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文章:那團氣,本身就帶著智慧
「心外無理」、「格致誠正」,這些傳承千年的經典精髓,怎樣才能體會到呢?他在情緒熾盛的當下,透過寬兩秒的心法,體悟到那股清真的、全身清澈通透的氣機的神奇……
二、問答集錦:如何做一個有志青年?
當今世界風雲變幻,我年輕,我普通,卻有著為國家和社會盡上力量的志向和熱血。我該以怎樣的態度起步和前進呢?
三、厚生集:這三年,哪一步不是珍貴呢?
做善事,記善本,簡單的事,卻是下學而上達的功夫,經過三年,一步步留下的腳印都很珍貴。
四、經典故事:子欲養而親不待
孔子偶遇丘吾子,驚見他痛陳人生三大過錯,並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孔子隨即警示弟子,萬不可重蹈覆轍。
那團氣,本身就帶著智慧
作者:楊真
參加黃庭禪初階至今,「寬兩秒」心法不知練了多少次,但似乎沒有成功過,然而「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練到了一次,記憶猶新。
那天,弟弟在眾人面前對我發脾氣,弟妹上前勸說,他卻將弟妹罵回屋裡,把我一個人晾在一邊。不知所措的我,當下很有心情,但提醒自己回到內心,感受著黃庭的酸與堵。可沒想到第一股氣血還沒散,第二股氣血又來襲了:家裡開飯在即,小兒子卻哭喊著說餓了,竟自跑到隔壁的小吃要了一籠蒸餃,我真想上去打他一頓來消消氣。
這時我意識到方向錯了,要回到身內,於是我感受著黃庭內那股強烈的氣血湧動,先把孩子拽回了家。可沒想到「樹欲靜而風不止」,一進家門,老婆就板著臉劈頭責怪我說:「你去哪裡了,這麼半天才回來,不知道家裡等著你吃飯嗎?」看到她那生氣的樣子,聽到她的指責,又一股強烈的氣血充上胸膛,有一種想去反擊的衝動。可我沒開口,提醒自己不要被習性帶走,就讓身內的暴風雨來發生吧!三股氣血來襲,我不想逃避、轉移,帶著這份覺知,獨自走進房間把門關上。
我盤腿坐在床上,肩膀放鬆,敞開胸膛,感覺著自己,就只是這樣靜靜地坐著,靜靜地感受著黃庭裡面氣血的翻湧。我當下的態度就是接納,讓它有什麼就存在什麼,沒有人為地用力觀照,就是按照張講師說的,鬆鬆地、簡簡單單地去做,氣血本來的樣貌呈現了出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奇蹟般地,我感覺到整個胸膛豁然開朗,全身充滿著一種氣感。
那個當下,憤怒、埋怨聲音不見了,堵堵的、悶悶的感覺不見了,我感受到的是一股清真的、全身清澈通透的感覺。瞬間一個念頭升起,「老婆孩子還在餐廳等待著呢,她們已經很餓了,我要跟家人們吃一頓和諧的晚餐。」隨著念頭的升起,我迅速起身下床,感覺整個身體是被一團輕盈的氣帶動著,在這股氣裡面不僅僅有覺知,還有著為人著想的意念在,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我,原來當真正地練到了寬兩秒,能體會到內在那團氣裡面,本身就具備為人好的心,那團氣裡面本身就帶著智慧。帶著這個寬闊的感覺。當下就會去做該做的事情,而且做出來的結果,是成人成己的。
這次,我體會到了「寬兩秒」練習的關鍵點,就要在氣血來襲的當下才成。必須要在覺知情緒來襲的那個當下去練習,而且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這個氣血,這一步是關鍵的關鍵。當這個氣血呈現出來本來的樣子,所有的格物致知,都在這團氣上建立起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如何去做?那個當下身內的氣和頭腦是完全在一個成人成己的方向上的。那個寬鬆,那個清晰,真正的寬心自在,是自然出來的。這是我們練習最終要實現的一個目標,張講師在喜馬拉雅的「幸福內心禪」第一集就講到過。
原來我一直活得糊裡糊塗,一直活在情緒裡而不自知!原來《大學》裡「格、致、誠、正」真的是有次序的,是建立在那股清真氣機的感覺裡。
「寬兩秒」四步驟,步步為營,真實不虛,直達「心自在」的彼岸。只有在那個當下,內心那個為人好的心才是純淨的。張講師說「心即是氣」,其實氣也是心,無二無別,當在自身中印證了張講師的這句話以後,那份喜悅無以言表。
雖然現在自己還常常被打回到渾濁的狀態之中,但我深切地體會到「寬兩秒,心自在」的滋味,真實不虛。今後練習的目標和方向更加明確清晰,接下來只有踏實地去練習了。
