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文章:「成人成己」,終於找到了入口
越是刻意練習,收穫越少。哪裡錯了?藉事練心,在那一次內心翻湧的當下,反思、觀照、調整,「成人」的心終於走在「成己」的前頭,渴求的改變也慢慢發生了。
二、問答集錦:3歲到6歲這段時期,教育孩子的關鍵是什麼?
3歲到6歲,是奠定孩子心靈基礎的關鍵,教育的最重點是什麼?中華經典的教育智慧,給出了清晰簡明的方向和有效方法。
三、厚生集:放生之後,境隨心轉
被外在逆境壓得透不過氣來,陷入滿心的雜念、連續失眠的日子。這一天,實現了久違的放生,手捧小小生命放歸自然。那個當下內心漸漸柔軟寬和,隨之而來的竟是生命的轉機。
四、園丁故事:「信」的故事——曹彬激誠
《曹彬激誠》講述了驍勇善戰的將軍曹彬,在危急時刻採用特殊的方式,信守承諾,沒有傷害一個無辜的人,攻下了城池。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成人成己」,終於找到了入口
作者:梁瑤瑤
這篇心得幾乎是「逼」著自己寫的。近期我所在的學習小組中一部分同修該提交心得了,我該提醒他們。而每一次我自己也同時都會被提醒一次:你心得也應該交了,所以只有乖乖地寫了。
大約半年前,因一位志工姊姊時間安排不過來,由我在接替她繼續在蜻蜓FM平臺上傳講師的音頻。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卻對各種電子產品相當不熟,電腦、手機也很慢熱,很多網站、APP都不搞太明白。除了上傳的基本操作以外,其他內容我都不太會,於是常常很菜地請教平臺工作人員一些很白癡的問題。多虧了一位技術志工一直在幫我,過了很久我才慢慢能都應付了。若在平臺上推薦,訪問量就會增加,所以為了更好地推廣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我就常常會請他們幫忙推薦。
臨近清明節的那幾天,各大網絡平臺都在申請推薦「幸福內心禪」第102集「清明節該如何祭祖」的話題。我向蜻蜓FM平臺提交了特別推薦申請,請那邊的負責人幫忙推薦,過了兩天《破迷小品》推出清明節特別節目,我又再次請負責人幫忙。然而一天快過去了,卻沒有回音。剛開始,我覺得對方可能有事耽擱了,所以沒來得及回覆,就決定再等等。直到我在蜻蜓平臺看到紅色標註的關於清明節推薦預約時間調整的通知,才意識到了自己的過錯。相關通知3月28日就發出了,可是我4月1日才看到。幾乎每天我都會進網站,可是整整四天我居然都沒看到這重要的、用紅色標註了的通知!
頓時我羞愧難當,黃庭一竅湧動得厲害,熱度很高,想到要跟平臺工作人員道歉,內心更是緊繃。在這個當下,我似乎看到了內心很隱微的「言」:自己一直覺得黃庭禪很好,講師的音頻都很好,對個人、對大眾、對社會國家都很有益處,所以大家都應該積極推廣。音頻上傳有兩三年時間了,他們應該聽過其中一些,就應該明白講師講的東西很好,那配合我們推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啊!其中我還注意到覺得自己做志工很了不起的「言」在。原來我心裏一直隱藏的「言」居然是這樣的!
我不由得反思自己過往的行為,每次專輯需要推薦時請平臺工作人員幫忙,常常覺得那是他們理所應當的,即使說「謝謝」,也並不那麼真心。想到這些,我感覺到喉嚨都緊了起來,臉上火辣辣地燒,腦袋似乎都不能思考了。講師說的「成人成己」、「心中有他人」,怎麼我做出來的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呢?給人添了麻煩還那麼自以為是。瑞穗姊教導用心做事,怎麼到我這兒,就剩下「做事」而丟了「用心」呢?
