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328期:2019.12.01

一、主題文章:走一程,看一程風景(上)

同樣的課,即便上過二十遍還想再來上,它的魅力在哪?您不好奇嗎?它不僅讓您快速長養精氣神,還能切身體會經典中大道的真義。

二、問答集錦:為什麼要學《易經》?零基礎能學懂嗎?

《易經》是萬經之王,如果你能把《易經》的象學看懂,再看其他經典就能觸類旁通。沒有底子的人不用擔心,關鍵是要有「先立乎其大者」的老師帶領,從道德根本入手,才不會鑽入技藝之末的死胡同。

三、厚生集:心靈的洗禮

放生中,他超越了恐懼,懷著對生命的敬意,護送一條條小生命暢然游走。外在生機勃勃,內心如春暖花開……

四、園丁故事:「悌」的故事——【廷機教弟】

明朝的李廷機做了高官,身為平民的弟弟特意穿戴一番,去京城探望哥哥。噓寒問暖之後,哥哥卻讓弟弟換回以前的穿著,這是何道理呢?

走一程,看一程風景(上)

作者:木蓮

沒來過這裡的人,大概很難理解:

一個好吃的東西,不停地吃,多少個也就膩了;一首好聽的音樂,反復迴圈,多少遍也就煩了……怎麼有這樣一堂課,你明明知道,坐在那裡會發生什麼事,會有什麼感覺什麼思想,還願意一次次來?

有這樣的學生……是不是太「笨」了一點?

哈!還真的很難說,除非你親自體驗,再來上初階。

不過,課程創辦人張慶祥講師早就解過這一題了:

「總而言之,就是說你有點浮躁,叫你上你就浮躁,還沒上你就浮躁了。等一下要上課,還沒去你就知道,有種無趣的感覺就來了……然後坐久了又覺得枯躁、難過,這個就是逼著浮躁不停地來找你。」

第一次聽到這,我暗暗吃一驚:不是都討厭浮躁嗎?怎麼還有人主動來找浮躁、難過的感覺?這心是有多大……

張講師繼續:「一再地經歷那種練習,就是為了創造一些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機會……會有這麼一次,在最關鍵的時刻,拿出最原始的心境去面對各種感受,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得到釋懷……不論節目、名詞怎麼換,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就是跟你裡面所發生的一切和平共處,目的就是要創造機會,讓這個機率提高而已。」

沒想到吧?很多人以為來禪修就是來體驗寧靜、輕飄曼妙的感覺,沒想到卻來這裡「吃苦」的!來這裡創造「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機會:比如靜坐,一段時間後,面對身體各種酸麻痛癢,還能堅持不動,「既不忍耐也不起來」……;比如站樁,最後幾分鐘,一再試再蹲低一點,看看自己「怕個什麼」呢……;再比如課程中某環節某句話,忽然調動了你很大的情緒,而你無可逃,只好去經歷胸膛裡氣血的上衝下洗……

在這個大家都想求舒適、走捷徑的時代,主動來「找苦吃」的人恐怕真的不多了……更多人打著「自由、自尊、不將就」的旗號,大多背後其實是受不了一點委屈,不肯吃一點虧、一點苦……

張講師說:「教你心裡進入空無,是為了這個『道』。道是什麼?裡面蘊藏無比巧妙的返本還原的陰陽造化之妙……這裡不是僅僅只教你一個解決煩惱的辦法、平撫情緒的辦法……吃這麼多苦,我們是有更高深的目的。」 我想,這也許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兜兜轉轉,在外面學了一大圈,最後又回到黃庭禪,跟著這赫赫而無名的「農夫」講師的原因吧?

也許有人又會問:那這門學問是有多迫切的事嗎?等我老了再來學、再來養生不行嗎?等我多賺一點錢、等我先買個房子、等我攢多點假期……大家都很會體諒自己,跟自己談條件。然而,現在問題是,老天每次給你送上一道身心的考題,是不跟你談條件的!而你也沒辦法跟老天爺討價還價……只能看著生命中一次次無常,令人唏噓。

張講師說:「智者總是把握當下每一個『時』來修煉,以提升自己的智慧,而凡夫往往只挑自己喜歡的『時』來練習。」黃庭禪這門學問好處,正是在於它不談任何條件,只是教你在各種境遇下、任何時空,只要心情來了,氣血一動,是非難辨之時,如何不被情緒帶跑,還能問問自己:成人成己,大小先後,當務之機是什麼?

