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389期:2021.08.11

一、主題文章:牙痛的好處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她抓住三次拔牙的時機,主動去練習細緻體察身心的感覺,內觀習性,立志和面對習性上,都有了寶貴的收穫。

二、問答集錦:為什麼要讀經典?

生命的終極價值與意義為何?怎樣才能選對正法一門深入呢?走過的前人,將核心答案,都凝粹在博大精深的經典中。懂得深入通讀三教經典去找尋答案的,是一些絕頂聰明的人。

三、禪院軼事:嘿!鋤頭拿去!

久違的行禪,鋤頭!一鋤功夫見真章,從弱雞樣到眼睛發亮;從胸膛閉鎖到充滿幹勁,重拾鋤頭,打開不同層次的心體體驗!

四、經典故事:去彼取此

季子治理亶父三年,巫馬期微服私訪,視察成果。暗夜裡見一抓魚人將抓到的魚放掉一半,遂上前詢問緣由,瞭解了季子以身作則、去彼取此的治理智慧。

牙痛的好處

作者:宜謙

《傳習錄》中陽明先生提到「病物亦難格」近期切身有感。

最近一個月,連續三周,拔牙四顆,幾乎每天都在「有感覺」中度過。

第一個直接的感覺,是來自於身體上的痛,拔牙處會痛、臉會痛、頭也會痛……

第二個感覺,是心裡的委屈、哀怨,別人少了問候會哀怨,多做了一些家務會委屈……

拔第一顆牙的時候,以上兩層的感覺(身體、心理)都在,繼而自己身體、心裡都很難過。

在拔第二顆牙的時候,嘗試不吃止痛藥和消炎藥,準備好好去經歷這個痛,當天下午麻藥過後,靜坐去體會最痛的地方,鬆開身體和黃庭,靜靜去感受,而後黃庭不自覺又緊起來,繼續放鬆。

之後先生回來,靠著他,委屈的感覺又起來了,牙齒的痛加上委屈的感覺,讓自己傷心哭起來。在哭的時候,還是嘗試去放鬆肩膀和黃庭,居然哭得比較暢快。如此也度過了最艱難的半天時間。

第三次拔牙,對自己身體的痛與心裡的感覺有了一個預見性,因為拔了兩顆牙,就吃了一顆止痛藥,休息了一會,疼痛感不如上次拔牙。

但這次最重的感覺是來自心裡:先生沒有主動發資訊問候,一個計較的感覺起來(平時也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先生回家沒有主動申請洗碗,一個批判的心又起來了,內心的言是:我都這樣了,你咋還不主動一些?這些時候,看到自己的志偏偏倒倒,立馬立起來,主動發資訊問他到哪裡了;看著內心的言,自己主動收拾去洗碗。做的過程,覺知內心的狀態,不造作,看著自己的不情願,去做正確的事情,做完之後內心就會開闊很多。

生病的時候,習性更容易冒出來,抓住時機去練習,心甘情願更容易出得來。

越練習,越發現心是有慣性的。多一次計較,往後就會習慣性計較每件事情;多一次退讓與不計較,心就會越來越開闊。最難的就是情緒起的當下,把自己拉回主軸,把志立穩,逆著習性做正確的事情。


 

為什麼要讀經典?

作者:張慶祥講師

同學問:請教講師,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呢?

張講師答:學習,就是因為我們自認有所不足,我們有很多的不懂,很多的不知所從。不論誰給你答案,你還是會納悶,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誰才是對的,你無從判斷。然後如果這件事情,很多過往的聖賢都講過,而且都有同樣的見解,都指向同一個答案的時候,那會讓不知所措的你,有所依據可以立定腳跟,會讓你無所懷疑。

為什麼你這裡學學,那裡又學學?那正是因為你還在懷疑,還在納悶,因為你一直沒找到真正的答案!各位,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六祖他碰到五祖後,就不再到處去學?為什麼他就那麼篤定,那麼一了百了,不再需要別的答案似的?你有沒有發現,你到處學,想東學一點,西學一點,希望能湊出個什麼答案。然而當你有一天悟透那真正的真理,你必然會發現,那答案根本不是湊出來的,東拼西湊來的叫四不像,沒有一樣是真的。悟透就是悟透,見證到的就是真理,一翻兩瞪眼,絲毫沒有拼湊的空間。拿到就是拿到了,真理在你身中,誰也搶不走。

為什麼你要斷簡殘篇地去拼湊,因為你沒見過自己心性的真相,然而你的方法,卻是到處去拼湊,而不是停下腳步來,好好觀照你的心,這不是越走越遠了嗎?沒錯,研究科學是需要一點一滴去拼湊的,但研究本性不是!本性就在自己身體裡面,你所需要的,只是往裡面去觀察而已,見到就是見到,沒見到就是瞎猜,那是湊不來的!

