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254期:2017.11.11

一、主題文章:發生在4S店的「寬而栗」

寬而栗是《尚書》「九德」中的第一德,內心寬和,但外在需要導正時,還能強硬得起來,這樣於人於己才能長養,才稱得上是「德」,這不容易做到,同學小試牛刀,且看功效如何。

二、問答集錦:沒有價值感怎麼辦?

無價值感、空虛、憂慮、焦躁……我們的心怎麼了?怎樣才能找回人生價值,讓快樂滿足由心而發?

三、小樹苗:當心心遭遇「拒絕」

小樹苗課程的洗禮,讓心心一次次「闖關」挑戰自己,變得越來越明理懂事,不僅影響著妹妹,也讓媽媽曾經苦惱不已的二胎問題逐漸消失了。可是這一天,心心請大家吃桔子,卻遭遇了拒絕,這次他能「闖關」成功嗎?

四、園丁故事:「廉」的故事——孔明潔身

諸葛孔明抱經緯天地之才,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七擒孟獲,這些著名的歷史故事都與他有關。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一生忠心不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高尚品德堪稱千古楷模。

發生在4S店裏的「寬而栗」

作者:盧葉青

最近,我預訂了一輛新車,很高興。昨天拿了先生的和自己的共計4張銀行卡去付款,結果4S店的收銀員說只能刷2張卡,每多刷一張卡就要承擔50元手續費,所以我要多出100元手續費。當時心裏就毛毛刺刺的一陣不舒服,想這是什麼鬼邏輯,我是來刷卡消費付錢的,還要付手續費?我就問站在我邊上陪我付款的負責銷售的小夥子:「為什麼不提醒我有這種規定?我今天來這裏之前剛剛去過銀行呢,如果您提醒了,我就可以在櫃員機上操作把錢合併在兩張卡上啊!」收銀員聽到我這麼說,就對那個小夥子說:「對哦!你應該承擔這100元錢的,你為什麼不把我們店裏的規定事先告訴客戶呢?」我一聽很在理啊,我才不願多承擔這額外的錢呢。當下那個小夥子誠懇地望著我,向我道歉,說自己太忙,忘記提醒了,對不起。

此時,想到我們正在練習《尚書》裏的第一德「寬而栗」啊,張講師要我們遇事情首先有一個「寬」的底盤,要度量寬大、寬容,對人所犯的過不計較、不埋怨,給別人的感覺就是「寬」啊。頓時肩膀了下來,心頭抵抗對立的力量卸了下來,想想那個銷售人員也許真的是事情太多太忙了,做銷售也不容易的,人一旦忙起來這種細微末節的小事確實會忘記。這麼一想,我就寬寬鬆鬆地微笑著說:「好吧,這100元就由我來出吧。」當下皆大歡喜,我的內心沒有因為多出了額外的100元而有罣礙。

車子就留在那家4S店貼膜裝潢裝牌照等,說好下午去取車的,按照道理,銷售員應該提前告訴我車子裝潢的進展程度,告訴我何時可以去取車的。結果,等到了下午4點,我還沒有收到可以去取車的通知。於是打通那位銷售員的電話,他說他正在陪客戶試駕。我問我的車好了沒有,他說應該好了。我一聽就來氣了,什麼叫應該好了!到底好沒有好不可以有明確說法嗎?此時內心的言很多:這個銷售員真不像話,錢收完了就不管了,只顧著去接待新客戶試駕了。當下雖然內心嘀嘀咕咕很多言,但我也看到了內心的急迫,做了幾次隱形的「寬兩秒」,沒有把發火發出來,電話中叫他確認是否已好?請他給我明確答覆。他很快回覆我說:「半個小時之後就好,可以取車了。」我說:「好的,那麼我4點半去取車。」

