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249期:2017.09.21

一、主題文章:行善,要將心比心

推廣自然農法,本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為什麼卻遭到抵觸和懷疑?經過一番調查,她終於找到問題的關鍵,並深刻體會到,原來,行善不只是做對的事就好……

二、問答集錦:禪學能避免心理醫生遭遇的危險嗎?

作為幫助人們解決情緒問題的專業人士,心理醫生為何會成為高危職業?禪學與心理學的區別在哪裡?西方心理學的究竟出路何在?找到正確的方向,心理學的前路開闊且光明。

三、小樹苗:小小樹苗,正是成長最佳季(上)

在小樹苗營地的兩天裡,孩子們在她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採擷一個個片段,串成一幅動人的畫卷……

四、園丁故事:「悌」的故事——王覽爭酖

這是發生在晉朝的故事。王覽自幼飽讀聖賢書,並且身體力行,王祥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王覽的母親擔心王祥會搶了王覽做官的機會,想用酖酒謀害王詳。察覺此事的王覽搶喝酖酒,寧死也要保哥哥周全。這份捨生護兄的深情感化了母親,從此母慈子孝、兄友弟恭,成為後世榜樣。

行善,要將心比心

作者:王月潔

為幫助大家找回良知,最近張講師教給我們一個辦法:立一個「善本」,把一天當中做的善一筆一筆記錄下來,累積善的資產。這「善本」看似簡簡單單,但認真記錄起來,自己就會開始在言行上留意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當下就能監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起心動念,究竟是為他人好的存心,還是為自己考慮的私心?再結合「寬兩秒」的練習,感覺在日常與人應對進退中,多了一個重要的指引方向。

近年來,我一直在幫農戶推廣自然農法,希望更多農戶能採用環保酵素改良土壤,減少農藥和化肥的毒害和污染,回歸生態種植。有幾個農戶接觸使用環保酵素後,覺得效果神奇,發心要種良心米。可是幾年下來,推廣進展緩慢。我們免費送去環保酵素,還被農戶認為髒兮兮的或是有毒的扔掉……我覺得很奇怪,這麼好的事情為何這麼難推廣呢?俗話說:「得道多助」,是我們哪裡沒做對?好吧,本著行善的心,我想看看能否打開局面。

做了一番瞭解後,找到一個致命的原因:再好的東西,強加於人,必然遭到抵觸。先行推廣的一些農民,還有一些宗教行為摻雜其中,更加令人懷疑抵觸。摸清原因後,我和一些先行的農戶說明了我的想法,要打消他人顧慮,就要能夠將心比心。我們要用大家都能接受和理解的方法開展宣傳,比如:在農田裡寫上種植方法,採用實名宣傳怎麼樣?幾個帶頭的農戶覺得有道理,看到了自身的問題,我也打消了他們不敢大張旗鼓宣傳的心理壓力。

考慮農戶做宣傳牌有難度,我幫他們敲定文案並聯繫廣告公司印刷,8月18日,大家把定做的示範牌子恭恭敬敬地插進了稻田裡。插了這些科學的宣傳牌後,真是應驗了「得道多助」,一些推廣自然農耕的平臺竟然主動上門來聯繫銷售事宜,農戶覺得做對了,信心倍增。

行善,不是把自以為對的做出來就好,這樣的話,可能有時候反而是在為惡,要懂得將心比心,從他人的角度考慮,怎樣做才有效益?怎樣做才是真正的成人成己?把黃庭禪所宣導的致良知學問運用於生活中,受益無窮,老老實實把善落實好,才能朝正確的修行方向不斷精進!


 

禪學能避免心理醫生遭遇的危險嗎?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生問:講師您好。眾所周知心理諮詢師是一個高危行業,因為他們不斷吸收患者的負面情緒,但又不能貿然和其他人談患者資訊,我還聽說過心理醫生不斷進修到最後自己卻患抑鬱症的故事。請問原因何在呢?禪學可以避開這樣的弊端嗎?

講師答: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還據說心理醫生這個行業,是自殺比例非常高的行業。那麼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因為西洋心理學所強調的就是強調如何把負面情緒轉到正面情緒。簡單地說,就是他們和一般人一樣,都怕負向情緒。既然是把情緒分為「好的、不好的;喜歡的、討厭的」等方式來看待,那就是在佛家所謂「分別取捨、貪嗔痴愛」裡打轉的遊戲了,難怪永遠走不出這也怕、那也討厭、這也痛苦、那也煩惱的輪迴圈啊!

