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文章:看到了我的「好名」
在直指內心的觀察中,發現自己原來一直都有好名之病,這也正是讓精氣神不斷流失的大漏洞,前進有了方向。
二、問答集錦:經典這麼多,要從哪開始?
一直覺得三教經典很難理解和切入,聽師一席話,瞬間有了方向,只要踏實練習和驗證,活出無悔人生不是夢!
三、耕讀樂活:痛並快樂著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他在跑步、勞作中,淺嘗到了煩惱即菩提的真味,體驗到身中陽氣的療癒之功,果真本性具足!
四、經典故事:三讓天下
泰伯把本屬於自己的江山,不露行跡地讓給了弟弟,正因為他的德性,才有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
看到了我的「好名」
作者:知了
國慶期間長沙耕讀營開營,經歷多次的爭取和被拒絕,終於在開營前收到了確切的通知,我可以去參加了,有開心、期待、擔心、恐懼……
這幾年跟著講師學習經典,練習謙卑、恭敬和為人好的心,很多時候自認為能夠做到受得委屈、聽得閒話、耐得寂寞……以為自己真的已經能夠做到了。
這次耕讀營裡面,練習觀察自己內心是人欲還是天理,發現自己居然大部分時間都在人欲上。陽明先生說:「為學大病在好名。」一直以來自己沒有好的才藝、身體也不好,一直在團隊裡面定位為弱者,自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和資格「好名」,所以就認為自己沒有「好名」的習性。那到底有沒有這個「好名」的大病呢?
遇到助教,很想去聊一下,請他看看我的氣養的還正吧?突然看到自己的小心思:「助教應該覺得我氣養得還不錯吧!」這樣直白的求認同、好名,之前自己居然都沒有留意。其實也有看到過,只是很容易放過自己,沒覺得需要去「格正」。
第一天分小組分享,我們組沒有人主動組織,有人對我說:「你是組長!」我突然嚇一跳,有些慌張,馬上一個「怎麼這麼大的事情居然沒有人告知我一下」的言上來。來不及細想,馬上組織起來,大家都很積極,我也對於同修的分享適當做點評,心想:「我能這麼及時轉化角色,大家應該會認為我還可以吧。」馬上有一個尷尬上來,為自己這麼連續地「好名」有些不好意思,意識到自己在人欲上編織故事,立即輕鬆回到感覺。
第二天晚上,一天行禪下來,回來小組分享前,同學悄悄地說:「我們組的組長好像不是你!」腦袋「轟」地一聲響,尷尬、懊惱、自責、還有「我為什麼不能當這個組長?」「我要淡定!」表面上還要裝出波瀾不驚的樣子。我在幹嗎?人欲上來了,我在打壓我的氣血,這樣子明顯的「好名」,難道我都要放過嗎?及時回來練習,回到感覺,鬆開胸口多餘的力量,讓那個衝上來的氣血自由,當下輕鬆下來了。
這麼隱微的內在發生,還如此的密集,居然一直視而不見,難怪《中庸》裡面說:君子慎其獨也。我這個「己所獨知」的地方,竟然藏有這麼多的私欲,難怪這麼多年站樁靜坐、養氣功課嚴格執行,也沒有能把氣養起來,原來是有這麼大的漏洞在這裡!
太感恩這次的耕讀營,讓我有機會看清楚自己如此多的人欲,才有機會去「格正」,方向進一步釐清,繼續前行。
經典這麼多,要從哪開始?
作者:張慶祥講師
學生問:
請問講師,我想要活出無悔的人生,但國學程度不是很好,請問可以從您講解的哪一部經典入手,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拿來練習運用呢?