如何做一個有志青年?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同學問:講師,我也想做一個有志青年。您可以說說,怎麼樣維護可以讓世界更公平更正義?怎麼樣注重國與國之間彼此的利益,而不是只注重我國的利益嗎?感恩講師。
張講師答:作為一個年輕人,現在也沒有任何權利,也沒任何的地位,只是一介匹夫,沒有執掌國家行政或外交的權利,如何能夠去維護國與國的正義呢?這是不可能的。然而知識青年不能不關心世界的公平正義,那麼你唯一可以做的是什麼呢?就是去展示一種深明大是大非的智慧,去用一種正直寬闊的態度,把大是大非的觀念,感染給你身旁的人,讓你身旁的人都明白大是大非,而不是自私自利。這就是身為一個匹夫,對國家社會所能夠盡的義務。
今日的青年就是明日國家的主人,有一天國家會交在你們的手上,有一天你們將會非常有影響力。比如說有一天你可能當上了外交官,甚至當上了領導人,那麼你就有足夠的權力,可以影響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了。
《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論語》說:君子思不出其位。在什麼位子上,就做好你的位置所該做的事。你現在的位子是個年輕人,那麼此時你就要堅守你一個知識青年的崗位,去展現你的大是大非,去展現你的公平正義,去糾正那些自私自利。你可以把大是大非講明白,你可以把大是大非分享給親戚朋友們,讓他們都成為一個深明大義的人,都成為一個正直有品格的人,這就是一個無愧於國家的熱血青年了。
這三年,哪一步不是珍貴呢?
作者:素梅
為什麼能堅持三年?
說實話,對於我這個做事沒啥常性的人,一件事堅持三年實屬不易!
可是這三年,沒有不易,就在不知不覺中堅持下來了。
仔細想一下,是源於——信!
接觸黃庭禪是從2016年聽喜馬拉雅的幸福內心禪開始,覺得這個張講師真好啊!於是就關注了黃庭禪的公眾號,跟著張講師的引導從站樁開始練習「養氣六招」。恰恰是站樁過程中的親身體驗,建立起我對黃庭禪最初的信。記得大概是站樁兩個月左右,站樁的時候身體不由自主上下竄動得厲害,剛巧看到講師文章中說這是體內陰陽二氣互搏產生的現象,說明陽氣長養了,只要稍加控制,堅持練習就好。果然幾天以後就沒有再竄動了。
正如《孟子》所言:「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因為相信,所以2017年5月看到講師提倡記善本的時候,我就乖乖地照做了。
「管理自我最簡單、有效、立即的辦法就是善本……這比吃飯、呼吸還重要。善本是自我管理的絕招!」
話風一向平易的講師,這次竟然用了「絕招」兩字形容善本,依著對講師的信任,我當即買了小本本,認真開始記錄。
清晰地記得第一條善本的內容和心情:經過廣場的時候看見花壇邊上的盆栽倒了,把花擺正。當時的心情開心得想要笑出聲來。
「著實用意便是誠意,就是真真實實的我要把這個事情做好。」——張慶祥講《傳習錄》
《傳習錄》是我記錄善本初期特別受益的一部經典。它提醒我在行善的時候聽一下自己的心聲,是單純地為人好,還是我要做善事、記善本?2018年參加初階課程以後,想做卻卡卡地做不出來的時候,就練習「寬兩秒」。印象最深的是清理便池的感受:開始在單位上廁所沒有清理便池的習慣,認為那是清潔阿姨的工作。聽講師在《善本》專輯中講到理所當然應該自己清理,試著照做的時候心裡卻堵堵的,然後就觀照那個緊,硬著頭皮拿起刷子,一次,兩次,三次……到後來就變成了輕鬆自然的行為。如果碰到一個沒有沖的廁所,不會像以前那樣直接換另一個,而是清理乾淨再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習氣就在記錄善本的過程中一點點被打磨掉,心似乎更柔軟開闊一點點了。
到2019年3月份,數了一下,記了1477條。
不內觀就是假功德!
正記善本記得志得意滿的時候,在同學聚會上聽到同學分享這句話,感覺就像被潑了一盆冷水!是啊,在氣上沒有攀附做出來的善才是真善 ,反思自己記善本時確實很少能清晰地觀照。雖然有些氣餒,但是也知道觀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就的,但是會提醒自己多些觀照:此刻是否輕鬆真實?
