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文章: 對治我的不耐煩
習性牽纏,焦躁不安時,她想到了「寬兩秒」這個法寶,一次真切的練習,讓她感受到癢癢的氣血如跳動的音符。貼近內心,終於明白聖賢真樂之所在。練習就有收穫呀!
二、問答集錦:遵守諾言要如何才不會變成古板?
人們都以守信為美德,可是明理的人會告訴你,有的信不必守啦!那麼,什麼時候該守信,什麼時候該權變呢?
三、小樹苗:於細微處見真章
不喜歡的課題偏偏送上來,她該怎麼辦?繞開很容易,投降的後果就是裹足不前。鬆鬆地迎向它,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四、園丁故事: 「信」的故事——【卓恕辭恪】
我們與人的約定常因突發狀況而變化,可古時候,卓恕與諸葛恪相距千里,卻能克服重重困難,守信赴約。一起來體會這則美談背後的美德吧。
對治我的不耐煩
作者:張鳳
明明下定決心,要在這次「寬兩秒」的回爐淬煉中好好練習,卻還是被自己的沒耐心打敗。每天回報次數看似很夠,但是自己知道,其中有很多水分。要麼計數器不自覺多摁幾次,要麼睡前再惡補幾次甚至十幾次。雖然已經完成一輪練習,卻還是心虛,不敢進入下一階段。申請重新再來一輪,希望此次能夠有所進展。
剛申請再來一輪,就發現自己學習生活開始忙碌起來,實驗也到了需要花很多時間的階段。剛開始蠻擔心自己會忘記常常回來練習,可是縱觀這幾日下來,還蠻感恩正在經歷的匆忙和「無聊」的日子。
近段時間是研究生階段比較關鍵的時段,需要自己主導和設計畢業論文,這關乎自己畢業,算是一件比較大的事情。設計這一部分工作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去做,本以為愛動的我,做起來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哪知道,自己的沒耐心和粗枝大葉讓我吃了很多虧。配個溶劑,別人覺得很簡單的事情,我要反復好幾次才可以弄好,浪費很多材料,也浪費很多時間;一些器材,別人用了很久都還是好的,我一上手,要麼遇到很多問題,要麼就被我製造出很多問題。好在,這些問題我都可以通過學習和反復操作克服,但是有一個困難,卻讓我畏懼,也差點打敗我。
這個困難就是在實驗的過程中,每做一個樣品,都需要我坐在儀器前面一動不動近一個小時,需要一直去聞樣品的味道,一刻也不能錯過。這件事情對我來說,真的可以用「如坐針氈」來形容。剛開始進行這個實驗,我坐的凳子在那一個小時裡面,被我挪來挪去,弄得實驗室都是響聲;一會兒,手又不自覺去拿手機,明明知道不能玩,會影響實驗,但就是要伸手過去拿一下,看一下,然後不情願地丟開。看到自己焦躁不安的樣子,又好氣又好笑。所以,在實驗剛開始的那幾天,我每天都很累,身體緊繃,心裡壓抑,各種負面的想法也接踵而至。
直到某天,才突然意識到,我不是在練習寬兩秒嗎?為什麼不能在那個不耐煩的時候去練練?之前一直很害怕自己不耐煩,覺得自己太沒程度,但現在已經被逼到不練就沒有其他辦法的地步,好吧,那就嘗試回來練練看。
進實驗室之前,帶上我的手錶和計數器,開始實驗,調整一個輕鬆的位置坐好,坐姿上也不能懈怠,讓自己背打直。
帶著一份輕鬆的覺知去進行實驗,身體一動不動,卻很快緊起來,那就放鬆身體;黃庭開始緊起來,有一點堵,我先看看這個堵能有多嚴重,繼而一種癢癢的感覺也升起來,開始想去拿手機,也想去調整凳子的位置。這個時候,我把手搭在黃庭的位置,去感受裡面,看看那個堵,居然是流動的,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那個癢,原來也是跳動的小小音符,很細很細。當我手搭上去,去感受這一切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與心的距離好近,感覺之前一直沒這麼關心過它。這樣先看清,然後再用上寬兩秒,發現實驗過程並沒有之前那樣難熬。
這幾天下來,從心態上來說,能心甘情願去做枯燥的實驗。而從結果上來說,就是實驗的過程比較順暢,而自己的身心也輕鬆很多。突然有點體會到顏子「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和他居陋巷卻依然不改其樂的感覺。
此刻,再看講師在《道德經》裡面講的這句話:「你無時無刻都在對你的身、心、靈做出抉擇,而抉擇不同必定造成結果不同。」內心更加有所體會,還是提醒自己:練習,練習,再練習!
