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286期:2018.10.01

一、主題文章:當委屈被光芒照見

很多人受不得委屈,稍有不公正的待遇,就本能地豎起芒刺,開始對抗。她也是如此,幸有經典陪伴,當浩然正氣照亮內心,那個小小的「我」無所遁形,朗朗大道有了方向……

二、問答集錦:學道與學術,該如何取捨?

道與術的關係,您是否真正清楚?本篇借用一個極生活化的例子,透徹說明了此事。而在現實中,誤入歧途者不可勝數,故此明師直陳捨本逐末的弊病,為迷途的人點亮一盞回家的燈。

三、禪院軼事:一捧山菠菜

習性總是透過抵抗時展現出來,而這次竟被小小一捧山菠菜給打出了原形,感受到他人的行宜身教,反察到自己的不淨心態,這一趟志工行禪,這一棒山菠菜,如此簡單卻不經意的讓人回歸了內心。

四、園丁故事:「廉」的故事——【子瞀(ㄇㄠˋ)不顧】

楚王登上高臺視察後宮佳麗,眾佳麗蜂擁而至,皆欲獲得楚王關注,卻有一位女子,款款而行,對楚王彷彿視而不見一般。可最終這位女子竟被選為夫人。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當委屈被光芒照見

作者:曾瑾

最近聽到《忠經》廣為國章:「明主之為國也,任於正,去於邪;邪則不忠,忠則必正。」張講師講解說:「一個賢明的君主治理國家第一要務必定要懂得任用公正無私的君子,退除奸邪的小人。氣度開闊的君子可以做得了事情,可以指正他的缺點,知道錯誤會改進,不會遷怒與人。一個充滿私心邪念的人必然不會忠心,一個忠心耿耿的人必定是無私公正的。正邪怎麼分?看他平時處事是公還是私。公不公正不正怎麼看?看他受傷的時候、委屈的時候,當他接受不公平待遇的時候,看他的心中還有沒有為大體設想。如果有一點委屈就嘮嘮騷騷,那也不行的。雖然整天都在努力做他職守上的事,可是不公的心在某些地方看的到。」

聽到這裏,我不禁想到在書院行禪時候的一件事。一天上午,被安排和另一位同修一起去北院採「過貓」(一種野菜)。書院志工交代我們:嫩芽和很嫩的葉片都是餐桌上的美味,都可以採,大葉片的尖端如果比較嫩的話也可以採。

雨後的山坡生機盎然,滿山的「過貓」爭先恐後的發出嫩嫩的小芽,剛剛舒展開的葉片在微風中搖曳。一個上午,我們就採滿了一大筐,滿載而歸。書院的志工一邊過稱一邊檢查我們採回來的葉片,從筐裏拿出一片大葉子,對著我說:「這個葉子就太老了,不能吃,這樣的葉子就不要採了。」刹那間,我的黃庭裏一股氣血衝了上來,習性讓我條件發射般地辯解:「我採的都是嫩尖啊!」內心的言是那麼清晰:這樣的大葉子不是我採的,為什麼只對著我說,就這樣認定是我採的了?

《忠經》的這一章,重重地打在了我的黃庭上,羞愧感襲上心頭!我們常常說,我可以吃苦,但不能受委屈,並以此作為道德和行為標杆。當有一點點被誤會的地方就一定要辯清楚。聽了講師的講解後,才明白這實在不是君子行儀!書院志工告訴我這樣的葉子不可以採,是從大局出發,因為賣給顧客的野菜要貨真價實,不能壞了書院的信譽。而我在那個當下卻只計較自己的榮辱得失,只關心自己有沒有受委屈。當時最應該做的是趕緊檢查那一筐裏還有沒有其他不符合要求的葉子,趕緊把它們挑揀出來,而不是一味辯解。回想當時內心的感覺,黃庭裏隱隱是有個卡存在,應該是良知在報警,這樣做不對,但強大的習性卻牽著我走在了「小人」的那條路。

聽到《忠經》的這一段,才清晰地知道自己卡在了哪里。書院志工只是提醒了我一下,既沒讓我受傷,也沒對我不公平待遇,我自己就覺得委屈,滿腹牢騷了。之前我總是認為自己自尊心太強,現在才明白是榮辱得失心太強!想要做一個氣度開闊的君子,不把自己這個習性改掉可不行!習性雖然強大,但經典的光芒指引我找到了正確的方向,立下這個志,不管是怎樣的氣血,我都會勇敢地迎向它,努力去練習,直至不再被它捆綁!