一到店裏,看見那位銷售員手裏晃著我的兩塊車牌,說還沒有安裝。我問為什麼?他說:「裝牌照不是我們的事,按道理牌照是要車管所專業人士安裝的,我們4S店裏雖然有安裝牌照的師傅,但是師傅只有中午前在,現在已經下班了。」他還說:「我作為銷售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而已,這不是我的事情。」這下,我的內心「蹭蹭蹭」上來了三把火,我決定對這個年輕人不能一味的寬容,一味的寬容會害了他,今天要對他「栗」一把。為了他的成長,為了他的前途,我覺得我今天必須給他點顏色看看,讓他從中學到些什麼。於是我臉一板,嚴肅地對他說:「在客戶來看,銷售人員就是全部,你總不至於讓客戶自己去找你們負責裝潢的人,自己去找你們裝牌照的師傅吧?你收了裝潢費和上牌費,就不去溝通協調把事情辦好嗎?」我提出要見他們店長投訴,可他說店長出去了。我突然說:「你馬上把昨天我替你承擔的100元的刷卡手續費還給我,你這種工作態度就應該扣分,而且等你們總部電話回訪我的時候我是不會給你打滿分的。」他一聽害怕了,說:「總部電話回訪時得不到滿分的話,我就要少拿3000元獎金的。」我依然強硬的表達這是他的失職導致!他看我這樣強硬地說話,就去裝潢部找了一個師傅過來,幾分鐘就把牌照裝好了。臨走,我把昨天出於好心沒讓他承擔的100元錢要了回來,並告訴他:「我收回這100元,是為了讓你知道做事情要多溝通多協調,要改變『銷售只是其中一個環節』的想法,做事情不可以推諉。」他連連點頭稱是。

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我決定接下來接到他們總部電話回訪時給他打滿分,讓他能夠拿到這3000元獎金,因為人家是靠這份薪水養家糊口的。我剛剛硬是討回那100元錢以及對他的一番質問,已經教訓到他了,對人「栗」也要把握好度。

回到家,收到銷售給我的資訊:盧姐,今天您的一番話我會銘記在心,以後我會以最熱情的服務對待每一個客戶,不推卸責任,謝謝您的建議和意見,望用車愉快。

講師說「寬和栗」兩種同時具備才稱為德。這次經歷讓我淺嘗到「寬而栗」的感覺:先是寬容,能包容他人的錯誤,能吃點虧,能有理讓人,能看到別人的不容易。然後看到這個年輕人推卸責任觀念錯誤的時候我也能對他「栗」一把,目的是對這個年輕人做一些有建設性的事情,做對他的長遠有好處的事情,事實驗證了那句話,真心為對方好的「栗」,對方能接收到那份好意,還會反過來感謝你。

今天分享這個生活實例和品嘗到的《尚書》「寬而栗」的感覺,希望我們一起在學習「九德」的路上練習、練習再練習。

與君共勉!


 

沒有價值感怎麼辦?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同學問:講師,您好。都說人需要的是價值感,但我卻陷入無價值感的空洞中。怎麼說呢?我做什麼都感覺沒有價值,心裏很空虛,心情總是悶悶不樂。我應該怎麼做呢?

張講師答:很多學生來到中嶺山上課,我知道他們裏面有部分是有些心理空虛的、憂鬱的或者焦躁的。可以說現代人這類的文明病是很多的。面對這些內心總感覺不踏實的學生,我總是有一個結論要告訴他們:「所有的憂鬱、躁鬱、空洞感、悶悶不樂的人,他們大部分的時間總是在關心他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他還有什麼願望沒滿足。一般來說他們很少去想想我能夠為別人做什麼?別人是不是還需要些什麼?別人還有什麼願望沒有滿足?」各位,您想想看對不對。一個只會想到自身得失的人,一個不斷向外索求的人,這種人很少很少會得到快樂。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常常顧及到別人,顧及到你的父母、你的兄弟、你的朋友、你的親戚、你的同事的需求,常常注意他們有沒有什麼需要你關懷的地方,這種人多半是充實而快樂的。

因此,如果你懂得從關注自己的需求,轉變成關注別人的需求,那你的快樂就自己跑來了。你只要無所求地去關心別人,完全無條件地,發自你地內心去奉獻付出,快樂自然會來找你。這種付出無關金錢,無關時間,只是常常存著一種心理,永遠關心著別人,別人自然會發現你的友善。關心不一定要花錢的,關心也不一定會花你很多的時間,那只是生活中處處存著一種對人友善的心意。只需存著這樣的心,自然就會使你的言行有所改變,自然就使你的內心感到滿足,你自然會感受到你的人生價值。

