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文章:《原來,過去的我錯了》
我們一直都努力在做對的事情,用自以為對的方式來生活。然而,聖賢教導我們,真正對的事,不在自己的好惡與名譽、得失,而在於所作所為是否對別人、對大局有利益。新年伊始,在古聖先賢的指引下,為自己立定一個真正對的志向吧。
二、經典故事欣賞:禪宗二祖斷臂求法(四)
急功近利、貪小便宜、尚玄好奇,好為人師等,都是修行路上的阻礙。因此,想要在修行路上不走向左道小徑,古聖先賢的經典不可不讀。
三、誤會集拾遺:云何陽氣成世法界?
佛陀有沒有提到陰陽二氣呢?有沒有提到河圖呢?這與中華老祖宗說的無極、太極、兩儀、五行等學說是否是一致的呢?接上期"如來藏原是一股妙氣"後,本期繼續用佛經中所講的陰陽來引證,自古聖賢一條心,表述方式不同,主軸卻從來沒變過。
主題文章:原來,過去的我錯了 ——讀《忠經》有感
作者:張文秀
去年的8月份,我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但僅僅1個半月就身心疲憊,以忿忿不平的心結束了這份工作。辭職之後,我就寫了一篇文章痛批老闆的忠奸不分、對員工的苛刻和當今民企制度的不規範現象來一泄自己的憤怒與不甘。
學了黃庭禪之後,回想當初幼稚的行為真是不養生啊,正如張德芬書中提到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原來我不是被別人氣的,我是被自己氣的,你說這行為傻不傻呢?
加入了"自我探索成長培育"的行列,讀了很多講師給我們翻譯的古聖經典,真是猶如醍醐灌頂,讓我受益匪淺啊!伴隨著堅持了2個月的打坐站樁,整個心境也開闊了不少。尤其讀了《忠經》之後,想想我那1個半月的職場經歷,恍然大悟,原來,過去的我錯了。
一錯
剛到公司的時候,我沒有什麼太多的事情要做,並且當時公司的業務也不算多,這時恰好那些聘來發單的人員在忙於寫他們的傳單,我想反正我閒來也沒事,就幫他們寫寫吧,順便聯絡一下感情。幫了幾天後,公司的總監對我大怒,說"你不好好做好自己的本分,跑去幫別人工作,你究竟領的是哪份薪水?如果你想領發單的薪水那你就去跟他們一起寫單去。"當時我就反駁到,反正我暫時也沒有事做,難道就不能幫幫他們嗎?大家都是幫公司做事的,這有何不妥?發單人員得知此事後也對總監的做法表示不可理解,忿忿不平。
看了《忠經》後,我才理解到總監的良苦用心啊。孔子家語《致思》裡提到:子路擔任蒲縣的縣長,為了防備水患,與百姓一起修治水溝。他感到百姓非常的勞苦,因此發給百姓一簍飯、一壺湯。孔子聽到之後,叫人去告訴子路停止這麼做。子路聽了非常不高興去找孔子理論說:"我因為雨季快到了,恐怕發生水災,所以和百姓一起修治水溝以防水患,而百姓裡很多人都是饑貧交迫的,所以我每人提供一簍的米飯及一壺湯給他們。而您派人來叫我停止這麼做,那麼是夫子阻止我去行仁道了!夫子以仁來教我們,卻阻止我行仁,我不接受這種矛盾的指令。"
孔子說:"如果你不忍心看百姓挨餓,為什麼不去稟告給國君,從國君的倉庫裡發出米糧來賑災,而卻私下用你的米糧來饋贈給百姓呢?你這麼一做,就凸顯出國君對百姓絲毫沒有恩惠,而自己在百姓心目中卻因此有了偉大的恩德!你趕快停下這樣的行為還來得及,不然它日你必被識大體的君子嘰諷為有心懷不軌之罪的呀!"
就像我幫發單人員寫傳單這件事一樣,一是擅離職守;二是我可能會引起職員內鬥,因為我不可能幫所有人寫傳單,我一個人,最多也只能幫1、2個人寫,這樣其它發單人員會怎麼看、怎麼說呢;三是老闆請我來可不是讓我建立自己在其它職員面前的功勞與聲譽,而是要去為公司辦實事,去宣君德的,我那樣的行為不就成了奸臣了嗎?這真是大錯啊!
