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文章:我的微笑練習
看似簡單的微笑,能做到不容易呢!發現自己笑不出來、皮笑肉不笑。如何發自內心的微笑?練習就有進步。
二、問答集錦:如何做到內省不疚?
想要改正缺點,卻陷入不停地自我批判,為什麼會這樣?原來自我批判背後,還隱藏著一個莫大的貪欲。真正的君子是怎樣的?
三、厚生集:第一次放生(上)
想找機會放生,卻不斷遭遇拒絕,可他仍不放棄一絲絲的可能。看似失敗的一天,換個方向,令他有所體悟……
四、經典故事:最好的生生之義
滔天巨浪,蛟龍繞船,死亡面前,他選擇了不怕,勇敢地與蛟龍拼殺,最後整船的人都得以存活。
我的微笑練習
作者:嚴善琴
2016年上了第一次黃庭禪初階課程,課後參加了寬兩秒著陸功課練習,因為體悟不深,漸漸被打回原形,身心方面還在原地打轉。還好一直在聽張慶祥講師的經典講解,非常受益。
這幾年身體一直不太好,生了二胎,更加一言難盡,哎,為什麼這麼苦?斷奶後,果斷報名寧波初階複訓,歸零出發,回來乖乖做功課。
這次的功課是練習微笑,講師也給了方向:「面見父母必有笑容,即使與常人應對,也要打從心裡存有一點善意的笑意」。
每天早上起床,對著鏡子練習5次寬兩秒,發現鏡子裡的自己很多時候是苦笑,皮笑肉不笑,生活中對著父母很多時候是苦著臉的,對待常人常常是皮笑肉不笑。
恰逢清明,跟媽媽一起帶著小兒子回老家待幾天,心想要好好珍惜跟父母的相處時間,順便找找自己的問題,好好練習功課。
回來的前幾天,說好要微笑的,但大部分時間笑不出來或者是繃著臉,而自己全然不知。練習沒方向,沒進步,怎麼辦?總要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廢。
剛好在黃庭禪學習群裡,看到一段講師答學員的分享,講的是為什麼要「勉力而行」。這個勉力而行是「努力做著該做的事情。不是為了謀私利,而是為了要導正自己的內心。」所以,看到自己那麼多問題,不去行動是沒有用的。
學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總結自己的問題,先從大的改起:第一、跟父母相處時,容易在小事上(比如看到東西雜亂、碗筷少洗一個、中藥熬好渣渣不清理)抱怨,每次看到黃庭一緊,堵堵、卡卡,笑不出來。
第二、跟常人應對時,皮笑肉不笑,缺少講師說的善意。
鑽木取火,針對上面兩大問題開始練習。
首先,看到「亂,沒有次序」,心裡送個緊緊的氣血上來,寬兩秒四步驟,心情是什麼(煩,不舒服),用手放在黃庭(這一步很重要很重要),感受能量自由(看清楚緊度、熱度、範圍),然後寬心自在,微笑著把該收拾的收拾起來。
幾天下來,練習還是有進步的,緊和堵比以前少一些,看到亂沒有那麼不舒服了,坦然了很多。而且我還體會到初階為什麼要讓學員「寡言」,回來觀照的時候,發覺話很多,一看到就抱怨,一聽到就反駁……總之,收都收不住,都被習性控制。
第二,針對微笑時很難有善意。先在鏡子裡練習,我感覺,善意表露在臉上是自然、柔和、慈愛的,內心是暖暖的、鬆鬆的。那就先這樣練習吧,看到人,不急著說話動作,先從內心給對方一個微笑,其實,我們的善意對方是能感受到的。
專注在內,是進步的階梯。確實,跟著講師的教導一步步走,感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進步。今早看到老媽的藥渣渣,心裡不堵了,但是,看到曬的被子沒有用夾子夾緊,風一吹就掉,又開始嘮叨了。不過,現在有方向了,只要不斷去練習,心就會越來越寬敞。
如何做到內省不疚?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同學問:
講師您好!自從學習黃庭禪後,發覺自己的問題越來越多,也立志想改正,但是發覺自己喜歡自我批判,也容易對自己不接納,陷入懊惱。怎樣才能做到接納自己?是先接納自己有這個情緒嗎?想學習做到君子的內省不疚,謝謝講師。
張講師答:
為什麼一個人會陷入不停地批判自己呢?你天天批判自己不夠好,難道這麼做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嗎?這樣批判就能讓自己更好嗎?
如果你真的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好,那就立刻去改掉你的毛病,去做更正確更有意義的事,不就解決了嗎?而又為什麼你要陷入不停地自我批判,而不能自拔呢?
我建議你要仔細摸摸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你將會深刻地發現,你之所以對自己有如此多的批判,那不外就是一個爭強好勝的比較心理在作祟而已!