你也許會問:「關心別人是我要幫他做這事、做那事嗎?」「不是,只是練習處處打從內心裏懷著對人的善意,懷著對人的友善,懷著對人的感恩。」我們只是對人懷著善意與感恩,就能找到幸福感,並不需要去勉強塑造一個自己認同的價值感,才能感到幸福。價值感是一個最為空洞、不實的名詞,因為價值感常常隨著時空而轉變。今天人們覺得有價值的事,明天卻覺得錯誤連篇,連看都懶得看一眼。你說世上什麼才是最有意義的事呢?如果硬要找出一件世上最有意義的事,我想就是多關心身旁的人吧!常常去關心他人是否有需要我的地方。有能力的話,對別人給予適當的幫助,我認為這就是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事情了。

「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多去關心別人,不要只關心自己」,古人這樣說過。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空洞感,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需求,要去看看別人有沒有需要你的地方,你只要把握這個方向不斷前進,把向上索求的手心轉而向下施予,開始去幫助別人,去想想別人所需要的,你就會得到快樂和滿足。


 

當心心遭遇「拒絕」

作者:心心媽媽

心心6歲開始踏進了他嚮往的小樹苗課堂。他從懵懵懂懂、頑皮、不守規矩的幼稚園小朋友,經過一次次小樹苗課程的洗禮,還有一次次八周功課的陪伴,變得越來越明理了。課程中學習到的「恭敬、感恩、大小先後、心中有他人、改過」的五顆心,也做得越來越好了。

如今他已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上了小學後,心心覺得自己長大了,也更懂得謙讓了。心心作為哥哥的小小變化,妹妹都看在眼裏。有一天,我拿了一盤水果給兄妹倆吃,哥哥先拿給妹妹吃,妹妹卻拿給哥哥吃。妹妹接到哥哥給的葡萄,馬上說:「媽媽吃。」哥哥馬上誇妹妹「心中有他人」。這樣友愛的畫面讓我好感動。另外,哥哥很多好的習慣,都漸漸影響到了妹妹,妹妹會學著做。比如每次哥哥吃好飯,都會把碗放到廚房水槽裏,妹妹也會跟著做;哥哥每次回家會把鞋子放整齊,妹妹也模仿哥哥把鞋放整齊。小樹苗課程不但讓哥哥成長了,也影響著妹妹,滋潤著我。那些曾經讓我苦惱的二胎問題也隨著兄妹的感情升溫而消失了。

有一天,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心心主動提出要跟著爸爸給朋友家送東西。他小小的身驅扛著5公斤左右的箱子從一樓到六樓反復地爬了很多趟。這對於不到7歲的孩子,有點超負荷了,但心心一點也沒喊累。一趟一趟地送完這家送那家。他知道爸爸在樓下等著,所以當有小朋友挽留他一起玩一會兒的時候,他一次次地謝絕了,就是為了不讓爸爸久等。後來,爸爸的電瓶車沒電了,心心就在後面幫爸爸推車。當天心心回到家時,衣服都濕了,衣服上夾雜著雨水和孩子的汗水,看了讓人有點心疼。可我心疼的背後,更多的是欣喜,欣喜孩子的成長,欣喜「五顆心」的種子已經萌芽。

這天,爸爸陪心心一起去上音樂興趣班,出發前心心說要帶些老家的桔子給老師和同學嘗嘗。開課前,心心有些扭捏地拿出了裝桔子的袋子,有點難為情地問大家:「要不要吃桔子?」沒想到大部分人都沒有回應,還有些人禮貌地回覆不吃。剛開始,爸爸想讓心心獨自練習表達發揮,後來一想不對:孩子在這個場景下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剛好是習禮教育的好機會。於是,課程結束後,爸爸來到心心身邊,拿起桔子遞給他,看著他的眼睛,真誠地問他要不要吃桔子。這下他開心了,他一下明白該怎麼做了。剛好一位音樂老師經過心心身旁,他拿起了一個桔子,恭敬地問老師要不要吃桔子,老師接受了他給的桔子,心心很是欣喜。有了這樣一次成功的體驗後,他就更有勇氣了。他對在場的每個人都恭敬地遞上桔子,問他們要不要吃。有的成功,也有人的說不要。回家後,爸爸把這一經歷在小樹苗的家長群做了分享,在輔導長的支持下,針對請吃桔子被拒絕的事,跟心心進行了一場父子對話。

