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文章:《不怕它的發生》
黃庭禪這個解脫的心法對每個初學者來說都是驚喜連連,自以為只要如此便可從此擺脫情緒困擾了。可是練習一段時間後,會發現習氣深重,無法解脫。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呢?講師說過:舉凡進步不明顯的,都是因為對黃庭內的觀照不夠清楚。這篇文章很好的指出了問題的關鍵。
二、經典欣賞:孔子家語五刑解(一)
刑罰條款越來越多,而犯罪卻未必減少,人們會去犯罪通常都是因為心中的慾壑難填,在三皇五帝時期,簡單的刑法只是用來設防,真正教化民心卻是用各種的禮教,達到制五刑而不用的至治境界。本報將分期摘登其中兩篇,讓我們可以瞻仰到聖人智慧的光彩。
三、誤會集拾遺:義與養氣(一)
內心的祝福和愛丟失了,我該怎樣將它們找回來呢?愛是一種感覺,是一股能量,是胸膛內能感知的一股氣,氣的有些形態出不來了。要找回失落的愛的感覺,就先將內在的氣養成光明而開闊的浩然吧!
不怕它的發生
作者:李國草
細數起來,這次瀋陽之行該是自己第5次參加黃庭禪初階了,這對於做事一向只有三分鐘熱度的我,實在算是個奇蹟,可每一次的複訓,都有著實實在在的收穫,所以自己才能這麼樂此不疲。
瑞穗姐再次讓我們體會"是情緒還是能量",其實這話一個月以前也聽過,可是那次自己好像做的大都是邏輯理解,而這次通過確實的在自身中去體驗和觀察,我才感覺明白了其中的一點真意。
"只要有一點點不對勁就是情緒,如果是實相的話不會有疑惑的",帶著這樣的覺知再次去靜坐,我真的有觀察到黃庭內各種情緒的呈現,而以前我卻都以為他們是能量,換句話說,自己以前真的只有把大的情緒當情緒看,可面對小的情緒時,我卻往往都錯以為那是能量。 就像自己平時反觀,就經常覺得自己黃庭內有沉沉悶悶的氣機存在,雖然讓自己有點不舒服,可卻又無傷大雅,在此之前我還以為自己觀察到的是能量,可現在回想起來,那該是明顯的沉悶情緒。真的是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講師有說"黃庭禪進展不明確,其根本原因就是對黃庭禪的觀照不明確所致"。 這就是了,自己對黃庭的觀照真的是不明確,明明是情緒,自己卻還以為是能量。我還一直納悶為什麼講師說養氣兩週足矣,而自己卻始終養不起氣來,我想這也就是原因所在了。
"黃庭禪的第一步——覺知情緒的發生;第二步,看清情緒的組成;第三步——任能量自來自去"瑞穗姐提醒我們要先把情緒看清楚。我回想自己以前的練習步驟,每次覺知到情緒,便急也似的"放鬆肩部,敞開胸膛",根本是跳過了第二步,我才真的有意識到自己對黃庭禪的觀照真的很不明確,換句話說自己還是在帶有目的性的去觀照,還是想去之而後快,說到底還是走在時時勤拂拭的道路上(這個發現真的有讓自己大吃一驚)。瑞穗姐進一步的指出,"先把情緒看清楚"可以培養我們不怕情緒的能力,真的有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啊!回顧自己以前面對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來臨,不論是逃避,平撫,打壓……還是打著黃庭禪的旗號"觀不在",不都是因為我怕他們嗎,要不然我要那麼繁忙和緊張幹什麼呢?而我參加初階禪這麼多次,也首次在呆若木雞的課程裡,注意到了講師用"懼怕"這個詞來描述我們對情緒或氣血的態度。講師說過"不著急解脫苦,先把苦看清楚",這次,我總算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意思,仔細的在靜坐中去落實這句話,我發現當自己本著王者的從容,細細的,慢慢的,輕鬆的去感覺部分情緒的氣血組成時,肩膀和胸膛就會不鬆自鬆了,根本都不需要再去刻意放鬆。當然,也還是有很多情緒,自己還是不能把他們還原為實相,還是有種言中有言的感覺,這都有待於自己進一步的練習了。
回家再次翻閱講師的問題解答,講師在回答如何做到任氣血自來自去兩無罣礙的心法時說:「一開始先別急著從情識中解脫,最好先花點時間看清日常生活中,你的情識到底有多少,當他們來襲時,多半是以什麼感受來呈現罣礙的,對情識的所有發生有了一點認識之後,才開始作生活動態中解脫情識的練習。整個練習的訣竅就是「不怕它的發生」,這不是口號,而是要去落實、去檢驗在每個一情識發生的當下,當情識發生時,別急著消滅它,而是要看看它到底有多少能耐,那時要對自己說:「好吧!就讓我看看你能多熱吧!」,或「讓我看看你有多緊吧!、多快吧……」-----------我才認識到說原來解脫之道及其順序,講師早就以各種不同的說法和描述教給我們了,只是由於缺少必要的練習,我卻一直聽不懂,看不透。我終於明白為什麼講師會說"黃庭禪是道紮紮實實的練習題了",真是如講師所言, 這門學問除了練習以外,其他的理論往往都是空談。
"禪修班的特色是越上越清晰,越法喜",自己在複訓中,真的是由心的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可卻又越來越歡喜,那份成長和真實,真的是從自身上印證出來的。哈哈,還是以喜悅的心期待下一次的複訓啦。
最後,衷心的感謝講師,感謝瑞穗姐,感謝所有的一切。
經典故事欣賞:孔子家語五刑解(一)
冉有問於孔子曰:"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信乎?"
