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278期:2018.07.11

一、主題文章:我喜歡現在每一天的生活

女兒正值青春期,媽媽的愛稍不合拍,便會引起衝撞與波瀾。矛盾苦惱中,媽媽堅持練習安頓內心的良方,漸漸地,母女間有了親密的聯結。

二、問答集錦:尋找好的氣場對修行更有幫助嗎?

氣場對修行有多大的影響?修行是否要擇地而居?本篇問答一語中的,道破修行的關鍵。

三、厚生集:當掌聲再次響起時

不愛鼓掌的她,細細向內探尋,發現自己的內心彷彿被一張小網緊緊罩著。怎樣才能衝破羈絆,讓生命自在光茫?

四、園丁故事:「義」的故事——珠崖二義

珠崖之地,朝廷頒佈了禁珠令。這家人竟因為攜帶一串傳家的珠串,即將面臨牢獄之災。關鍵時刻,母女二人做了什麼,讓局面發生了大反轉?一起來看看這篇義氣滿滿的故事吧。

我喜歡現在每一天的生活

作者:聶洪平

女兒快十三歲了,正處於青春期的她時常有些小情緒。我的內心會常常發緊,言語上會對她有些指責。三月份我當了一期小樹苗志工,在體貼孩子狀態略有些感悟,一直也在找機會實踐。

女兒在半期考試前一日,我盡可能創造機會,想讓她放輕鬆點,可這小傢伙卻有些糾結。明天就要半期考試了,該複習呢,還是和我去公園裡騎單車?她強烈要求我不要說任何一句話,自己好好想想再決定。我默默在一旁等待著。孩子有強烈想要自己做主的想法,磨蹭了半天到了下午她說:媽媽,我決定要去騎車,晚上和明天早起複習。於是我們度過了一段快樂的下午時光。

晚餐時,她不慌不忙地吃著飯還看電視劇。我提醒了下,看她還是有些不自覺。當時內心早已有點小湧動,寬兩秒後,體會她其實也明白,但就是忍不住。我堅定地把網路關掉,沒有說話走開了。晚上因為我實在太睏了,先睡了,只感到差不多十一點左右她才睡,讓我明早早些叫她。我在睡夢中「嗯」了一聲回應著。但第二天早上我並沒有叫她,希望她多睡會兒。六點半孩子自己醒了,看下時間開始衝我大叫:「為什麼不叫我,今天的考砸了就是因為你。」然後使勁摔門,聲音好大。我內心好大浪頭在起伏。反駁的思緒在頭腦環繞,在客廳摸著黃庭。儘量單純去覺知這股浪頭,放鬆,讓其自由。隨後聽到孩子的哭聲,我開始有些恐懼的感覺,很想遠離現場,但還是選擇放鬆看著這個感覺,然後試著去感受孩子,此時的她定是很著急,不能接受自己的過失,她是那麼的希望自己完美,希望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同,而我總失信於她,一想到這裡,覺得孩子真的讓人心疼。我繼續做早餐,不知她要不要吃?就問了一句還要吃早餐嗎?她簡單回覆了句:「要。」洗漱完後又叫我:「媽媽!」我很自然馬上回應,發現這裡面完全沒有一絲絲的情緒,剛才的緊張氣氛這麼快就沒了,情緒就這麼過去了……

可有些正確的引導還是不容錯失,我用寫信的方式告訴她,因為我發現她很喜歡我給她寫信條。首先是體會她想要上進的心,然後告訴孩子考試是考平時的累積,而不是臨時的複習,當然有時間也是可以複習的,也略提了一下踏實的重要性。其次讓她思考自己真的很在乎複習嗎?第三,把自己的過失遷怒於別人這種做法對與否?現在你長大了,要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寫完,我把小信紙放在中午她回家能夠看到的地方,晚上下班回家,問她今天考試怎麼樣,她卻開心地說:今日考的有一科慘了,好多不會做,因為正好是考前有段時間生病,那幾天沒上課的內容。但是真的像你說的複習沒多大用,老師讓我們記得都沒有考。我說:厲害了,考得不好還這麼開心?她不好意思地轉過頭去。

晚上的狀態好像今早的事沒有發生過一樣,我差點上了她的當。若不是有「寬兩秒」練習,親子之間情緒互動的輪迴何時消。連續考試的三天,孩子越來越輕鬆,也變得越自覺,起床也是自己負責。

在我寫這份總結的這天早上,女兒躺在我懷裡,很深情地對我說了一連串英文,我說:勞煩「老師」翻譯一下。孩子說:「媽媽,我喜歡現在每一天的生活。」我也用英文回應:「Yes, I do」……

感恩,寬兩秒的學問就是這麼的平實、好用,讓人真的好踏實。

願更多人能遇到這門學問而受益!