張講師答:
任何一部經典都是圍繞在仁義這個主軸,圍繞在心性這個主軸,但對一般人來說,比較平易近人的、比較容易懂的,那就是《論語》、《孟子》。
然而一般人對《論語》、《孟子》也有所誤會,大多數的人都覺得它很淺,覺得它老生常談。但它真的很淺嗎?不是的,其實它從最淺到最高深全包了啊!用最淺的字談最深的性理,這就是《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的特色。
現在大學中文系的人也不少,但問題是很多中文裡的關鍵字都被誤解掉了。譬如什麼是格物、什麼是致知、什麼是仁、什麼是義等等,看似簡單,但這些是從漢、元、明、清以來,真正瞭解的就不多了。
不信的話,你看歷史上那些大儒,朱熹、陸九淵等人,彼此間依然存在著爭議,並且還曾經為此進行公開的辯論,而且辯到最後依然沒有個確切的結果,依然是各說各話。這就表示什麼,表示這些簡單的名詞,其實沒有那麼簡單,連研究一輩子的大儒都還弄不清楚的事,又豈是一般人查查字典、做做表面文章就能瞭解的呢?!
但近代儒者有沒有懂格物致知的呢?有的,王陽明好不容易解對了,《傳習錄》確實是值得後世學習的真知,但陽明心學卻也埋沒於千千萬萬腐儒之中,除了少數有真見地的人之外,又有誰知道他是近代唯一解對的大儒呢?
很慶幸地,年輕的時候我就喜歡接觸經典,而且各主要宗教的經典都不排斥,我多少都有接觸,更慶幸的是我遇見世上一等一的高人,而且有緣能投入他的門下。我的師父講經說法,都是從個人的身心性命這個主軸開始教導起。
所以我每當碰到各教經典中那些令人迷糊誤解的字句時,我都習慣性地往自己的內在去觀察、去比對、去驗證。久而久之,我忽然發現,這些聖人留下的經典,句句都是實學,句句都可驗證,句句不離心性,更不離現實的生活。
幾年的基礎後,我發現當我再碰到三教經典時,開始有觸類旁通的變化,開始可以窺見古人所要表達的心性根本。而後再觀照著自己的本心本性,去解釋各教的經論,無不融為一體,至此方知自古聖賢一條心。
各位如果您有興趣的話,你可以慢慢開始聽我解的經典,相信你很快就能觸類旁通、左右逢源。
因為各教都是圍繞在同一個主軸、同一個真相,文字雖不同,但所表達的本真並無二致。佛家、道家的用語往往比較玄,但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因為玄的本身就容易引起人們的好奇。儒家的用語往往平實,優點就是讓你以為懂了,缺點就是你有可能看輕它。所以最鼓勵的方式,就是三教經典要合參。
三教合參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就是可以互相補正,你可以少掉很多因為語言文字的障礙所造成的片面的、狹隘的執著與見解。因為你解釋一旦狹隘了、偏執了,經義就盡失了。
比如說「仁」這個字,你若解釋成愛人,這當然是對了一部分,但那只不過是對了仁的百分之一而已。用百分之一的見解,去以偏蓋全,那麼仁的真正意思就不見了,就被完全催毀了!你不信嗎?如果此時我告訴你說,孔子的「仁」就是金剛經裡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相信嗎?這說來話長,我們就點到為止。
因此,三教經典最好合參。如果您對經典有興趣,您可以從《論語》、《孟子》作為入手。有興趣的話,《道德經》、《六祖壇經》、《金剛經》等可以慢慢深入。屆時您必能感受到,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三教經典原來是用來相互補正的。
但如果你要追尋的是學問的最根本、最源頭,那麼答案就是《易經》!《易經》稱為萬經之王,《易經》也是類比學之王,那絕不是浪得虛名的。熟讀《易經》後,再回過頭看一下各教的經典,那每一本經典簡直活似個大白話。然而問題是,你要開始讀《易經》之前,如果其他經典你都未曾涉獵,那也是完全無法進入。
讀任何經典都是有訣竅的,當然讀《易經》也是有訣竅的,因為他們總不外圍繞在一個主軸上發揮的。最近我不是剛好在解《易經》嗎?從《易經》裡面您可以更深入地體會到什麼是仁;體會到如何才是定靜;體會到精氣神的生機是如何得到長養的;體會到為什麼見性是成佛的唯一正路;體會到人跟宇宙之間是怎麼合一的;體會到真正的修煉到底是什麼東西,而又該從哪裡入手……
《易經》告訴我們在不同位置、不同環境、不同時機的當下,該如何自處、該如何權變;它告訴我順境該如何、逆境又該如何;告訴我高位時該如何、卑位時又該如何……假如您想要如此縝密地瞭解學問的話,那就唯有《易經》了!
