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116期:2014.01.11

一、主題文章:《走在去脾氣改毛病的路上》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這裡的本性說的是習性。修行就是要在習性毛病上下功夫才有效。寬兩秒的練習,能帶我們在情緒當下體驗菩提真味。

二、問答集錦:基本功

這篇問答將修行中最最重要的功法完全涵蓋在其中了,在這條路上遊走了很久的人們,若再不紮實的做好基本功,再問多少問題,於修行進步也實無意義呀!

三、禮門義路:三八就是二十三

顏回與孔子的一則小故事,盡顯至聖先師在事理上的圓滿與智慧。明明看似正確的答案,怎麼老師偏要判錯呢?這其中的深意,正是值得我們終生學習效仿的。

《走在去脾氣改毛病的路上》

作者:李晶晶

我是一個脾氣比較急躁的人,與人應對的時候內心急躁的氣血很容易蹭的一下就上來了,就特別容易跟人發生爭執,去跟對方理論事件的對與錯。每個人的習氣毛病根深蒂固,有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掉一個人的臭脾氣壞毛病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通過寬兩秒的練習讓我真正相信改掉一個人的習氣頑疾也是可以輕輕鬆鬆做到的。

雖說自己的習氣毛病還很多,尤其是在練習當中,不知不覺真的會發現自己身上的好多問題,真的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越剝越深,但讓我很寬慰的是通過寬兩秒的練習我急躁的脾氣改了許多,遇到事情不再像以前那麼急躁想跟人據理力爭,來證明自己是對的。所以非常感謝和我應對進退的人,是他們給了我許多練習的機會,若沒有他們、沒有生活中的這些事件、沒有這些產生的氣血,我也不會繼續向前進步的。

市面上有很多講人際關係方面的書,教我們與人相處之道。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氣血一上來很多人完全就被情緒所帶走了,雖然腦袋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但是胸口的那團氣就是不答應,在不經意間就傷害了身邊人,所以真的在氣上下功夫的練習才真正有助於改脾氣去毛病。

記得有那麼一兩次對“氣自氣,我自我”有了一些些體會,當我看到黃庭胸口的氣血往外擴散,充滿了胸膛,想往喉嚨衝的時候,是那個很熱的氣血想讓我立刻與人反駁,這時趕緊練習肩膀放鬆,胸膛敞得開開的,就看著那個氣血在胸膛湧動,很熱,這一刻想到要人我不爭,腦袋說要做正確的事,黃庭也臣服了,沒有忍耐沒有控制,反而很輕鬆,內心很翻騰,但只是氣血而已,少了情緒的攀附在上面,所以外在我也可以靜靜地聽著對方說話,這在以前是很難做到的,若是以前情緒激動了勢必會吵起來。

這當中我發現自己以前的焦點放錯了,以前常常會聚焦在一件事情的對錯本身上,非得去理論個結果出來,那份計較的心把自己帶走的太遠了。現在才明白,每個人對每件事的認知都會不一樣,這很正常。若是一定要爭個輸贏出來是永遠也沒完沒了的,難怪有句話叫“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呢!現在遇到事情會漸漸把重點重新聚焦在內心,去觀這個時候內在的氣血是怎樣的,有了寬兩秒,對別人祝福的心也起來了,也不再那麼計較得失榮辱了。

寬兩秒真的很好,實實在在的練習,在榮辱不驚中體會真實的自我、真實的生活,也讓人活得更加自在寬心。我還在去脾氣改毛病的路上,誠摯感謝!


 

基本功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生問:

請問講師,道德經說「虛其心、實其腹」,如何檢驗自己“虛其心”已到,可以進展到“實其腹”的階段?

張講師答:

所謂“虛其心“就是不會再受到內心氣血的浮動所罣礙,不論它是多麼的浮動,你依然可以寬心在當下,能做到就叫做“虛其心”。有了這個本領心火自然下降到丹田,叫做“實其腹”。“實其腹”的時候丹田是熱的,有股熱能蠢蠢欲動,有時會滾動起來,這會讓你每天都精神飽滿,神采奕奕。這兩點是修行的基本功,也是基本效驗。

同學們常常問很多的問題,大都圍繞在精氣神怎麼鞏固上面,其實這些觀照、靜坐、站樁的方法,早就教給各位了,只是很少人肯去落實罷了。

既使有人常常靜坐站樁,但平常好高騖遠的心思,以及那內心的貪欲所引發的煩惱,必定要先放下來,不然任你怎麼靜坐站樁也起不了作用的。現在好為人師的人一大堆,尚玄好奇的人一大堆,貪嗔嫉妒的人一大堆,這些情緒都有一個“貪欲”在裡面作祟著,因此要讓他在平時維持氣定神閑,就有困難,至於要長養他的精氣神,就更加的困難。