 

學道與學術,該如何取捨?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問題:講師您好!聽了您對於學「術」的課程的講解,明白學「術」是表,學「大道」才是裏是根本。可有些人卻說:學習大道,再配合學些「法術」之類豈不是更好嗎?還有人說自己只是把「術」當作工作,心裏還是會堅持學大道的。我不知碰到這種朋友或家人應該怎麼明辨才好。

講師答:有關「道」跟「術」的關係,我舉個例子吧:「道」跟「術」就像「燒餅」跟「芝麻」的關係。不曉得內地是否也有這種燒餅,臺灣的燒餅是長方形的,在燒烤之前表面會撒很多芝麻,吃燒餅的時候就會芝麻香。有句話說「吃燒餅哪有不掉芝麻的」,有聽過這句話嗎?重點是把燒餅吃到肚子裏,這過程中掉幾粒芝麻是在所難免的,但如果有個人嘴裏只吃到幾粒芝麻,卻不慎把整個燒餅給掉在坑裏了,我們必定說他得小失大,或得不償失了。同理,如果能夠把「道」跟「術」合起來,道就像燒餅,術就像芝麻,吃燒餅連芝麻一起吃,道術兼得這當然是最好,雖然過程中難免掉幾粒芝麻,這損失很小,根本無所謂。就像一個人學了大道有得,即使這「術」給掉了,那沒什麼關係的,為什麼呢?因為燒餅猶在啊。反過來說,如果才吃了幾粒點綴性的芝麻,卻把整個燒餅給弄掉了,這就太得不償失了,太捨本逐末了!

就像現在市面上很多人修道的人喜歡玩一些法術、算命、巫術之類的人,就是犯了類似的毛病。剛開始這個人學算命可能是為了在修道時有個生計,可是久之後算命越來越厲害,於是就迷在數術裏面,當起算命大師了,漸漸道就不見了。為什麼呢?因為當了各行各業大師的人,就開始高傲起來了,就開始收徒弟、開始接受朝拜了,有時收學生時束脩代價非常高,有的時候要學一門法術都要上百萬代價。這時大師追隨的人多了,地位崇高了,他就把一心向道初衷給忘了,沒有了道,只剩下術,這就像一個人吃是芝麻卻掉了燒餅,得不償失、本末倒置呀!所以聖賢才要常常提醒人們,修道要中規中矩,要按步就班,不要尚玄好奇。當然在燒餅上點綴些芝麻是很好的,那會更香點。但如果你怕和那些數術大師一樣,到最後只吃幾粒芝麻,卻掉了整個燒餅的話,那不如及早敬而遠之。這種捨本逐末的現象,是現在所有學巫術、法術、數術者所常犯的毛病,也是古人為什麼一直要針砭這些尚玄好奇者的最大的原因所在。

說實在話,會那些玄奇的巫術就會大道嗎?這是兩碼子事,就怕你會了一點雕蟲小技,而對大道卻渾然無知,這是多令人擔憂的事呀!至於你說你有朋友正是這樣,或家人正是有這種毛病該怎麼辦?我們也只能樂觀其成吧!一個人的力量實在無法糾正整個世界,但是你可以先把自己糾正好,把自己做正確,這就是你能給予這世上的人們做最好的示範了。


 

禪院軼事:一捧山菠菜

作者:李奕

這次抱著歸正的心上山行禪,有幸得到機會在廚房學習。

在廚房正忙,志工送來了一大捧鮮嫩碧綠的野菜——山菠菜,她交代了菜名,放在廚房邊上,就去忙了。我這邊原本沒頭沒腦地忙亂著,心裏本來就亂亂的,瞄了一眼那捧菜,雖然放得整齊,可是莖細細的,只有巴掌長,小圓葉,根上帶著泥土,還沾滿黑色的草葉肥碎片。這麼細碎,洗起來很費事,而且這麼一點點,也炒不成一盤,怎麼處理啊。於是,我乾脆選擇逃避,不去面對。

