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文章:《養親心》
小時候最喜歡依偎在父母身邊,呢呢喃喃說個沒完。那種依賴與信任,卻隨著成長而一點點丟失…養親心,蹣跚學步般去練習,踉蹌著一步步重新找回內心的柔軟。
二、問答集錦:樂於分享與好為人師如何區分?
想與人分享好的學問,又怕落入好為人師的陷阱。以為自己毫無私心的積極分享好學問,卻沒覺察有好為人師的心思。瞭解自己真不容易啊!然而張講師簡單一席話,馬上撥開雲霧,將真相顯現。
三、禮門義路:對中錯
拾金不昧本是好事一件,這位張先生卻活生生的把一件好好的事折騰出幾方都錯,滿盤皆輸的局面。讓我們在這件社會新聞的案例中,學習區分事理的大小先後吧。
《養親心》
作者:江旻燁
領到這個著陸功課應該是目前最為難的功課!看了講師的說明,真是大大嘆了一口氣!
以前當學生時,一回家,父母親總會先問:在學校如何呢?個頭矮小及害羞的我常在學校被欺負,訴苦過,但父母及叔叔認為一定是我的錯,挨駡了,之後,備受委屈的我,回到家面對父母的詢問,那話到了嘴邊就是說不出口,都說很好,或許自那時開始,不再跟家人分享我的一天…這個習氣一直到國外念書更嚴重了,剛開始是每週固定幾次打回臺灣,但漸漸地,最長記錄到一個月不打電話…電話費貴給了我絕佳的理由。但只有天知道,這不是理由,躲避母親的問候,一些遠古受傷的經驗讓我變得無情及殘忍。直到妹妹自臺灣打電話到英國,說了母親的擔憂及掛心,電話那頭傳來母親的噓寒問暖,聽到母親聲音那刻,我羞愧異常,我讓寡母擔憂了,太不孝了。
然而,習氣依舊,回國後,高壓的工作讓我更退縮了,回家後,就用我的臉色明示母親不要講太多話,問太多事,我讓自己躲起來。母親總是詢問今天如何?“還可以。”是我千篇一律的回答。我的母親不知我的工作是什麼,不知我交友狀況,不知我去哪裡,不知我過得如何?好多好多的不知,到最後她也少問了,回到家,她看著電視,抬頭打招呼“回來了!”,沒有任何的詢問,她心裏明白,這個女兒不談自己的事的。
養親心這功課我的掙扎異常大,在接到功課那個當下,黃庭氣機動如暴風雨,風狂雨驟,觀照那黃庭,有如雲遮月般的濛濛不明,一段久久無法平復的雷動,煩躁頓起,有如針扎的感覺一波又一波,更有心酸,遠古記憶排山倒海地啃噬著,偏頭痛立即一陣陣抽痛,好久沒如此痛了,那個當下,想放棄的意念是如此地強烈,想與自己的習氣合作,想向自己的恐懼妥協,想臣服於自己的情緒,想當回那個魔鬼。吸了幾口氣,再重新看一遍講師說明。期待是看錯了,結果,還是一樣,有些可笑,試圖將不舒服抹去,但抹不去,我在跟自己抗拒,當抗拒念頭一起時,突想起講師的話,“不要抗拒,它們只是一股輕輕淡淡的風,不要抗拒,看看這次有什麼不同”?當時報名寬兩秒到現在的成人成己練習,就是想試試看,這法門練習下來我會與以往有什麼不同,來上課的目的不就是想回到內心那個家嗎?如果現在臣服在自己的恐懼及習氣下,將有可能在此刻倒下,而離還原我本性愈來愈遠,這些聲音如暮鼓晨鐘敲醒我,原來這就是過去一直扳倒我的原因,這次,得跨越這個屏障,改變,不要成為那個被黃庭控制的人。
第一次又是困難重重,在門外先練習成人成己,跨門進入,看著母親,內心很掙扎,我開口簡短地說了今天去上課的狀況,意外的是,母親居然問上了什麼課,不熟練的我帶著震盪的心情吞吞吐吐地解釋,太奇怪了,平常說話條理分明的我也結巴了!好像小孩第一次開口講話那樣的笨拙,像站椿導引裡講師說的,(如同妳是第一次經驗它),我帶著赤子之心看著自己那個怪怪的感覺上來,說不出的怪,麻麻的,連帶頭皮也麻了! 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她想瞭解,非常驚訝!原來過去她一直想瞭解,但我從未給過機會,母女之間的聯繫陷落了如此久,只是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自尊,黃庭當場糾結了許久,一股酸痛的感覺,好像內心被刀劃過一樣,原來,這就是心如刀割的感覺!原來這個功課帶來的恩典是如此的驚人,再次看到本性的恩典是以這樣形式呈現!
