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文章:共贏的解決方案
工作中遇到雙重施壓,翻湧的情緒下,變得疾言厲色,可是於事無補。覺察自己、並有方向的調整自己後,事情出現了轉機,共贏背後的關鍵是什麼呢?
二、問答集錦:為什麼要學習《易經》?
說到《易經》,常人就會聯想到算卦,但萬經之王的美譽難道只是因為能預測未來嗎?這部包天包地,世間一切都包含的經典透徹著宇宙的真理,抽象而精微。學習這部經典的好處,本篇為您一一道來。
三、小樹苗:青楓俠,照亮青春期的迷茫
女兒說:「我希望通過這個課程讓自己更有信心地面對中考。」可是這個課程裡,卻見不到一絲課業的內容。這是什麼課程?藏了什麼寶藏,會那麼吸引一個青春期躁動迷茫的孩子呢?
四、經典故事:大鵬鳥的傳說
北極深海充滿神性的大魚——鯤,一心到達南冥天池享受無窮無盡的自在。為此牠要水擊三千里,扶搖九萬里,卻矢志不渝。邁入修行,先要改變生活習氣,脫離原有羈絆,同樣是無比的考驗。一起從鵬程萬里這段氣壯天地的故事裡,汲取巨大的能量吧。
共贏的解決方案
作者:文春玲
清晨,正在站樁時電話響起,被突然打擾感覺黃庭立刻開始湧動(範圍5,緊度4,溫度4),心裡盤算著怎樣快點結束電話後可以繼續專心的站樁。
接通電話後,從對方急速的表達中,知道前幾天因工作需要,進行臨時內部調崗的工作阻礙升級了,幾個一線員工聯合起來抗議,集體請病假,導致基層單位負責人兩頭為難,束手無策,又不想得罪員工,所以讓員工逐一給我打電話.....聽到一半時我內心有個不情願出來:為什麼每次員工之間不好解決的問題和難題,上級領導和基層單位負責人都要把矛盾集中到我這裡?我不得不被夾在中間,所要面臨的困難誰來替我解決呢?
當聽到對方越說越不理性的言語時,黃庭湧動立刻升級,語氣變得嚴厲冷漠,對方瞬間安靜下來……無聲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完全被情緒帶走了。當下返觀覺照,去看清激起情緒背後是什麼?幾秒時間發現攀附了的各種私欲.....
汗顏!開始放鬆肩膀、四肢、胸膛,用手按著內心,讓能量自由在湧動。調整了自己居高臨下的語氣,以成人成己的心,先讓對方訴說,在耐心傾聽對方表達時,感覺到心胸一點點敞開後黃庭氣血也漸漸順暢與安寧,思路隨之漸漸清晰。在後來面對接二連三的電話時,不急於提要求談制度,而是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愛的情況下,表達真實想法,自己始終將心比心進行慢慢引導.....如此幾番,事情漸漸出現轉機,最終朝著預定目標向好發展。
通過此事,獲得的心得是:與人應對進退時,首先檢驗自己內心的寬闊與否很重要。放下對待,去感覺對方言語背後的需求是什麼?不當行為背後是未被滿足的需要,站在對方立場將心比心,凡事都可以尋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同學問:雖然《易經》有著「群經之首」「萬經之王」的美譽,但佛陀沒有學過《易經》不是也照樣成佛了嗎?《易經》與我們到底有怎麼樣的關係呢?
