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公案集】我就這樣靜靜地看著你(上)

張慶祥 講師

【公案集】我就這樣靜靜地看著你(上)

無言而開悟

 

恒禪師(又稱為道常禪師)是法眼禪師(就是文益禪師)的法嗣(佛教語,禪宗指繼承祖師衣缽而主持一方叢林的僧人)。

有一天道恒禪師向法眼禪師請益“外道問佛”這個公案。道恒禪師疑惑,到底這個公案怎麼能夠幫助人開悟呢?他反復思考也不解其中的道理,就來請教法眼禪師。

現在我(編者注:黃庭禪創辦人張慶祥講師)先來說說這個公案:

外道問世尊:“不問有言,不問無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言”就是語言的“言”,“有言”,就是我問你,“無言”,就是我沒有辦法問你。那麼多大師講經說法都要有言!而無言就是坐在那裡,靜默無語,不予回答。

智慧的人告訴我們說:不問有言,不問無言。那麼,不是有言,也不是無言,其中到底蘊含著什麼樞機呢?

外道問畢,世尊就一直靜默在那兒不說話,一秒、兩秒、三秒……,不說話。過了一分鐘、兩分鐘了,還是不說話。外道很誠心地問世尊問題,絕對不是刁難,而世尊卻杵在那兒,一言不發。

各位想想,這是怎樣的景象?

這個外道問世尊:“不問有言,不問無言”。過了一分鐘、兩分鐘…世尊很久都不說話。然後這個外道非常雀躍地說:“世尊大慈大悲,您剛剛開了我的迷霧,令我可以入道。”

然後作禮而去,開悟了!

世尊一句話都沒說,外道就開悟了,作禮而去。

於是阿難問佛:“剛才問你話的外道,他是體悟到什麼道理?這麼雀躍而去?”

世尊說:“這個外道如世間的良馬,見鞭影就知道該走了,不必真的抽下去。”

世間的良馬,主人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知道該怎麼走,不必用鞭子去抽。鞭子拿起來一揮,良馬看到影子,就已經知道要怎麼走,根本不勞主人打下去,這種就是上根器的人。

上根器的人就如世間的良馬,見鞭而行。

 

內心的聲音

 

“外道問佛”這個公案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很多人也因為一直研究這個公案開悟,而入道了。

道恒禪師對這個公案非常感興趣,他有很多疑問,就向法眼禪師請教:到底這個公案在說些什麼,哪個環節讓這個外道開悟?為什麼這個外道會雀躍?有言、無言之外是什麼?……

他問了一籮筐問題,一直嘰裡呱啦地講……

法眼禪師就大聲制止他:停,停,停!你應該向世尊良久不說一句話那個地方去體會。世尊為什麼不說話?你一直說話怎麼會有體會?停,停,你停!你要想想當時世尊不說話,在那個外道的身中、心中到底產生了什麼反應?要往這個地方去感受,你才會有所得。

古代的學生,師父講什麼,都非常恭敬,一定要遵命的。道恒禪師有滿腔的問題,卻又不能問,又被叫停、停個一、二、三秒不能說,四、五、六秒不能說,半分鐘不能說……

然後,道恒禪師就此悟道了。

法眼禪師的回答,不是解釋什麼是有言,什麼是無言,而是說“停,給我停下來!不要說話!”

道恒禪師嘴巴雖然閉上了,可是胸膛卻一波一波的,內心一直湧動。

最後他終於體會到:“原來,我的心,小鹿亂撞就是這個東西,原來內心就是現在湧動的東西,原來控制我的,就是正在湧動的這一股氣血而已,原來悟道的關鍵,就是要致力去體會它,致力去跟它和平共處,致力去超越這個感受。”

他很雀躍,啊,就是它!找我的心,找了好久。

他們為什麼開悟?

各位,你不是到處找你的心嗎?不是想要瞭解你的心嗎?不是想要安定你的心嗎?

此時此刻,師父叫我停住,外在的我停住是聽他的命令,但是內心的我卻不答應,我的內心有很多潛意識、含藏識,他們不停的湧動。

假若你是一個衝動型的人、一個積極型的人,一定會著急,一急,胸中湧動就開始產生了,感受開始要綁架你了,你的內心開始波濤洶湧……

所以,這個時候 一定要定靜你的心神。 啊, 這才是內心!

原來讓我不安的,就是這一股小小的氣血啊!

原來,它只是一股能量啊!

原來 我牽著一頭牛,,我把繩子拉緊,它頭一甩, 我就被他拉跑了。

而我只要把繩子放鬆,根本不管牛有什麼動作,牛其實是溫馴的,你內在的七情六欲總是會動的,但是你不要被它綁架,把你的關節、胸膛放鬆下來,允許它自由地活動,其實是根本沒事的。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為什麼那個外道當時能大徹大悟?