當下黃庭還是很緊,我試著迎向那心頭的起伏,道歉:「真的對不起,我剛看到通知,給您添麻煩了。之後我會按正常的程式申請,謝謝您一直以來的幫助。」這段話發給了平臺工作人員,我繼續感受著黃庭的變化,緊度慢慢下降了,不是那種很難受的緊,而是溫度有一點點高的開闊的溫暖。事理上重要的是用心做事,儘量不給他人添麻煩。以前於我而言,承認過錯、道歉是很難的一件事情,而這一次是真誠的道歉。
雖然之前也一直在練習「成人成己」的功課,但常常覺得沒什麼心得。看來是順境中,沒有遇到考驗。這段時間還有一些事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是「成人成己」。
3月份成都舉辦初階課程,我第一次當了小隊輔。參加課程的新學員申請了「寬兩秒」的著陸功課的在我這邊回報。剛開始大家都還很積極,慢慢地就有一兩位學員回報中斷。這時候想要很好地關懷和陪伴她們,至少給她們打電話說說自己練習的過程及心得,或許可以給她們一些借鑒。可是拿起電話,竟不知道要分享什麼才能對她們有幫助,一直有在練習卻感覺心法上沒什麼長進,我犯難了。不過還是撥出了電話,我真誠地表達出自己的關心,用心聽她們說的話,合適的時候也分享自己的感受,但還是不能給出很好的解答。
這之後,我練習更努力了。因為我感受到自己的練習心得或許對同修有些許幫助。而且我看書、聽經典也更用心了。以前看書、聽經典關注點只在於自己哪些點沒做好,怎麼跟著講師的講解去改進,現在我還會多留意有哪些小故事、小案例,會對於身邊的同修或朋友有幫助,並在合適的時候分享給他人。
以前看網路上傳的講師的文章,若是根據音頻聽打出來的,覺得自己聽過了、明白了就會很快跳過,現在我會仔細地去看同修們怎麼把講師很口語化的語言,在盡可能保持原意的前提下轉換成書面語,為的是自己聽打的時候也往這個方向努力。這樣做之後,發現以前沒怎麼看懂的,能看得更明白些了,而且我還在邊看邊聽的過程裏,抓住某些點當下就來練習看看,這樣一來收穫更多了。
以前很多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成人成己」的心出不來,而且越是刻意想要練習收穫越少。而最近做事的過程中,慢慢試著考慮他人的感受、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當我心中不再只有自己時,心慢慢地溫暖起來,心量也開闊了一些。需要精進的地方還很多,不過呢,幸好有很多事情讓自己歷事煉心。
事情不是「有做就好,而是要做好」,還是用心做事吧!
3歲到6歲這段時期,教育孩子的關鍵是什麼?
作者:張慶祥 講師
網友問:張講師,您好。您創辦的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孩子要到6歲才可以參加。請問3歲到6歲這段時間,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我的孩子有時是長輩幫忙帶,很受寵愛,孩子很有主見,但性格比較害羞。請您指導,感謝講師!
張講師答:孩子成長的過程,最主要的就是先要讓他能有一個愉快的童年。但是現在家長,在這方面往往做得過度了。父母希望孩子快樂,但若過度寵愛、溺愛,最後孩子往往得不到快樂。因為人的欲望是無窮的,過度地放縱,孩子的欲望不斷地增長,永遠得不到滿足,接踵而來的是形成另外一種匱乏感,到最後對父母不僅不知道感恩,甚至對父母發展成仇恨的心理,這樣的事例也時有所聞。
所以孩子幼年時期要給予正當的教育,首先要讓孩子對父母有「親愛」的感覺。童年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要讓他有一個愉快的童年。還有一點很重要,但都被大家忽視了,就是要讓孩子對人有所敬畏。比如對他的父親、對他的長輩應該有所敬畏。怎樣才能有所敬畏呢?家庭裏只要做到「夫婦有別」,孩子就能有敬畏心。什麼叫夫婦有別?就是母親扮演慈母的角色,父親要扮演威嚴的角色。但這威嚴不能違背「父子有親」的精神。舉個例子,比如部隊裏的連長是很有威嚴的,但他對部下也很愛護。那連長既要有威嚴,又要愛護部下,這氛圍如何把握呢?首先就是連隊裏所有的小班長要對連長非常尊敬,比如當班長看到連長遠遠地走過來,馬上就要立正敬禮,向連長問好。之後士兵就都會效仿,就不敢對連長怠慢了。當士兵們有了不敢怠慢、尊敬的氣氛後,這連長根本不用責罵士兵,僅僅是變一下臉色,大夥自然就會收斂起來。