張講師答:
《易經》是在講一個原則。比如說做人處事的原則,《易經》是用卦象的方式,用氣數的方式,來呈現你正處於什麼狀態下,而此狀態下用什麼原則會最好。
你說如來佛祂也沒有學《易經》,但也成佛了,話是沒錯,但如來成佛也得要依循一定的原則才行的,而那原則是相通的。我們常有疑惑,我們不知道做人處事應該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才好,就算有個原則在,但那做人處世的原則又是依據什麼而來的呢?這原則乃是依據陰陽的消長的原則而來的,也就是說古人並不是故意去編造什麼原則的,古人是最尊崇大自然的,一切的原則都是依著大自然的法則而定的,因為宇宙的真理本身就長這樣,古聖人理解這個真理,然後仿效宇宙真理的模式,去訂定人類應遵守的法則。人在天地之內,唯有遵從天地的大法則,人類才能得到最大的好處。
人類遵循著宇宙的法則,把它拿來修行就是明心見性的學問,把它拿來做人就是為人處事的道理,把它拿來應對進退就是所謂的禮節儀軌,把它拿來看天就是天文,把它拿來看地就是地理。因為易與天地準,易經是講宇宙的法則,所以易理在宇宙間是無所不適用的。
佛家講因果,說佛畏因,人畏果。眾生是看到果了,才知道當初做對了還是不對了,然而佛的高明是那個因出現時,祂就知道未來的果是好是壞了。而整部《易經》就是講「因」。為什麼古人要占卦,占卦就是要知道我現在這事情因緣俱足是在什麼狀態下,「因」已經有了,如果繼續下去,那未來的果是好是壞也就知道了。因此學《易經》很通透的人,給人的感覺就是大智慧,你會感覺他的智慧通達,非常聰慧,事情還沒發生,末來的吉凶已經了然於胸了。
然而易理精微,一般大眾並不容易理解,易理有深有淺,深的我們不懂,但我們也可以從最簡單易懂的開始入手。《易經》裡最簡單而可入手的,就屬卦辭爻辭了,因為它已經寫成字了,不再是卦爻那麼抽象了,然而這些文字又是怎麼來的呢?它就是聖人根據卦象裡看到的氣數消長類型,把它模擬於人事上像是一個什麼樣的氣氛,找一個最類似的氣氛模擬出來之後,把它寫成一段文字,所以易經裡的卦辭爻辭就是模擬那氣數消長的氣氛而來的。那個氣氛現在已經是這樣了,若是投一個什麼樣的變數下去又會演變成如何,究竟是更好還是更壞,聖人就把它模擬為人事上的一種氣氛,寫成最簡短的文字,讓我們更容易體會。所以卦辭爻辭都是一種比喻,依照這比喻和指引,能夠讓我們生活得更正確,更光明。
所以我們看《易經》,所學到的就是一種大原則,而不是學一個單一事件,它是一個準於天地的學問,它不僅是放諸四海皆準而已,它是準於天地,準於宇宙的一個根本性的學問。
青楓俠,照亮青春期的迷茫
作者:君影
2018年暑假,我和孩子一起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青楓俠特訓營,這次課程特增加了去古北水鎮遊玩的項目。在這個過程中,我有機會去更好地覺察自己,覺察我和孩子的互動模式,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
本來計畫暑假帶女兒去別的地方玩,但是她跟我說:「媽媽,這次青楓俠課程對我非常重要,我希望通過這次課程更好地瞭解自己,讓自己更有信心地面對明年的中考。」於是,我義無反顧地答應了女兒的請求,一起踏上了北上的列車。
可以說,這次課程讓我和孩子都有意外的收穫。
在水鎮遊玩的那天晚上,我們一起參與了一個遊戲活動。遊戲規則是:1.老師將家長和孩子分組,每個組由不同家庭的家長和孩子組成,父母和孩子要互換角色,父母變成孩子,孩子充當父母角色;2.每個組都被分配了一定數量的活動經費,大致每人50塊錢,父母不能額外出資消費,所有的吃、喝、玩、樂都囊括在50×N人的經費裡。錢統一由孩子保管,選出一位孩子記帳,所有消費必須經過孩子同意後才可以花費出去。
在這個過程中,我更多地瞭解了我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也更加看清了自己。
作為父母,我們往往想當然地將自己的需求強加給孩子,而對孩子真正的需求採取漠視、忽略的態度,以我們的權威來壓制孩子,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使孩子淪為父母的「附庸」。細想起來,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啊!
今天,剛好也讀到武志紅的著作《家為何會傷人》,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真愛是尊重孩子獨立的愛,真愛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滿足他不同的成長需要,真愛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並樂於看到孩子的自我獨立和自我成長。」父母教育孩子的出發點往往是好的,但是我們如何才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做到付出真愛而不是溺愛或錯愛?這真是一個難題。
經過兩天青楓俠課程的洗禮,我也驚奇地看到了孩子的驚人變化,真是太神奇了!
當課程結束,我們一起坐在返程的地鐵上時,我看到了一個彬彬有禮的小姑娘。她一路上都在踐行著「禮」。當她不小心碰了別人的時候,趕緊說「對不起」(以前她遇到類似情況只是會白一眼那個可憐的人,也不說話);放東西時放到不擋別人路的地方(以前是順手就丟在座位旁邊);看到抱小寶寶的阿姨趕緊讓座(以前也讓,但總是需要我來提醒)。現在她做事積極主動,心甘情願,與從前形成鮮明的對比。一路上她興奮地跟我交流著課堂中的點點滴滴(以前是媽媽不停地問,她才不情願地說幾句),主動告訴我老師講了「不學禮無以立」、「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這時候,我忽然覺得我們之間的距離是那樣的近,沒有敵對,沒有抗拒和反抗,這才是家庭成員應有的關係呀!