禪學的核心,指的是一種對正發生在胸中的情緒能量,無貪無嗔、不分別取捨的心境。禪學講的是能量的實相,不把情緒區分成「什麼是正向情緒、什麼是負向情緒」。禪學講的是對情緒能量的接納,是與它和平共處,不是與情緒對抗,也不是被它帶走,更不須把情緒能量轉移成你喜歡的型態。為什麼呢?因為你執意要對抗、執意要轉移,正是有強烈分別取捨的表現,正是有貪愛和嗔厭的表現,既對那毫無意義的能量有所貪愛嗔厭,那就表示情緒一動你必有執著、有痛苦,因為當你不喜歡的感覺升上心頭,你立即覺得不快,而當你試圖用某種方法轉移卻轉移不了的時候,那接著而來必是更大的失望與痛苦。而這正是心理醫生自殺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因為心理醫生本身是學轉移情緒的,而且是專門教人怎麼轉移情緒的,最後自己碰到情緒困擾時,竟然用盡自己所教給患者的辦法都轉不動,這不僅使他倍感焦慮、挫敗,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強烈的罪惡感,因為他覺得欺騙了所有患者。到這時那些專注在將負面情緒轉成正面情緒的人才會猛然覺醒,原來這種分別取捨的方法,無法徹底解決情緒所帶來的痛苦,它或者是個暫時有用的方法,但並非究竟解脫之路。

禪學講的是與情緒能量和平共處,而不是與它對抗,更無需轉移改造。情緒能量的實相就是能量,本無好壞的意義,你不需要與它對抗,也不必要被它操控帶走,你所需要做的只是認清它「本無意義」的真相而已。既然毫無意義,又何需對抗呢?不論是多強烈的負向情緒,或多強烈的正向情緒,不論它讓你陷入如何強大的貪嗔,只要你懂得與那「本無意義」的能量和平共處,只是把情緒當作一股毫無意義的能量看待,對它不分別取捨,不貪愛、不對抗,當下你就可以享受這情緒能量,原來它非常安寧,非常流暢。體驗至此,往後不論有任何負面、正面的情緒來襲,您都可以不慌不忙、遊刃有餘的享受它,一點都不會被這情緒所捆綁。

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究竟的安心之道,而這也是禪學和西洋心理學的區別,我沒看過禪宗大師自殺的,也沒看過禪宗大師得憂鬱症的,而西方心理醫生自殺比率真是很高啊。比較之下,馬上就知道學問究不究竟了。所以,西方心理學要懂得以禪學為究竟的歸宿,才能找到一個更開闊、光明的出口。


 

小小樹苗,正是成長最佳季(上)

作者:倪捷

在這個炎炎夏日裡,參加小樹苗內心成長營,開啟兩天的幸福之旅……

把印章蓋在紙上的時候,紙上會留下印記。與孩子們相處的兩天裡,在心裡留下印記的是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雙雙清澈晶瑩的雙眸,開始想念和他們一起成長的點點滴滴了。

把恭敬種在心裡的靖靖

靖靖是團隊裡的小妹妹,圓圓的臉蛋,紮著兩條可愛的辮子,每一次看到靖靖的眼睛,那裡總是寫著堅定和認真。在拔河比賽的時候,所有小朋友需要回到鞋子區域穿好鞋子再來參賽,靖靖每次離開和再次入場時,都會主動對著講堂躬身禮敬,為全體小樹苗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幾次帶著靖靖去向輔導長申請「心中有他人」的卡片,都很湊巧的上課鈴響了,站在一旁的靖靖聽到上課鈴響,立馬跑回小隊等待集合。我看到「恭敬」和「大小先後」已經在靖靖的心裡深深紮根了,此刻我開始明白靖靖眼裡的認真,是擇善而固執的堅定。

思妤:我不希望別人和我犯一樣的錯

思妤是團隊裡的小姐姐,文靜漂亮,會主動幫助他人,當小隊需要她時,她總是會毫無猶豫地站出來,是個很有擔當的女生。思妤紮著很長很長的馬尾辮,可別小看這個馬尾辮哦,在闖關時馬尾辮可是立下汗馬功勞的呢~

