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文章:一念之間
重要的考核大會召開在即,卻發現一個嚴重的工作疏漏。怒急攻心之下,責備的言語脫口而出……一場眼看避無可避的矛盾,因何戛然而止?是什麼力量,讓情形急轉,絕境重生?
二、問答集錦:致良知與仁義禮智信是一件事還是兩件事?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概念,也繼承了古聖先賢的學問精髓。那麼,「良知」到底是什麼?它與「仁義禮智信」又有怎樣的關聯?一個真正的覺悟者,心中究竟沒了什麼,又有些什麼?
三、小樹苗:一顆咬了三口的蘋果
孩子把一顆咬了三口的蘋果,放進了新書包,媽媽對此有些不快。而接下來的一番對話,把媽媽的心幾乎都要融化……一起來感受「心中有他人」的力量!
四、園丁故事:「義」的故事——阿寄報主
阿寄從小賣身為奴,忠心奉獻幾十年。主人家變 ,年老的他被分給過世老三家的孤兒寡母。主人一番哭泣,激起他滿腔鬥志,無懼奔波勞頓,出門做生意,不但讓家裡富裕興旺,還將主人的後代們也培養成才。來欣賞這個平凡老人做出的忠義無雙的事蹟吧!
一念之間
作者:劉元香
明天要召開院裡「師帶徒」考核大會,辦公室幹事將議程發給我看是否合適。我看完全部的內容後,準備一一落實會議的準備材料,才發現最重要、最基礎的一份日常考核,近一年來根本沒有執行!沒有了這部分基礎的材料,後面的考核也就無從下手。一發現這個問題,員工嚇傻了,甚至連檔的要求都說不清楚了。當下,我的黃庭氣血往上湧,責備的話語不經大腦就脫口而出。看到臉色大變的屬下,我意識到此刻我只是在發洩自己的不滿,於事情處理毫無益處。這個階段我正在練習黃庭禪「成人成己」的第六個功課——講有建設性的話。緊要關頭,這個功課宛如一道靈光,讓我猛然覺醒。我停頓了一下,覺察到自己內心的緊縮與冷漠,用隱形的手做了一次「寬兩秒」的練習,接納內心這股能量的點點湧動,心一下感覺開闊了。於是我將話鋒一轉,承認自己對此事沒有盡到領導責任,日常沒有及時檢查和督促。隨即我與主任和員工開始討論補救措施,找到可以彌補和接近日常考核結果的方法,並安排當天下午落實。辦法找到了,他們倆鬆了口氣,才回過神來,向我承認自己的過失,並表示今後一定會每月抓落實。
就這樣,一場看似無法挽回的工作失誤得以順利解決,我緊縮的黃庭也開闊了。好險啊!一切都在一念之間,如果當下沒有覺知,任由自己去批評、責備,雖然能嚇唬住員工,也能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犯了錯,但與屬下的關係和交流絕對不會變得這麼平和,他們也不可能心甘情願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更不會去積極彌補自己的過失,表達對未來工作的改進建議。
張講師說:「凡言談要磊落公正,有建設性,既能寬解於目前,且有益於長遠」。舉凡現在的職場,無論是領導對下屬、業主與乙方、商家與客戶、建設單位與服務方……除了要求與責備、索取與不滿,哪裡有一點點的尊重與平等呢?因此當今職場普遍呈現壓力大、抑鬱症人群居高不下的局面。但凡我們能學到張講師說的道理,做事秉著尊重與平等、有益於雙方的原則,社會將會呈現更多的和諧與穩定局面,人與人的關係也會更加融洽。人的身心愉悅了,創造力將會更加顯露。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身心也將得到長養。我感覺發一次火損失的精氣神,十天站樁、靜坐都無法補償回來,真是不划算啊!想到這裡,我不由得笑了。
感恩生命中所有的發生。人生的功課永遠沒有下課的時候,我將繼續前行!