後來聽張講師在講《道德經》時,叮囑要做兩件事:靜坐、行功立德。
在張慶祥講《六祖壇經》(40集)中講到什麼是功德?
設定目標要在修行道路上有所收穫的人,不只是幫助自己度脫生死苦海,也要幫助別人度脫生死苦海。而所謂的「生死苦海」就是氣數的枷鎖。能夠達到這個目標,超脫氣數,不再被輪迴氣數、因果消長之理所枷鎖的這個目標的一切作為,叫做功德。
至此目標、方法都更清晰明確!
回顧這三年,雖然可能行了很多無明善,記下很多假功德,但是翻開一本本善本,讀著一條條記錄,就像看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有哪一步不是珍貴的呢?
子欲養而親不待
作者:張慶祥 講師講解
【故事來源】
孔子適齊,中路,聞哭者之聲,其音甚哀。孔子謂其僕曰:「此哭哀則哀矣,然非喪者之哀矣。」 驅而前,少進,見有異人焉,擁鐮帶素,哭者不哀。孔子下車,追而問曰:「子何人也?」對曰:「吾,丘吾子也。」曰:「子今非喪之所,奚哭之悲也?」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覺,悔之何及!」曰:「三失可得聞乎?願子告吾,無隱也。」丘吾子曰:「吾少時好學,周遍天下後,還喪吾親,是一失也;長事齊君,君驕奢失士,臣節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離絕,是三失也。夫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請從此辭。」遂投水而死。孔子曰:「小子識之,斯足為戒矣。」自是弟子辭歸養親者十有三。
【張講師講解】
孔子到齊國去,走到路中途的時候聽到一個人在哭,那聲音非常哀淒。孔子對駕車的僕人說:「這個哭聲雖然是很哀傷,可是不是親人過世的那種哀傷。」於是孔子讓僕人駕著車往前去看。過了一會,孔子往前走了一點,看到一個與普通人不太一樣的、異常的人。這個人拿著一把鐮刀,繫著白色絲帶,他雖然是嚎啕大哭,可是聽起來卻又不像親人過世的哀傷。
孔子就下車問這個人說:「您是什麼人呢?」這個人回答說:「我叫丘吾子。」(此人在春秋時候的書裡常常出現)。孔子接著說:「看起來你並不是服喪的樣子,為什麼哭的聲音這麼哀淒呀?」丘吾子說:「我有三個過失,令我非常傷心,我才哭得這麼傷心。」哪三失呢?丘吾子說:「這三個過失,我到了晚年這麼老了我才覺悟,我現在後悔莫及,所以我非常難過,就哭了。」孔子問:「哪三個過失呢?您可以說來讓我聽聞一下嗎?希望您告訴我,不要有所欺瞞。」
丘吾子說:「我小時候非常好學,為了好學所以我雲遊天下,走遍天下,可是等到我回來的時候呢,我的雙親都已經過世了,我未曾好好地去孝養我的父母,報答生養之恩,這是我第一個過失;等到我年長了,我到處去求學也成為了飽學之士,於是我去侍奉齊君,但我的君卻驕奢淫逸失去了民心,我卻未曾去盡一個人臣應該盡的節,未曾去匡正我的君,把他引導到向善,雖然我飽學詩書,但是一點作用都沒有,這是我的第二個過錯,我感到非常地難過;我一生最重的就是朋友的友誼,可是到現在這麼老了,所有的朋友都統統背我而去,這是我的第三個過失,我感到非常難過。」所以他在那邊嚎啕大哭,他認為他有三個過錯。
「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樹葉想要停下來,可是風卻一直吹樹葉停不下來,我很想奉養我的雙親,可是他們卻不等我了。
「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流過了就不會再回來的,這就是我們的歲月,我的年紀越來越長了,雙親已經過世了,沒辦法再見到他們了,沒辦法再去回報他們對我的恩澤,就讓我就此告辭吧!他所謂告辭,就是要離開世間了。結果他噗通一下,就跳到河裡淹死了。孔子要救都來不及,已經淹死了。
這個事情發生後,孔子說:「你們要記得,這個人所遭遇的這三個過失,實在是應值得我們戒慎惕厲的。」他已經犯了的過失,我們千萬別再犯。自從這個事情之後,孔子再這麼一說,跟隨著孔子周遊列國的弟子辭歸養親,想要趕快回家去看他的雙親的,十個裡有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