過了一會兒,臺灣志工看到了,提醒說山菠菜已經發蔫了,要趕緊洗出來,否則要被浪費了。這下逃不掉了,只好硬著頭皮開始洗。山上洗菜,一再提醒保護菜的生機,一般要將莖葉分開後再洗,千萬不能用力壓或揉搓。可這捧小菜,細細碎碎,連泥帶草葉肥的碎片,洗起來很是考驗。我不情不願地洗著,心裏滿是想逃避的心思。正在這時,一位平時做主廚的臺灣志工,來廚房幫忙。我心裏忽悠了一下,推脫有別的事情,想把清洗山菠菜的事,推給她。沒想到她沒有絲毫的猶疑,一口答應,立刻洗了起來。那份謙虛踏實的態度打到了我。

每次經過水槽,都看到臺灣志工弓著身子,認真地洗著那捧菜,一棵棵,去掉菜根,理好,輕柔地入水,絲毫看不到厭煩。不一會兒,原本看著鬧心的一捧菜,像被施了魔法,變得清爽乾淨,充滿生機,看得我的黃庭都開了。

中午吃完飯,正在廚房收拾,洗菜的臺灣志工,又來廚房幫忙了。她經過洗好的山菠菜時,停下來,再次仔細地檢查,發現有瑕疵的根莖,用手輕輕地摘出來扔掉。這份用心和認真,再次給我深深的觸動。

準備晚餐時,這讓志工頂著烈日細心採摘,又被精心洗過的山菠菜,在我心裏已經有了重要的位置。該怎樣才能不辜負這捧老天的饋贈和志工們的用心呢?量太少,無法炒成一盤菜,可雜在其他青菜裏炒,又對不住大家的用心,試試看能不能做湯吧。先放金針菇熬了湯底,但山菠菜該什麼時候放呢?早放了是否會變黃變爛?先煮一小棵試驗火候吧。沒想到莖葉細小的它,竟然比較禁煮,煮了會兒還是綠綠的,口味也比較清爽,不會軟爛。這下安心了一些,在出湯前把菜都放了進去,用湯勺輕輕攪勻,湯鍋裏碧綠的山波菜配著白色的金針菇,很是悅目。回想上午志工把它送來時,自己嫌棄它的態度,滿心慚愧。

大地的饋贈,有時看似不起眼,當恭敬用心地珍惜與對待,就會變成滋養大家身心的寶貴食物,帶給人美好的感覺。「山菠菜」的這堂課,臺灣志工們的身教,示範了什麼是「恭敬與用心」。生生不息的天地化育,要用這份恭敬與用心,才能接住不辜負啊。


 

「廉」的故事——【子瞀不顧】

【原文】

子瞀媵楚,直行徐步。澹泊為心,富貴不顧。

周鄭子瞀,媵於楚。成王登臺,臨後宮,宮人皆傾觀,子瞀直行不顧,徐步不變。王曰:「行者顧。」子瞀不顧。王曰:「顧,吾以汝為夫人。」子瞀復不顧。王曰:「顧,吾與汝千金。」子瞀仍行不顧,王下臺,詢知其守儀節,不貪貴樂利,遂立為夫人。

呂坤曰:「好視喜聽,女子常態也。子瞀不顧楚王,可以觀閑定之養;許以富貴不動,可以觀澹泊之心;一顧不顧也,而天下聞其賢,後世仰其德。然則女子一言一動,可不慎乎。」

【白話故事】

周朝的楚成王是一位卓越的君王,頗具明君風範。他在位的四十年,楚國蒸蒸日上,與齊恒公爭霸,成為霸主之一。他對待流亡中的重耳,體現了寬厚的氣度,有卓越的戰略眼光。可惜最終沒有聽子瞀的忠告,死於繼承人的威逼之下。

他年輕時,曾有一次登上後宮的高臺,要視察後宮的佳麗。

在那個年代,後宮美女眾多,最大的夢想就是君王的青睞。後宮的美女們一聽到這個消息,激動萬分,炸開了鍋,無論是平時深受君王寵愛,還是沒機會得到關注的後宮女子,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出頭露面、博得君王的歡心的好機會。女子們早早開始做起了精心的準備,謀劃著如何描眉畫黛,怎樣穿上自己最美的衣裙,個個都想把自己打扮得豔麗動人。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楚王來登上高臺的時候,三千佳麗已經簇擁在高臺前的空地,個個都打扮得美豔異常。雖然不能大聲說話,但她們目不轉睛地追隨著楚王,盯著楚王的一舉一動,內心渴望著楚王能把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楚王的目光淡淡掃過人群,希望從中能選出心儀的人。