致良知與仁義禮智信是一件事還是兩件事?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生問:張講師您好,您在《傳習錄》裡面說:見到氣機實相就是致良知,致良知了,我們外在所表現出來的自自然然就是仁義禮智信的言行。但是您在文章《知言》的補述中說:觀照不分別取捨的實相只是第一步,這個步驟若成功了,接下來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建立自己心德,也就是「忠孝節義」等氣節,以及「仁義禮智信」的德行……您這兩種說法似有矛盾之處,對此學生感覺到很疑惑,請講師解惑。
張講師答:
「良」字有兩重意思,第一個意思是本質的、本來的,第二個意思是優良的、好的、善的。因此良知也有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個就是七情尚未發動,內心氣機尚未有所好惡分別的實相,這是喜怒哀樂未發前純淨的真知,這是良知的基本面。另一個是七情發動的當下,皆能不違於仁義禮智信、不違於忠孝節義的天良,這是良知工夫運用純熟的表現,也是良知更具有難度的領域。這兩者雖然都可以稱為良知,但現代人每天貪嗔好惡的心情這麼多,要直接高談怎麼讓七情發而皆中節,顯然不是簡單的事,因此要逐步恢復一個人的良知,第一步就是要引導他能觀照喜怒哀樂未發時,內心那無貪無嗔的氣機實相為起點,因此有關良知的這兩個說法都是可以的。
所謂實相,就是內心那股能量不論怎麼起伏變化,它本來毫無好惡的意義,那股氣的真相就只是一個變化的能量,你完全可以不把內心的浮動當作是一種心情,這便是所有智者解脫一切貪嗔煩惱的妙法。但問題是一個智者修到如如不動,修到解脫了內心一切貪嗔煩惱之後,難道心中就不再有任何心情了嗎?他不再慈悲了嗎?不再心痛不捨了嗎?難道一個修足了實相的智者,即使看到生民受苦,他觀照自己的心中不過就是一股無關痛癢的氣機實相而已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智者豈不同草木無情了嗎?這樣的學問又有什麼值得追求的呢?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只是這心法有點深,一下子說不明白也練不來,因此古聖先賢不得不將這幽深的心法,勉強拆成「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及「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兩個步驟來說明,以便讓眾生在練習這解脫心法的時候,有一條路可以入手。
因此,氣機實相(喜怒未發)也是良知,仁義禮智(發而中節)也是良知。說到底這是一件事,不是兩件事,但為了說法方便,遂強分為兩事。
學生問:
我在觀照時,有點不確定的地方。我靜靜地看著心中氣機實相的時候,雖然一直看著實相,但慢慢還是會有個感覺生出來,有時候是一種柔軟的感覺、有時候是一個不忍心、原諒、或者釋懷的感覺從實相上生出來。我的問題是,我跟著您學習經典這麼多年,包括在日常中做善本,包括參加各種志工歷事練心,都是在調這顆心,那麼此刻氣機實相上所升起的那些感受(仁義禮智信),到底是通過學習和修行之後具有的,還是它是與生俱來的良知呢?我分不清楚。
張講師答:
觀照氣機實相是解脫貪嗔煩惱的妙法,但這並不表示你此刻有解脫煩惱的能力之後,心中那股氣就不會再有任何變化了,不是這個意思!氣永遠都在變化的,它靜極生動,動極生靜,自然會有變化的。只是心中這丁點微微的變化,本來不應該影響了人們的思惟,不應該控制著人們的行為,然而世上能免除內心能量控制的人,實在微乎其微!說穿了,唯有能不被內心能量控制的人,才能做一個真正自由自在的人!才能做一個真正明是非的人!才是一個真正有力量的人!
學生問:
這樣的人是不是內心有個歹念立即知道,內心有個善念也立即知道,內心一有對錯自己都知道,是不是這樣叫明是非的人。
張講師答:
是的,其實對錯自己的心最知道,只是不能出離氣血的控制而已,所以才昧著良心做事,若是一個人有出離氣血控制的能力,心念一起是對是錯早就知道了,而且也不會被氣血帶著走!
學生問:
那麼知道內心錯的就不跟它走,然後選擇走對的路,那麼這就是仁義禮智信了嗎?
張講師答:
可以這麼說,也就是從此之後,你對你的行為有決定權,也有否決權,你可以喜,你可以怒,而皆發而中節,至此你不止是有自由了,而且是有智慧了!