你有看過達摩到處去學的嗎,還是六祖到處去學的嗎?沒有!這時你可能會說:「那就是要一門深入囉!」問題是如果你在一個錯的地方,一門深入也沒用,那不是剛好錯到底了嗎?發現它是錯的,那就得趕快跑,直到你找到有一個是對的,那就不能再跑了,就得好好抱緊,此時再跑就失之交臂了。

現在問題來了,你怎麼知道什麼是對的?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你會碰到一個真學問,而不必再奔波拼揍了?如果你仔細研究過三教經典,這些親自走過開悟道路的聖賢們,會給你充分的指引,你會發現他們所諄諄教誨的,正統的法門不外幾個重點:一是講性必須講心,二是講心必須體察心體,三是講心體必需能直指出它的位置,四是心體其實就是心頭的一團氣而已,五是講氣必需回歸無為,不能有一點丁人為的引導造作,才是見性解脫之道。以上幾點就是各教經典所指示我們的歸根道路,這便是學問的根本。

方才為了說明,我不得不把它分成五點,但往內觀照時,其實它就在那兒,那心性的真相永遠只有一個,真學問是對心體的觀照而得來的,不是湊出來的。如果你不往自己的心體去觀照真相,任你湊一萬招也湊不出答案來的!

說萬法惟心,每個人都知道要修心,但講心不講心體,就是白搭。講心體不講氣,也是白搭。講氣不講位置,還是白搭。同樣的,講性善不講無善無惡,也是白搭。講空不講有,還是白搭。講怎麼和情緒共處,而不講怎麼從情緒裡解脫,還是白搭。最後你講得自己的心都自在了,可是身中的造化不行,更是白搭!

你有沒有發現,以上我所說的白搭,你有很多疑惑,甚至有很多不服,為什麼,因為三教經典你沒有讀,所以你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你不知道什麼才是根本,而什麼只是枝葉。那怎麼辦呢?那就趕快讀經典吧!聖人留下的話你不聽,而你想學聖賢,這不是很矛盾嗎?悟道者的叮嚀你不看,而卻想到處去索隱求怪,去湊答案,不是很可笑嗎?這時你可能又說:「可是我要找一個適合我的!」問題是你覺得適合你的都不對,而對的都跟你作對,不是嗎?

就像有人會告訴你說:「千萬別去黃庭禪喔!那很苦的。」自古哪個真道場沒有一點苦頭吃吃!怕吃苦的你還適合嗎?所以千萬不要找一個適合你的,而要找一個對的,這才不會浪費你的生命,不是嗎?!

就像前面就我舉了一些例子告訴各位,講心不能離開心體,講心體不能離開氣,「心即是氣」四個字在自身中體會不來,任你心經倒著背,也是白搭了!

那麼心體既然是一股氣,那這股氣在哪裡影響我?這不從自己身體去觀照,哪裡會有答案呢?古聖先賢所講的心性,都不是他自己發明的,不是別出心裁,故意去與別人不同的,不是瞎想的,更不是從哪本書上拼湊來的,他們都是從自身中得證的。然而等到他在自身中見證心性真相之後,他赫然才發現,原來這些答案古人早就講過了,那些聖賢仙佛,更在經典裡早就說過了,到處都是同一個答案,只是沒見證身中真相的人看不懂罷了!

想要瞭解自己的心,「位置」很重要,你要先有一個位置,就像射箭一樣,你必須先立了一個靶,然後練射對才有意義。如果那個靶沒有先立起來,就算你每天對空中射一萬次,對於你的精準度,沒有絲毫的幫助。等真正的敵人出現,你卻射不中,那就沒用了。射箭要先立一個靶,大家都知道。要修心卻不知道要先立一個心體,那七情六欲來時又如何從中解脫呢?這心體的答案就在你的胸中,先從這裡開始驗證起,當你對自己的內心有所獲,你就會發現,各教經典如出一轍,篇篇都是真言。

直接讀三教經典,少走多少年冤枉路,能幹這事的人,都是絕頂聰明的人啊!


 

嘿!鋤頭拿去!

