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029期:2011.08.11

一、 主題文章:《黃庭禪與孩子》

為實現個人成長而修行,其結果往往不僅只是自己得到了自在與解脫。其實在我們每人身邊都有一群人,他們需要透過我們的成長來獲得成長的機會。每個人都是別人生命中重要的因素。想想你身邊的人,為了他們,讓我們更加精進的修行吧。

二、 黃庭遊記詩集:再少​​一點

一首原創的小詩,文筆清新,語義透徹的寫出了人生的誤區與方向。用心去品味,用身來感悟……

三、 誤會集拾遺:先救誰?

老婆與媽媽同時落水,假設只能救一個的情況下,先救誰?這道假設的題,常常愁坏了眾多的男性朋友,也鬱悶壞了眾多的女性朋友。這只是一個假設的問題,我們是要藉助它來學習的,因此看完後,大家要更加打開心胸,從理性的角度思考聖賢的教誨,舉一反三,就能收穫更多處事的智慧。

主題文章:黃庭禪與孩子

作者:陳方

我是一個幼兒園老師,每天和孩子在一起。我愛笑,帶出來的孩子都愛笑。我情感細膩,帶出來的孩子也都很重感情。可我有個問題,就是容易被情緒控制,有時候會對孩子發脾氣,忘了心中的愛。讓孩子們有時候要小心翼翼的看我的臉色。因為被情緒困擾而犯過很多的錯誤,所以一直在找讓自己能夠靜心、不糾結的路途。後來,有位家長給我推存了張德芬的書籍和黃庭禪張慶祥講師書籍和經典,當我認真閱讀了書籍和聽張講師講的經典後,心靈突然間打開了一片新的領域。這讓我好奇又期待,抓住機會,快馬加鞭的去上了黃庭禪的課程,課程中,感覺自己如乾涸的海棉不斷吸取。在每個體驗練習中都拿自己做實驗,在自己身內尋找情緒的主角在哪裡,瑞穗姐好聽的聲音、真誠有方法的講課深深的吸引我。我在思考,如果我在帶孩子時和她一樣有方法、不再被情緒控製而可以純粹以愛為出發點那多好。我下定決心,既然方向找到,自身就要朝這個方向大步往前走。既然好的老師已經在身邊,我就得飛奔著去學習。感恩老天安排的這一切,讓我內心每天都在自在與喜悅中。

回到生活和工作中,先從對孩子的態度來內觀自己的黃庭是否放鬆、是否與能量和平相處、是否跟著情緒走等等。正好領導將我調到去帶一個新班,也是畢業班,我一走進教室,裡面的孩子們吵得像熱鍋裡的螞蟻。大聲說話、喊叫、下坐位、亂跑、亂跳,另一個老師在扯著嗓門大聲喊讓大家安靜,可是絲毫都沒有效果。整個場面感覺很不舒服,黃庭一股氣又熱又緊的往上沖,臉都紅了,出於職業習慣,馬上想要這群孩子安靜下來,正準備製止,想到講師說的一句話:專注在內是進步的階梯。這時正是內觀黃庭,練習不被情緒控制的大好機會,於是我先不開口,而是開始內觀。黃庭這股氣一直在往上沖,一會很緊、一會很脹、氣在變化不同的感受讓我去體會,內心裡的言在糾結著。比如:快點批評這班孩子,太不懂得規則。另一個言又出來:你剛到一個新班要以愛為基礎。

這時教室裡的孩子如我氣一樣的在奔騰,真所謂是內外夾擊,在這時體現得淋漓盡致。那個老師還在大聲的喊著這群孩子,一邊將求助的眼光投向我,我把課程教的法寶拿出來:鬆開肩膀,敞開胸膛,讓這股能量自由。不理會內心的聲音,只是完全放鬆的與這股氣和平共處時,發現氣慢慢地在平緩下來。再看看眼前這群依然吵鬧的孩子,內心突然多了一份愛和理解。於是我走過去問他們誰想玩遊戲?孩子就是孩子,聽到玩遊戲,馬上就被吸引過來,我開始講遊戲規則,然後跟他們玩了一個手指遊戲,就這樣孩子們都從無序的吵鬧中安靜了下來。