爸爸:「心心,你送桔子給人的時候,有幾次被拒絕了,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情?」

心心:「感覺有點不開心。」

爸爸:「寶貝,當別人拒絕你的時候,你覺得會有哪些原因呢……」

就這樣,心心和爸爸交流之後,對於被拒絕的原因,列舉了如下的可能:

1. 對方不想貪便宜,我是小孩,別人尤其會覺得不好意思;

2. 好多都是陌生人,會覺得不好意思;

3. 爸爸提醒心心拒絕的人會不會是因為害怕?心心說一般不會,因為他是小孩又不會下毒;

4. 別人會覺得這桔子不好吃;

5.天氣涼,對方覺得冷,而桔子又比較涼。

設想了原因之後,爸爸又和心心做了總結。

爸爸:「當你想到了那麼多對方拒絕你的可能性,現在心情是怎樣的呢?」

心心 :「現在好多了。而且對方當時的心情也可能是開心的、害羞的。」

心爸:「那下次去請別人吃桔子,除了恭敬禮貌,我們還可以多說一點什麼或者多做點什麼,能讓別人能打消顧慮,減少拒絕情況的發生呢?」

心心 :「我還可以再溫柔一些,說:『叔叔,這是我老家外婆種的桔子,純天然的,甜甜的,很好吃的。』」

爸爸:「那你覺得這樣做符合小樹苗裏教的哪顆心啊?」

心心:「心中有他人!」

就這樣,在輔導長的支持下,心心爸爸和孩子做了一次現場版的「心中有他人」的練習。這再次讓我感受到:我們和孩子若能想到對方的難處、不易和優點,心就會變得柔軟下來,也能更輕鬆地從情緒中的困擾中走出來。

我在小樹苗微信公眾號看到這樣一句話很印心:孩子的心是全打開的,只要我們的教育用對了方法,他們的變化就看得見。張校長講教育時,曾引用《孟子》中的「苟得其養,無物不長」,這句話在心心身上得到最好的驗證。


 

「廉」的故事——孔明潔身

【原文】

諸葛孔明,蓋世清貞。鞠躬盡瘁,不別治生。

蜀漢諸葛亮,字孔明。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先君謂諸葛武侯,奇才也!後漢四十四年基業。非侯焉能創此?先主病篤,且謂之曰:「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可,君可自取。」是豈先主尚不知侯之廉潔耶?蓋深知後主昏闇也。自表之文,亦祇以悟之耳。

【白話故事】

諸葛亮,字孔明,是東漢末年的奇才。雖然他很有才幹膽識,但是他從年輕時就淡泊名利,不追求官位和聲望,而在南陽種田為生。當時天下大亂,百姓常常處於戰火之中,連生命都沒有保障。曹操和劉備都瞭解到孔明的才幹,都想請他來輔佐。先是曹操去請孔明,但被拒絕了。因為孔明認為曹操要脅天子,有篡位野心,是一個梟雄,職位再高,他也不願輔佐這樣的人。

劉備一心想要復興漢王朝,平定天下,讓百姓能安居樂業。當時劉備身邊已有關羽、張飛這樣勇武將才,但渴望能有深謀遠慮的謀臣。原本劉備身邊有一位很得力的謀臣叫徐庶,但徐庶為了救自己的母親不得已歸附了曹操。臨別時,他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

於是,劉備就帶著關羽和張飛一起去拜訪了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孔明,這就是成語「三顧茅廬」的來歷。前兩次拜訪,劉備都撲了空,關羽和張飛都很生氣,認為孔明太不給大哥劉備面子了。張飛甚至要把孔明綁到劉備面前,結果遭到劉備嚴厲的責備。

