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院祝福:道在生活中
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求道的徹悟原本共通,而平凡的生活和深邃永恆的「道」有何關聯?中華文化再度復興的夙願如何成真?所有答案盡在文中,字字平常,句句天機!
二、主題文章:那一方寸
找到那一方寸的淨土,就找到了真正的世外桃源。那歷經人世悲痛的強女子,在哭天搶地的同時,當下悟得那一方寸中的樞機, 從此人生可得大自在。這一切,都源自於找到身中的那一方寸……
道在生活中
各位黃庭禪同學:
新春快樂!
每到過年,總會不覺感慨,人生真的非常短暫!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如何讓生命活出意義和價值,是每個人此生都應該去思考的課題。
很多人到處尋找解脫之道,這裡跑幾年,那裡跑幾年,總想能不能找到更傳奇的大師,來傳更適合自己的道。但卻從來沒有想過:真道要在哪裡去找呢?
道既分化了自己,而去生養了萬物,也生養了你我,那麼此刻道已具足在你我的身之中了,只差我們該如何往自身中去認識祂的存在而已。因此修道在於內求,而不在於外求。
《中庸》裡說:「道不遠人」!指的是一個人行道的契機,就在日用倫常的應對進退裡去歷練而已。在日常的每一個當下,去檢驗自己的存心,是否利人利己。修道有沒有進步,先看脾氣毛病改掉了多少,先看存心是正是邪,而不是看修行有多久,更不在於您的上師有多麼傳奇。
覺悟,是迎向痛苦的能力,也是迎向煩惱的能力。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能承受的痛苦深度。覺悟必從煩惱中操練而來,如果你一直在意境遇的變化,凡事都要等到感覺舒服了才做,感覺不舒服、有一點勉強就不做,那就等於天天向煩惱豎白旗,那就永遠也超越不了自己的習氣毛病了!
修行不只是關起門來養氣、觀照,更重要的是要能踏出門,去建立為處處人設想的德性,去迎向在煩惱痛苦當下的覺悟力。
借此新年的契機,希望各位同學踏實著陸,就從生活的每一件大大小小的應對進退做起,從每一件大大小小的煩惱覺悟起,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照顧好你的家人,推己及人,助人為善。在生活中落實修身齊家之道,這才是中華文化能否再度復興的關鍵所在!
祝福各位家庭幸福,吉祥如意!
黃庭禪創辦人 張慶祥 敬上
那一方寸
作者:林宛蓉
因為命運的多情與無情,現代人總是飽受情緒的困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修行二字感到好奇,而這種好奇大多來自社會假象帶來的成見。似乎一提修行,就要聯想到,深山老林裡穿蓑衣戴斗笠的隱士,煙霧繚繞裡念珠誦經的高僧,茅草屋簷下深藏不露身手非凡的長鬚老者…總歸好像都是一些高深莫測、睥睨人間、清高自詡、不食煙火的人。
隨著各種宗教、玄學、瑜伽、算命、催眠、養生等等現代課程都開始扛起心靈大旗,魚龍混雜,金錢銅臭之上籠罩的都是神秘主義的面紗。所謂心靈聖地,不知道是雲霧繚繞還是烏煙瘴氣?看似滌蕩身心,實則又攪了一趟渾水而已。
我也帶著這樣的好奇(成見),和想要一探究竟的心情,第一次上了中嶺山。黃庭書院要求禁語,所以除了課上有組織的討論,私下同修之間連眼神也不能有過多交流。兩天課程下來,無論是國學課堂,還是體驗活動,都只有一個主題——尋找內心的位置。
找到內心的位置有多重要?