原因就是世尊不說話。

各位,外道遠道而來去問一位智者,請教世尊,想要讓他幫助解開心中的迷霧,很誠心地提出問題。也許齋戒、沐浴了很久才敢去見他,也許經過兩個月、三個月,才到世尊面前,說:“我有疑問要問你,不問有言,不問無言到底是什麼?”世尊卻一句話都不說,換作你急不急?肯定急起來了,你一急,裡面是不是湧動起來了。你內心湧動起來後,才會看到,原來“不問有言,不問無言”,它只是胸口的小鹿亂撞,原來只是一個能量,只是一股氣,在裡面小小地翻騰湧動一下,果真不是無言,也不是有言。

各位聽眾朋友和學員可以想像一下,我們很多學員都曾經來到中嶺山看望我,請教問題,突然間我一句話不講,一直盯著你們,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那時候你們的胸膛是什麼感覺?

其實只要三秒鐘不說話,同學們的內心就開始有湧動,然而眾生的脆弱就是不懂往裡面觀察。

歷史上禪師開悟,有的禪師通過反復推敲、學習和內觀,可能五年後會開悟,有的十年後才會開悟,有的二十、三十年才找到他的內心,才入道,這不是成佛,而只是入道,入了門而已。

原因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在累積往內觀照的資本,一般的人碰到事情都是往外,他其實是不知道怎麼往內,如果一直摸索,不放棄,堅定地相信佛學,即使東跌西撞不得要領,一直摸索,最後還是會找到一個往內的辦法,往內還有很多錯誤,但,最後你就會知道,往內是找內心;

找內心,就是找一股氣,就是找那個湧動而已。

其實大家每天都有湧動發生,但很可惜的是,如果你的情緒越穩定,你越找不到。因為越穩定時湧動越小,你的穩定是表面的。很多人看起來情緒很穩定,其實內在跟岩漿一樣滾動,內心只有不被控制的,內心只有能夠被超越的,而沒有內心不湧動的。

這個跟“只要你是人,沒有血液不流動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七情沒有不流動的,不流動就不成個人,也不是佛。佛不是無情,佛是至情至性。佛如果無情,就不會慈悲了。慈悲是不是情?佛如果無情就不會關心人了,佛是最關心人的,哪裡會說佛無情?說佛無情,是因為佛不會被七情控制,所以叫無情。

 

從內在出發

 

從這個公案,我們可以體會,想要悟道、入道,一定要找到你的內心,你的內心一定在你身上,控制你的必定是身上的感受,而不是任何思維。

如果你說:“我愛偷東西是因為我的思維錯誤。”各位,不應該偷東西,這個事情小學生都知道。之所以這麼簡單的道理,你知道卻做不好,是因為感受深深地綁住了你。

科學家、佛陀尚且不能解開這個問題,我們只是知道佛性裡面、人性裡面,自有一個含藏識,它比你聰明得多,它自己會送上感受給你,不過你對它怎樣判斷,是否受它控制,則是我們可以修煉的地方。

要修煉的就是不被感受控制,而不是修煉到沒有感受。

如果你修煉到沒有感受,就如同草木無情,是大錯特錯的,永遠不會成功。你不可能無情,就像血液不可能會不流動一樣,如果你是一個人,還活著,血液就會流。身為人,就會有很多很多的感受。感受不一定代表欲望,感受隨時都會出現,我可以讓它只是一種小小的氣血感受,但是如果你對它攀附了妄想,小小的氣血感受就會變成好大的欲望、好大的愛恨情仇,那個時候它就能捆綁住你。

你所要修煉的就是認識感受,超越感受,而不是消滅感受。 這一點是道恒禪師受益于法眼禪師的引導,找到正確的入道方向的緣由,也是世尊的這個“外道問佛”。

 

公案的關鍵點

 

所以“不問有言,不問無言”,跟“言”根本就毫無關係,是一股能量在胸中湧動。所有開悟的人,也都是因為找到了他們自己的內心。

要體會胸中的感受是很不容易的。有些人在師傅身邊,過了二三十年還是沒有找到這股感受,甚至連這個主題都不知道,也有可能連他的師傅也不知道這個主題,大家都在尋找。

但是要找到這個感受其實也很簡單。像剛剛這個公案就是製造了一個情節,世尊不說話,讓外道著急,隨之感受就出來了。

以前還有很多的公案,打雷開悟的、被打一巴掌開悟的,都是因為感受。還有一個和尚,拿一個叉子,動不動就插在別人的喉嚨,說也是死,不說也是死,哪個妖孽叫你來,這麼一問,你就急了,你一急,感受來了。如果你竟然沒有往裡面觀察的能力,那很抱歉,你不是修道中人,你就繼續去磨吧,繼續去找吧。

等到有一天你開始知道往內,說“我要尋找我內心的一種感受”的時候,那你就離道不遠了。那個時候任何人瞪你一眼也好,用叉子插在你的脖子也好,或者像這個說停、停、停不要說話也好,都能夠讓你開悟。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學習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我們身中去感覺,去尋找,然而該如何在身內去做呢?

 

——本文來源:《幸福內心禪》第124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