而一個家庭也是一樣的,古人為什麼強調「夫婦有別」?就是因為如果家裏的女主人對男主人敬愛有加的話,孩子自然會敬畏他的父親。這父親平時對孩子當然是慈愛的,是關心孩子的,時常會抱抱孩子,親親孩子,但小孩越矩時,父親只要臉色一變,根本不用打小孩,孩子就知道要收斂起來。這種氣氛是怎樣製造出來的呢?其關鍵就是太太對先生的「敬」要做得好,才能夠實現。如果這一點能做到的話,那麼孩子就會既有快樂的童年,又不會放僻邪侈無所不為了。這是古人無為而治的教育精華,而這訣竅在小樹苗內心成長營裏都教了。比如吃飯時,一定要把碗筷擺好,大家先坐到位子上,等父親入座才可以動筷子。又好比每天早上先生上班時,太太提著公事包送先生到家門口。先生回家後,太太到家門口迎上去,接下公事包,倒上一杯水,這「敬畏」的氛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形成了。各位不要以為這是把太太當做傭人在使用,不是的。平常,先生對太太也是敬愛有加、愛護有加的,只是通過這個形式,才能顯示出主從的形式來,沒有主從何來的敬畏呢?這「夫婦有別」的氛圍做出來,讓孩子看到,家庭氣氛就會改變。小孩既快樂,又有懂得何時該收斂起來,您可以試試看。
放生之後,境隨心轉
作者:李娟
有近半年了,我被外境一波又一波的挑戰壓得透不過氣來,幸好還有依靠站樁、打坐的養氣功課養起來的精氣神撐著,所以表面上還看不出來,但我的心頭總有一塊石頭壓著,笑容也越來越少。
4月靜禪初階研修班在鄭州開課時,外境的突然變化,又讓我背上的痛點加劇,做了很多次鬆的練習也沒緩解。我內心開始抗拒,看著浪頭上來時的一波波煩躁不安,根本無法觀照內在。我和助教溝通,講出了困惑,她當即教我練習放鬆,臣服於背上的那個痛點,並幫我按摩背上的痛點。練習中讓我淺嘗到在氣上臣服的滋味,當時助教也提醒我多放生迴向。
課程結束回到生活中後,我又常被外境帶走,出現的新狀況更大過之前,壓得我愈發透不過氣來。我甚至會不自覺地歎氣,腦袋裏雜念也很多,還有幾次連續失眠,本來約好的放生也一次次因各種原因而錯過。
上周又與同修約好周日早上去放生,這次終於成行了。放生時,當捧著的泥鰍在我手心裏游動時,我有種想流淚的感覺,黃庭感覺酸酸的。於是,我放鬆關節,觀照著內心的那個酸,同時看著在手裏扭動著身體的魚兒、泥鰍,輕輕地把它們放回水裏,看著它們暢遊在水中,這時黃庭的感覺也由酸變為隱隱的痛。又過了一段時間,我感覺黃庭木木的,氣是沉沉的。但是今天黃庭的痛卻意外地讓我感受到內在的生機。當我默念迴向詞,誦讀解冤經時,我感受到了內在平靜的滋味。
回家的路上我的話一下子多了,人也開朗起來。放生之後的這一天,我的心情出奇地平和,壓在心頭那塊石頭也感覺沒有那麼沉重了。傍晚時分我打坐一小時,突然對一件一直不想面對的事情有了想突破的想法。於是,我主動打電話約了對方。在這件事中,我以前一直處於受害者角色,此刻我忽然覺得自己並沒有那麼可憐,甚至有了一種處於局外人在旁觀這件事的冷靜的感覺。我看到了雙方的問題所在,同時也能用同理心做換位思考,不再鑽牛角尖了。我和對方溝通時,有幾次氣血湧了上來,我適時地鬆關節,敞開胸膛,沒有因氣血湧起而挑起情緒波動,最終良好的溝通讓我們雙方達成了共識。這個過程中,我清晰地看到自己在事件中心境的轉變:原諒別人,也善待自己。那一晚真是一夜好眠。
過後當我靜下心來,梳理自己放生的感受時,才發現放生觸動內心的力量竟然如此之大。我也才明白講師為什麼一直提倡放生,真是用心良苦啊。我真慚愧自己不是聽話的學生,今後要好好加油。我已經與同修相約以後每週日早上都去放生。
謹以此分享和同修共勉,不要用問為什麼,去做就一定有感受。
感恩!