 

尋找好的氣場對修行更有幫助嗎?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生問:請問講師,看以前的修行故事,發現很多修行人都是到了某個地方以後才修成的。修行有必要選擇居住地嗎?如何選擇呢?修行人有必要走訪名山大川嗎?發覺有時候去了一個名勝地感覺氣很正,心也開了,這對修行有益嗎?

張講師答:萬法惟心,同樣的名山大川,有人在那邊修成,更多人在那邊只不過是個凡夫俗子而已。有些地方你感覺氣感很強,你的心情開了,但卻也有人住在那裏整天生悶氣,所以這都是自己內心的選擇罷了。不如我們這樣說,如果要修行最主要的關鍵是你的內心,你的心是在什麼樣的狀態下,你用什麼樣的心去自處、去待人的,這個佔90%的影響力,當然天文、地理也有一點影響力,不過那頂多只佔1%、2%而已,不只是天文地理有影響,很多事都有影響,然而你如果堅定心志、一心一意要從內心好好修行的話,那天文地理那1%、2%的影響力,基本上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你只要把這90%、98%的心意掌握好,成道也就綽綽有餘了。


 

當掌聲再次響起時

作者:任憲紅

很小的時候,當聽到開心的事情時,我們那小小的手就會不由自主地拍到一起,表示贊許、表示開心……還有那面部樂開懷的表情,有時候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也要拍拍手,這是孩提時天性,赤子之心啊。

反而到了成人,或者到了更大年齡時,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遇到一些大型的會議或其他聚會,當別人的演講到慷慨點時,當演出表演到精彩處時等等,也就是到了很出彩的需要給予肯定鼓掌或欣賞的時候,自己的手卻不知道藏到哪裡啦。一副懶洋洋的樣子,沒有鼓掌,對別人的成功視而不見了,認為這都跟自己無關。

是在最近一段的學習期間,一次基礎理論課的培訓中,讓我再次伸出了那久置不用的雙手,與一起學習的人一道,為他人鼓掌了,肯定他人的成績,鼓勵他人的勇氣。那一刻,自己的黃庭處非常開闊,很安然,很開心,很溫暖,如同自己得到了掌聲。這時方知緊縮的內心打開了,良知被喚醒了!

這要感恩善本的記錄,讓自己一點一點發生著變化。在這次培訓學習中,最前面的三天大課,都有很多感人的情景,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整個會場不時地響起雷鳴般的、讚賞的掌聲,而自己的手始終都是平行的,沒法整到一起。

當時,自己也覺知在內,感覺黃庭沒反應,也在問:黃庭哪裡去啦?再細細觀,細細體悟,哦,感覺黃庭還是被一個網緊緊包裹著,不能自由,再去刨開看,那是一個「小我」的網,把自己遠遠地與大家脫離開來,鼓不鼓掌與自己毫無干係,這與黃庭禪心法的主軸是背離的。

黃庭禪就是「內心禪」,就是要在生活的日用倫常中去歷練,去幫助他人,做正確的事,去人欲存天理。那麼這個當下,去為同行鼓一次掌,不就是做正確的事嗎?!想著,課程又進行到高潮了,自己終於發自內心地為同行們鼓起了讚歎的掌聲!而此刻發現最長養的卻是自己,感覺精氣神足了,學習有勁了。真是成人成己,圓滿完成了這次培訓學習。當掌聲再次響起時,別看這小小的舉動,將自己內心的污垢洗刷乾淨了,把自己的懶惰刷掉了,把緊裹黃庭的自私的網刷掉了。

修心就是要一層一層地剝掉私欲,重新回到良知。我將繼續努力,做更多正確的事情。


 

「義」的故事——珠崖二義

【原文】

珠崖二義,吏搜得珠。母女爭死,得以全軀。

漢珠崖令死,繼妻有子九歲,前妻之女名初,十三歲。奉喪歸,時珠禁甚嚴。繼母有珠繫臂,棄之。其子拾而置之母奩,母女皆未覺。至關,吏搜得珠。曰:「嘻,誰當坐罪。」女曰:「母已棄,初取藏,當坐初。」母曰:「我愛之,當坐我。」母女爭死,相對泣下。吏欽其義,寧自坐。棄珠而遣之。

呂坤曰:「此天理人情之至也!可泣鬼神,可貫金石,可孚豚魚,可化盜賊。初之年僅十三耳,而能若是,殆天植其性歟。而繼母之賢,晚世所希,惜史佚其姓耳。人稱珠崖二義,不亦宜乎。”