第三次去拜訪時,孔明終於在家了,可卻正在睡午覺。於是劉、關、張三人就在屋外等候。孔明醒來後,聽說劉備已等候多時,大為感動。相見之後,孔明為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給劉備提供了很多高明的意見。劉備聽了很受啟發,誠意邀請孔明出來輔佐自己平定天下。劉備心繫天下的心胸與誠意,最終感動了孔明,孔明答應出山,輔佐劉備打江山。

孔明定下「東和孫權,北距曹魏」的戰略。他親自帥兵南征北戰,成功運用火攻之計打贏了赤壁之戰,取下了漢中和西川;六出祁山征伐了曹魏;七次活擒南蠻首領孟獲讓其歸順。在完成這些宏偉戰略的過程裏,孔明忠心耿耿,時刻嚴守作為臣子的本分,將所有的功勞都歸給主上。從未因自己才識過人,而淩駕於君主之上。因此劉備將孔明視為最值得信賴的輔國重臣,對他格外尊重。

因此,劉備病危臨終前,向孔明交代後事時說:「丞相您的德能才略,高於曹丕十倍以上,您必然能夠興復漢室,安定國家。我兒子的才德並不足以持國,他繼位後,勞煩丞相您來輔佐他。如果他能夠體念我們蜀漢天下來之不易,肯爭氣的話,您就對他多加教導。倘若他不肯振作,朕授予您廢除他的權力。到那時就由您來親自統領操持蜀漢的朝政大權。」

 聽到劉備的這些遺言,孔明泣不成聲:「臣常念陛下浩浩恩典,一心效法古來聖賢忠誠的志節。只要臣還活一天,就一定為國報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聽後,下詔忠告他的兒子說:「國家大事無論大小,一定都要向丞相求教。丞相對我蜀漢的忠誠,天地可鑒。你要把他當成自己的父親一樣尊崇和孝敬。」

孔明作為輔國重臣,在治理蜀國期間,給了百姓持之深遠的仁政與德教。蜀國人心安定,物資充足,民風淳樸厚道,舉國上下都感恩他平等無私的愛民之心,敬畏他的威名。

孔明治軍嚴明,體恤將士,深得士兵們的擁護,大家都願意為國家出生入死。他率軍出征,進退有度,軍威赫赫,縱使出征到他國國土,蜀軍也從不曾騷擾當地百姓。

最後一次伐魏時,由於多年竭心盡力地操勞國事,孔明身心俱損,率領蜀軍到達五丈原,孔明感覺體力難支,他預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於是寫下了《臨終遺表》,向後主表明遺願:「臣的家在成都,有八百株的桑樹和一千五百畝薄田,這些已經足夠子弟們吃穿用度。我做臣子在外討伐曹魏,衣服和食物都靠公家的俸祿,我無需再經營別的生財事業。等到我死的那一天,一定不讓家裏有多餘的布帛和錢財,否則我對不住皇上您。」

孔明去世後,果然沒有給家裏留下多餘的錢財。他做官不是為聚斂財富和博得聲望,而是想報答先主劉備的知遇之恩和一片誠心。他處處為國家著想,看到後主喜歡親近阿諛奉承的小人,就真誠告誡:「我本是一個普通的農夫,但是先帝沒有因為我身分低微而嫌棄我。當時北有曹操,南有孫權,我跟隨先主從缺少人才、沒有軍隊和根據地的困境起步,歷盡艱辛,才有了今天富饒的天府之國。先帝臨終前囑託我要收復北方失地,復興漢室,我深感責任重大,生怕辜負了先帝,寢食難安。如今我外出征戰,皇上您要擔起責任,朝廷內外都要賞罰有致。要多親近郭攸之、費禕這樣的賢臣,否則就對不起先帝和忠誠的文武大臣們。」

孔明一生潔身自好,他用廉潔自勉的實際行動,為文武百官和全體百姓做出了表率,讓蜀國達到空前的安定繁榮。他鞠躬盡瘁的事蹟,永遠被後世尊敬。

(本文改編自蔡振鐸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初集第2冊廉篇 孔明潔身)

(圖片來源:東聯影視動漫公司出品大型系列德育類動漫《中華德育故事》孔明潔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