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題文章:《從腦袋回到內心》
快樂幸福是一種感覺,縱然將經典背熟,用知識填滿頭腦,只要身中沒有感受到,仍然沒有解脫可言。可已經習慣了的上腦模式,要如何才能突破,重新走回內心呢?作者的經歷也許能讓頭腦強大的人們,找到一個方向。
二、 問答集錦:何謂“爭氣”
做人就是要爭一口氣,這話耳熟能詳,也被很多人認可。然而大多數人都認同的,就是對的嗎?作為修行人,要如何“爭氣”呢?
三、 厚生集:找回一點“彈性”
每次放生,都有很多的收穫。這一次,同學體會到生命力在於柔軟和彈性。沒有彈性的人生,縱使活著也毫無生機。黃庭禪,讓人越練習越充滿彈性。
《從腦袋回到內心》
作者:黃莎
1月初我們成都的同修組織了一次年終總結分享會,我開心地跟大家分享~~我終於從腦袋回到內心了!
自從2012年3月第一次參加鄭州黃庭禪初階課程到現在已經快兩年時間。是的,直到進入心息相依的練習後,我才終於體會到——“心”的領域原來是這樣的廣袤浩瀚,是自己一輩子都琢磨不完的有趣~
原來的自己一直在腦袋裡、知見上“修”,在自己架構起來的理論框架裡“練習”,常常是一旦練習有所成效,就加固了自己的“理論框架”,而一旦練習好似有所偏差,就拼命去想:“為什麼會這樣?”進而去修正自己的“理論框架”…我不是沒有感覺,而是大多數時候,黃庭一旦有所發生,我的模式便是上升到腦袋裡去分析,這樣子其實自己會很累,會很快覺得無趣,所以每次練習個三兩月就停滯不前,覺得黃庭禪也就這樣吧…
呵呵,實在是當時的自己太無知,雖然跟未學習黃庭禪的我比起來,自己的改變也有很多,如:內心逐漸有了溫度,人也變得比較容易快樂…可是,停留在知見層面的東西始終是不真實、短暫的。所以,常常感覺自己的進步有所侷限。
後來在週四國學講座時,講師傳授了“心息相依”的方法,經過練習,自己才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真實和踏實,氣機的展現和自己的感受,每一天都有所不同,這讓我覺得十分有趣。我喜歡琢磨,可是卻和以往的琢磨大不一樣,原來在腦袋裡“使勁想”,現在卻是在身中自然發生的感受中去琢磨——感受黃庭內真實的發生,檢驗自己當下身體的狀態、對這個發生的貪嗔模式,看自己是怎樣被一丁點的氣血捆綁住,原來這就是習性;看自己在哪一種氣機狀態下容易攀附貪嗔情識而被氣血套住,看因為黃庭一丁點湧動而升起的知見,而自己又是怎樣受到這些知見的影響從而形成自己看待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而自己通過一次次單純的練習“心息相依”而獲得解脫,這實在是夠“神奇”(腦袋完全無法理解),而一旦發現聰明的腦袋又開始在試圖理解這一切而造成自己的困擾時,及時把自己拉回來心息做練習,因著這一份“單純”,我覺得十分踏實。
練習心息相依只不過六周的時間,我卻已經經驗到了許多原來停在知見上的東西,終於回到身中感受到那一份真實:一個人的心念真的能一瞬間影響到氣的形態,平日裡那些不注意檢點的小心思悄悄偷走我的精氣神,靜坐時那麼強烈地感受當下還能有一份寧靜與喜悅,真正的懺悔是在氣上而絲毫不需要腦袋的參與,歡喜心可以不挑氣血,立志真的能引領心與氣都往好的方向前進……這些終於不是只存在聖賢的經典裡、講師的錄音裡和我的腦袋裡了,而成為我自己的真實體會。
隨著在氣上踏實的練習,覺察力越來越細微,從而看到越來越多自己的習性模式和盲點,而就像瑞穗姐分享的:三心不可得。我不再害怕根深蒂固的習性,當下是什麼就觀什麼,回到心息相依~簡單的練習~雖然時常也會被習性打敗,但深知自己是走在正確的路上,寬寬鬆鬆的繼續加油~體會那一份輕鬆自然~
感謝禪院、講師和瑞穗姐,祝新年快樂^^
何謂“爭氣”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生問:
老人家說過“人活著就是為了爭一口氣”,這氣就是指我們說的精氣神嗎?
張講師答:
說人活著就是為了爭一口氣,這輩子我一定要賺很多錢,一定要登到富貴的巔峰,讓大家都看到我,這就是凡夫俗子所謂的“爭氣”!凡夫俗子說“爭一口氣”就是我要比你強,我要表現給你看,我不要沒車沒房讓人看不起。
然而有德的修行人卻不認為這叫爭氣,有德者認為有沒有財富地位讓人羡慕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立起值得讓人尊敬的氣節來,有沒有立起值得讓人尊敬的德行來,修行人能夠建立起自己的德行與氣節來,才叫爭氣。
只要立起自己的德行來,縱使被人誤會、被人看輕,那是他們的事情,與我無關。修行人認為要爭氣就要爭大公無私的,要為天地眾生爭一口氣,要昇華自己的精氣神,養起自己的不死法身,為天地養一股浩然正氣,這才是真正的“爭氣”。
找到了一點“彈”性
作者:付叢
今天早上去放生了2.5斤野生小鯽魚,把小魚一條條撥到水裡去,有些小魚很活潑,手一碰到牠,立馬滑走,感受小魚從指縫中滑到水裡面是無比的喜悅,但是也有一些小魚有些木訥,用手去摸牠已經沒什麼反應了,只看到嘴巴還可以一張一合,輕輕地放在水中,牠們呆在原地好久好久沒有力氣游走。還有幾條就更悲催了,牠們的身體已經完全僵硬了,嘴巴也一動不動,我把牠們的屍體埋在岸邊的泥巴裡,牠們的屍體很硬…
放生回來的路上,不免感慨,活著就是很有彈性很有生機,死了就是僵硬就是冰冷,任何動物均是,人也一樣。就像我的頸椎旁邊的兩條筋,痛的時候是硬硬的,冰冷的。再想想,自己被情緒籠罩時臉上的表情是硬硬的,口氣是冰冷的,身體也是僵硬的,這些行為都會讓自己的活力在消退…
僅是頭腦理解還不夠,今天生活中實實在在的考驗來了。我想讓老公在網上幫我買傳統文化的光碟和書,而老公在看新聞很不耐煩地幫我操作,看到老公的不耐煩,一股無名火“騰”地升起,手就有想拍桌子的衝動。趕緊回來放鬆觀照,看著黃庭堵堵的緊緊的熱熱的能量,用手去觸摸,感受自己的表情非常僵硬。看到老公也因我的變化而驚愕,繼續觀照,慢慢地彎起嘴角,黃庭鬆了不少…然後耐心地跟老公講如何操作並參與其中進行購買。等一切購買完畢後,跟老公坦誠剛才自己被情緒所困,差點拍桌子,而後面自己觀照著黃庭有了選擇不拍的能力~老公聽到我的分享,誇我的成長,並且很感恩地看著我,我黃庭裡面暖暖的。
要想“活”就要有一定的彈性,就像皮膚有彈性就顯示年輕,籃球有彈性代表著氣很充足,就像小魚有彈性就表示著生命力,情緒的當下可以有個選擇的空間,有點彈性,那這個當下,也就可以“養生”,
希望自己繼續不停地練習,使自己的彈性更持久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