【白話故事】

漢朝時期,有個叫珠崖的地方,這個地方的縣官離世後,留下他的妻子和九歲的兒子,還有前妻生的十三歲的女兒相依為命。縣官在世的時候,很清廉,家中最貴重的東西要數一串傳了好幾代的珠子,這串珠子是縣官臨終前交給妻子的,讓她一定好好保管,並傳給下一代,作為家族延續的象徵。妻子對珠子也是珍惜有加,雖然縣官不在了,但她每次看到珠子就感覺縣官還在身邊一般。

縣官去世不久後,不知為何,朝廷出現了對珠子的禁令,禁止百姓攜帶珠子。而縣官的妻子和孩子們為縣官辦完喪禮後,準備帶著縣官的骨灰回到老家去安葬,然後在老家生活。回老家的途中,會經過一些關口,如果被發現攜帶了珠子,一定會被問罪的。權衡之下,雖然非常捨不得,但縣官的妻子還是決定把珠子留在原來的房子裡面,其實就是相當於是把這串珠子遺棄了,因為他們以後也不會再回來了。

九歲的兒子看到母親對珠子很是不捨,就趁母親不注意,將這串傳家的珠子放進了母親的梳妝盒裡,並與其他行李一起帶往要去的地方。可誰知道過關口的時候,這串珠子被守關的官吏查了出來。

官吏很生氣地說:「你們不知道朝廷已經下了禁珠令嗎?還膽敢隨身攜帶珠子,你們不是故意找死嗎?現在罪證在此,你們就等著坐牢吧!」

見到這種情況,母親和孩子們都感到很恐懼,九歲的兒子更是被嚇得躲到母親後面,很慚愧地低下了頭。母親看到兒子的表現,便猜到了事情的原委。可是還沒等母親反應過來,十三歲的女兒「撲通」一聲便跪到官吏面前,對官吏說:「我母親之前已經把這串珠子扔掉了,是我撿起來藏進母親梳妝盒裡面想帶回老家去玩的。所以您要處罰,就處罰我吧。」

母親這時候才反應過來,馬上走到女兒旁邊,護著女兒,並跪下來對官吏說:「小孩子的話怎麼能相信呢?這串珠子是我剛過世夫君留下的傳家之物,我很是不捨,才把它藏進盒子裡,想僥倖帶回老家。所以您要處罰,就處罰我吧,我絕無怨言。」

女兒說:「大人,請處罰我吧。您看,我的弟弟還那麼小,現在父親又去世了,弟弟需要母親的照顧,而我已經長大,我可以承擔這份懲罰。」

母親說:「大人,女兒還小,怎麼能夠承受得起牢獄之苦?況且匿藏珠子的最大責任人是我,請您懲罰我,放過我的孩子吧。」

官吏看到母親和女兒互相爭著去承擔罪責,心一下軟了下來。再看看後面被嚇著了的小男孩滿眼含淚,官吏立刻升起了惻隱之心。他說:「你們雖為女流之輩,但為了自己的親人,如此有義氣,甚至連坐牢都不懼怕。這讓我佩服。今天我就網開一面,讓你們通過,就算我自己坐牢,也覺得值了。」說著,官吏走上前,把珠子拿出來,扔在了路旁的草叢裡,以免他們後面再受到阻攔。

就這樣,母親帶著孩子安全回到了老家,安葬好了縣官的骨灰,一家人和樂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沒過多久,朝廷撤銷了禁珠令。縣官的妻子和孩子聽說後,很是惦記著那串傳家的珠子。於是找機會回到扔珠子的關口處,想找回那串珠子。他們在關口周圍尋找了很久都沒找到。本想放棄返家,不成想又遇到了上次的那個官吏。官吏見他們,好像知道他們的意圖似得,竟然從懷裡拿出了那串珠子,交給了他們。原來,官吏深深地被這母女的義舉所觸動,不忍心讓他們失去傳家之物,於是悄悄記下了扔珠子的地點。等朝廷撤銷禁珠令後,他便尋回了珠子,期待有一天那一家人能回來,然後就可以交還給他們了。

呂坤曰:「這是天理人情的極致表現啊!能讓鬼神哭,能貫穿金石,可孚豚魚,能感化盜賊。女兒年僅十三,卻能有如此義氣,是老天培植她的品性的。而繼母的賢慧,也是後世稀有,可惜歷史上沒能記載下她們的姓名。所以後來人們因為不知道母親和女兒的名字,稱這母女是「珠崖二義」,不也很相稱嗎?」

後人在傳頌這段佳話時,就直接稱她們母女是「珠崖二義」,以表達對她們義舉的讚美。

(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二集第3冊義篇《珠崖二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