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文章:神奇造化,日常可得
職場的指標壓力和時時需面對的突發問題,總讓她精神緊繃疲憊,退無可退。困頓中,想起禪學課堂教的寶貴心法,嘗試靜靜觀照練習,心境與事態竟然都出現了逆轉,體驗到本性造化的神奇。
二、問答集錦:怎樣才是建立在良知基礎上的「將心比心」呢?
聖賢處事之道,一個「恕」字可以概括大綱,也就是凡事要能將心比心。那如果我有貪心,就也要去滿足別人的貪心嗎?這樣的狹隘的解讀,如果不被揭開,好好的聖賢學問就變成了糟粕!快來看看正解吧。
三、小樹苗:餐前習禮,活潑有效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際交往的煩惱和困擾,如果從小就有機會,從生活的日常點滴,來練習、打磨與人交流和應對進退的智慧,這樣活潑而有效的教育,真的存在嗎?
四、經典故事:蝨子的“偉業”
豕蝨,好寄生在豬毛間,自認找到豪華舒適的樂園。可當屠夫生火烤豬,一切灰飛煙滅。這個寫在經典中的故事在比喻什麼呢?難得的人生,若不找準永恆的方向與基業,忙於安頓名利地位,與豕蝨無異。
神奇造化,日常可得
作者:吳彩雲
不知不覺黃庭禪初階課程歸來已經一個多月了。期間狀態起起伏伏,時好時壞,但幾次切身的感悟堅定了我的信心,對黃庭禪提倡的「心即是氣,消除氣上的貪瞋罣礙是關鍵」這一主軸深信不疑。
由於工作性質,指標壓力和時時需要面對和處理突發問題,使我總是處於緊張狀態,非常耗神。每天下班後都是疲憊不堪,整個人精氣神極差。
之前認為這一切都是工作造成的,都是要求苛刻的上司造成的,如果換一個工作,或換一個領導,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現在看來問題絕非如此,方向完全錯了。
課堂裡歸根曰靜這一堂課的練習,幫我清楚地看清問題的本質。某天的早晨,工作從一個重要會議開始,會議上討論一個嚴峻的問題,目前也沒有什麼好的思路解決,我的黃庭處如被一塊大石壓住,緊得很,範圍有巴掌那麼大,熱熱地,非常難受,當時非常抗拒這樣的感覺,很想儘快消除這樣討厭的感覺,然後才可以集中注意力參與到會議裡。
但事與願違,壓迫感在對抗下越發強烈,會議後整個人疲憊不堪,這樣一直持續到中午,整個人情緒非常低落,精氣神非常地差。
忽然想起張講師解說的「歸根曰靜」,於是我停下來感受這個累到底來自哪裡?顯然一上午坐在辦公室的我,肢體各部分並沒有任何出力,感受後自然沒有感覺到任何的累。累的感覺來自對胸中的這團氣的抗拒。
認真感受後,胸中也只是巴掌大的氣血在波動而已,為何我如此抗拒?正是這裡面的戰爭使我疲憊不堪。於是按照寬兩秒心法練習的四步驟,一步一步去做練習。靜靜地感受這團氣,不做評判,然後繼續做該做的工作。
神奇的是,在這樣觀照下,下午做事效率大增,思路也異常活躍,上午原本毫無頭緒的問題也迎刃而解。到了晚上下班時,人不但沒有因為下午做了更多的事變得更加疲勞,反而整個人神采奕奕,活力四射。相信這就是講師說的,自性在不加干涉和罣礙下會完成神奇造化,長養我們的精氣神。
同樣的體悟,我在每日的晨跑中也能感受到,雖然跑步過程中,胸中氣血也會劇烈波動,但我認為這是正常的反應,所以不會加以任何貪瞋罣礙。
明明7公里的跑步應該會讓人疲勞,但非常奇怪,每次跑完後,我的精神氣卻是一天中最好的時候,黃庭處是柔軟的,相信這就是自性在這短短40分鐘內完成的神奇造化。短短40分鐘就能如此長養精神氣,如果我能持續不加罣礙一天、一個月、一年呢,這樣,進步將是無法估量的。
感恩能學到這一神奇的學問,我會用後半生不斷練習。
怎樣才是建立在良知基礎上的「將心比心」呢?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問題:講師好!您建議說要「心中有他人」,我也有試著做事的時候想想家人或同事的需要,有時候能感覺到,有時好像只是頭腦以為,事後發現不是他們需要的,請問怎樣才能落實「感同身受」「將心比心」呢?感謝您解惑!
張講師答:我們說「心中有他人」,說叫你想一想別人的需要,這是源自於一種將心比心。什麼叫將心比心呢?
就是事情對大家都要公平、公正,而不是針對某一個人他想要什麼就給他什麼。
譬如說分一筆土地吧,你跟兄弟分土地,你很想要獨得,你想要多貪一點,那麼你將心比心之後就說:「我想多貪,那麼他們也想多貪一點,所以我將心比心之後,就要壓抑我的私欲,去成全我的兄弟多貪一點。」不是這樣的,這不叫良知。這叫幫助你的兄弟去為非作歹了!