假如您想要知道為人處事該怎麼存心、做事該守哪些規矩,那就是《論語》。如果你要知道怎麼權變、怎麼把握大原則,不被那些妖言惑眾的言論給欺侮,那就是《孟子》。如果你要知道內在的心性是怎麼修持的,那可以研究佛家的《六祖壇經》,它是進入佛經很好的入手處。
總而言之,如果你確實把這些經典往身中比對後,您必會觸類旁通,必然發現萬法歸一,必然發現道也好、仁也好、中也好,性也好,都在講同一個真相。
為什麼我上回講無悔人生的主題時,把「仁」這個字擺在人生必談的第一課題?為什麼我不去談淺顯易懂的主題?為什麼不談夫妻如何相處、父子如何相處、婆媳如何相處的生活日常?各位,這些外面各種補習班不是很多了嗎?不是各說各話、無所適從了嗎?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從根本談起,導致越學越迷糊了。你沒有發現專家越多,世界越亂了嗎?
如果你真的對人生這麼多的學問有興趣,你想做一次根本的學問,那麼你要趁年輕,趁有精氣神的時候、有朝氣的時候,趕緊惕勵奮發。只要對準了正確的方向,應該立即開始奔跑。相信在很短的時間內,您就能嘗到觸類旁通的喜悅。
您觸類旁通的時間,一定會比我短,因為我已經把經典的根本全部都貫通之後,才全盤教給你們的。我的任何一堂課都是三教互相補正的,都是整理好的,都是觸類旁通才給你們的。這為您省下無數的時間精力,使您事半功倍,只要您肯努力,收穫必然比我還要巨大的。
痛並快樂著
作者:傑
返觀有得,則光明自復。
這次耕讀營,在課堂內外的體驗中,在與同修的互動中,照見了自己諸多的習氣、毛病,看到了被自己藏匿的很多細膩、隱微的情緒,更加可貴的是能夠有機會藉著這些寶貴的「有情之物」,在張慶祥講師講解的心法主軸上,在諸位前學的引導、聚焦之下,得以一層層地撥開迷霧,直抵心性解脫的第一現場,淺嘗煩惱即菩提、痛並快樂著的千古一貫的真味。
一頓飯的多與少,兩根木橋的上與下,三五成群在耕讀中的應對進退……背後的禪機無數,只待有緣人返觀自見。
話說,一日農場割草、抱草,自己玩得貌似有味,不想,學長大哥來了之後,一個箭步過來,抱起一大堆的雜草(其中還有帶刺的荊棘),三下五除二就清乾淨了新平臺上的場地。看著學長大哥那份幹活的氣勢——開闊、無畏、果決、麻利,返觀自己的小心、謹慎、拘逼的氣機,一下子顯露無遺!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迎著那個有些怕怕的、微緊的浪頭,學著他的樣子,我身邊的雜草也很快清理完成,即時返觀身中的氣機,活潑和開闊。在自己心性未穩之前,非常需要同學們共修、互相照鏡子來淬煉心性的機會。
近年來,我的脾胃虛寒,一直在試著調理。來農場之前,有試過中藥,有效果——寒氣會順著二便往外排,但是成本高(每天300元的中藥費)效果有限,且會反復。反省之餘,應該是源頭沒有根除,中藥調理也只是一時之偏,並非長久之計。
助教帶著我們一起「禪跑」(帶著覺知跑步),然後再站樁和靜坐。哇!第一天我就感受到大汗淋漓,寒氣不斷往外排的驚人效果。沒有任何藥物的干預,只是順著天時,讓身中的陽氣升騰起來,體內的寒氣自然而然會往外走。很感恩這樣的體驗。