突然,楚王發現,在推推擠擠的一堆美女後面,慢慢走來一位身著素淨服裝的女子,她步伐從容,儀態端莊,似乎眼前發生的一切跟她無關一般。這讓楚王產生了好奇,他立刻問身邊的侍從那位女子是誰?侍從說:「她是鄭國陪嫁過來的,叫做子瞀。」楚王說:「你叫她往這邊看過來!」待從立刻大聲叫到:「子瞀,大王命你轉過頭來。」 子瞀遠遠地聽到侍從的召喚,心裏震了一下,但是沉吟了兩秒,依然低頭不語,也沒有轉頭。

楚王看了很是詫異,忍不叫到:「你轉過頭來,我讓你做夫人!」台下眾女子聽了一片譁然,可是子瞀卻仍不為所動。她心想:自己從小學習了那麼多女子的行為規範,不能因為大王的一聲召喚就不顧啊。再說也許大王這是在拿她開玩笑吧。楚王的夫人、妃子大都是有顯赫家庭的。或許大王只是憑一時興致,隨口而說的罷了。她嘴角保持著微笑,仍然沒有看楚王。而這時所以佳麗的目光全都在盯在子瞀身上,有些已經眼紅得都要噴火了!

楚王見子瞀還是不為所動,就又換一招,說:「你轉過頭來,我賞你千金!」話語一出,其他宮麗們驚叫連連失聲驚歎:「哇!為什麼大王一下賞賜這麼多呢?」 可是子瞀聽罷,卻覺得楚王這樣是在利誘她,若是為利所動不符合從小學習的女子行儀規範。因此子瞀依然沒有理會。

這時楚王的注意力對其他佳麗失去了興趣,全都被子瞀吸引了,他三步並做兩步,自己下了高臺,讓侍從把子瞀叫到身邊,想親自問個究竟。

子瞀這時才緩緩地回答:「小女聽說,婦人的行儀應該以端莊和順為好,不應虛有美麗的外表。今天大王在臺上,如果我左顧右盼,爭取大王的吸引,就太失禮了。我沒有轉頭看大王的時候,大王用夫人的尊位和用金錢的賞賜希望我轉頭看過來,但是若我真是為此轉頭,豈不是在貪圖富貴享樂嗎?這樣有違聖賢的教誨,哪裡算得上是個真正有義有禮的女子呢?」

楚成王聽了,非常讚賞和感動。楚王說:「尋常女子,都喜歡紮堆湊熱鬧,閒聊別人的八卦,喜名好財。而你子瞀不為富貴所動,可見你的內心非常淡泊名利。你這樣不失儀節、不貪圖利益、注重人格尊嚴的品格,難能可貴啊!不立這樣的女子為夫人,我楚國豈不是不講禮、不講義嗎?」楚王當場欣喜地下令,請子瞀做了他的夫人。子瞀覺得楚成王不僅沒有怪罪她,反而很欣賞她遵守行儀規範,內心很是欣慰。

後來針對策立太子,楚王曾經問過子瞀夫人的意見。子瞀說:「我同意大臣們的意見,大王的長子商臣,是個內心殘忍的人,不可立。」楚成王雖然看重子瞀的意見但是畢竟長子是自己最喜歡和倚重的,猶豫多時,最終還是立了商臣為太子。可是之後楚王發先作為太子商臣人品不夠理想,想換太子。這是子瞀從維護國家穩定的角度,勸楚成王不要輕易更換太子,否則楚王將自身難保。但是楚王這次依然不聽子瞀的勸告想要廢太子,子瞀感覺到事態嚴峻,以死相勸,自盡而亡。

果然,太子商臣怕楚王改變主意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立刻發動了政變,最終逼楚王自殺。

可見,子瞀雖為婦人,但恪守禮義,而且聰慧睿智,對時局有清醒的判斷。可惜,兩個關鍵時刻,楚王都沒有聽取她的意見,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呂坤評論說:「女子一般常被所見所聽所吸引左右。而子瞀能不為楚王召喚所左右,可看出她的嫺熟淡定的素養;而楚王許以富貴她依然不為不動,可以看到她的澹泊之心。子瞀被召喚而不回頭的故事,讓全天下都知道了她的賢淑,因而後世敬仰她的美德。因此女子的一言一動,難道不應該謹慎嗎?」

(改編自蔡振坤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二集第3冊廉篇《子瞀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