所謂的良知是,我想多得一點,但是如此之下對方必然少了,這顯然是不公平的,良知是公平的,良知是說出來給大家聽,必定是俯仰無愧的,必定是公平正義的,必定不是自私自利的。
你心裡想多貪得一點,你敢講給人家聽嗎,你必定很彆扭的,說出來你必定覺得很丟臉對不對?不要做丟臉的事,所以凡事必要公平、公正。
你一公平公正,講給誰聽都光明磊落!所以心中有他人,是將心比心,希望別人也秉持公正無私的精神,希望大家都公平,希望大家都更好,更正確,更俯仰無愧,更光明磊落。
將心比心就是,自己活得更光明磊落,別人也活得更光明磊落,這樣的心中有他人,才能成就他人。
餐前習禮,活潑有效
作者:潘洪華
在小樹苗內心成長營的課程中,有一個環節特別有意思,就是餐前習禮。習禮就是通過練習,在碰到某種情況的時候,看各自能夠用多少種不同的方法交流溝通,展示出不同的效果,讓當事人感覺能接受又能從中得到提高。每一次習禮的內容都不一樣,這主要是看當時孩子們提出了什麼問題。
比如這次珠海小樹苗課程五部曲就有兩個習禮的案例,特別有意思。
第一個例子,老師問大家在用餐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些不合禮的行為?有一位小朋友說,他發現在自助餐的時候有人插隊。於是大家就針對「插隊問題」開始習禮了。
老師跟幾位小朋友排在一起,老師扮演那個插隊的小朋友,然後請小朋友上來,問他們若面對這種情況,會怎麼辦,怎麼說?然後老師會將自己體會到的感受告訴小朋友。
第一位小朋友對別人插隊沒有什麼話好講,不知道該說什麼,任由別人插隊。
第二位小朋友上來就直接對插隊的人說:「你這樣插隊是不對的,你這樣影響了大家的就餐秩序。」聽到這位小朋友的話,扮演插隊的老師回饋說:「嗯,我覺得她講得有道理,不過聽了心裡會有點不舒服。」
接著第三位小朋友上來說:「你這樣插隊不對,因為大家都在排隊。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插隊,有人也在你前面插隊,你會不會也不高興啊?你能不能也去排隊?”這時那位扮演插隊的老師回饋說:「這位小朋友又講道理,態度又很溫和。我願意聽他的。」於是這位小朋友成功地說服了插隊的老師,她走回到了隊伍的後面去。
第二個習禮案例,是由一位小朋友提出的,他說他的弟弟總是看電視不吃飯,搞得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辦。他還特別聲明說,他的弟弟是非常難搞的。
老師就讓他扮演弟弟,然後邀請小朋友上來嘗試,看誰能勸動他扮演的弟弟好好吃飯。
於是,有三四位同學和小隊老師分別上去勸這位弟弟吃飯,有的說:「你不吃飯對身體不好,看電視傷害眼睛!」弟弟不為所動。
還有小朋友說:「弟弟,我陪你看會兒電視,你陪我吃飯,有你喜歡吃的哦!」這次,扮演弟弟的小朋友似乎有點動心,但只心動了50%。
還有一位小朋友說:「弟弟,你再不吃飯,我把電視機砸了,把電源線拔了,看你還看不看!」結果,聽了這話,弟弟更不想吃了。
最後,小隊老師也上場了,她上去跟扮演弟弟的小朋友說:「弟弟,這電視節目太好看了。不過今天爸爸媽媽做了你最喜歡的炒飯,吃完飯你再來看。不然我們把炒飯吃完,你就沒了,而且過了吃飯的點,就沒飯吃了。」聽了小隊老師的這番話,扮演弟弟的小朋友感覺:聽這話,態度好,又沒有威脅,他覺得100%想要去吃飯了。於是,到這裡,這個關於弟弟看電視不吃飯案例的習禮圓滿完成了。
在小樹苗內心成長營裡面,有很多的習禮案例,遇到的問題都可以拿出來習禮。通過觀看和參與習禮,讓孩子們明白面對問題的時候,可以有很多辦法,他們體會到最管用的就是能夠體諒別人的心情,學習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更可能打動別人的心。
這樣的習禮活潑有趣,我作為大人都受益匪淺呢!
蝨子的“偉業”
作者:張慶祥 講師講解
經典原文
濡需者,豕蝨是也, 擇疏鬣,自以為廣宮大囿。奎蹄曲隈,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煙火,而己與豕俱焦也。此以域進,此以域退,此其所謂濡需者也。
張講師講解
「濡需」是什麼意思呢?苟且偷安的。這個豕蝨就是寄生在豬身上的蝨子。
牠寄生在豬的身上的時候,就找這個頸上的稀稀疏疏的毛,很長,然後住在裡面很舒服,自以為是像宮廷那麼樣豪華的地方。牠住在這個豬的後腿一個彎曲變形的地方,在這個乳和腳的夾縫處,豕蝨就以為找到了一個安穩的地方,天底下還有什麼地方比這裡更舒適更安穩嗎?
想想一隻小小的蝨子是不是這個心境?牠就這個心境啊。牠沒想到當屠夫一旦開始捲起臂膀,拿起刀,開始生火準備烤豬的時候,那牠的「廣宮大囿」跑去哪裡啊?
那一天牠就一樣要被燒掉,牠覺得安室利處的時候,牠覺得非常舒適的時候,就是因為牠找到這樣一個地方,然後牠感覺是有所得的,到最後牠被燒死也是因為什麼?也是因為牠找到了這個地方,對不對?牠如果不找這個地方,不苟且偷安,牠懂得去找一個更長久居住的一個地方,那牠會不會因為豬死牠就得死啊?那就不會。
這個在比喻什麼東西啊?比喻我們人的短視近利!
我們覺得把我們的色身給安好了,把我們名、利、地位給安好了,房子給安好了,這樣就算安好了,有沒有?人生一輩子就是這樣,這個就叫做什麼?叫「濡需」。「濡需」是什麼意思?苟且偷安的,跟那一隻藏在豬毛裡面的小蝨子有什麼不一樣?是完全一樣的。
這是在勸我們凡事基業要建立在永恆不滅的基礎上。想一想,那是什麼東西?不論我們的生活是如何地奔忙,總要為那樣的事做一點事情,這樣是不是非常有意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