作者:小農

在決定報名這次耕讀營前,說實話,沒多大的期待。畢竟,以前參加耕讀,都是奔著山上的張講師去的。現在因為疫情,近兩年沒上山了,雖然山上一切猶歷歷在目,但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揮汗如雨酣暢淋漓的體驗,感覺是很久遠了。

出發之前,家裡正經歷了不少事。為了照顧家人,我也跟著在醫院住了幾天,見證人間無常生老病死,心中不免常歎:人生啊!真是苦!一點點折磨,人身便如草木摧枯拉朽。

王陽明在《傳習錄》裡有一段問答,弟子問「病物難格」,先生答:「常快活便是功夫。」這功夫,不到用時真不知淺深,不往內琢磨琢磨,病(事)來如山倒,可能真覺著活著沒啥意思。直接「在事上磨」時,我也就全憑一口仙氣吊著,才發現平日裡觀照止損的功夫,實在不咋地。也印證陽明先生說的:平日裡光說「效驗」,不講「功夫」,果然要「遇事即倒」……說好當個「不倒翁」的呢?!

就這樣,拖著略乏的身子,到了又悶又濕又熱的長沙。到了營地,久違的同學相見,分外溫暖親切,因為這樣一群人,雖然不是家,也有了好似家的氛圍。

第二天清晨5點,集合跑步,助教帶著大家,邊跑邊提醒觀照,怎樣迎向氣血,不打壓、不助長、不怕它的發生,並且把它看清楚。無論上坡下坡、跑跑停停,都在「比對」練習,看氣血微妙的轉變……「看到脈動嗎?」「喘就讓它喘」「記得微笑嗎?」耳邊不斷重複的叮嚀,讓跑步不再為了跑而跑,而成了內在的趣味馬拉松。

跑完四公里,回來先「站樁」(把能量收一收),也是最好的觀照機會(黃庭和心跳,此時清晰無比)。不過很快就感覺體內翻騰得站不住,感覺想吐。「太弱雞了」我安慰自己,可能身體需要排毒?結果最後也沒吐出來。

緊跟著來「靜坐」,繼續感覺裡面的翻江倒海,「不抵抗、不用力」,我在心裡默念,不知過了多久,忽然腰杆一挺,眼前一亮,霎時一切折磨感盡消了。我知道,氣血終於翻篇了,就像跋山涉水最後越過山頭,忽然進入另一番炯炯有神的天地。

耕讀營頭兩天,助教用心無比地安排了各種動靜相宜的課程活動,且都是在初階、進階課上不曾體驗過的。在這裡當然不劇透(等自己來體驗才妙啊),但還是可以分享很多感觸:

「從頭到尾都是一個節目。」

「先找到心體,從心體去練習、歷練、觀察。」

「定下心神去觀照。」

為什麼觀照沒有進步?你真的看清自己「心情來了」嗎?是想像的還是真感覺?你看到自己習以成性的「模式」嗎?是在心情裡觀心情,還是在心情裡觀實相(能量)?

那些讓你覺得煩惱、害怕的種種,背後是什麼?它變成什麼情緒、以什麼模式、什麼力量來綑綁你?當你拿起手去觸碰它(黃庭),單純回到感受,有多緊、多熱……它就無所遁形。

講師說:「你偏偏在那個時候不想觀照,因為那個氣血對你而言,有具足負面的意義存在。」天要下雨,烏雲來了,可不可以?可以呀,各暢其生嘛!那就讓它在,在那個當下,把它當能量,不給它任何好壞的意思。

兩天課程活動下來,對於心體的練習,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和體驗。

接下來就是「實戰」了:

每天,我們從營地開始走約五公里的路到農場。從走路開始,就在行禪:專注在內的練習。結果意外地輕鬆美妙,平時怎麼都沒發現,僅僅只是走路而已,舉手投足、抬腳落腳間,用胯不用胯,原來感覺都不一樣,有點意思。

到了農場,領了任務,準備上工,太陽公公也是很棒,循序漸進地發力,前幾天還忽隱忽現,慢慢像溫水煮青蛙,越到後幾天越集中火力。

當身體會有累、感覺會有堵的時候,氣血跌宕起伏,也正是各種習性悄悄攀附上來時。張講師在覓心講堂《鋤頭拿去》裡說:「知道苦就是凡夫,不知道苦就是木石……你知道還是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是真沒拿過幾次鋤頭,第一次在地裡挖水溝,剛開始還挖得挺起勁,一會兒就累了,胸膛悶悶地,腦袋飄來各種聲音,手腳懶懶地,這種感覺其實很熟悉,就是有一點悶悶的感覺不想動,以前不仔細看不覺得怎樣,可是現在,總得繼續挖呀!只好承認,確實,這是有「心情來了」。寬兩秒吧,然後繼續,一直挖一直挖,慢慢就麻木了,腦袋倒是空白的,手腳繼續動著,可是心裡已經緊繃一片了。

「你在堅持什麼?」休息時間,助教請大家分享,此問一出,我也一愣:對呀,我在堅持什麼?就堅持心裡那一點緊,有一點麻痹的快感。其實動一動才發現,從肩膀到胸膛早就鎖住了。哈!說好把自己「放到最低下」呢?身段何不放柔軟一點?為什麼不懂卻不問怎麼施力?