當我們依依不捨地和大家告別的時候,我忽然覺得,我們這個大家庭是那樣地讓人留戀,一群有著共同志趣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培養造就未來國家棟樑之才而積極努力,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感謝志工及課程對女兒的認可,課程結束時,她獲得了小樹苗志工的榮譽證書,讓她有機會去服務小樹苗,就讓「服務」精神紮根在我和女兒的心田: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去説明人,就會過得充實、有價值。
大鵬鳥的傳說
作者:張慶祥 講師講解
經典引述: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莊子·逍遙遊》
張講師講解: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冥」是深不可測的意思,「北冥」是北極深處的海,北冥跟後文的南冥是相對的,「南冥」指的是南極深處的海,這兩個相對之下,比喻南冥是真正一望無際的大海,可以遨遊可以自由自在的大海,比喻解脫後的境界,比喻西方的極樂世界。
「鯤」是鯉魚之類,是充滿神性的魚,牠可以變化,未變化之前叫做鯤,這是比喻,比喻人未變化之前是眾生,變化之後還有很神性的去處,北極的深海裡有一條神化莫測的大鯉魚,牠名字叫做「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這條魚之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非常非常廣大。「大」字可以比喻面積的大,「大」字也可以比喻牠的神化莫測,高大的大,偉大的大,不一定指實體的體積。這條鯤神化莫測,真是不可限量。比如說小獅子你不可以小看牠,小獅子雖小,手無縛雞之力,未來它會成為獅子王,大可以指牠的神化。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充滿神性的鯤,雖然生活在水裡,時機成熟時可以一躍而化為大鵬鳥,開始鵬程萬里的里程。畢業的時候我們都喜歡寫「鵬程萬里」,意思是說你現在雖說看起來像個醜小鴨,以後會是一隻鳳凰,會飛在天的意思,跟鯤化為鵬一樣的意思。
大鵬鳥是怎麼來的?
傳說中大鵬鳥由鯤所變來的,鯤的志向很高遠,牠終日仰慕遠在南方無極無窮的大海,牠想要逍遙真正的大海,盡情在裡面自在的逍遙,牠知道當海上下起了傾盆大雨的時候,天上的水氣和海面的水氣會非常旺盛地對流交融,
這個時候,那條具有神性的鯤,如果能一躍而過九丈的高度,便能趁著兩股水氣交融的時刻,一躍飛升為大鵬,那個瞬間牠可以脫離地心引力的限制,超過九丈,然後往上飛馳長出雙翅,變為飛魚。在一刹那間轉變為很大很大的羽翼,化為大鵬,衝上九屑,展開牠嚮往的南冥遷徙的道路。這就是一個大鵬傳說的故事。
這條鯤已經做好了準備,牠等了很久很久,終於有一天,海面上下起了傾盆的大雨,非常大的水氣能夠對流,在天氣跟地氣很旺盛交融的時刻,牠毫不猶豫往上衝刺,一躍而起,牠準備趁著天地之氣往南冥飛去。
然而鯤一定要一次躍過九丈的高度,才能脫離地氣的引力。第一次衝刺牠可能過了六丈的高度,但沒有脫離地心引力,此刻牠會重重地再摔回海裡,但是牠不因此而氣餒。一次次往上衝刺,雖然牠一次次被摔回海裡,但最後一次牠使盡力氣往上一躍過了九丈的高度,牠成功地脫離地氣的限制,瞬間化為一隻飛魚,再從牠的兩肋化出一雙若垂天之雲的巨大的雙翼。這時候牠開始有了往南冥飛去的本錢,就是那個雙翅,展開牠的鵬程萬里。
這個傳說只是一個比喻,然而這個地球上無數的造化之妙,如果不是我們親眼所見,實在是非凡人所能盡知,科學家以後還會有很多很多不斷的發現,或真有這樣的事也不一定。但寓言就是這樣,不必真有其事,取牠的意即可。
這裡莊子用鯤比喻帶有尊貴佛性的眾生,用北冥比喻受到氣數限制的凡塵,就我們現在這個領域,看起來是自在的,其實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想老也不可能,想長那樣也不可能,用大鵬比喻懷著無比崇高志向,要奮起追求聖賢仙佛的那些智者,那些有志向的人。