一顆咬了三口的蘋果
作者:語涵媽媽
今天傍晚,我在託管班接語涵回家時,發現她的書包裡有一顆咬了幾口的蘋果。詢問後得知,蘋果是老師中午發的。看到孩子直接把咬過的蘋果放到新書包裡面,我心裡有點不高興,覺得她太不愛惜這個新書包了。
回家路上,語涵問我:「媽媽,你知道這個蘋果為什麼我只吃了三口嗎?」我對此也很好奇,就笑問道:「是啊,這個蘋果看起來很好吃,你為什麼只吃了三口呢?」語涵說:「因為我吃到第三口的時候,突然想起爸爸媽媽沒有蘋果吃,我很想讓爸爸媽媽也嘗嘗學校發給我們的蘋果,所以就帶回來了。」聽了孩子的回答,我內心好感動,沒想到她心思這麼細膩,吃東西還想著我們。
這件事讓我深受觸動。在第一眼看到書包裡那顆蘋果時,我先入為主地對孩子就產生了一個「不愛惜物品」的偏見,如果不是孩子親口述說,我差點就錯過了事實的真相。藉由一顆被咬過的蘋果,我被小樹苗教導的「心中有他人」深深打動了,在孩子稚嫩的心靈裡播撒下這神奇的種子,真的能開出美麗又幸福的花兒!
「義」的故事——阿寄報主
【原文】
老僕阿寄,艱苦不辭。經商教子,婚嫁如儀。
明阿寄,徐氏僕也。徐氏析產,伯得一馬,仲得一牛。季寡婦,得阿季,年五十六矣。寡婦泣曰:“馬則乘,牛則耕,老僕何益。」寄曰:「主謂我不若牛馬耶。」乃畫策營生,歷二十年,積資钜萬,且為延師教子。婚嫁皆如禮焉。
許止淨謂阿寄具絕大理財本領,而屈身廝養。主人輩視之,牛馬不若。倘非寡婦一泣,激其義勇自獻,豈不將終其身,善刀而藏,老死於雞棲豕柵間耶。是知古今來,埋沒於庸耳俗目中者多矣。
【白話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阿寄是明朝時期的人,因為家裡實在太窮了,阿寄很小的時候就到徐家做奴僕。徐家在淳安縣(現在的浙江杭州附近),老主人對他很好。阿寄很感恩,一直勤勤懇懇地照顧主人全家老小。後來老主人年邁過世,阿寄依然盡忠盡職,一轉眼就在徐家生活了幾十年。
徐家有三個兒子,老大和老二不思進取,好吃懶做,整天只惦記著外出喝酒玩耍,阿寄每次看到他們這樣,都會用心勸誡,但他們根本不聽,只有老三比較踏實有責任心,尊重並聽從阿寄的建議,勤勞持家。可惜有一天,老三得了急病去世了,留下悲痛萬分的妻子徐氏和三個年幼的兒女。阿寄好像失去了自己的兒子一樣,心裡也非常難過。
這時,貪財自私的老大和老二卻打起了歪主意,他倆每人只有一個孩子,可是老三有兩兒一女共三個孩子,如果將來孩子們長大了要按人頭分家產,老三家人多不是佔便宜了嗎?於是他們私下商議後,就瓜分了家裡僅有的一匹馬和一頭牛,並且嫌棄阿寄夫婦年老無用,硬是把他們甩給了老三家。老三的妻子徐氏剛剛沒了丈夫,又遭遇這樣不公平的分家,忍不住哭泣哀歎:「馬可以騎,牛可以耕地,阿寄夫婦已經老了,只能耗費我的糧食呀……」
阿寄聽了很心痛,立志要幫助這家的孤兒寡母過上好日子。他誠懇地對徐氏說:「我雖然年老了,您真的認為我還不如牛馬嗎?您不要難過,我可以努力做生意,幫您和孩子們賺錢過活。我的妻子也能紡線織布,掙點零錢補貼家用。」徐氏聽了很感動,回想過去幾十年,阿寄都忠心耿耿,值得信賴,於是把家裡僅存的十幾兩銀子交給阿寄做本錢去做生意。
阿寄帶著主人的重託外出了。他一路留心打聽商機,聽到船夫說山裡有很多漆樹,採割出的生漆可以漆傢俱,在城鎮裡面很暢銷,就趕去山裡買生漆。賣生漆的老闆聽說他決心為主人辛勞打拼的事,被這份深深的情義而感動,特意把蘇州的好買家介紹給他。阿寄帶了生漆又連忙坐船到蘇州楓橋,順利賣了漆。之後,他發現當地的穇米很好吃,而且正值大豐收,物美價廉,於是買了一些穇米帶回山裡去賣,很受歡迎。就這樣,阿寄不敢有絲毫懈怠,為了生漆和穇米的生意,來回奔波於山裡和楓橋之間,顧不上休息。一年下來,竟然賺了二仟兩銀子。