(講師:要幫同事可以,但要對上對下都光明正大,你可以先向上級報告,由上級叫你去幫別人,如此一來,功勞就歸給上級了,這樣才光明磊落,才沒有營私的嫌疑。)
二錯
我在公司本是置業顧問,不過老闆臨時分配我去協助資料員做一些資料。我每次認真地整理好我做的資料後,都會第一時間交給資料員保管,不過公司是剛成立的,有一些制度沒有規範好,所以我交接資料時沒有做交接記錄,導致最後資料弄丟了資料員就立馬把責任推給我。因為資料員深得老闆的心,所以老闆也認為資料就是我弄丟的,對我破口大駡,我有理也說不上了。幸好有深明大義的總監在,總監知道資料不是我弄丟的,事前就先跟我分析道"雖然不是你弄丟的,但在這個情形下你有理也說不清的,你現在要做的就是靜靜地挨駡,不要反抗,然後一起想解決的辦法。"然後又跑去跟老闆說"現在的員工真不像話,做事馬虎,我剛才已經訓她一頓了,她知道錯了,您消消氣,我們想想解決的辦法吧。"我當時就認為總監特沒骨氣,屈服在強權下,明知道不是我的錯,硬要拗成我的錯,還順著老闆的氣,簡直就是是非不分。
然而在孔子家語裡,孔子說:忠臣諫君的方式有五種不同義理的方式。
第一種叫譎諫。(是欺騙、迂迴之意。也就是不直接頂撞,而是採用轉個彎、打個比喻的方式,以達到勸諫的目的。)
第二種叫戇諫。(是愚魯直爽但又不失趣味之意。)
第三種叫降諫。(就是用卑恭委婉的方式去勸諫之意。)
第四種叫直諫。(就是直接引述正直的先聖之理以勸諫君上的辦法。)
第五種叫風諫。(風就是諷,講話時打個譬諭去諷刺時弊。因不是針對某人,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叫做風諫。)
因此一個忠臣在進行諫言時,要先考慮君主的習性適合什麼諫言的方式,然後才去行諍諫。總監的忠諫方法實在是太高明了:先跟我分析,穩定我的情緒,讓我不要跟老闆吵。然後考慮到老闆的脾氣比較暴躁,就順著老闆的氣先,讓老闆恢復理智後再拉回到主軸上,就是把事情想辦法解決了。莫非總監也看過《忠經》了?現在想想當時,我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三錯
我們公司的資料員可真是個厲害的角色,拍馬屁功夫一流,甜言蜜語的深得老闆的心,於是她經常在公司裡挑撥離間,製造是非,但是老闆又只相信她的話,連總監也無能為力啊。在公司工作了一個半月之後我實在是受不了如此不講理的老闆,也受不了資料員經常暗地裡使壞的現象,再加上工資也不多,實在是積了不少怨氣,就跟總監提到我想辭職了。總監說,"人各有志,去尋找別的有發展的工作對你也是好的,不過走之前希望你能跟老闆說實話你為什麼離開公司,比如講明資料員的一些不好的行為,讓老闆可以分清忠奸。"我說"在人背後講人家的壞話不是很好吧,況且公司是老闆的,他愛怎麼就怎麼,我也沒辦法的啊。"總監說:"那你豈不是害了公司嗎,如果公司一直存在著這樣的小人,對公司的發展是一大阻礙啊。"不過,最後我什麼都沒提,還是以無法勝任該工作為理由辭職了。
然而在《忠經》裡面舉了這麼個例子:衛國蘧伯玉賢明而靈公不採用他,佞臣彌子瑕是個不肖的小人,靈公反而任用之,忠臣史魚屢次進諫,要靈公用蘧伯玉,但靈公不從。有一天史魚生病將死了,命令他的兒子說:"我在衛朝,不能進蘧伯玉而退彌子瑕,這是我做一個人臣而不能匡正國君的過錯。在生時不能正君,那麼死後就不配用大臣的喪禮。在我死後,你不要把我放在正位,要把我放在窗戶下,這樣算是你對我已經盡上安葬之禮了。"史魚死後,他的兒子聽從父命,把屍首隨便放在窗下。
