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文章:讀《忠經》感悟
可能很多人對「忠」字都充滿誤解,但若有緣對照細讀《忠經》,會發現它無比的智慧與對生活、工作的莫大助益。作者從善的點滴起步,一點點體會到《忠經》內藏的妙處。
二、問答集錦:為何聖賢也有不孝子?
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都很不成器。這不禁讓人懷疑,聖人能讓天下大治,應擁有人世間至高的智慧,卻為何連自己的孩子也教育不好呢?人力與自然法則相比,我們應更加謙遜,更多的敬畏。
三、小樹苗: 在家務實踐中生髮感恩之心
15歲,正值青春叛逆階段,但他卻每天在家務中樂此不疲。不僅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飯菜,外出旅遊還能幫父母安排得妥妥貼貼,他的內心時常湧動著孝親與感恩的暖流,溫暖著全家人。
四、經典故事:陽子之宋
陽子到宋地遊覽,在店家住宿時有個驚奇的發現。店家對一美一醜兩位妻子,總是善待醜妻而苛待美妻,這是何緣故?一段經典中的小故事,藏著一份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呢!
讀《忠經》感悟
作者:李燕
在讀《忠經》之前,我對「忠」的認識停留在「精忠報國」、關羽過關斬將找劉備等這樣的故事上,對盡忠的看法是對某人無條件的服從和信任,從來沒有想過一個「忠」字還會有人為此寫了一篇文章,竟然還是儒家經典。作為中國人,對中國國學經典內容真的可以說是孤陋寡聞了,汗顏啊!
學完黃庭禪的初階課程後,回家開始做張講師指導的課後練習。其中有一個功課是聽完張講師對《忠經》的講解後寫篇心得,於是我就在網上找《忠經》,希望能下載下來邊讀邊聽,對比找到一篇下載下來,看到《保孝行章第十》只有十個字,當時就覺得下載的內容可能有問題。為了確定下載的《忠經》是不是張講師講的那部,我開始邊聽邊和下載內容對照,發現我下載的內容有一些是錯誤的,如《百工章第四》中「入則獻其謀,出則行其政」下載得不對;也有一些漏掉的,如《保孝行章第十》下載的只有《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兩句,其他內容都沒有。
就這樣邊聽邊對照,磕磕絆絆好長時間才聽完,有時間也會誦讀《忠經》,這樣聽讀下來,自己對「忠」的認識改變了。
原來「忠」不是對他人的無條件服從和信任,而是「忠者中也,至公無私」。而且不同的人盡「忠」也有天道可循,要「從順命不從逆命」,如張講師講到「聖人從道不從君,孝子從義不從父,妻子從理不從夫,弟子從仁不從師」,讓我漸漸理解了「至聖」孔子、「亞聖」孟子為何會有那樣的言論和行為,身為凡夫俗子的我們因為不瞭解而胡言亂語,真的是羞愧。感恩張講師為我們撥開迷霧,讓我們能夠循著光明踟躕前行,也許我如蝸牛一般,但堅信方向對了,總有到的那一天!
以前聽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本認為不過是勸人向善的說辭,而《忠經》中的《證應章第十六》中「惟天鑒人,善惡必應。善莫大於作忠,惡莫大於不忠。忠則福祿至焉,不忠則刑罰加焉」,讓我明白善就是忠,於是我對張講師提倡的記錄「善本」更加用心,把記錄當做每天的必做功課認真執行,一段時間記錄下來,感受到記錄善本的妙處,心變得柔軟,身邊的人事物也都讓人感覺舒心,安心自在的時刻越來越多,「作善降之百祥」原來真實不虛!
中華文化真的是無盡的寶藏,哪怕自己只是偶然的有一知半解,卻越發覺得自己無知。
感恩張講師!感恩黃庭禪!慶幸自己走上正確的「尋心」之路,雖然只是淺顯認識,但我一定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為何聖賢也有不孝子?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問題:聽了張講師您在《傳習錄》的解惑,讓我明白了大道原來都是在講自己心頭的事情。孝敬不僅是做人的根本,和身心性命還有關係,真是不容小視。可是,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都是很壞的小孩,聖人連自己的孩子也教育不好嗎?