好在,我們還有「工頭」,時不時來關懷提醒一下:「不是為了幹活而幹活哦!記得心法練習哦!」還有助教,時不時帶著一面小鏡子忽然出現在你面前,照照鏡子吧~看看自己這張臉,「記得微笑嗎?」呵呵~

整個行禪,就像從木石到凡夫,又從凡夫到木石……兩頭來回跑,慢慢終於跑到有一點感覺,可以停下來。當真汗如雨下時,胸膛裡除了暢快還是暢快。

就這樣,一次次在「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中,去體驗內心的自在。怎樣不受氣血的控制、不把那些感受當有意義的存在、怎樣「心上不用力」又充滿幹勁、怎樣鬆而不懈……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唯有自己~鋤頭拿去!

最後,總要不免老套地說,但確是發自內心的感恩:感恩這次有機會參加耕讀營,收穫超乎想像…只要願意敞開心扉,感恩身邊有這群可愛的助教與同學互相提點,感恩講師,讓黃庭禪這門學問,為眾人開啟這樣一條大道,雖然前途漫漫,也許荊棘叢生,也許一步一坑,但抬頭便見,撥雲見日,如此浩然、正大、光明。


 

去彼取此

作者:張慶祥講師 講解

經典引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

 

故事來源:

季子治亶父三年,而巫馬期絻衣短褐,易容貌,往觀化焉。見得魚釋之。巫馬期問焉,曰:「凡子所為魚者,欲得也。今得而釋之,何也?」漁者對曰:「季子不欲人取小魚也。所得者小魚,是以釋之。」巫馬期歸,以報孔子曰:「季子之德至矣。使人暗行,若有嚴刑在其側者。季子何以至於此?」孔子曰:「丘嘗問之以治,言曰:『誡于此者刑於彼。』季子必行此術也。」故老子曰:「去彼取此。」

 

——《淮南子》

 

張講師講解:

季子治亶父這個地方三年,巫馬期這個人想要看看季子到底治理得怎麼樣,他就把朝堂上的官帽,統統脫掉,易容為平民百姓,穿著很簡陋的衣服,去季子治理的地方,看一看民情就知道他治理的如何。晚上巫馬期在河邊看到一個人在抓魚,可是抓到魚卻又把魚放掉了一半。巫馬期很疑惑是為了什麼。大家抓魚不是為了要得到更多嗎?為什麼得到這麼多要放一半回去呢?

這個捕魚的人說,季子是治理我們這個地方的官,他不希望大家抓小魚,所以剛剛抓的魚,我把算小的放一些回去。可見得,季子在這個漁夫的心目中地位重不重,是很重的,對不對。這表示季子得不得人心呀,很得人心呀。

巫馬期回去後跟孔子說:「季子他真的是非常會治理呀,深得民心啊。一個人在這麼暗的黑夜、在四下無人之地抓魚,他的道德操守還是如此地高,就好像有嚴刑酷吏在旁邊押著的一般,他不會做壞事,季子如何能夠辦到這樣子的。孔子說:「我曾聽過最高治處就是這樣的,地方父母官,自己治身戒律甚強的話,人在別的地方不會做壞事,他們做壞事時就好像旁邊有刑罰在看著他一樣,他做不下去的。我想季子就是這樣,他本身是以身作則的人。

所以老子說「去彼取此」,意思是要去那個彼,其實你不用去「去彼」,你只要「取此」就可以了。季子要管理亶父這個地方,這麼多的百姓,他想去除他們的毛病,他是請很多負責刑罰的人在旁邊,一個一個地去追殺所有,還是「取此」比較快呀,「取此」比較快。「取此」是什麼呀,就是我自己做好,就這一招而已。

所以舉這一段就是要告訴各位說,這個聖人為腹不為目,去彼取此,它不是兩個步驟,而是同一個步驟,他只要取此就可以了,所以你開始為腹的時候呀,他就已經開始在不為目了,他也開始在不為惡,他也開始在不為口。當你開始為腹,開始反觀覺照的時候,那些六根的賊呀,它是霎時煙飛雲散的。

 

——摘自張慶祥講《道德經》第3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