靈公聽說史魚死了,跑來弔喪,看到史魚被放在窗下,覺得非常奇怪,於是問他的兒子。史魚的兒子把父親的遺言告訴靈公。靈公聽完後悵然若失的說:"這是寡人的過錯呀!"於是叫史魚的兒子,把史魚的棺木放在大堂的西階(往生者的正位),然後叫蘧伯玉來任官,又退掉彌子瑕的官位。孔子聽了這件事之後說:"古代的為臣的諍諫,諫到死也就罷了,沒有像史魚這樣,到死都還在屍諫,最後終於能感動他的國君。"
為人臣者,官於君,先後光慶,皆君之德,不思報國,豈忠也哉?意思是:做人臣的,受君上的委託而有了官職,因此在職務上有很好的表現,先後所得到的榮耀及福利,都是起因於當時君上的知遇之恩,才能有今日的局面。如果不盡心盡力去報效國家及君上,哪還能算是有忠心的人呢?老闆給我了薪水,給我發揮才幹的平臺,我就要如理如法的盡每一份忠才對。真是不比不知道,不學空自大。對比起史魚,我真是愧疚無比啊,原來我離一個忠誠的人相差這麼遠。不過知錯能改,為時不晚。
新的一年開始,我也會有新的工作,新的老闆,形形色色的同事和上司,這第一次的工作經歷,配上張講師解說的忠經來做事後點評,給我的工作、乃至人生之路都端正了方向,今後遇到狀況,我只要記得到經典中去尋求答案,那麼我雖然年輕,心卻可以不徬徨,不迷失方向了。
經典故事欣賞:禪宗二祖斷臂求法(四)
(接上期)
更有冤深孽重之輩,稍得一線之功,自以為能,就要稱師作祖,分門別戶,欺世哄人,罪莫大也。更非正也。子其勉之。
若是不能準確的聚焦在性命的主軸上修持,那便是陷在四果旁門的修行陷阱了,然而術流動靜雖然是左道旁門,可是反而更容易在短時間內嘗到一些令人驚喜的小效驗,好比馬上有一些通靈感應,或是有一些神跡顯現,或是立即感覺到運勢好像都變好了之類的。這些效驗不僅使人對該法門更為確信不疑,而招收信徒也變得非常迅速,這更容易啟動了人們心中那份"好為人師"的貪欲,於是開始打著救世的旗號,自立一個門派,述說所傳授的法門是多麼的殊勝,藉著旁門極易迅速的感受到效果之便,再加上用盡各種感人的辦法,快速擴張教團,把自己推到受萬人景仰的"大師"尊位。
這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在做有益眾生的功德,而主事者也是這麼認為的,然而實際上若少了性命這個主軸的修持,則所作所為只是助長了左道旁門的邪見,斷送了修行反本的唯一究竟正路,且教門越大,阻斷的人越多。那麼說來,這位偏離主軸卻急著稱師做祖的人,豈不是罪過莫大了嗎?
這段話呢,是達摩期勉神光,實際上是在罵他,意思是說你稍得一線之力,雖有仙女散花的神跡顯現,雖有百萬弟子的護持,然而自己卻沒有掌握超生了死的主軸,而又擺出一副活佛大德端坐蓮台的模樣,講起經來臉不紅氣不喘,一點也不覺得慚愧,讓那麼多的信眾效死不去,這不就是代表過去所作所為,已犯了罪大的過錯了嗎?
神光曰:左道旁門,誤人生死,罪重惡極,弟子知過必改,不該忘形。遂傳佛法心印。
神光聽了達摩的訓戒之後,深知達摩正是在指出他過去誤人青春、自以為能的行徑。此刻神光也確實的向達摩懺悔,並且允諾日後一定改過,不會再得意忘形了,請老祖放心。達摩老祖看神光確有所悟,也非常有謙卑改過的德行,以後肯定不會再誤人,因此就在四下無人之際,將如何啟動自身性命,也就是自身精氣神造化的心法,及內在修為的功夫傳授給神光。因神光蒙受正法,故世人稱為二祖。
由上面可知,旁門亦皆有果,而且更為快速,這雖然只是火石電光般的小效驗,然而眾生卻很少不迷失於其間的!不必說能撒豆成兵了,就光是算命每次算都得準,料你明天三件事都準確,後天三件事也準確,我看大家就急著拜他為師了,你信不信?呵!這急功近利、貪小便宜、尚玄好奇,便是眾生修行路上的第一個困難。正因如此,更顯示出代代明師之所以存在的價值,其價值就在於他可以釐清眾生非常非常多的迷惘。因此,想要在修行路上不要走向左道小徑,古聖先賢的經典不可不讀呀!(完)
誤會集拾遺:云何陽氣成世法界?