第一天上午的第一堂課結束,有幾位小朋友的鞋子被輔導長沒收了,思妤的鞋子也被沒收了,原來,這些小朋友的鞋子沒有擺放整齊,少了那份對物品的恭敬。接下來的課間,在教室的後面,有一個小小的身影為大家把鞋子擺放整齊,我帶著她去向輔導長申請「心中有他人」的卡片,輔導長拿著卡片問思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所欲,施於人」是什麼意思,思妤搖了搖頭。下午上課前我又看到思妤在為大家把鞋子歸位,我問她「思妤,為什麼你一直要幫其他小朋友把鞋子擺放整齊呢?」思妤看著我很認真地說:「因為上午的時候我的鞋子被沒收了,我不想他們的鞋子也被沒收。」我告訴思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不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也不希望發生在別人身上。「己所欲,施於人」,當我們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我們更希望他人擁有得到。因為鞋子沒有擺放整齊被沒收了,你也不希望其他小朋友的鞋子也被沒收,這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啊。思妤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心中有他人」的真正涵義。

資源接力賽中,每位小朋友要用自己或身上的一件物品來排長線,思妤把她的長髮也用上了,我問她為什麼會想到用頭髮來接力,她說:「我感覺我的頭髮要比手臂長一點,哪怕是一點點,我也要為我們小隊去試試。」

當大家都爭先恐後時,我選擇退讓,把機會讓給他人;當大家都不願意站出來時,我選擇承擔;當大家都在努力為團隊拼博時,我願意貢獻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是一點點。我們的思妤成長了,因為心中有他人,她選擇把機會讓給別人,因為懂得大小先後,她懂得擔當,因為改過,她希望別人也能和她一樣可以改過,從而明白恭敬是在於做到,不在於說到。

學會反思己過的照楠

照楠是小隊裡的小哥哥,熱情活潑,笑的時候兩顆小門牙煞是可愛,上課積極舉手發言,很有領導才能,懂得照顧團隊裡的其他成員。拔河比賽時,照楠主動站出來分配大家的工作,小夥伴們都很願意聽他的指揮,大家一致推選他當隊長。由於照楠在闖關活動中表現出色,服務他人,領到了「大小先後」卡。

可是照楠喜歡上課找旁邊的小朋友講話,提醒他了,他會馬上改過,可是沒過一會兒,又管不住自己了。第二天輔導老師在上課時,照楠玩起了「大小先後」卡和「感恩」卡,我坐在後面看到他沒有停下來的樣子,收回了這兩張卡片,他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需要改過,直到爸爸媽媽快來接小樹苗的時候,我一直觀察照楠,發現他開始在上課時約束自己。不找旁邊的小朋友講話,也不玩自己的名牌了。

在見爸爸媽媽前,照楠和我說,他很想上課專心聽講,可是有時候會管不住自己,他想改掉上課愛說話愛動的毛病。我看到照楠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希望他可以通過五顆心的滋養,改掉自己的缺點,長成真正的參天大樹。

(編者按:下篇還有兩位小樹苗要與大家見面:一位善於觀察,遇到問題會主動尋找答案;一位想念媽媽,依然能夠明辨大小先後。他們和本篇的三位小樹苗一樣,都有非常美麗的水結晶。敬請期待~)


 

「悌」的故事--王覽爭酖

【原文】

王覽護兄,爭酖捨生。感母悔悟,九代公卿。

晉王覽,母撻其異母兄祥,覽輒流涕抱持。母虐使祥及祥妻,覽與妻亦趨共之。祥漸有時譽,母疾之,乃酖祥。覽知,取酒爭飲,母遽覆酒,遂感悟。呂虔有佩刀,相其文,佩者至三公。虔與祥,祥以授覽,後果九代公卿。

許止淨曰,祥覽二人,頗與衛公子伋壽相類。惟彼則均不得其死,此則富貴壽考,聲施爛焉,則有幸有不幸也。而彼朱氏者,徒以我執太甚,愛其子反以傷其心,貽惡名於後世,亦太愚哉。