遵守諾言要如何才不會變成古板?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同學問:老師好!遵守諾言、說到做到,是我的父母和老師教我的,我也儘量按這個標準要求自己。對孩子,我也這麼要求,可是發現孩子會有抵抗。自己也覺得這麼做不太對,給人感覺很古板,而且有時候答應了別人也做不到,這個度怎麼把握?
張講師答:論語裡面有一句話,是說「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大德、小德就是大原則小原則,「閑」就是柵欄、引伸為規矩的意思。這話的意思是說,大的原則我們得遵守,不能逾越規矩啊。比如說不可以殺人,不可以偷盜,這是做人處世的大原則,怎麼能夠逾越呢!這不能逾越的。又比如你答應小孩說禮拜三要帶他去看電影,但是那天真的碰到很重要的事,你真的走不開,這時你不妨跟小孩打個商量,跟他改個時間並無不可。事情有大有小,看個電影只是娛樂,它可有可無,並非什麼大事,所以這事是可以商量的、可以改變的,這就叫「小德出入可也」。
所以,即使是答應了的事,若在更大的事面前,也是可以更改的。言出必行固然很好,但若不知因事情的大小來做變通,反而是一種執著了。
莊子裡面提到這麼一段故事。尾生這個人一向信守承諾,有一天他和一個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結果女子沒有來,不幸又發生洪水。尾生為守信,抱著橋墩寧死不去,最後不幸被大水淹死了!世上竟也有這種人,信守約會承諾固然重要,但此時大水淹過來了,趕快逃就是了嘛,命比較重要嘛,為什麼還信守那小小的承諾去抱住橋墩不走呢,這就是不知大小先後呀,這就是不知權變啊!
所以,很多的德性雖好,但是跟更大、更重要的目標相抵觸的時候,也要知所權變的,不然就叫執著啦!
於細微處見真章
作者:李磊
類風濕性關節炎困擾了我很多年,也是因為它,我有幸遇到了黃庭禪。
一早起來,胳膊和腳掌的疼痛仍舊來襲,病痛難格,常快活便是功夫。心頭上那股被包裹的氣中有點啥?敢去看麼?能看得多清晰?這快樂的功夫練到了幾分?這一年來,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參加了五次,這一次我又看到自己的哪些習性?
開課前一天的志工培訓,學習了張講師的視頻『做個「土」志工』,又一次在腦子裡告訴自己要默默無言地付出!
午餐後洗碗時,看到大家都蹲下來用冷水洗,我的病最怕冷水,心中的氣血頓時堵堵的。想去邊上的水池站著洗,又覺得跟大家不一樣不好意思;可蹲下來,關節僵硬痛得難受,怕那揪揪酸酸的氣血又會湧上來。在這樣的糾結中,還是選擇了蹲下去洗,可蹲也只能半蹲,再往下蹲,那股堵堵悶悶的氣血就會糾纏著不走。
碗筷還沒洗完,只聽背後傳來一句:「李磊,怎麼不蹲下去洗碗?」回頭一瞧,輔導長正看著我,於是我微笑著回答:「嗯,關節不好,蹲不下去。」她說:「關節不好可以站著洗呀!」我愣了愣,看著周圍蹲著洗碗的志工們,再看看自己半蹲的姿勢,真的很彆扭,自己不舒服,旁邊的人看著也不舒服。既沒有對碗筷的恭敬心,也丟了內心的真實和坦率。上所施,下所效,如果小樹苗營地中也出現這一幕,那我會給孩子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一絲一絲的愧疚湧了上來,酸酸的,看著它。
雖然在頭腦裡一遍遍告訴自己,要默默無言地付出,可到行持時,完全被氣血上的陰私打敗。怕疼,怕被氣血糾纏,只要有這私欲在,小樹苗的五顆心根本無法在我心中澆灌!平日每遇到這樣的氣血來時,總是選擇繳械投降,這投降的後果就是裹足不前。
