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年賀詞》
新年來到,張講師的祝福圖文並茂,熱騰騰的送來啦~~本文插圖為張講師親筆手書“寬心自在”,願這份最有溫度的祝福在您的心中長久安住~
二、主題文章:《未知人,焉知佛?》
以自己的知見去解釋經典,輕易對不同的教派評論高低,這現象還真不少見。不同的教派其實最終都指向心性解脫,只有字字化為動詞在身中驗證才能得其真味。新年開始了,藉此文章,一起把修行的方向來看看清楚吧。
新年賀詞
各位黃庭禪同學:
新年吉祥!
在中嶺山大講堂緊鑼密鼓的建設中,迎來了甲午年的新春。祝各位同學新春快樂,幸福安康。
在同學們的支持和志工們共同努力下,大講堂即將完工。我們將大講堂命名為:黃庭書院。這一切都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才使得“黃庭書院”能夠順利完工。在此感謝所有出錢出力的志工們所奉獻的心力。黃庭書院的落成,是我們的福音,更是天下致力於解脫煩惱的眾生的福音。期盼我們能在此將中華文化承前啟後,讓古老的聖賢絕學發揚光大。
新的一年,我們要勵精圖治、振奮精神。以黃庭書院為平臺,開辦適合各階層人士的課程,以廣渡有緣眾生。在此也邀請更多有志人士加入,共同推廣聖賢絕學,讓子孫後代安寧自足,讓國家社會長治久安、繁榮昌盛。
祝福大家
康泰和樂,寬心自在~
黃庭禪創辦人 張慶祥 敬上
《未知人,焉知佛》
作者:杭躍躍
一日,一個學佛的朋友來訪,看到家中牆壁所貼的“著陸功課”和“養氣每日觀察表”,不禁感歎,說:“你不覺得你現在的修行有些著相和執著嗎?修行關鍵就是修心,把心照顧好就行了,心空一切皆空,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何必執著在儒學的小乘境界!”
我問:“何謂空?”
朋友答:“佛法說:‘成住壞空’,這宇宙間的一切都不能永恆,最終都歸為空,所以要看得破,放得下,心裡面不要在意這、在意那,放空,一切隨緣。”
我問:“隨什麼緣?”
朋友答:“隨眾生緣。”
我問:“眾生錯,也隨眾生嗎?”
朋友答:“佛法說:‘一念覺,眾生是佛;一念迷,佛是眾生’,隨喜眾生,就是破我執和分別心,是成佛的關鍵,學佛的人哪還有對和錯呢?”
我問:“可這天地間畢竟有恆古不變的真理在,如果真理和眾生的想法不一樣,是隨真理還是隨眾生呢?如果心真的空了,難道連真理也不要堅持了嗎?”
朋友不語。
我又問:“為什麼儒學是小乘?”
朋友答:“儒學著重在行為上的修持和道德規勸,注重名節,著相,給人束縛感,沒有自由,不能了脫生死,得大自在。”
我說,我聽到一個故事:
有一個年青人學佛已有好些年,經典讀了不少,也拜了一些名師,四處學習,自覺已悟佛道,一次偶然機會,來到一處很不起眼、偏僻的寺廟,覺得倒是個清淨的好地方,遂住了些天。年輕人每日看著寺廟的和尚早晚課、挑水、劈柴、翻地、種菜和參禪打坐,對外來的客眾講些三綱五常和人倫之道,覺得有必要分享自己的學佛體驗。
一日,碰到住持,年輕人說:“我看你們還在小乘修行,每日重複那麼多的功課和不必要的勞動,何時才有成就?修行就在修心,心裡放下,放下執著就是阿羅漢,放下分別就是菩薩,放下妄念,就是佛,人人皆有佛性,六祖說成佛只在一念間,什麼都不要想,時時歸於心空,就是大乘修行,這樣豈不更好和直接!”
住持笑而問:“那你現在是人還是佛?”
年輕人答:“是人。”
“是人就去做人該做的事!”說完,住持離去。
年輕人心想,不是大乘根性,說了也沒用,看看有沒有大乘根性的和尚渡一渡。遂用上隨身帶的筆記型電腦給寺廟的和尚上起課來。和尚們沒見過電腦,也不知道外面新奇的事情,常常會被年輕人的高談闊論所吸引,住持一時也沒阻止。
有和尚對電腦好奇,年輕人說:“學佛可不能不用現代化的工具,比如電腦,你想查什麼經典以及各家對經典的解釋,只要上網一搜就能看到,都快捷,學佛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然後向和尚普及起電腦知識和新穎的電腦詞彙,什麼:上網呀、病毒呀、防火牆呀……和尚們聽得如墜霧裡。
某日,年輕人想去辦事,就把電腦放在寺廟,輕裝下山了。 到第三天回到寺廟,發現寺廟旁邊的小柴房有被火燒過的痕跡,就問怎麼了,人家告訴他那天晚上著火了,年輕人住的地方也著了火,還好搶救及時,年輕人的衣物都有拿出,沒有受損。 年輕人暗自歎幸,在衣物中卻沒找到自己的電腦。問電腦去向?和尚答:“在你的房間裡。”年輕人疑惑:“不是房間著火,衣物都拿出來了,為什麼不把電腦拿出來?”和尚答:“你的電腦不是裝有‘防火牆’嗎?”年輕人一時被噎得說不出話來。
住持在旁宛然一笑,對年輕人說:“你心空了沒?”
住持繼續說:“你以自己的知見去解釋經典甚深的名詞和句,輕易對不同的教派以高低的判斷,卻不知經典是需要字字化為動詞在身中驗證才能得其真味,不同的教派儘管法門不同,卻最終同指心性解脫。唉,你並沒有實踐和體會過修行的真滋味,對經典和真正的修行還是門外漢啊,就像你對和尚們解釋電腦知識一樣,他們沒有用過電腦,沒有實踐和體會過,對電腦專業領域的詞彙比如‘防火牆’也是門外漢啊!記住:大乘裡有小乘的行儀,小乘裡也有大乘的心法。”
年輕人聽到後慚愧地低下了頭……
朋友聽到故事後,若有所思,我接著說:“我聽過講師說過,做人有人的倫常要守,做佛也有佛的倫常要守,佛世界對佛的要求要比我們現在的世界對我們的要求高得多,先把人做好了,才有資格申請做佛。佛的大自在不是外在什麼約束都沒有,也不是什麼都無所謂,而是存心行事皆依從仁義禮智信五德,外在無論有無阻礙,內心皆自在,此為‘大自在’。所以,儒學切實為人之所需,深研儒學,可是入世、治世和出世三法皆具啊!” 我看著朋友,最後說:“《論語》裡季路問孔子:‘敢問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我對人還未知,所以現在選擇學儒,那麼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