這次耕讀體驗營,雖然不是在中嶺山上,卻也是在這疫情特殊時期很好的一個「過渡」——同樣也有張講師講解的心法傳授和聚焦,有各種內觀環節的體驗和分享,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留下來的點點滴滴的溫暖沉澱……
幾日的耕讀體驗,如白駒過隙, 現在回想起來,還好像是昨日的事情,行禪中的點滴體悟,化作滿滿的感恩和祝福,願這門千古一貫的「大學問」能夠造福更多地球村的村民。
三讓天下
作者:張慶祥講師 講解
經典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張講師講解:
殷朝時代,陝西濱州有個小國,因受敵人的侵犯,國君古公亶父遷居歧山之下,就是周朝的始祖,後來周武王伐紂而有天下,就尊古公亶父為太王。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泰伯是法定的君位繼承人,也就是太子。但古公看中季歷的兒子,名昌,就是後來的文王,剛出生的小嬰兒他有聖人的瑞相,所以古公亶父有意跨過太子,也跨過二子,要傳給三子。他也不是喜歡三子,是喜歡三子的兒子,看出文王這個小嬰兒有個瑞相,要傳給他。但是他不好意思說,因為法定上誰才是王位繼承人?是泰伯。泰伯跟二弟仲雍瞭解古公的意思,所以在古公生病時,托詞要去南方採藥,然後兩個人就閃到了江南吳地。為了怕又被找回去當國君,就在當地斷發紋身,學蠻夷之邦刺青,想要終身不出了。他這一招很有用,因為在中國,刺青的人表示罪人,犯什麼罪臉上刻什麼花紋什麼字。伯仲二兄已經出去了,那季歷就被鎖住了,兩個哥哥都出去了,不能沒有人陪父王嘛,只能在家侍父。到古公亶父過世的時候,季歷就奉他的父親的命接伯仲回來奔喪,泰伯跟仲雍他們兩個商議要把這個王位讓給季歷。季歷他是第三個,各位如果你排行老三,你敢不敢受啊?你也會不敢受啊,對不對?所以泰伯他就說了自己已經是斷發紋身,如刑餘之人,在中國來說,沒有辦法領導人,不能夠再治理國家,於是就跟仲雍再次出奔到吳國去。他們兩個再三推讓,所以季歷一個人沒有辦法,國家總要有人哪,就半推半就被推上去,立他為君。後來季歷傳位給昌,成為殷朝的西伯,就是文王,昌的兒子名發,他伐紂成功,就是武王。武王尊昌(他的父親)為文王,追溯文王的爺爺為太王,就這樣開啟了周家八百年的基業。因此孔子稱讚泰伯的道德高到了極點,我們先別說他讓一個天下多高。各位讓一部摩托車怎麼樣?讓個汽車給你的哥哥怎麼樣?讓個房子給他,你這樣想就知道讓天下是什麼東西,對不對?泰伯要當時他沒有這個德,周朝的八百年基業沒有辦法建立這麼長遠的和平,他這一讓的價值高不高?坦白講,周文王能夠成就他的基業,他感謝的是他的伯伯,可是這個事情因為當時也沒有人宣揚,也沒有人知道怎麼樣稱讚他,所以「民無得而稱焉。」不曉得怎麼稱讚他,不過沒有人稱讚他,泰伯會不會很懊惱?不會!他不會為這個虛名在懊惱的,他一再地讓天下給季歷,人民不知道怎麼稱讚他的德。我們有時候做一點好事啊,我們想說:「啊,他們都不知道,當時要沒有我的話……」我們會常常習慣性的這樣的口吻,但古聖先賢他們做的事情默默無聞,心甘如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