這讓我明白了一件事:其實孩子在吵鬧的時候,正是他們內在有一股很強大的能量,孩子不會抵抗,也不會忍耐,他們只是在用最自然的方法抒發能量,可對於大人來說卻覺得他們很吵,很煩人…其實當我可以與我內在的能量和平共處時,就能感應到孩子內在能量的清真與純粹,跟孩子相處,其實是一場能量與能量的交流,能敞開胸膛,把我內在的能量也放開時,就能跟孩子的能量和平共震,完美和諧的共舞呀。以前我沒有學會這樣看問題時,雖然抱有對孩子無比的愛,卻被能量上面攀附的情緒控制,常與他們呈對抗僵持狀態,那種能量的反抗讓我身心俱疲,卻解決不了問題。很慶幸自己學了黃庭禪,讓我終身受益。

做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在各方面都有壓力。有家長、領導、孩子等等…還有自己本身生活上的問題,很多老師都會習慣性的壓抑心底。當有天實在忍不了了,就會爆發在孩子身上。之前的我就是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幸好有幸讓我學習到了黃庭禪,跟隨張講師指引的方向,在解決情緒困擾後,在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裡,才能更智慧的找方法解決。學習完回來,我沒有停止過練習。每週都盡量參加生活禪,我解決不了的問題,生活禪的伙伴們會一起商量,給到我前行的動力。很感謝這群聰明、可愛、調皮的孩子,天天都給我功課,讓我有一次次內觀黃庭的機會,從中獲得成長。真希望有更多的老師能接觸黃庭禪這門學問,得以從壓力中解脫,活出人生真正的意義。更希望慢慢能有更多的孩子,不再因為釋放能量而受老師的苛責,不被老師的情緒影響,真的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祝愿每個孩子都在幸福和理解中長大,為了孩子們,讓我們所有的老師們和家長們趕緊學習和成長起來吧!


 

黃庭遊記詩集:再少​​一點

作者:美慧

生命總是少了些什麼?
邁步行腳 千里之外
風塵僕僕 紅塵浮浮
故事豐富了
行囊卻沉重了....

太多了!
如果可以 停止添加吧
讓浮游的腳步,停歇
讓混濁的心思.沉澱

安靜吧!
一層層的向內走
猶如洋蔥般的剝除
中途
辛辣是勇氣的挑戰
剩最後一瓣硬殼的脫落
那是 「空」 的滋味吧!

沒有了硬殼
生命變柔
沒有了框框
生活謙和

風來竹面
雁過長空 的灑脫
至柔.亦至剛


 

誤會集拾遺:先救誰?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問:假設老婆與媽媽同時溺水,此時你的能力只能救一個人,要先救誰呢?

張講師答:這道理對於現代人,真是不說不能明白呀!古人對於一個人會有多重視、會把他放在生命中的哪個地位,完全是依據這個人在我生命中的恩義深淺來區分的。對你恩義最重的,就擺在第一順位;對你恩義居次的,就擺在第二順位,其它以此類推。而一生中對你恩義最深、最不敢忘懷的,眾生沒有可以例外的,古人把它分為五等,依序是「天、地、君、親、師」。

為什麼把天、地擺在恩重義重的第一、二順位呢?這就像古人的一句話:「吃果子拜樹頭」。天地間那麼多生物的生命之所以能傳延,所賴的就是天地的德澤,若沒有了天地,你的生命、你父母的生命、你的國家、甚至所有的萬物,就都像無根的草,要怎么生長呢!任誰的恩惠再怎麼大,包括你的國家也好、你的父母也好,都無法與天地相比的,因此把天地擺在要終生所感恩、所要保護的第一二順位。

那又為什麼把「君」擺在第三順位呢?這個「君」字,狹義的來說是指為民服務的國君,但國君也只是國家的代表而已,所以「君」字廣義的來說,其實是指保護著我們的國家。為什麼要感恩我的國家及國君呢,因為沒有國家哪有我們呢?看看那些國家殘破的地方,哪有一個家庭能圓滿幸福的呢?哪有一個人能夠安居樂業呢?這一切的成就,都要感謝國家的保護之恩才能達成的,因此要把「君、國家」擺在終生所要感恩、所要保護的第三順位。