作者:張慶祥 講師
云何陽氣成世法界(為什麼說是陽氣成就了這個法界呢)。空氣變作(因為陽氣是由無始無終的空氣變化而來的)。
主生動法(所有一切生發、活動的特性都是它所主宰的)。一水北方。三木東方。五土中央。七火南方。九金西方。(以上一三五七九便是中華文化最精深的河圖陽氣分佈狀態)
如是數行。成就世間。是名陽氣成世法界。
云何陰氣成法世界。陽氣變化(陰氣是由陽氣變化而來的)。主死寂法(所有一切收斂、遲滯的特性都是由它所主宰的)。
二火南方。四金西方。六水北方。八木東方。十土中央。(以上二四六八十便是河圖陰氣分佈狀態)
如是數行。成就世間。是名陰氣成世法界。(河圖的陰氣分佈)
(附註:從以上這段可以知道,佛陀確實提到陰陽二氣,並且也告訴我們萬物都是由陰陽二氣所生化而來,又提到陰陽二氣是由"空氣"變化而來。這與中華老祖宗所說的"無極而有太極,太極而生兩儀,兩儀而生四相,四相而生八卦"的說法其實是完全一致的。只是佛陀用簡略的說法,由無極跳過太極,直接說兩儀罷了。而東方用較細膩一點的說法而已。由此可知佛陀所謂的"空氣"正是中華老祖宗所謂生出太極及兩儀的「無極」無誤。這無極也正是佛性的本體,也是空性及如來藏的所在。而其內在的造化之妙,則用河圖五陽五陰的佈圖方式呈現出來。真可謂真理無二致。)
云何生氣(什麼是生氣呢)。
父氣一月。父母氣成眾生身分(由父母二氣合和生化出一個胎身)。父氣一月。成生腎。母氣於時。成生膀命。母氣二月。能成心絡。父氣於時能成小膻。父氣三月能成肝口。母氣於時。能成膽腦。母氣四月能成肝口。父氣於時能成胃三。父氣五月成就肺口。母氣於時。成就大膜。父氣六月成骨耳。母氣七月盛血父舌。父氣八月成眼母筋。母氣九月成肉唇。父氣十月成皮母鼻。雖成同時。熟有不同。是名生氣成世法界。(以上是在說明嬰兒色身法界生化成形的過程)
云何地大堅質法界(為什麼說地大是成就一切堅硬質性現象的根本)。眾生支大。骨肉質體。皆是地大。是名身分地大法界。(好比眾生肢體上的骨肉等有形質的物體,都是地大造化出來的,這就是地大在眾生身上所構成的法界。附註:這地大就是東方五行中的土,後面的經文中將有說明。)
云何水大濕質法界(為什麼說水大是成就一切濕性物質現象的根本)。眾生支體。血液溫體。皆是水大。是名身分水大法界。(附註:水大就是五行中的水。)
云何火大溫氣法界。眾生支體。君相溫氣皆是火大(身中君火相火等溫動之氣皆是火大的作用產生的現象)。是名身分火大法界。(附註:火大就是五形中的火)
云何風大動搖法界(流動現象的根本)。眾生支體。隨念動搖。皆是風大。(意念一動全身氣機皆動,那就是風大的作用產生的現象)是名身分風大法界。(附註:風大就是五行中的木。後面的經文中將有說明。)
云何空大法界。一切眾生臟腑之間。氣血通經。皆是空大。是名身分空大法界。(附註:空大即是五行中的金,後面的經文中將有說明。由以上這段可知,佛陀也提到五行的,與中華老祖宗所說的無二。)
云何七大。(什麼是人身上的七大)一、地土色身大。(色身骨肉就是地大,也就是五行的土的作用)二、水汁血精大。(色身所有流動性的精血等就是水大的作用)三、火氣靈溫大。(身中的溫度就是火大的作用)四、風木動息大。(風就是五行中的木,身中所有流動生發的氣感就是風大,也就是木的作用)五、空金虛氣大。(空就是五行中的金,身中所有收斂的氣感都是空大,也就是金的作用。)六、六識大。風木大靈成眼識(眼睛能看的功能由風木大而來。餘仿此。)。水汁大靈成耳識。空金大靈成鼻識。地土大靈成身識。火大一身之主。故分二識。從靈(陰火)成舌識。主靈(陽火)成意識。七、六根大。風木大氣成眼根。水汁大氣成耳根。空金大氣成鼻根。地土大氣成身根。火大一身主也。故分二根。從氣(陰火)成舌根。主氣(陽火)成意根。
————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