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158期:2015.03.11

一、主題文章:兜轉兩年,終於開始「真正」的學習

這是一位在黃庭禪門口兜轉了兩年的同學的親身經歷。一開始被吸引,繼而嘗試自修自悟,兩年時光,她學習了很多黃庭禪理論,卻無法幫到自己走出受困的心靈。屢屢碰壁後終於明白,「知道」與「做到」原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光陰寶貴,你要何去何從呢?

二、問答集錦:心臟與黃庭

「黃庭」與「心臟」,這兩個近鄰,不僅困擾了不少學習內觀的同學,也讓很多人一直在心臟裡面尋找那些鬱鬱堵塞的感覺或者莫名悸動的來源。通過內觀,身體中的真相就會浮出水面。

三、禪院軼事:身教(下)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落實在身上,又會帶給人怎樣的感受?中嶺山所見所感,讓這位前來行禪的內地同學,志氣油然而生!

兜轉兩年,終於開始「真正」的學習

作者:伍納

一、初次邂逅

2012年11月,我從張德芬老師的書中首次得知「黃庭禪」,在內在空間網站上也看到了黃庭禪的介紹,當時還有點驚訝,天下竟然有一種學問可以讓人獲得全方位的解脫,有這可能嗎?當時正處於心情低潮期,在情緒來臨的時候,試著用網站上介紹的方法,也就是觀黃庭,但是試了十來次,感覺一點效果都沒有。心想:什麼嘛!好難好深奧,我這麼笨肯定是學不會了。於是,為了擺脫當時的情緒困擾,我很快就被別的法門所吸引,走上了轉移、平撫和消除的道路。

二、若即若離

2012年11月到2013年10月,我也會時不時地去瀏覽一下黃庭禪的官網,但並未真正用心去瞭解這門學問,也從來沒有去實際地練習。心血來潮的時候,會去網站上下載張慶祥講師講解的《中庸》、《孔子家語》、《忠經》等來聽聽,不過那時候的「聽」只是形式而已,並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深義,內心真正的想法是:閑來無事學學傳統文化,顯得我挺有追求的。結果,越聽越覺得講師講的都是些教條主義,一點也不適應現代社會,怎麼跟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些出入啊?別聽多了被他給洗腦了!後來乾脆就不聽了。

三、自學自修,我「知道」卻做不到

2013年的人生過得並不是很順意,因此一直在追求身心靈的解脫,但是在別的法門上也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2013年11月,我開始關注黃庭禪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的推送內容,還有聽「幸福內心禪」,才對這門學問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當時認為這門學問有點意思,就一口氣把微信上的歷史消息都看完了,黃庭禪官網上一百多期的《電子報》也一期不落地全閱讀了。越是用心去瞭解,越覺得黃庭禪這門學問真的很好,從那時候起,我就開始全面關注黃庭禪的消息。經過幾個月的知識薰陶,我自認為對黃庭禪這門學問的理論知識已經掌握得差不多了;微信上也經常有上過課的同學分享學習心得,我以一個理工科學生的思維,大概也能推測出來上課是怎麼回事。因此一直以來,從來沒有考慮過要去上初階禪的課程,覺得實在沒有必要。

通過對黃庭禪理論知識的學習,我心裡明白這是一個究竟的法門,一定要在這條路上好好走下去。就從改善身體狀況開始吧,於是開始學習站樁,但經常由於身體不舒服、沒時間或者出差等原因暫停,有時停個4-5天,有時7-8天,有時甚至長達半個月。雖然明白這門學問好,也知道堅持的重要性,但由於種種原因,在這條路上一直走走停停,沒有什麼進步。

2014年6月,我經歷了一次失敗的戀情,心裡非常痛苦,好像什麼辦法都幫不到我。絕望之下,我想到了黃庭禪,可是我「知道」的那些理論知識也沒能幫到我。那時我才明白,光知道理論知識一點用處都沒有啊!至此,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去上一次課,去親身體驗一下黃庭禪的課程到底是怎麼回事。

四、親身進入,方解其中味

終於,2014年10月,我如願以償地在美麗的蘇州參加了為期兩天的黃庭禪初階課程。

上完課之後才發現,上課真的很有必要。我原來所瞭解的那些理論知識就像一個個銅板,雜亂無章。而兩天的課程把這些銅板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系統。最關鍵的,黃庭禪是一道練習題,而不是理論題,這學問將古聖先賢內觀黃庭真相而得證解脫自在的心法,化為具體可行的禪修步驟,教你如何學以致用,使得這悠關性命根蒂的絕學,成為人人都可以接觸與深入的學問。兩天的課程就像是在我的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讓我從今以後有了清晰而明確的目標。現在我離目標還很遠,但我已經知道了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

從2012年初次邂逅黃庭禪到真正進入課堂,我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兩年間,我在自我解脫的路上幾乎沒有進展,有一段時間我認為是自己資質平庸,掌握不了這麼高深的學問,所以才會導致這麼長時間都在原地踏步。但是課上講師強調過「雖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因此,我們要相信自己,這個法門不勝在天資,而是勝在堅持。

接觸黃庭禪以來,我有些可喜的變化:雖然現在負面情緒還是很多,但相比之前實在好太多;人際關係得到明顯的改善;我也越來越喜歡自己了……上完課之後,我對黃庭禪真正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感謝講師,感謝助教們,感謝各位同修,我們一起努力。


 

心臟與黃庭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生問:

沒事的時候,我會觀照我的黃庭,可是我發現到,當我的黃庭比較平靜、我似乎感覺到我的黃庭跟心跳的律動是一致的。但我就覺得很奇怪,明明那不是心臟的位置,為什麼是黃庭在跳,甚至比真正心臟位置的律動更加的明顯,這令我百思不解!