因為你內心真正的聲音是,你希望比別人好,你希望凡事都做到讓人家覺得很好很好,於是讓大家都來讚美你,於是你就會成為眾目的焦點……你要的很多,你批判的很多,但你真正的目的其實不是想改善自己的缺點,也不是想看到自己的進步,而是想要和別人比較,想要從外在獵取一個不切實際的聲名。因此你的失望和批判才會有這麼的多!
想要得到讚美,想要比別人強,想要在人前表現出完美,而不回頭去看看自己是否踏實地改正自己,是否待人真誠,是否表裡如一。那麼這自我的批判,背後可能是一個莫大的貪欲念,也可能會養成一個虛偽。
一個人只需要活得光明磊落,活得不偷不搶,活得懂得為人著想,你並不需要職業比人家好、比人家聰明、比人家會說話、長得比人家帥、家裡比人家富有、交際比人家廣闊……你要這些做什麼呢?拿來欺世盜名嗎?不需要虛名啊!
你只要問自己:
今天有沒有做虧心事?
今天有沒有暗箭傷人?
今天有沒有高傲?
今天有沒有欺世盜名?
今天有沒有為了一點小事跟人家計較?
一個人如果能夠光明磊落地待人,如果能夠俯仰無愧,那是內心最安樂的窩,你有什麼好批判自己的呢?
所以凡事要抓到根源,不要一直問如何才能不批判自己,你需要去實踐的是,時時做個內外如一,光明磊落的人,這不就好了嗎?
第一次放生(上)
作者:心飲
幾次聽張慶祥講師(註:黃庭禪創辦人)說想修行就要去放生,因此萌生一定要去放生的想法,但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成功。這次恰逢週末,決定一個人去河邊認真找找機會。
第一天
第一位垂釣者
到了河邊木棧道上,看到有一排人在垂釣,心想這次應該可以放成了,想要開口時,黃庭卻有點卡,習性不淺啊。
為了完成第一次放生,鼓起勇氣與第一位釣魚的大叔問候,說明來意,要買他的魚放生。大叔看了看我有點尷尬,略帶微笑地和我說:「也沒釣到幾條,你要放就放吧,錢就不用給了。」
連忙表示感謝後,趕緊抓起小魚,準備放入河裡時,大叔說放到這裡還會再被他釣到。正當我猶豫想拿到遠處放時,大叔突然反悔說:「算了算了,還是不要放了,你去找旁邊的人吧,他們釣得多。」頓時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但還是極力懇求,卻也無力挽回,最後有些尷尬和無奈地離開了。
第二位垂釣者
到了第二位大伯這裡,正好見他用捕魚籠撈起了十幾條小長魚(約10公分細長),我趕緊上前說想買他的魚,大伯看了看我說:「也沒有很多,就給5塊錢吧。」當我想微信轉給他時,他說沒有手機,只收現金……
然而我也沒帶現金出門呀,大伯說那就算了,下次來吧。我無奈地轉過頭,想了想並不甘心,趕緊跑向周邊的釣者、路人借錢,可他們都沒有現金。
剛好看到不遠處,有位環衛工老伯推送垃圾車,於是跑上前去借錢,老伯聽完,沒說二話拿出錢包,找到5塊錢給我。感謝之餘,當我想微信轉給他時,老伯拿出他的老式按鍵手機,我傻眼了!沒法轉呀,於是我向老伯解釋到能否先借他的錢,明天再還給他,老伯毫不遲疑地答應,頓時內心非常溫暖。
看著眼前這位年入六旬老伯,頭髮花白,駝著背,身形消瘦,雖然做著收入微薄的環衛工作,卻很放心地借錢給陌生人,這種大度、寬闊幾人能有?於是留下號碼後,趕緊跑回去找剛才那位大伯。
還好,大伯收拾東西正準備離開,我興奮地拿出錢遞給他,大伯從蛇皮袋裡翻出裝著小魚的塑膠袋給了我,可是,小魚兒已經全部死掉了……一股失落、傷心襲上來,有些自責,為什麼自己不提前跟大伯說我要買活魚?為什麼我不事前叫大伯等一等我?然而這一切都晚了,都是因為我的過錯……
第三、四、五、六、七位垂釣者
拿著這些死去小魚,我繼續往下游走,邊走邊問,第三位、第四位沒有釣到魚。又走了十幾米,碰到第五位、第六位、第七位,說明來意後,其中一位大伯把魚籠裡的魚拿出來,裡面裝著好多小魚。
這時,旁邊的另一位大哥說:「這種小魚放不活的!這種小魚性子很急,釣上來就活不了,放到河裡也是死,你袋子裡的不就死了嗎?」此時我才明白了,這位大哥說得確實在理,這些小魚剛撈上來的時候活潑亂跳的,但僅僅脫水幾分鐘就全部死掉了。表示感謝後,繼續往下走。
第八位垂釣者