第二天,小樹苗們來到了營地。上午的天氣特別好,課間,小樹苗們都來到草坪上遊戲。以前我總是覺著自己僵胳膊僵腿的,從不參與任何活動,會游離在愛好活動的人群之外,可這回看著小樹苗們歡快雀躍的樣子,我也被吸引著來到了他們的身旁。
就在我盡情體會著孩子們的喜悅時,忽然,一群跳繩的孩子大聲呼叫:「李磊老師,李磊老師,快來幫我們甩繩子!」心頭忽然一緊,哎呦呦,這可怎麼辦?好吧,緊也得上啊,孩子們的要求不能不滿足吧,但還是見到那股氣血的餒。
當甩起繩子時,哎呦呦,我的胳膊喲,要多酸有多酸,要多疼有多疼,咋辦?看著孩子們信任的目光,我怎麼能溜啊,可心裡就是酸疼啊,忍忍再說!孩子們跳了會兒更興奮,要求相互比賽,哎呦呦,我這一時半會兒還不能下臺,只能繼續甩啊!當下能做的就只有關節鬆,不斷地鬆。
甩著甩著,黃庭一竅忽然鬆開,僵硬酸疼的胳膊忽然變鬆了,甩起繩子來輕鬆有節奏,黃庭暖暖鬆鬆地好舒服。哎呦呦,渾身輕鬆,孩子們一個比一個跳得好,看到他們滿足的表情,我好來勁,於是鼓勵不會跳繩的小樹苗也來嘗試,孩子一開始膽怯,在大家一次次鼓勵下也勇敢地鑽進繩子裡,雖然沒有成功,但看得出已經不再怕了。
上課鈴響起,小樹苗們一溜煙回課堂去了,而我還沉浸在大汗淋漓全身舒暢的感受中,這感覺就如在中嶺山上一天行禪後的舒暢感,帶著成人之心接納心頭那股氣血的發生,那股能量就是這麼這麼的自由!這門學問原來要這樣來練習,其中的真意只有於細微處見真章。
改脾氣去毛病怎麼做?這次小樹苗志工的經歷,給了我確鑿的練習方向:圍繞主軸一門深入,練!練!練!
「信」的故事——卓恕辭恪
【原文】
卓恕辭恪,某日復來。屆期果至,樽酒相陪。
吳卓恕,嘗還會稽,辭太傅諸葛恪。恪問:「何日復來?」恕言某日。至日,恪為主人,停不飲食,欲以須恕。賓客咸曰:「會稽建康,相去千里,道阻江湖,風波難期。」俄而恕至,一座皆驚。賓主酬酢,盡歡而散。
恕與范式略同,而恕較甚於式。恪之信恕,亦更甚於劭。蓋式則自約期於劭,恕則因恪問而率爾對以期。劭則僅告母具雞黍以俟之,而恪且延賓客,停飲食以待之。其知之深也,實以其信之篤也。
【白話故事】
三國時候,吳國有位名士叫卓恕,是會稽人。他有一位做太傅的朋友,住在建康這個地方,名字叫諸葛恪。
有一次,卓恕要從建康回會稽去,臨走之前他向諸葛恪辭行。諸葛恪就問卓恕:「你什麼時候會再來建康看我啊?」卓恕就和諸葛恪約定了一個日子。諸葛恪很高興地回應說:「好的,我到了那一天一定在家等你。」
這一天終於到了,諸葛恪準備了酒宴,還邀請了很多客人,準備一起迎接卓恕。客人們都到齊了,酒宴也都備好了,諸葛恪坐在主人的位置上,卻不動杯筷。大家問他原因,他堅持要等卓恕來了才用餐。
客人們不禁面面相覷,紛紛說道:「從會稽到建康,相隔千里,其間江湖阻隔,這一路上各種風險,難以預料呀!」
一會兒,只見卓恕風塵僕僕地趕到了,客人們驚訝萬分。諸葛恪和卓恕一起給所有的客人敬酒,大家被二人守信的品格深深觸動了。
卓恕與漢朝「張劭待式」故事中的范式有相似之處,但卓恕比范式更加守信。諸葛恪對卓恕的信任程度也比張劭對范式更深。范式是主動跟張劭約定再會之日,而卓恕是因為諸葛恪詢問,才定了再來看望的日期。張劭僅僅將這事告訴了母親並準備了飯菜,而諸葛恪則邀請了賓客共同參與,卓恕不來他就不動筷子,靜靜等待著。諸葛恪真的很瞭解卓恕,深信他不會失約,是因為他自己內心信實,篤定不移。
(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初集第2冊《信》篇之【卓恕辭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