初階課裡,有一個舉例的影片片段讓我印象深刻:一個人面對一匹躁動的馬,從開始的激烈對抗到溫柔馴服……那匹躁動不安的馬,多麼像我們胸膛中時時奔騰的氣血呀!一個人到底要費多大勁,才能時時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也正是初階課最難能可貴的地方——不只是通過站樁、靜坐等活動體驗精氣神的快速長養;在自身中體會經典中的「觀自在」「觀妙觀徼」等字字珠璣;更重要的,是把大道一脈相承、非常幽深的性理心法化為現代男女老少都可以聽得懂、做得來的「寬兩秒」四步驟:

一,      覺知心情來了

二,      用手按著內心

三,      感受能量自由

四,      做成人成己的事

每當內心感覺有一點卡、有點不安時,提醒自己就是一個「時」。把握這個「時」,儘管鬆鬆地去練習,原來我們的心胸可以更加開闊……慢慢你會發現,說穿了,世界上沒什麼能卡住你,往往只是被一點「感覺」所牽絆……

每回歷事練心,精氣神是日漸長養,還是削伐凋零?換句話說,老天給我們多少回饋,不在於具體做了什麼事,而是在看你內心感覺一卡的當下,如何應對?

孟子說:「勿忘、勿正、勿助長。」你只需要靜靜去感受,和胸膛中各種變化面貌的氣血和平共處……「當你不逃避、不打壓任何一個正在胸膛中升起的感覺。當你放棄用力掙扎的時候,它就失去狂野無比的力量。」

別小看這短短的「寬兩秒」四步驟。它確可以將最精粹的中華文化,從身外到身內,從頭腦到內心,落實在一個人一生的家庭、言行、日用倫常之間……


 

為何要學《易經》?零基礎能學懂嗎?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員問:講師您已經講了很多部經典,每一部都很重要,感覺自己還沒有學好。那現在要開始學《易經》,就很猶豫要不要學,是該先學好其他他經典再學這一部,還是可以跳過其他經典,直接學《易經》呢?如果完全沒有其他經典的底子,來學《易經》,能聽得懂嗎?

張講師答:

這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學習已經足夠了,不需要別的啟發和指正,那就照你目前的方式學習就可以了。

古人說《易經》是萬經之王,為什麼說《易經》是萬經之王呢?因為《易經》是一個模擬的學問,是一個模擬學,《易經》裡每一卦每一爻都會有「象曰」兩字,所謂的「象」,就是舉一現象讓我們可以模擬到方方面面的意思。如果你能把《易經》的象學看懂,那你再讀任何經時,將變成超級會模擬的,你的模擬能力將觸類旁通左右逢源,將遠遠勝過那些教授的想像力。所以學完《易經》,瞭解了象學,再回頭看別的經典,那些經典對你而言就都變成白話文了,不再那麼艱澀了。因為任何經典都是模擬學,都是利用列舉一些現象來讓你類比自己內在的心性狀態而已。到那時你也會深深認同「《易經》是萬經之王」這句話了。

至於《易經》這學問普通人能不能學懂,這則和教的人有很重要的關係,因為《易經》是無所不包的學問,所以教《易經》的人要根據學問的輕重緩急來講解《易經》,不能本末倒置。什麼是本末呢?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就是學問的本末。《易經》最重要的目的,是教你怎麼順應自己善良的天性去做人處世,而世間的得失榮枯是其次。孟子說:「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教《易經》的人要先把《易經》教我們的道德立穩,那麼人世間趨吉避凶的道理就藏在做人處世的態度裡面了。《易經》用卦爻氣運變化現象,舉一類似的例子來模擬其得失,讓我們做人處世能順應天性自然,而得到最大的好處,這就是《易經》的首要目的。

所以說,沒有基礎的人能不能學《易經》呢?當然可以的,而且可能還比那些學過很久《易經》的人更適合。為什麼呢?因為幾乎所有學《易經》的人,心裡都懷著能預知未來吉凶,進一步能趨吉避凶的目的,《易經》固然有這些功效,但這只是《易經》的技藝之末,而非《易經》的根本。一開始就學錯《易經》的人,总是總是喪失了道德的根本,而花大把大把的時間,鑽入一條條技藝之末的死胡同。這種狀態下,就算你能踏罡步鬥、機關用盡去趨吉避凶,也有可能取得一時些許的好處,但連佛都得承認祂無法勝定業,何況是個凡人呢?最終那些機關用盡的人,最後還是要敗天在天理昭昭因果報應的天律之下。

因此,沒學過《易經》的人一開始就從《易經》所要教導的道學根本入手,將卦理卦象適度的模擬到自己的心性中,去瞭解體察心性與天理的順逆,便可类從《易經》中得到長長久久的莫大利益。因為,道是一部大《易經》,人身中的心性是一部小《易經》。人雖小,但其心性與大道相比,卻具體而微,因此,以卦象體察自己內在的變化,便可解破大道於一身之內。這才是《易經》真正的目的,豈是那趨吉避凶的小小目的而已。

