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500問

張講師答:

你好!“順從你的心”這是一句心理學裡很好的話。不過它有個陷阱,就是符合天理的、符合公理的就順從你的心,如果純粹只是私欲、損人利己的、傷身的,那就千萬不要順從你的心。

不養身且傷身,不利己且損人,純粹是滿腔的欲望,你為什麼要去順從你的心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把黃庭禪教的學問拿出來,好好地來做實相的觀照,好好來對它不取不捨,不對它用力,也不被它帶著走。

我們觀照黃庭一竅的欲望、貪、嗔、癡、愛,你只是看著它,不對它用力,就可以從裡面的枷鎖走出來;如果是符合公益的、符合天理的、為人好的,甚至損已利人都可以。

做個有義氣的人,不要老是想說:“要怎麼樣對我好”。現在人說跟著你的心走,順從你的心,他們幹些什麼事?雙十一的時候營業額破千億,他告訴你要多愛自己一點,順從你的心吧,各位,你有沒有發現這些商業術語,完全在滿足你的私欲,灌你迷湯,讓你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你明明不需要這麼多,卻讓你欲望無窮,他們告訴你說這樣可以刺激經濟,但是你卻不要人格。

世上不是什麼事都得做,也不是什麼事都不做,符合公益的、符合天理的、符合別人利益的,曾經為別人著想過的我們就可以做了;符合養身的,而不會害到別人的,這就可以做了,若剛好相反的,我們就不能做了。

張講師答:

你好!有句話說:有夢最美啊。人生有夢想有理想,生活起來分外覺得有朝氣,這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嘛,所以心裡有個夢想是很好的。那麼現在的心理學所謂的心想事成,我當然也願意它成真,不過有時候會事與願違,有時候呢又真的美夢成真,在我的看法裡面心想事成用在某一個方向是對的,而在另一個方向倒不一定是對的。

什麼方向是對的呢,比如說我希望別人對我好,那麼我也存著為人好的心,希望別人多對我友善,那我也存著對別人很友善的心。我想你先做出那個友善的感覺,誠懇的感覺,那麼別人對你也會非常友善,也會非常誠懇,那這個不就是心想事成最好的注解嘛,這個才是真正對你有幫助的。

如果你把心想事成,想像成我明年要買一棟房子,我明年要有一部車子,我想像成明年又有一個美麗的女朋友,我想像我創業又有成功,我想像買了樂透又中第一特獎,這個叫做取人的貪心,貪心不足蛇吞象。

這麼貪心的向宇宙下訂單,宇宙真的會答應嗎?如果老天真的這麼答應你的請求,那我說老天不公平,這沒有天理,空思妄想就可以達成夢想,腳踏實地做的人卻不一定有得到,我不相信,這個根本沒有天理,也不值得我們追尋。

一個偏心的上帝有什麼值得追尋的呢?所以我還是建議你踏踏實實的生活,好好的去學習做人,要不的話,果真能心想事成,每個月買樂透的人有多少,而且砸大錢買樂透的人非常多,那些砸大錢買樂透的人哪一個不是非常渴望,而且集中注意力朝思暮想的想要中樂透,然而他們每個人都中嗎?沒有,而真正中樂透的那個人,他真的朝思暮想,想著中名牌嗎?沒有,甚至他買的時候根本沒有管它,然而他中了大獎。

所以想不一定會成,不想不一定會沒有。這個自有一個因果定律在安排著,人的一生有多少福報是由天定的。除非我們更加的努力,惕厲奮發,多集一點功德,不要好吃懶做,勤快的節儉,去經營我們的人生,這樣的話我相信你的人生一定更美滿,或者心想事成可以這樣解釋吧。

張講師答:

是投胎轉世而來,前世的氣稟對這世會有所影響,還要加入這世的父精母血遺傳。所以遺傳和投胎轉世是一回事。而禪學講的是現在的自在,不講前世的業力和遺傳。教給你的解脫這些氣稟對你的束縛。古聖先賢懷著憐憫、友善的心對這種人循循善誘。

張講師答:

你好!什麼是大道啊?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就是氣.有一股氣造了宇宙,大道必須瞭解宇宙是股氣,從宇宙的這股氣瞭解到我們小小的人身裏面也是一股氣,生命就是一股氣.然後從身中的氣再瞭解到心裏面也是一股氣.大道能造宇宙,所以宇宙是一股氣。

既然這樣,人在宇宙間人也是一股氣,心既然是身中的一物,心也是個氣.那麼瞭解到心是個氣,再瞭解到從心中這股氣裏面去去人欲、存天理呀。就是屬於它本來的,本身的留下來,屬於人的私欲的把它給去除掉。

從內心裏面清靜了、淨化了而後再往外可以在你的身上,修身,可以放在你的家庭齊家,可以治國,可以平天下。不只是在自身可以用,天下都可以用。那麼這就是一條朗朗的大道,那你說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大道,那怎麼辦?