張講師答:

因為心臟與黃庭只有差兩、三吋的距離,因此心臟跳動的時候,那振動感擴散開來的時候,最直接影響的就是黃庭,因此也常常引起大家在觀照時會有所混淆。不過,黃庭雖然也會感受到心跳般的感覺,但那感覺並不具情緒性。而發生黃庭裡面的情緒脈動,卻常是如潮汐般的湧起、落下,那是一陣陣的熱潮,而當這小小熱潮湧起的剎那,卻充滿情緒性的感覺,這是兩者的差異,初學者得在這裡仔細的分辨清楚。為了分辨這重要的差距,在進階的禪修課程中,我將會親自帶領學員仔細的體驗。


 

身 教(下)

作者:陸宜觀儒

(接上期)

內地和臺灣同學中大家常說:內地的同學比較精進,但不是很放鬆;臺灣的同學比較放鬆,但不是很精進。對於這句話,在這次還沒上山做志工前,我是比較認同的,但這次做完志工後,我有了自己的看法。

內地的同學給大家的感覺比較精進,因為很多內地同學不遠千里從大陸自費來到臺灣,不是去旅遊而只是為能夠上山行禪做志工,而臺灣同學離中嶺山很近,卻很少有人願意經常上山。這聽起來,內地同學的確讓人感覺很精進,但我想問一問從內地去到中嶺山的同學們(包括我自己):我們真的是去做「志工」的嗎?真的是去「求道」的嗎?

對於以上的兩個問題,我一直在反思自己:我去了中嶺山,真的是把自己當志工聽從書院分配,無怨無悔、心甘情願?還是把自己當客人希望得到更好的待遇呢?我是想盡辦法不給書院添麻煩,還是希望書院能夠給自己多點照顧呢?一句話,我究竟是一個「奉獻」者,還是一個「索取」者?

說實話,一開始的前三天,我的確能夠心甘情願,畢竟第一次這樣上工,而且還是跟著心目中的恩師張講師,真是既興奮,又好奇啊。但到了第四天,身體開始酸痛疲倦,很多自私的心思和情緒都一股腦地湧現。開始抵觸、抱怨、厭煩甚至想到要放棄,但無意當中聽到一句話:越發生,就越敞開!這句話真的是給迷茫中的自己醍醐灌頂!瞬間,讓自己拿出勇氣,逆著習性做對的事!一切的痛苦與糾結都被拋在腦後,有的只是那種:「倒要看看有什麼會發生」——我的好奇喜悅的赤子之心。

隨後的幾天都是「痛(身體真的酸痛)並快樂(內心真的很喜悅)」著,結束時,戀戀不捨,但我真的明白了什麼是行禪的真諦:在運動中體會那種本來就很自在的能量!另外,我發現臺灣的同學,特別是經常上山行禪的人,他們吃苦的勁頭都要比內地的同學要大,他們可能不是很會說,不擅長寫大篇幅的心得,但他們在行為上,已經做出了精進的表率。這一點從大家做事情當中就可以看出來。所以我覺得:與其說臺灣的同學不是很精進,不如說凡是精進的臺灣同學普遍上都要比大陸的同學肯吃苦!限於篇幅,我這裡就不做過多描述了,待以後有機會,請大家自己好好去發現吧!

我也在反思自己:我真的是來主動求道的,還是來被動安排的?這一點在和瑞穗姐交流中,我體會很深。瑞穗姐,在我以前多次和她的接觸中,她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一個溫暖貼心、最能明白你心思、最能給你安慰的大姐姐,但這一次在中嶺山,我才真正意識到什麼才是最真實的「瑞穗姐」。這一回我幾乎看不到幾次笑容滿面、和藹可親的臉龐,聽不到幾句關懷備至、鼓勵安慰的話語,看到的更多是嚴肅認真但又不失寬和的臉龐,聽到的更多是嚴厲教唆但又能直指人心的話語。讓我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自古人求道,而非道求人」和「嚴師出高徒」的深刻內涵。剛中帶柔的講師教出了柔中帶剛的瑞穗姐。還有很多很多同學中的前輩們……他們默默奉獻的身影,有哪一個不值得我們敬佩學習呢?他們都是在用身教在傳遞這門學問平實而真切的內涵。看著黃庭書院在慢慢地發展變大,越來越多的同學在精進、在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在受益,我越發認可這門學問的真實性!

我想用一段話來總結我這五年來,學習和實踐「黃庭禪」的感悟:如果這輩子,你想好好盡一個人的本分,做一個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地的聖賢豪傑大丈夫,那你就來學習和深入黃庭禪吧。立志「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踏踏實實地去落實黃庭禪這門絕學。不怕身體的勞作,在一次次痛苦的經歷中磨礪自己自在的能力。讓生命展開它的活活潑潑,也讓萬物生靈都能各暢其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