所以修行想要有效率,一開始要講究一些基本功(心思),但大家對這種細節往往沒有太在意,這是真正的重點,但你卻聽不進去!你所聽得進去的,往往是一些尚玄好奇的東西。孔子是我一輩子所效法的榜樣,孔子常用一些日用平常的用語,來誘導學生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我也會儘量用一些平實的用語,來提醒你,你該做些什麼基本功,才能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例如放下自己、成就別人,這種最基本的心思肯定很重要的嘛!對自己要非常誠實,自己的學問落實得如何?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不要老是在表面上做假學問,尤其在心法的領域,常常會碰到假學問,自己也常常會成為假學問的主角,滿嘴的口頭禪,而自己實際上是做不來的。

若這樣還不明確,您可以每天檢驗自己,是否能做到”三善行、十善念”做起,實際有益於人的行為叫善行,為人設想、希望人好的念頭叫善念,你到底是不是個能累積起德行的人,每天記錄自己的言行、起心動念看看,不出一個星期,你便知道你缺的是什麼。

德性之所以積不起來,第一點是因為你心心念念之間,都是充滿著目的、充滿著私欲,這心思讓心性很難穩定。第二點就是你的基本功,有沒有按時打坐、按時站樁、有沒有常常做運動、飲食作息有沒有正常,這些不討好的功課,除非你日日踏實去落實,不然你再問一百遍怎麼累積精氣神,我再回答一百遍,你也不可能有絲毫進步的!


 

三八就是二十三

本欄目由張慶祥講師指導

案例故事:

顏回愛學習,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

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 二十四 ,怎麼會是二十三呢? 是你算錯了, 不要吵啦。」

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 孔夫子,錯與對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

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

孔子問明瞭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 哪!顏回,你輸啦, 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

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

第二天,顏回就藉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准了他的假。顏回臨行前,去跟孔子告別。孔子要他辦完事即返回,並囑咐他兩句話:「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

顏回應聲「記住了」,便動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風起雲湧,雷鳴電閃,眼看要下大雨。顏回鑽進路邊一棵大樹的空樹幹裡,想避避雨。他猛然記起孔子「千年古樹莫存身」的話,心想,師徒一場,再聽他一次話吧,從空樹幹離開。他剛離開不遠,一個炸雷,把那棵古樹劈個粉碎。

顏回大吃一驚:老師的第一句話應驗啦!難道我還會殺人嗎?顏回趕到家,已是深夜。

他不想驚動家人,就用隨身佩帶的寶劍,撥開了妻子住室的門栓。顏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頭睡個人,北頭睡個人!

他怒從心頭起,舉劍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話「殺人不明勿動手」。 他點燈一看,床上一頭睡的是妻子,一頭睡的是妹妹。

天明,顏回又返了回去,見了孔子便跪下說:「老師,您那兩句話,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個人哪!您事前怎麼會知道,要發生的事呢?」

孔子把顏回扶起來說:「昨天天氣燥熱,估計會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樹莫存身』。你又是帶著氣走的,身上還佩帶著寶劍,因而我告誡你『殺人不明勿動手』。

顏回打躬說:「老師料事如神,學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開導顏回說:「我知道你請假回家是假的,實則以為我老糊塗了,不願再跟我學習。你想想: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

顏回恍然大悟,「噗通」再次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還以為老師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學生慚愧萬分!」

從這以後,孔子無論去到哪裡,顏回再沒離開過他。

大小先後評論員觀點:

孔子這個判決所影響的,不僅是顏回的一頂帽子而已,更關乎另一個人的項上人頭,不論是一條生命與一頂帽來比較,或是一條生命與孔子個人的榮辱來比較,這生命的價值可是重要多了!這時孔子寧可放棄一時的小是小非,也放棄個人的榮辱,委曲自家師徒兩人,而去保全另一個人的生命,這種取大捨小、權變圓融的精神,確實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當然大家都知道三八二十四,但孔子卻如此判案,這當然要冒著被學生和世人誤解嘲笑的風險,而孔子卻一點也不在乎!想想一般人面臨這類似的狀況時,是否願意犧牲自己的名譽、委曲自家人的心情,來息事寧人呢?恐怕沒那麼容易的,但孔子毫不考慮就這麼做了!

孔子拋開個人得失,不因為徒弟的誤會而有絲毫芥蒂,心心念念總是從為人著想的角度出發,因為此時顏回已對孔子失去信心,要強留顏回是達不到效果的。既然顏回要走,就放他走,但要留個伏筆,避免顏回發生不可逆轉的損失,並且也讓聰明的顏回有回心轉意的機會。因此孔子留下「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這兩句話給顏回,不僅救了三個人的性命,更讓顏回心服口服的回到孔子身旁,這真是既仁且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