我喜歡追隨孔孟的腳步,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先瞭解《易經》到底在說些什麼,模擬人物情境,反觀俢己的心性,以這根本來學《易》,就比較不會走冤枉路。沒學過《易經》最好,像一張白紙一樣,反而能吸收到最根本的東西。


 

心靈的洗禮

作者:王兆峰

參加耕讀歸來,意識到大家共同修習的重要性,於是主動申請加入陸地生活禪。

第一次參加生活禪,約好早上一起去太湖放生。之前曾經和家人一起放生過幾次,但堅持得不好。現在大家一起約好每週放生,讓我得以與習性抗衡,也更加珍惜這難得的共修機會。同學之間互相促進、彼此鼓勵,讓自己修行的腳步能實實在在落下來。

生活禪那天,看到幾位同學一早就帶著一桶準備好的鱔魚在太湖邊上等著,頓時心生歡喜,為這份善意的守候。我是北方人,沒有碰過鱔魚,看到跟蛇一樣的鱔魚時,感覺瘮得慌,可是當一位同學開始恭敬地念起放生詞時,我的心一下子寧靜下來,情緒被感染,能量在傳遞,恐懼感不覺消散,內心生出對生命的敬意。

當去接觸這軟軟滑滑的鱔魚時,我不敢抓得太緊,只擔心抓痛牠們,不敢抓起就扔,擔心牠們會害怕,我用兩隻手輕輕抓起,托著牠,送進水裡再鬆手。一條、兩條、三條……

牠們有的開心地直接游走,有的在水邊不動,好像有幾分不舍,有的豎著探出頭,好像是在表示感謝。看到牠們在水裡自由自在,自己也非常舒暢,內心的僵緊一下子化開了,黃庭暖暖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小小鱔魚已經回到牠的家了,而我,還有我們來放生的這群人,在黃庭禪的指引下,正走在找尋內心的家的路上,以還它一隅安寧。

通過這次放生體驗,我暗下決心,在未來的日子裡,要更加珍愛生命,放生我的心念,放生我未來可能遇到的各種人、事、物。我要用生命點燃生命,「生生不息」將是我這輩子永遠的主題。

感恩這些小生命帶給我的各暢其生……


 

「悌」的故事——【廷機教弟】

【原文】

廷機教弟,仍易舊冠。奉命維謹,可謂二難。

明李廷機,官大學士,弟布衣自家至京候兄,方巾鮮服以見。廷機詢家事及寒溫慰勞語畢,訝其巾服,問曰,入泮乎,納粟乎。弟皆曰否否。詰其原冠何在,曰,在袖中。廷機曰,仍冠此,毋徇俗。弟奉命易冠,毫無難色。

文節昆仲,可謂難兄難弟矣。兄已官至學士,而弟仍布衣,至偶戴方巾,即使易冠,人幾疑為不相容,實則愛之以德,不忍其弟失禮耳。而弟亦奉命惟謹,略無難色,尤為人所難能。

【白話故事】

明朝有一位叫做李廷機的人,他自幼刻苦努力學習,後來做了朝廷的高官,在皇上身邊負責太子教育相關的事情,可是他的弟弟還是普通老百姓,在家種地。

有一次,弟弟要去探望哥哥,他特意穿上光鮮的衣服,戴上方巾,從家裡遠道來到京城。廷機見到弟弟十分高興,先問他家裡的事情,噓寒問暖,慰勞一番。講完以後,他留意到弟弟的方巾衣服,很是奇怪,就問弟弟道:「你是已經進了學,中了秀才嗎?」弟弟回說沒有。廷機又問:「那你是納了粟,捐了官職嗎?」弟弟仍說沒有。

在當時,以弟弟的身份,這樣穿著是不符合禮節的。所以,廷機問弟弟:「你之前戴的帽子還在身上嗎?」弟弟說在衣袖裡,廷機說:「你仍舊戴這個好了,不要跟著世俗去做。」弟弟聽了哥哥的話,一點也沒有遲疑,當眾就把帽子換了,絲毫沒有為難的神色。

旁人看到這一幕,覺得哥哥讓弟弟下不來台,以為兄弟二人關係不太好。其實哥哥這樣做是正是因為他特別愛弟弟,不願意讓弟弟的名聲有任何損失。弟弟聽了哥哥的話,知道自己的穿戴違反了禮節,當場馬上改過,把帽子換過來,沒有任何難為情。這樣做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很了不起。

哥哥李廷機沒有因為自己當了大官而對弟弟不合禮節的行為姑息放任,他雖然心裡對弟弟一如從前的疼愛,但該指正時及時指正。弟弟聽了哥哥的指正,當場就立刻改過。兄弟倆的這個故事,至今被人們傳頌。

(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初集第1冊悌篇《廷機教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