第四順位是「親」。它所指的是我們的父母、雙親,更廣義的說可以涵蓋到爺爺奶奶。沒有爺爺奶奶,也就不會有父母,沒有父母也就不會有你,這恩惠不只是生下你,接著得一把屎一把尿,不離不棄的懷抱你三年,再來還要教育你、花錢讓你上學、包容你的叛逆、呵護著你吃飽穿暖、為你娶媳買屋…不必講這麼多,就光剛出生那三年把屎把尿不離不棄之恩,就足夠讓你回報一輩子也報不完的了。天下除了天、地、國家之外,還會有誰對你的恩惠比父母的養育之恩來得更大的呢?幾乎不可能的了!因此把父母擺在終生所要感恩的第四順位。

第五順位是「師」。就是為你傳道、授業、解惑的恩人。廣義來說就是指導你向上的老師、師父、前輩等皆屬之。一個良好的老師能給你正確的人生觀,引領你走向人生的正路;一個好的師父能幫助你更順利的進入各行各業;一個具有正見的明師,能節省你到處追尋的時間精力,能指引出你內心的安寧幸福,能引領你修性了命,並走回自己的心性本源。這種恩惠遠比那些能給你名、利、吃喝玩樂的朋友要有益得多,因此把「師」擺在終身所應感恩的第五順位。

至於其它妻子、兄弟、朋友之類,或者也有讓你對他的恩惠不敢忘懷的,但其大小總難超越天、地、君、親、師的地位。因此遇有兩難的情況,古人取捨的順位總以「天地君親師」的得失及安全為優先,有餘力才會考慮到其他者的身上。好比你的雙親的得失與國家衝突時,要以國家得失為優先。為什麼,因為當國家的利益不能保有的時候,你的雙親的利益也無法保有了。這是本末的抉擇。

當然有些不明理的人會批評這是一種不公平,實際上這件事不能以公平的論點來衡量的。舉例來說,好比一個人的手指被毒蛇給咬了,情況十分危急,在深山又無法得到及時救助,此時如果不把手指切掉,必不能保命,此時該怎麼辦呢?你應該建議他切掉手指頭呢?還是讓他死了算了?我想任何人都會要求他壯士斷腕,切掉他的手指頭。為什麼?因為命比手指重要呀!這不是公不公平的問題,而是碰到兩難時,必需在大、小之間做適當的取捨,不因小而失大,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若因小而失大,不是一個愚夫嗎?

因此,當碰到媽媽和妻子都落水的兩難抉擇時,如果還有理智可以思考,要先救誰呢?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先救媽媽!有餘力再救妻子!既使這位妻子因此而溺斃,那位妻子在天之靈也還不失一個孝媳的神格。如果你考慮得失之後竟然先救妻子,而讓老母親溺斃,那叫忘恩負義的傢伙,神人共憤的。為什麼,因為連世上對你恩惠最深的人你都可以棄之不顧了,以後還有什麼人你還會放在心上呢?恐怕只有能讓你縱樂的人才引起你的注意了,那這不是比畜牲還不如了嗎?

孟子有段話說得很好:「得其大者為大人,得其小者為小人。」大人君子和小人怎麼分呢?凡事懂得報本的,懂得其護守根本的,這是有智慧的人,就是大人。不知報本,只看到枝葉一時好處的,這就是見識淺陋的小人了。

現代社會上的人,常把不重要的事看成很重要,把很重要的事看成不重要,到處充滿是非不分、大小不分、枝葉與根本分不清的人,凡事都跟著感覺走、跟著慾望走、跟著自我走,一點也不懂知恩圖報,不懂本末,無怪乎是非錯亂,積非成是了。

因此,當你下次再碰到兩難的取捨時,請就以孟子這句「「得其大者為大人,得其小者為小人。」為取捨的依據。若果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正見,相信世界的公平正義已經不遠了。

當然,很多現代媳婦看到這樣的論調心中五味雜陳,不贊成嘛又太自私,要贊成嘛又不甘心!但該講的話我還是得講,因為這只是個代表性的議題而已,社會上每天發生類似這樣大小、輕重不分的事情還多著呢!譬如可以為了整夜打電動而白天不上班、可以為了買手機而去搶劫、可以為了一點憤怒而殺了父母…要解決這些亂象,只有把大小、本末的觀念確立清楚,才有回歸正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