雖然我在第一次聽講師說《中庸》的時候,不明就裡,睡得前仰後翻,醒來觀察身邊的同修,大多看起來都心事重重的樣子。課上一起交流心得,因彼此都不認識,很多原本憋在心裡的煩惱反而可以敞開了說,有工作不如意的,家庭不和諧的,身體不健康的等等。坐我旁邊有一位中年婦女,雖然總是很嚴肅的樣子,但非常非常認真,聽講時拿著小本子刷刷筆記,討論時尤為積極,每次都要分享很多領悟,說起道理來有板有眼,像個時刻保持頭腦冷靜的女強人,還時不時熱心開導其他同修,簡直渾身上下充滿了「正能量」。
後來有一堂體驗課,助教放了一首歌,交代我們輕閉雙眼,全身心投入聆聽,甚至把自己帶入歌詞裡的主人公。這首歌叫《哭沙》,我以前聽過一次。前奏剛響起來的時候,心裡就開始蕭瑟了。「風吹來的沙穿過所有記憶,誰都知道我在想你,風吹來的沙冥冥在哭泣,難道早就預言了分離……」我正準備發揮自己豐富的想像力融入曲風,突然發覺身邊有點不對勁,身旁那個最具正能量的女強人已經完全不能自已,整個人如大壩決堤,那時候的她就像脆弱得不堪一擊的小鳥,彷彿空中飄來的每一句歌詞與旋律,都是一把把重錘,狠狠地向她砸去。我沒有親眼見過別人這樣崩潰的場面,一時手足無措,看她激烈地發抖,心裡也備受煎熬。助教來了,輕輕放下一包紙巾,又輕輕地離開。音樂結束的時候,她已經快喘不過氣來。所以,當助教說要再放第二遍的時候,我在心裡倒抽一大口冷氣。助教說:「這一次,試試留一份覺知在黃庭,找找看,那個在心裡發生的位置。」……而此刻,我的心思已經全部掛在她身上:紙巾還夠用嗎?她會不會哭暈過去?當這首歌第二次響起,她依然止不住淚水,但是肩膀慢慢地放下,一點點一點點緩了回來,我還在揣測她是不是已經沒有了力氣。
到了分享環節,她擦乾了臉,竟然還是第一個高高舉起了手,走上台時重心還有點不穩。這是她第一次,沒有再說心靈雞湯一樣的話語。她靜靜地講了她的故事。我才知道,原來《哭沙》這首歌,裡面每一句話,都印證著她的過去。三年前,她還是一個擁有美滿家庭的小女人,愛人在一次往常地出門後,卻再也沒有回來。她在家裡等啊等,一遍遍祈禱,他會回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始終不能接受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家裡失去頂樑柱,她來頂著,下面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她一直告訴自己,他會回來。她找了無數心理醫生,上過無數身心靈的課程,學放鬆,學催眠,學遺忘。只是時間的烙印越來越深,刻進了骨子裡。她再也不聽歌,再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她越來越堅強,變成一個大女人,而支撐她唯一不變的信念,就是愛人有一天會像往常那樣出現在門口。她將自己從內到外的全副武裝,讓內心穿上鋼鐵俠一樣的盔甲。只是,一首歌而已,就徹底把她碾壓在地。
我看著她的臉,從豬肝醬色漸漸恢復了血氣。當全場聽得淚如雨下,她竟然已經可以鬆得笑了起來。我這才發現,她笑起來的時候很美,比誰都溫柔。而這一切,都得益於第二次放歌的時候,她找到了內心的位置,看到了心頭那股她從來不敢直視的風起雲湧、驚濤駭浪的能量,她一次次努力,不再退縮,不再逃避,不再轉過身去,她睜開眼睛,一點點看清這股洶湧的能量,漸漸地漸漸地,等待風平又浪靜。
其實命運還有很多不公,還有很多大悲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有時候你會覺得,人真的不如一根蘆葦,除了哭天搶地和假裝遺忘,還能做些什麼?
至少還有一件事可以做。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而黃庭禪指出一個更明確的方向,「認識你的內心」,就是所有情緒湧動發生的地方——佛家稱它為心輪,道家稱它為中丹田,儒家稱它為方寸或寸中,一般人統稱它為內心,或心頭。而還未有各宗各派以前,最遙遠的中華老祖宗,則稱它為黃中或黃庭。如果你可以看到心頭攀附的情緒,就是那股能量造就與內心真相的隔離。找到內心的位置之後,時常觀照那股能量的來去,就像趴在一個深水湖畔,看著自己的倒影,看微風吹起一波波漣漪。縱使時光不能停駐,你攬鏡自照,也不再淪為情緒宣洩的奴隸,不再一次次被碾進命運的塵埃裡。
真正的世外桃源,就是方寸的淨土;真正的修行,就是真正的自在;而真正的快樂和解脫,都來自於那一方寸的內心——你可以自己來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