張講師答:聖人如果不必治天下,那麼他剩餘的時間就在家裡教小孩,那麼以聖人的聖智,他要把小孩引領上正路的機率勢必要比常人要高得多的。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做事情懂得掌握根本,不必像我們老走冤枉路。
然而堯舜為天下眾生日理萬機,不像常人有那麼多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所以太子就交給宮裡面的人帶,太子是以後的主人,宮裡面的人看見太子做錯事也不敢正面指正他,因此這太子反而不容易受教,我想這才是太子驕縱的主因。這現象就像現在的富二代一樣,拍他馬屁的人多,他就會自以為地位很崇高,他認為別人不敢對他怎麼樣,因此對別人就容易頤指氣使,所以個性變得傲慢的機會就很大。
所以不是聖人不會教小孩,而是時勢使然。在堯舜聖君的時代,他們總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對於自己的家務實際上是分身乏術的。
再說,孔子不也曾講過一句話嘛,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世上大多數的人都是容易被別人影響的,唯獨這最高智慧的人和最劣根性的人,就這兩種人各有各的固執,非常不容易被影響。「不移」是什麼?就是不論你再怎麼誘導,他都堅持己見。所以最上智的人你就是要教壞他,他也不會變壞,因為他不受你影響。你看那舜的父親、弟弟、還有他的後母,心腸都非常的壞,天天想害舜,但舜也沒變壞一丁點;而那些不肖之徒,既使你把他放在聖人的旁邊,經過了好幾年,他也沒有一點變好的跡象。
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教育能夠改變的是中間大部份的人,但對於最聰慧的人來說,他不必你教,他做得比你好太多了,我們的教育對這種人來說是多餘的;至於最卑劣的人,既使是一流的教育家,也不一定能改變他分毫,對這種人只能退而求其次,設法能夠讓他少幹一點壞事,就算是功德一件了。
因此,聖人但求問心無愧,至於能不能改變別人,甚至是改變自己的小孩,只能盡力而已,沒有人敢打包票的。
在家務實踐中生髮感恩之心
作者:志功
我的兒子今年15歲啦,前移七八年,在我沒有學習黃庭禪之前,對孩子幹家務我們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2014年,孩子上完珠海首期小樹苗課程後,我和愛人就開始慢慢引導他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一開始,小傢伙也不太願意,我們常會報以溫柔的堅持,於是他也慢慢地接受了。當然,有些時候我們也不絕對,孩子偶爾偷個懶耍個賴,我們也沒太刻板當回事,這樣反而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溫暖和有彈性。
2016年以來,愛人重病後,孩子逐步承擔起更多的家務,洗碗、灑掃、跑腿、搬東西……透過慢慢的歷練,各種家務逐漸幹得有板有眼、有模有樣了,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像出門旅遊我們完全不用操心,基本上跟著走就好了。特別是這個暑假,每天的做飯炒菜基本由他承包了,上網搜菜譜,洗菜、切菜、上鍋、顛勺,有條不紊,做完還能把案板清掃乾淨,做出的菜葷素搭配、色香味俱佳,儼然一個大廚的模樣,我和愛人時常心生喜悅,也能感受到孩子對她媽媽的愛,對我操勞的一份心疼和分擔。前不久,我們決定去北京玩幾天。兒子說:「我想帶上爺爺奶奶一起去。」我和愛人馬上答應說:「好啊!」我們知道這是兒子在報恩。
這幾年,愛人治療期間,兒子需要經常吃住在老人那裡。老人在生活起居方面對他很關照,那無條件無所求的愛時時滋養著兒子的內心,他也懂得投桃報李,每天飯後主動搶著去洗碗。每次我回父母家,總是能聽到老人對他的表揚,對孫子非常的滿意。雖然,後來老人沒有去北京,但不影響兒子對爺奶的一份孝敬的心。
不可否認,他也有很多的缺點,但我始終在默默關注和欣賞著他身上的「正」「靜」、與人為善和處事彈性,時不時他還點撥我兩句,讓我如夢方醒,看到自己的「執」。今年夏天,我們這裡尤其的熱,曾經怕熱的他竟然能夠做到安靜不躁,簡直讓我吃驚。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中華老祖宗多麼深邃的學問隱含在這樸實的文字中。感恩遇見黃庭禪,結識小樹苗內心成長營,讓我初步領略國學、教育真正的精髓,受益匪淺。
陽子之宋
作者:張慶祥 講師講解
經典引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故事來源:陽子之宋,宿於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莊子·山木》
張講師講解:
陽子到宋地去,在旅途中找了家客店。店老闆有兩個老婆,一個非常美,一個非常醜。可是,仔細看這個店老闆,他對那個醜的很好,對那個美的很差。陽子很納悶:「為什麼啊?你怎麼做法跟別人不同?」店老闆說:「那個美的每天都在計較她的美,表現她的美,形容別人的醜,拘拘礙礙那麼狹隘,那麼好爭,看久了厭不厭煩呀?厭煩!所以我一點都感覺不到她的美。那個醜的,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醜,形容自己的醜,她心地是那麼的善良,讓人看了是那麼樣的不忍心,所以看久了,也不覺得她醜。」
回想一下你身旁那些常常見面的人,你還會覺得他美或醜嗎?很少!因為天天看,哪裡有美醜?你看到的是什麼?個性!就只看到這個。辦公室裡,有的人天天塗脂抹粉,一點點雀斑都不出門的,其實沒人會在意這些,你就知道這個人夠愛打扮的,其他的你已經都忘了。不可否認,對剛認識的人,人們會去判斷他的美醜,因為這是第一感覺,可是久了之後呢?絲毫不會用美醜去審查他,完全沒有。
陽子對弟子說:「你們聽好,要記得哦!做該做的事、做好事、做對大家有益的事情、做最智慧的事,但不要自己褒獎自己,不要把功勞往身上扛,這樣的人走到哪裡,人家都會給你留一份餘地。」
——整理自張慶祥講《道德經》第5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