孔子的弟子冉有問孔子說:聽說古代三皇五帝的時候呢,沒有用過五刑,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伏羲、神農、黃帝是我們中國人所稱的三皇,五帝呢?少昊、顓頊、堯、舜、禹合稱為五帝。這邊所謂的不用五刑啊!這個五刑在秦朝以前五刑是:墨刑——就是在臉上刺青;劓刑——就是把鼻子給割了;刖刑——就是把腳掌給砍了;宮刑——就是去勢;大辟— —就是判死刑。所以從最古老的三皇五帝的時代也有死刑的,那麼隋唐以後呢?五刑改為死、流、徒、杖、笞,死就是死刑;流是流放,到邊疆當兵;徒就是服牢伇,像現在所謂什麼徒刑什麼徒刑的那個徒,強迫他去坐牢服牢役;杖就是用大的棍棒打;然後是笞,笞就是以比較細的枝條、藤條抽叫做笞,這個五者呢稱為五刑,總而言之,就是由小到大的各種對於犯人的刑罰。
孔子曰:"聖人之設防,貴其不犯也,
說古代這個聖王他們訂定這些刑罰其實是預作防備的措施,這個措施的用意是貴其不犯,就是嚇阻他讓他不去犯這些罪。
制五刑而不用,所以為至治也.
三皇五帝制定五刑,實際上並沒有拿出來用,這個才是最為完美的,最上乘的製國之道哦!所以為至治也。
凡夫之為奸邪竊盜,靡法妄行者,生於不足,
一般的人之所以會犯罪,奸邪竊盜之罪或者是目無法紀胡作非為,叫作靡法妄行。為什麼呢?就是起因於不滿足,他想要的要更多,所以才會去做這些行為。
不足生於無度,
這個心理的不滿足,是出於不知道節度,什麼節度?他應該要量入為出啊!他花費多少?要求多少應該要有一個節度!
無度則小者偷盜,大者侈靡,各不知節.
說如果他不知道節度的話呢,沒有錢的就會去偷盜,而有錢的就會奢侈浪費,這個小者大者是指有錢沒錢,各不知節說有錢沒錢的呢,他們不能中一個節度。
是以上有制度,則民知所止,
所以如果這個身為國家領導的人制定了一個制度,那麼百姓起碼知道,我雖然不知節,但我做到哪裡不能再往下,再往下做會受到懲罰的,就知道一個界限在,所以民知所止。
民知所止,則不犯.
人民就不會越過這個節度,因為他們將知道會受傷。
故雖有奸邪賊盜,靡法妄行之獄,而無陷刑之民.
所以這個三皇五帝時代,雖然是設了奸邪竊盜、靡法妄行的刑罰,可是卻沒有觸犯刑綱的這些百姓,所以說不用,其實不是不用,而是沒有人犯,它已經高高掛在那了,做錯什麼事會受到什麼樣的刑罰,而且只要犯到那裡必定刑罰,沒有什麼可以商量的,大家都知道是鐵的紀律的,所以就不會犯了。
不孝者生於不仁,不仁者生於喪祭之禮明,
實際上所以有不孝的人,是因為他的仁愛的胸懷沒有培養起來,那個捨不得別人受苦的情懷沒有培養起來,而這些捨不得別人受傷的這種情懷沒有培養起來是由於什麼呢?由於喪祭的禮沒有表現的非常明白,喪祭的禮有各種節度,有各種的程序,這些程序都是為了要去凸顯一個人,在親人過世的時候,捨不得他們離開的那種精神,要溢於言表,那麼當這種捨不得的心衝刺著一個人的胸懷的時候呢,他會把這樣的情懷更能夠用在生者的身上,而用在生者用在父母的身上的時候,這個小孩必定會孝的!所以我們小看了這個喪祭之禮!不了解古人對於喪祭之禮的種種程序的安排,用心是在那裡。
喪祭之禮所以教仁愛也,
這古人安排喪祭之禮,之所以安排那麼多的程序,親近的人過世,穿什麼的喪服,次一等的人穿什麼喪服,遠親、朋友的話,怎麼樣去表達我們對他的追思之意,裡面有各種細節。喪祭之禮我們從頭看一遍,因為人生在世,從小到大總難免會看到親戚朋友有過世,所以每一個人都會有機會經歷,那麼經歷的時候,古人教導他的子弟,教導他的小孩他的親人,是非常慎重的方式去看待這個事情,去參與的時候,就會去經歷整個喪祭的過程,回來的時候內心會有所感觸,就是一個人活著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好好的去愛護他,那等到他過世之後,我們這麼的捨不得,如此的追慕,進而把這個情懷轉嫁到他現在的這個生父生母的身上,這個就是所謂孝的來源,孝是起於人,而人的培育呢莫大過喪祭之禮!