古聖先賢他們把那些對世上、萬事都有益的那些言論,那些哲學家,那些聖賢所說的話把它集合成冊叫做“經”。所以四書五經多讀,就可以瞭解大道,就可以接觸聖賢。在心裏有疑問的時候不要憑自己的感覺,自己的感覺是最不可靠的。為什麼?世上每個人都在憑自己的感覺辦事,結果把世界搞得一團糟。

聽聖賢的話,聖賢如果活著,所講的那些話,集合起來,一輩子裏面最能益的話集合起來就是“經”。那麼我們只要信手拈來,就讀幾部就可以把宇宙亙古以來所有那些聖賢有益的話、對的話全部把它串連起來就浮現在你的眼前,那是多麼方便的一件事情呀。

所以平常沒事的時候好好讀讀經,就可以瞭解什麼是大道,可以瞭解自己有沒有走在這條正道上。更可以分辨這麼多的五花八門的法門裏面究竟有哪個法門是可以值得學習的。

至於黃庭禪這“黃庭”兩個字指的是內心,學問一下子也沒辦法講開,講開的話又太大。學了內心要做什麼呢?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能夠讓你窮內心的理,去了人欲、存了天理。而後呢盡了性,顯現你的性,顯現而後展開你自身大道的造化。而後煉出你的金剛不壞之身,就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這個呢則是人間的大道。

張講師答:

你好!什麼是大道啊?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就是氣.有一股氣造了宇宙,大道必須瞭解宇宙是股氣,從宇宙的這股氣瞭解到我們小小的人身裏面也是一股氣,生命就是一股氣.然後從身中的氣再瞭解到心裏面也是一股氣.大道能造宇宙,所以宇宙是一股氣。

既然這樣,人在宇宙間人也是一股氣,心既然是身中的一物,心也是個氣.那麼瞭解到心是個氣,再瞭解到從心中這股氣裏面去去人欲、存天理呀。就是屬於它本來的,本身的留下來,屬於人的私欲的把它給去除掉。

從內心裏面清靜了、淨化了而後再往外可以在你的身上,修身,可以放在你的家庭齊家,可以治國,可以平天下。不只是在自身可以用,天下都可以用。那麼這就是一條朗朗的大道,那你說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大道,那怎麼辦?

古聖先賢他們把那些對世上、萬事都有益的那些言論,那些哲學家,那些聖賢所說的話把它集合成冊叫做“經”。所以四書五經多讀,就可以瞭解大道,就可以接觸聖賢。在心裏有疑問的時候不要憑自己的感覺,自己的感覺是最不可靠的。為什麼?世上每個人都在憑自己的感覺辦事,結果把世界搞得一團糟。

聽聖賢的話,聖賢如果活著,所講的那些話,集合起來,一輩子裏面最能益的話集合起來就是“經”。那麼我們只要信手拈來,就讀幾部就可以把宇宙亙古以來所有那些聖賢有益的話、對的話全部把它串連起來就浮現在你的眼前,那是多麼方便的一件事情呀。

所以平常沒事的時候好好讀讀經,就可以瞭解什麼是大道,可以瞭解自己有沒有走在這條正道上。更可以分辨這麼多的五花八門的法門裏面究竟有哪個法門是可以值得學習的。

至於黃庭禪這“黃庭”兩個字指的是內心,學問一下子也沒辦法講開,講開的話又太大。學了內心要做什麼呢?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能夠讓你窮內心的理,去了人欲、存了天理。而後呢盡了性,顯現你的性,顯現而後展開你自身大道的造化。而後煉出你的金剛不壞之身,就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這個呢則是人間的大道。

張講師答:

你好,這個人間的禍福啊,是由於一個因果的定律在主宰著。那麼這個因果的定律呢顯現在外面就是一些氣運的運行,那麼懂得這些氣運運行的人,就會根據這個氣運來推算,推算出他未來將會如何如何,那麼甚至也可以逆推,推到過去應該經歷過一些什麼什麼。

這個也沒有什麼多了不起的,就像說一個炮彈,打出去,它正飛在空中,我們根據它的彈道,懂這個彈道的科學家就可以算出它的弱點,它中間還會經過哪裡,那麼也可以逆推它是從哪兒打出來的。

這個道理是差不多的,就是我們不懂原理的人覺得很玄,就變成玄學了嘛,那如果懂原理把它給資料化,那就會變成科學了嘛。那麼到底這個人生的彈道是怎麼打的,那個炮臺到底是怎麼樣,你會怎麼打,跟這個炮臺的仰角有關啊。

那麼人生的氣運、命運是怎麼定的,那跟過去累世的因果關係是有關的。那麼你說這些所謂鬥數啊,這些什麼能量學、易經,收費也很貴,它到底准不准,這個事情就是會算的就很准,那麼江湖郎中裡面就是學得很淺,學費收得很高的也很多,就是一半准,一半騙的也很多,那真正的高人呐,也是有的。

究竟這個命運能不能改變,這就是有一個表一個裡的問題。怎麼樣說表裡的問題呢?如果我們從表面去改變,這個也是可以的。比如說你現在生病了,然後是一個文明病,比如說你腰酸背痛,可是你找不到病根,但是呢去看醫生,他雖然也跟你講他沒有找到病根,但是他也能夠讓你緩解一點,比如說吃吃止痛藥啊,吃吃肌肉鬆弛劑啊等等。

你也可以呢,稍微感覺到馬上會舒服一點。那你說這樣子到底有沒有用呢?你不能說沒有用,那麼問題到底有沒有解決呢?問題是沒有解決。為什麼呢?因為它明天後天或下個禮拜,它同樣又會復發。各位對不對呀?

那我們現在去做這些改運的人,學什麼課程把運勢稍微改變一下,或稍微短暫時間經濟好像有改善一些,或感情有改善一些,等等。那到底有沒有用呢?有用的,但根本解決了沒呢?根本沒解決。那為什麼根本沒解決呢?

因為人的命運是由你所累積的德性、你做的善事、惡事所造成的業,來主宰你現在所要去的方向。雖然做過這些術數類可以暫時的緩解,但是問題沒解決,為什麼呢?因為你並沒有積極地去累積你的德性,沒有積極地去改變你的脾氣毛病,沒有去對人更好,積更多的功德,而只是在這個表面上,短暫的時間內改造了一些現象。

改造這些現像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以後,因為你病根沒解決,以後這個業障病發的時候呢,這個事情就更難收拾。就好像你生了一個文明病,你不斷吃止痛藥止痛藥對吧,表面的事情是暫時得到緩解,但是問題病根沒解決,等到它一併病發的時候啊,這個事情就更難解決。

好,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好了,我過去曾經跟一個易經老師學過易經,學費很貴的哦,那麼到認識的第二個禮拜第三個禮拜,他就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然後呢就給我看了一些他所謂的機密,他還會哪招,給我看了一些機密。

之後他就開口啦,就是要問我借一筆錢,那借一筆錢我就愣在那了,我因為愣在那,我就反問老師,我說老師啊,你是教什麼的你知道嗎?你是教改運的呀!各位他是這個易經老師,他是教改運的呀,他還有個堪輿。

我說你教改運的,你怎麼跟我借錢呢?難道你不幫自己改改運嗎?我這樣一反問,他也愣了一下,終於,擠出兩句話來,他說:啊,實際上是改不了啦。就是,他預測的是蠻準的,短暫內看起來好像有效的,長遠來看連他自己都改不了。那你連自己都改不了,你怎麼去改別人啊,各位對不對呀?所以呀,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趕快多積德才是根本辦法。

張講師答:

你好,這個世上各宗各派的修行啊總是為了讓一個人得到身心靈的提升,目標都是非常非常好的啦。那麼各種的修行裡面呢,有的時候因為時間久了呢,傳承就開始有偏差。那麼最必要的這個傳承呢有的時候掉了這個有的時候掉了那個,就是重要的東西掉了好幾個,那不必要的東西卻多了這個又多了那個。

這個是在各宗各派的修行裡面我們所常常看到的。不過,話說回來,不論如何黃庭禪只是教一個這個內心的禪法,跟內在和平共處,取得內心的安寧的一個禪法。不論你把它用在哪一個行業,不論你把它用在哪一個宗教,不論你用在哪一個時間,都是最恰當不過的,所以絕對不會有所衝突的。

張講師答:

你說心善良的人,但是沒有那麼強的毅力,能不能成道,那麼我這樣問吧?比如說一個心很善良的人,他卻不願意走上山路,他能登山頂嗎?你再怎麼善良,你不願意跨開你的步伐,你再怎麼善良還是登不到山頂的不是嗎?