現在,每天養親心過程中,自己都如開始牙牙學語的小孩在學習新的語言,探索自己的感覺,每天的話仍然不多,恐懼仍在,仍想逃,然而,卻在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與當下的感覺慢慢和平相處,這門學問真的很深,須慢慢品味。
樂於分享與好為人師如何區分?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生問:
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好為人師」,如何正確掌握其分際。如何在心中檢驗?謝謝您!
張講師答:
自己的經驗分享,與「好為人師」的心態是有區別的。「經驗分享」是僅就自己確有的經驗說出來供別人參考,並且內心仍有一份謙虛與對人的尊重存在。而「好為人師」則是想由滔滔不絕的說詞,誇大自己的經驗,把別人都比下去。或是不論別人講得再怎麼好,總要挑出他的缺點,用看似謙遜的德貌,不斷地指正他人,提出比他人更好的觀點,以此來得到他人的讚歎或羡慕,使自己永遠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最後再用謙遜的態度表示自己其實才疏學淺,讓人感覺德行更加了得。這種人常用最謙遜的態度,滔滔不絕地行最高傲的事實,並且終日以此為樂,好像不講就難過,不居於主導地位就難過,一有人聽他講心頭就覺得舒服。您若有這種心態,就是「好為人師」了,必需常常在心中懺悔,在佛前懺悔,才能在學問上有所進步。
對中錯
本欄目由張慶祥講師指導
新聞簡報:
某日,市民張先生到銀行去提款,他告訴櫃檯人員要領三千元,結果銀行櫃檯出錯,給了他三萬元。張先生發現後,馬上將多出的兩萬七千元退給了銀行,銀行方當即表達了口頭感謝。
回來後,張先生的朋友得知了此事,紛紛出謀劃策,說張先生應該去找銀行要報酬。張先生聽信了朋友的話,再次回到銀行,索要報酬。銀行再次表達了感謝,並送給了張先生一個價值6.5元的杯子。拿到杯子的張先生,憤慨不已,悻悻而回。
此事引發網友熱烈討論,雖然也有人覺得張先生做完好事,又回來要報酬的行為不太好,但認為銀行有負於人的還是佔了多數。不少人在指責,說社會應該拿出實際的方案獎勵拾金不昧和見義勇為等行為。才能推動社會更加和諧。更有一些人藉著替張先生鳴不平,將對銀行諸多不滿趁機發洩。事件紛紛擾擾、撲朔迷離,在誰對誰錯之間,最終也沒有個明確說法,就不了了之了。
大小先後評論員觀點:本來一件拾金不昧的大好事,卻最終不僅張先生落得義、利均失,銀行也背負駡名,這到底哪裡出了錯呢?此事確有錯處,但先拋開張先生和銀行兩方不說,我們來看看張先生那群慫恿他去銀行要報酬的朋友。得知這拾金不昧的好事後,他們不僅沒有對張先生的行為給予鼓勵嘉許,反而從旁起哄,導致張先生立場動搖,一份好心中平白生出許多的貪念。這種表面上看來好像為了你好,幫你出謀劃策,實際卻是不負責任、不明事理的烏合之眾。言論與行為損人而不利己。在生活中遇到這樣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混淆黑白的所謂朋友,真是要擦亮眼睛分辨清楚了,這屬於典型的損友。
而張先生本人當然也有錯,輕信他人,就將道德標準改變。如果張先生能拒絕朋友的勸說,堅持拾金不昧是應有的道德,那麼他的行為就足以令人讚揚,成為人們的榜樣了。
銀行方的處理方法確有不妥,應該要比較慎重、正式地表示感謝的。而不是草率地面對,造成他人的不快。這是銀行在管理上的缺陷。此事銀行的錯,錯在管理制度不夠人性化。張先生的錯,錯在道德標準偏移。而張先生的朋友們的錯,錯在破壞他人的道德,不僅將別人心念引偏,還讓自己也落得小人的駡名。
再完善的制度也約束不了道德,道德是天地間生生不息的規律,在人身上就是一顆良心!憑著良心做事,才是為人處世最終的準則。古聖先賢留下的經典,之所以能經久傳揚,因為講的是道德的準繩,是天地間不變的真理!想要把握事情大小先後處理準則,只要依循經典指引,從根源上去探尋,就能得到事理的圓滿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