走了幾十步碰到第八位垂釣者,看到他桶裡裝著幾條活的小魚,想了想能放還是儘量放吧,萬一牠們活了呢。於是跟這位大哥說明來意,但是大哥說他這魚不賣,他就是享受這種樂趣,家裡也還有幾條,剛好能湊成一盤菜。
我勸說到道:「我可不可以用錢買您的魚,順便把我手裡的小魚都送給你都行」。雖然反復勸說良久,但大哥還是執意不肯,我便失落地離開了。
第九、十位垂釣者
接著往下走碰到第九位、第十位垂釣者,兩位老伯的桶裡只有幾條小魚,當我上前搭訕時,他們也說這些小魚放不活。儘管我想用手裡死魚去和老伯換,但他們不同意。
無奈之下,我便不再執著,看著周邊也沒有其他垂釣者了,小魚丟掉也可惜,感覺老伯人還好,便把手裡死去的小魚送給了他。雖然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妥當,但後來發現,有時憑最初善念做事也不會有錯。
反思
事罷,有些失落地到旁邊公園坐下來,好好回顧今天的事情,發現此時垂頭喪氣的氣氛完全籠罩著我,猛然回頭才察覺,光顧著放生了,都沒有好好內觀呢。
剛好現在一個人坐下來,便端身正坐起來,此時才觀到黃庭有股巨大的氣血在湧動,不停地衝擊著我。再回到情緒上,是什麼東西讓我如此低沉呢?原來是失敗的感覺、受挫的感覺、尷尬的感覺、丟臉的感覺……
憑心而論,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遇到這些感覺了,原來我是這麼怕它們呀,以至於剛剛出現不敢開口、手足無措、語無倫次等表現,直到今天我才看清原來這些攀附在氣血的湧動是這個面貌!
頓時也明白黃庭禪初階課上助教所說,渡眾生就是渡自己內心中的一個個眾生(習性),而只有歷事練心,才有機會把內心中的一個個眾生找出來渡到彼岸。
於是,我用寬兩秒練習靜靜地看著氣血,氣血的物理現象慢慢清晰,低沉的情緒漸漸遠去。
雖然是比較失敗的一天,但因此契機我發現了內心中的一個眾生,也算不虛此行。
最好的生生之義
作者:張慶祥 講師講解
經典引述: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故事來源:
荊有佽非,得寶劍於幹隊,還反渡江,至於中流,陽侯之波,兩蛟挾繞其船,佽非謂枻船者曰:「嘗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對曰:「未嘗見也。」於是佽非瞑目,勃然攘臂拔劍曰:「武士可以仁義之禮說也,不可劫而奪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棄劍而已。余有奚愛焉!」赴江刺蛟,遂斷其頭,船中人盡活。風波畢除,荊爵為執圭。
張講師講解:
有一個人叫佽非,在幹隊這個地方得到一把寶劍。在回家鄉的路上,要渡一條江。船行到水流中間最湍急的地方時,水神陽侯要害死船上這一群人,掀起了滔天巨浪,兩條蛟龍繞著這船,要吃掉他們。
佽非問划船掌舵的人說:「你曾經看過有兩個蛟龍繞著船,船上的人還可以活的嗎?」對方答道:「從來沒有,沒看過,應該是活不了了。」這種時候,他還有閑功夫問這個,勇氣也是很大。
於是佽非瞪大眼晴,捲起袖子,拔出寶劍說:「我是名勇士,今天又求得把寶劍。勇士可以好好說、好好勸,用道理來說服我,不能夠用耀武揚威的方式來屈侮我。大不了死在江裡,當江裡的一堆朽骨,大不了讓這把寶劍跟著我一起走,就這樣丟了算了,我有什麼好吝惜的!」
說完「噗通」跳下江裡面,開始跟牠們廝殺。跟牠們戰也是死,不戰也是死,那你選擇什麼?那就戰戰看!
沒想到他這股勇氣什麼都不怕,反而生出無限的力量來,把那兩個蛟龍的頭給砍了,船中的人都因而被救活了。那個陽侯也躲起來,不敢再興風作浪。這個事情傳開來後,佽非就被當地的父母官給封了官。
在生死攸關的時候,只有不貪生、不怕死的人,敢頑強跟敵人去戰的人,才能獲得最後的存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為你的生打算,不要怕這不要怕那,不論什麼感受來侵襲你,不論多麼熾熱、不論多麼麻、多麼酸、多麼難忍,跳進去,斷它的頭,就可以生,這是賢於貴生。直接撲進去,反而得到最好的生生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