如果我們把修行比如一個山頂,心的善良跟實際上去邁開步伐,這個呢還是兩回事情的。不過善良的人總是種下善因,來世會得到很多的善緣,我想這個並不是沒有效果的,那麼為什麼成道的人如牛毛呢?

原因是因為認清真理的人很少,大多修道的人想多積一點功德,然後呢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有的呢希望能夠通靈,有的呢想要尚麼玄好奇,有的呢想要學一點法術,有的想要偷窺一些別人沒有看過的東西,可是很少很少的人知道修行是為了恢復自己的性命心法。

以這不分別的取捨的心法,然後驅動本身的造化之性,和完成本性裡面的撥陰取陽的工程,返本還原的工程,成就金剛法身,很少人去認識這一條的真理,所以整天都在積多少功德上下功夫,這個心裡要多麼的善良呀,這個都是很好,但是呢這個要在性命上下功夫,要在性命成長呀!才是真正的成長。

張講師答:

你好,古代內心的位置,心頭這個地方,胸懷光明磊落,都是指胸懷,都是指黃庭這個位置,但是為什麼這樣一個東西會失傳呢?這是因為即使你指出位置,就好像我們現在很多學生來到黃庭禪,我們也明明白白指出位置,還告訴你一直的返觀覺照,而且還連續好幾天。

然後實際上他要把看到情緒的波動比出來,實際上對很多人是有困難度的,更困難的是情緒要被你看到了,對祂要不分別取捨,這個是更困難的層次,這個是開悟者的層次了。

所以當一個學問他很深,很多學的人無法突破,接踵而至的就是質疑,質疑之後就有各種說法,接下來就百家爭鳴,各說各的話,各唱各的調,最後真理就淹沒在百家爭鳴裡面了。

所以百家爭鳴到底是好處還是壞處,對真理而言他就是禍亂真理的根源,對世界而言他使世界多彩多姿。對一個想要追尋真理的人而言,百家爭鳴還真是個壞事情,但希望看盡世上萬花筒的人,百家爭鳴還真是個熱鬧的事情。

這就在於你到底是想追求真理呢還是想追求熱鬧,世上想追求熱鬧的人比較多,而深入真理的人真的很少,因此學問最後就是百家爭鳴之後,各說各話之後,我們還要尊重各家的說法之後,真理就不見了。

張講師答:

你好!成佛呢就是有永遠了結他的煩惱、痛苦的能力,也有可以真實地面對他的煩惱、痛苦的能力。

張講師答:

你好,一個正人君子為人行事,只是注意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就反省自己,有真誠地對待朋友嗎?對待親戚,鄰居,有非常的友善嗎?對待老人家有非常的敬重嗎?我們有做虧心事嗎?有對得起別人嗎?行有餘力有沒有儘量幫助別人?一個正人君子只注意這些事情,無論他眼皮跳不跳。

張講師答:

你好,這個古人不都提倡禮樂合一嗎?樂最可以調整人的性情,而且感人至深啊。你看聽一首愉快的音樂馬上手舞足蹈起來,你聽哀傷的音樂內心馬上跟著哀淒起來,所以樂感人至深啊。

但是這個樂不可以一直偏好某一種,譬如說你一直偏好很寧靜的,那這個氣就會越來越沉,你一直偏好這種搖滾的,然後這個氣就越來越盪,你要怎麼樣讓它得其中和呢?

這個問題就是在於你感覺自己的心情很沉,你就可以聽一些活躍一點的音樂,你感覺自己的心情是很浮的,是很盪的,那就應該聽一些寧靜的音樂。就像刹車跟油門啊,刹車跟油門哪一根比較好呢,這調節好才會好啊,只用一根就一定會闖禍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