能教仁愛,則喪思慕祭祀,不解人子饋養之道,
能夠把小孩的仁愛的情懷給教好,古人設計的方式就是要給他一個演練的程序,而這個演練的程序就是喪祭之禮,那麼一個小孩如果內在內心培養出一個柔軟的地方,有一個肯去追思別人的地方,那麼等到父母過世的時候,這個"喪"就是父母過世,父母過世的時候他就會思慕之情溢於言表,他就會盡上他能力去祭祀追思。不解人子饋養之道,這個"解"就是懈鬆懈的懈,一個人子在父母在世的時候,怎麼樣去贍養他的那種用心。等到他父母過世的時候,他還是一樣侍死如侍生哪!雖然人暫且不在,他用過的東西都還擺著,他坐的椅子也放著,他拿的拐杖也擺著,就好像這個人還在一樣,照樣三餐的飯菜供養,也不敢稍有鬆懈,所以叫做不解人子饋養之道。
喪祭之禮明,則民孝矣.
所以古聖先賢要管理一個天下國家,是不簡單的,他是用很高的智慧,以一個很簡單的喪祭之禮,就把百姓這種仁愛的情懷培養出來,培養出來之後這個人自然是會孝的。
故雖有不孝之獄,而無陷刑之民.
所以雖然是訂定了一些刑罰,說不孝的人應該受什麼刑罰,而實際上不會有人去觸犯這個刑罰的。
……待續……
誤會集拾遺:義與養氣(一)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生問:在實相基礎上,想要建立祝福別人的德行的時候,卻找不到祝福的感覺了,或只是偶爾一點點的感覺,卻不能長久的行持。我內心的祝福和愛丟失了,怎麼找回來呢?
張講師答:在「心即是氣」這本書裡面我曾提到,志是向上、利人的,心裡頭的志要持得久,要用滿腔的浩然正氣包著心,用浩然正氣護養著心,否則志持不了多久的。光明開闊的心理狀態就是浩然正氣,不做佔便宜、告不得人的事,就有浩然正氣,進而打從內心裡常常讓一點好處給人,給人方便,成就別人,那個心會變得寬和柔軟,這更能養出滿腔的浩然正氣,要用這浩然正氣包著心,志節才能長久。
而您感覺自己"祝福"不來,感覺自己內心的寬和柔軟不見了,那是長久以來對任何事都論斤論兩而來的,之所以這樣是你認為凡事都要很公平,不能讓任何一方吃一點點的虧,而這任何一方主要是包括你自己,自己一有吃虧的情況,內心就覺得不公平,非得與人好好理論理論不可,對人沒有一點寬容,久而久之,你的內心就只剩下堅硬與冰冷了。這樣的人讓人看起來處處講理,但心不寬,常常計較,說得難聽點就是有點自私了,學道的人怎麼只剩下自私自利呢?
失去祝福與愛,人間將是非常可怕的,而這個感覺失去那麼久了,要怎麼培養起呢?這辦法就是要從生活小地方養成「讓」、「施予」、「尊敬」的習慣開始。處處為別人的好處設想,吃點虧,讓一點自己的好處給人,把自己放低,把別人看重,這就是讓、施予。這剛開始像是有點勉強,或是不知從何入手,你可以從最敬、愛的人身上做起,像是小孩、父母、另一半之類,會顯得容易些,然後再慢慢推及到親戚、同事、朋友的身上,做久了就變得非常自然,變得四海之內皆兄弟,變得內心裡充滿著溫柔的熱流,這股熱流是世上最有益身心的東西了,而且第一個受益的將是你自己。
而養浩然正氣最充沛有效的,是"義"氣這個東西,孟子說「是集義所生,非義襲而取之也。」
那麼什麼是"義"呢?義與仁有什麼不一樣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