這個凡塵雖好,但就如狹隘的北冥,總是受到氣數及各種煩惱枷鎖的限制,有一天,若一氣不來,這一口氣出去吸不進來了,我們的肉體就開始腐敗,生命開始一個未可知的輪轉,你無法控制的。任你怎麼聰敏,任你財富有多少、地位有多高,到那時你才發現,絲毫由不得你控制的。就因為,在這個領域裡面很多的苦惱、很多的限制,所以這隻充滿靈性的鯤,牠便想要找一個更寬廣,更自在的南冥。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這個是在比喻,比喻眾生雖然卑微,但他卻充滿著偉大的神性,未來可能做佛,他的未可限量,可以有非常偉大的成就。所以說,鯤現在是活在水域裡面,活在有限制裡面,但其未來的造化,未可限量。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指眾生只要一有了決心,一變化了氣質,一引動了身中無比奇妙的造化,就可以成為一個覺悟的修行人。一隙之間由鯤變為鵬,鵬不是佛,但是已經成為一個有方向的行者。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這隻由神鯤所造化出來的大鵬鳥,是非常非常大,光是看到牠的背就有幾千里之大。
「怒而飛」,怒是奮力,牠奮力鼓動著牠的翅膀,往天空飛去。
「其翼若垂天之雲」,牠奮力飛到天空最高處去翱翔,牠的雙翅一展開,就像垂在天邊的雲,那麼寬、那麼廣、那麼巨大。若垂天之雲是個比喻,就是雙翅一張開就把太陽給遮住了。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這隻大鵬鳥沿著海飛行,「海運」是順著海飛行,牠要遷徙到南方那個真正寬闊無邊的大海,因為那個地方才是牠要尋找的逍遙的樂園。
「南冥者,天池也」,這個南極深處的大海叫天池,天池是所有海中最大最大的。莊子是用它來比喻永恆的歸宿,比喻西方的極樂,比喻我靈性的出處。所以南冥跟北冥來相對,就像是凡間跟西方來相對,是一樣的意思。
「《齊諧》者,志怪者也」,「齊」,是齊國,國名;「諧」,是書名;「志怪」,志是記載,志怪是記載奇奇怪怪的一本書,齊國有一本書叫「諧」,是專門是記載奇奇怪怪的一本書。
「《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齊諧》裡是這樣說的:相傳有個鯤化為鵬要遷徙到南極極深處的一個大海,牠不僅一躍而上要超過九丈,才有機會變為大鵬,化為大鵬後要一下子脫離地的吸引力非常困難,牠還得要助跑,要水擊三千里,牠奮力鼓動若垂天之雲的超大翅膀,拍打著水面,在水面上助跑三千里,漸漸往上飛,脫離水面而上升。看過老鷹下水去抓魚的畫面,就知道水擊是什麼意思,一開始拍都是拍在水上的。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摶」,拍打;「扶」,雙翼駕著空氣,叫做扶;「搖」:就是不穩定,搖搖擺擺,動盪的。牠拍打著翅膀駕著風,搖搖晃晃努力往上飛,一直要飛到高達九萬里的地方,才開始往南飛行的旅程,水擊三千里僅是助跑而已。三千里跟九萬里這麼高,是形容凡事起頭難,好比一個人開始要邁入修行,一開始要改變生活習氣,脫離原有的生活那一段,就是所謂助跑要三千里,騰空要九萬里。這一段是最花力氣的,是最緊要聚精會神的,因為原有的生活習性,總是充滿無比的吸引力,想把你拉回到原有的習氣裡面去,對於剛立志想要好好修行的人來說,這是無比的考驗。
「去以六月息者也」,「息」是休息、息養、長養的意思。然而修行不是在一開始的時候一鼓作氣,衝刺三千里跟上了九萬里就行了,接下來還要面臨一連串漫長的考驗,牠要連續飛行6個月,才有機會到一個可以立足的地方,可以停下來休息,有機會喝口水,吃點食物,調養一下疲累的身軀,一飛就要能夠衝刺,要六個月。
此處莊子用大鵬徙於南冥的過程來比喻一個修行人應該持守高亮的志節,到達南冥享受無窮無盡的自在,是他的理想,但達到這個理想之前,依然不忘他那個高亮的志節。
大鵬鳥有什麼志節?
古書這樣記載:鵬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鯉泉不飲。
鵬,不是高大潔白的梧桐樹,牠不停下來休息,不是虛心有節的竹子所結出來的果實,牠不吃。實際上這非常困難,因為竹子開花都非常困難,還要結實,竹子會結果沒有錯,但是非常非常難。不是清淨甘甜的水,牠是不喝的。
牠要求一切要潔白,要虛心有節,要清淨。而在這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海上勢必很難找到牠所需要的,沒有辦法滿足的。因此,勢必有忍饑甘辱的決心和毅力,雖然有無限的阻礙,仍能夠不斷地往南去衝刺,才能夠完成這趟的旅程,
所以莊子選用大鵬來比喻有德的君子,忍饑甘辱去實現他的理想的這種精益的過程。
摘自張慶祥講《莊子》第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