久的「內心」,究竟是藏在身體的何處呢?它應該有個位置嗎?如來佛在楞嚴經卷一裡說「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是名為心。」而也有不少的古聖先賢曾說過「道心四大周流無所不在」,這樣看來心好像是無所不在的,是沒有位置的,這是古聖先賢的共識,因此你會質疑,為什麼你卻說心是有個位置的呢?

 

是的,這兩句話當然是非常正確,但也正因為對於這兩句話的片面誤解,造成今日眾生遲遲無法尋覓到我們「內心」的主要原因!為什麼我說這是個誤解呢?因為這兩句「心無所不在」這句話,指的是已經解脫所有「煩惱罣礙」的「道心」來說的,而不是指正在受煩惱枷瑣的「人心」!

 

悟透這「道心」的覺者,不論外境發生什麼變化,或身中升起什麼感受,對他們來說,總是未曾分別、未曾取捨,總是平等無二,不只外面發生的事罣礙不了他,身中發生的感受也罣礙不了他,就連「內心」這一方寸之內的起伏動盪也了無意義,也罣礙不了他!「身內」沒有能罣礙他的,「身外」沒有能罣礙他的,就連「心中」的發生也沒有能罣礙他的。

 

這「道心」不受任何內外位置的動盪所控制,再也沒有什麼動盪能罣礙得了它,它已無所不自在了。因此如來佛說一個解脫者的「道心」應該是「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的。意思是裡面沒有罣礙、外面沒有罣礙、心中也沒有罣礙,處處有真覺,無處不自在,任何地方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執著存在。因此「道心無所不在」這句話當然是非常正確的,也是我們終其一生所應追求的目標。

 

然而這句話用來形容正在被煩惱痛苦所束縛的眾生也適合嗎?不適合的!因為眾生的心是無所不執著的「人心」,而不是一切無著的「道心」!眾生一想到公司的不如意,內心便罣礙著公司;想到家庭的不如意,內心便罣礙著家庭;想到某個可恨或可愛的人,內心便罣礙著那個人;身中有好的感受或壞的感受升起,內心便起了貪嗔;尤其是內心一感受到起伏動盪,更是讓他久久不能自已!

 

也就是眾生的「人心」是「既執著內,又執著外,也執著心中,俱有所在,一切有著」的!因此,那煩惱罣礙的「人心」,並不適合「道心四大周流無所不在」,及「一切無著,俱無所在」這樣的句子。

 

若把我們這究竟解脫的句子,強加在初學掃心飛相的人身上,這就像我們用「武術的最高境界是沒有招式的」這樣的話,去取笑一個正在勤練招式的學武者一樣的不適合。這句話讓他看起來好像很內行,但其在真正內行人眼中,正足以暴露他的一無所知!然而長久以來,疏於觀察者,或是高談闊論者,總是助長這種張冠李戴的情況不斷發生,無怪乎「修心」這件事說似簡單,其實早已混淆得比登上月球還要難了!

 

那麼凡夫那個「煩惱罣礙」的心是有位置的嗎?是的,內心的「痛」是有位置的!內心的「喜悅」也是有位置的!不然你怎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呢?而如何知道它是有位置的呢?只有一個辦法能解破這個謎底,那就是用你的「內心」去感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