【白話故事】

西晉初年,有一位少年名叫王覽,飽讀聖賢書,更身體力行聖賢提倡的做人道理,與哥哥王祥一起同以孝悌之名,聞名於天下,為世人典範。

王祥與王覽同父異母,王覽自小就對兄長很尊敬,王祥也非常疼愛弟弟,兄弟倆感情深厚,比一母所生還要親密。王祥對後母非常孝順,後母卻偏心疼愛親生的王覽,把所有家務活和種地的事情都交給王祥,而讓王覽專心讀書,以便將來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王覽常常讀完書就悄悄給哥哥送去熱飯熱菜,還幫哥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王祥對後母的安排也毫無怨言,他對弟弟寄予厚望,始終盡心盡力地照顧家裡。

兄弟倆兄友弟恭的佳話在鄉里流傳得很快,知府大人聽說了,就邀請他們倆去衙門參加考核,計畫從中選取一人做官。接到邀請信,王覽非常開心地和哥哥分享這個好消息,還主動幫哥哥分擔家務,拉著哥哥一起溫習詩書、練習禮儀。可是後母一心只想自己的孩子順利通過考核做官,怕萬一知府大人選中了王祥,就耽誤了王覽的大好前途,於是想方設法阻止王祥學習和參與考核。

冬天即將來臨,後母藉口家裡過冬沒有木柴,要求王祥每天砍柴十捆才能休息,王祥起早貪黑地忙碌都很難完成。王覽看不下去,悄悄出來幫忙,母親看到後非常生氣,藉機責備王祥偷懶,還打擾弟弟讀書,要以家法處罰王祥。王覽爭著替哥哥受罰,後母只得作罷。

離知府大人考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眼看著兄弟倆每天一起讀書習禮,後母心裡很著急,一咬牙想出了一條毒計。她悄悄去藥店,以要毒殺老鼠的名義買到了「酖」,這種毒藥使用劑量小不會致命,但是會讓人渾身乏力、虛弱。回到家中,後母悄悄把酖倒進了酒裡,由於心裡緊張,嚇得滿頭冷汗。王覽走過來看見母親的樣子,以為她身體不適,就趕緊去找郎中抓藥給母親喝,結果聽郎中說母親才來買過酖,要回家藥偷糧吃的老鼠。王覽很納悶,平日家裡沒有見到老鼠呀,突然感覺不妙,於是飛奔回家。

王覽回到家中,見到母親剛好擺了幾樣小菜、倒了酒要給哥哥喝,情急之下,王覽把毒酒奪過來,當場就要喝下去,替哥哥去死。後母嚇壞了,恐怕自己的親生兒子被毒死,立刻衝過去把酒打翻在地。王覽既怕哥哥被毒死,又不知道該怎麼勸說母親,只能抱著哥哥王祥痛哭。見此情形,王祥明白過來,他甘願喝下毒酒,讓母親安心,並祝願弟弟好好讀書,考取功名。於是兄弟倆哭著爭搶毒酒以保全對方的性命。後母心裡又急又氣,問王覽為什麼要這麼做,竟然甘願以自己的性命去換取哥哥的平安,王覽由衷地說:「母親,我每日苦讀聖賢教誨,將來如能做官,也是要落實孝悌忠信,教化百姓。現在為了做官,竟然要犧牲哥哥性命,以後怎能心安理得地做人做事呢?」王祥也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要和弟弟去競爭,甘願放棄機會讓弟弟去做官。後母聽了兄弟倆的肺腑之言非常慚愧,被王覽爭酖捨生、愛護兄長的深情感化,當場痛哭悔過。從此以後,王家母慈子孝、兄友弟恭,成為後人效仿的典範。

後來,王祥和王覽都被朝廷選中做了官。有一位大官叫做呂虔,送給王祥一把傳家之寶的佩劍,告訴他說:「這把寶劍非常吉祥靈驗,擁有它的人子孫會非常發達和榮顯」。結果,王祥回去之後,馬上把寶劍給了弟弟。據史書記載,王祥和王覽的後代九世都是公卿,非常榮耀顯赫。

(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第一冊悌篇《王覽爭酖》)

(圖片來源:東聯影視動漫公司出品的大型系列德育類動漫《中華德育故事》王覽爭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