「信」的故事——曹兵激誠
【原文】
曹彬守誡。稱疾保民。江南城下。不殺一人。
宋曹彬,下江南。太祖曰:「城陷之日,慎無殺戮。」城垂克,彬忽稱疾。諸將問之,彬曰:「余病非藥所能愈,惟諸公誠心自誓,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則自愈。」諸將共焚香為誓。明日城陷,兵不血刃。李煜歸降,復待以賓禮。
曹彬下江南,不殺一人,為千秋佳話。故君子謂彬為第一良將,蓋由其信守太祖誡語,尤恐兵將未能信守。故稱疾不視事,以激使盡誠。古稱三世為將,道家所忌。若彬之為將,正可廣作功德,何忌焉。
【白話故事】
曹彬是北宋的一名大將,在建立宋朝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也受到宋太祖的青睞。他奉命攻打江南,也就是五代時候十國之一的南唐。曹彬將軍信心滿滿,但是出發前,宋太祖囑咐他說:「攻打南唐之日,不可傷害一個無辜的人。」
因為宋太祖的囑咐,曹彬將軍變換了戰術。他採用緩攻的方式,等待著南唐後主李煜投降。可是,在南唐城外等待的時間一天天過去,城門依然緊閉,李煜沒有任何投降的舉動。曹彬將軍身邊的不少將士開始躁動起來,開始埋怨曹彬將軍為何不直接強攻拿下城池?曹彬將軍知道如果再這樣下去,不但南唐無法攻下,可能身邊的將士也會因不耐煩而做出不利的事情來。可是若下達命令採用強攻的方式,一定會傷害到城中的百姓。
抵擋不住眾將士的勸說和埋怨,曹彬將軍最終也定下了攻城的日子。但是,他心中卻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才能確保城中的無辜百姓不受到傷害?
忽然曹彬將軍心生一計。
這一天,曹彬將軍稱自己生了重病無法起床應戰。眾將士聽說將軍病重,都紛紛前來探望,有些人還因為自己之前說過氣話而向將軍道歉,並希望將軍的病能夠儘快好起來。
曹彬將軍見到大家,認真地對大家說:「我這個病不是吃藥就能夠治好的,我這是心病。若諸位將軍能夠誠心發誓,攻城之日不妄殺一個人,我的病會自然痊癒的。」將士們聽完,紛紛立即焚香立誓。
果然,第二日,曹彬將軍的病情有所好轉。
到攻城之日,將士們都前去攻打南唐的城池。曹彬將軍因生病而沒有參戰,但是他卻心急如焚。一方面雖然他對攻打南唐很有把握,但是他很怕有什麼閃失,辜負了宋太祖的期望;另一方面,他又害怕自己的將士們忘記曾立過的誓言,在戰鬥過程中傷害到無辜的百姓。雖然他很焦急,但是他又沒法出去看情況,只能在房間裏面走來走去。
終於,有人前來報告,說南唐順利地攻下來了,而且所有將士的刀刃上沒有一滴血。曹彬將軍聽完,心中樂開了花,立刻表現出病情痊癒的樣子,召集所有的將士一起慶功。
在南唐被攻下時,李煜已帶領他的大臣們逃出了城。後來聽說曹彬將軍的將士在攻城時沒有傷害一個人,便對這位將軍充滿了欽佩之情。而後李煜帶領自己的大臣,向曹彬將軍投降,表示心甘情願臣服於宋國。曹彬將軍也帶領自己的將士欣然接受他們的投降,並以賓客之禮對待李煜和他的大臣。
曹彬將軍為了完成宋太祖的囑咐,謊稱生病,而他的將士們因為遵守曹彬的囑咐而沒有傷害無辜百姓。最終無辜的人得以生存,戰爭最終轉變成了和平。
曹彬將軍這種仁愛、守信用的品質,不但感染了他身邊的人,也讓敵方的人深深欽佩,更值得我們後來人學習。
文字: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第二冊信篇《曹彬激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