再回來說說淳安的家裡。阿寄外出之後,他的妻子幫忙徐氏照顧著孩子們,日子過得雖然清貧,但很和樂。不知不覺,臘月來臨,快過年了,阿寄帶著這一年辛苦賺來的錢回到家裡,恭恭敬敬地全部交給了主人。徐氏見到阿寄平安歸來,做生意也賺了錢,非常欣慰,更感動他如此辛苦地賺了這麼多銀兩,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私心。
話說老大和老二為了吃喝玩樂,早就把馬、牛賣了,還花光了所有的銀子,日子過得很淒涼。他們看著阿寄幫老三家賺了這麼多錢,真是既後悔又嫉妒。阿寄的心裡一直裝著這個大家庭的未來,他徵求徐氏同意後,用一仟伍佰兩銀子置了一些田產和一處新宅子,給老大和老二各分了一佰畝良田和一佰兩銀子。
阿寄一家跟著徐氏、帶著孩子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花錢聘請了很好的先生,教老三的兩個兒子讀書,自己就幫忙雇人種田並打理家務。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徐氏也教導孩子們把阿寄當爺爺一樣地尊敬和愛戴。
又過了十幾年,在阿寄的精心打理下,老三家已財產豐厚,成了當地出名的富裕人家。更可喜的是,在阿寄言行示範的帶動和先生的嚴格教導下,孩子們也出落得知書達禮,並在官府任職得到重用。
老三家兩個兒子娶媳婦、女兒出嫁的大事,阿寄都不需徐氏費心,按照禮儀安排得妥妥當當。當地鄉親鄰里們看在眼裡,讚不絕口。
時光飛逝,阿寄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臨終前,他對徐氏說:「老奴對您、對徐家的回報,只能到這裡了。」他拿出兩本帳冊,家中財物大大小小都已經平均分好了。他請主人把這兩本清楚公平的帳冊交給兩位公子,然後就安然地閉目離去,卻沒給自己的妻子和唯一的兒子留下任何東西。徐氏和孩子們非常感恩有這樣忠誠、智慧、勤勞的僕人幫助他們過上了好日子,誠心分出一部分家產給阿寄的妻子和他的兒子石頭。石頭感謝徐家的慷慨照顧,勤勞持家,孝敬母親。
曾有評論說:阿寄其實做生意很有頭腦,但是他做僕人時,這一才能沒被發掘,他也非常踏實,忠誠奉獻。老主人過世,老三家的媳婦徐氏作為新主人,哭訴抱怨說他年邁不如牛馬有用。這反而激發了他的義氣和勇氣,在生意上用心。否則,他「善於理財」的才幹,終其一生都會被埋沒。古往今來,有大才幹卻被埋沒於普通人的很多。阿寄在財商沒有用武之地時,甘於被埋沒;換了新主人,則奮發努力,發揮他的天賦,用心做生意。最終成績斐然,卻絲毫不居功,沒半點私心。
阿寄為人樸實,沒在學堂讀過書卻懂禮守禮,幫主人家請先生把孩子培育成為有用之才。他雖然深具才能,卻甘心做一個僕人,毫不自怨自艾,一心忠心回報。他這種忠義精神,一直被後世稱頌,值得我們學習!
(文章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初集第三冊二十四義《阿寄報主》)
(圖片來源:北京妙音動漫藝術設計有限公司《中華德育故事》阿寄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