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500問

張講師答:

嗯,你好,對的,這個就是基本的、觀照的、這種邏輯,就是建立在我現在身中有什麼感受,它是不是已經困擾了我,它如果困擾了我,我就觀照氣機的實相。就是純然它只是一股氣,它只是個能量,這樣就可以解脫它的困擾哦。

那一個感受如果對我們有困擾,那就讓它在,這是無妨的呀,那如果對我有困擾,那我就對它不分別取捨,不需要去追問原因。然而呢,比如說我現在身體有一個感受,誒,它是胃痛引起的,哦,它是生病引起的,那這個追溯原因是有必要的呀,那就這個時候應該去看醫生。

有一些感受它是純粹是心裡的心情上的,這個跟生理上沒有多大關係,那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好好利用機會來學習觀照,觀照的前提就是:只看現在身體裡面有什麼感受困擾你,不必去追朔這些感受它的成因。

比如說,是不是因為業障呀,哦是不是因為地理呀,是不是因為星象,我們不去做這些理解。嗯,就是你理解到了也沒有用,當下它困擾你,當下你無法解脫,就算你找到原因也沒有用的。學習心法就是那些原因都還沒去除,我當下就能夠輕鬆自在哦,這個才是心法的價值。

張講師答:

你好,這個過程如果你經過仔細的內觀呢,它的次序是這樣的,就是當你看到這一個的景象的時候全身的氣先動,氣一動的下一刹那就是黃庭的心情已經具足,而同一刹那全身的筋脈已經鎖緊了,肌肉都鎖緊了。

舉個例子吧,就像一盆水,那個身體就像哪個盆子,裡面的水就像身體裡面的氣,如果你打一下這個盆子的邊緣,那麼整盆的水都動了,可是那個漣漪呢是下一刹那會聚到臉盆的中間,同一刹那呢,會聚到中間的那一個刹那,全身的筋骨都鎖起來。

那,這整盆的水就像我們全身的氣,當你看到這個景象的時候是潛意識引動了這一盆的水,讓它整盆動起來,下一刹那才感覺到心情。

我們舉一個更具像的例子來說,比如說,你走在暗夜的半路上,有一個人從你背後拍了一下,實際上,拍一下那一刹那,實際上你的心情還沒有動,你整個幾乎呆掉了,可是氣一湧而上,最後下一刹那才是具足的心情,然後那個心情一上來的那一個刹那你全身會縮起來,好,那接下來可能就,轉過頭開始罵人,這個雖然是都發生在同一瞬間的事,但是實際上是有先後的。

那,骨骼、筋、肌肉鎖起來之前是氣先震了一下,所以,這個是有先後的。所以是什麼東西引動這個機制呢,就叫潛意識。潛意識在哪裡呢?就在氣裡面,這個氣如果把它比喻為水,現在科學家發現水是可以記憶東西的,水都是有記憶力的,何況是氣呢。

氣是宇宙整個能量的源頭,我們能夠思考,我們能夠看東西,我們身體能夠具足一切的活動全部都是因為氣的關係。所以,潛意識在那呢?它在全身的氣裡面,它不是在身體的哪一個器官,是在所有的氣裡面,佛家叫阿賴耶識。

張講師答:

簡單地說,我們可以把感受當成貪嗔,也可以不把感受當成貪嗔,你可以不分別取捨,也可以分別取捨,那麼這個人就活起來了。

現在我們在執意分別取捨,執意在貪嗔,我們走回不了不分別取捨這條路。

現在你想不分別取捨,先把它練熟了,熟了之後呢,本來能夠分別取捨,本來就熟悉的呀,能夠進也能夠出,能夠出也能夠進,那這就變成一條龍了。

如果你變成只能進不能出,就變成一條蟲了。所以不論它是感受這個名詞也好,能量這個名詞也好,反正你在感覺它的時候,就是感受。

張講師答:

你好。不論是你一個人先修行還是夫妻一起修行,只要機會到了,一有機會,就趕快修行,不論它是一個人還是很多人。修行是很內化的事情,是屬於你的心性的事情,不是要拉一堆人,拉幫結派才能修的。

當然,夫妻能夠共修,有共同的志向,這也是很好。但是,可遇不可求啦,如果一時半刻還達不到,那就自己先修。

但是你先修,把家庭當作是一個道場,把家人的反對當作一種磨煉,那麼只要你堅定意志,不論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一起修,相信都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

張講師答:

觀照黃庭只是觀照你的內心。很多人當然都講心嘛,各宗各派都在講心,但是真的有在觀他的心嗎?如果你不能指出心的位置,不能感覺你的內心,不往那個內心活躍的地區直接去觀察,那麼這種觀心,覺性,這種只是一種概括的形容詞,而沒有真正地瞭解它內心的運作。

就好像王陽明說的“良知”,良知這兩個字是每個人都會講的,是夫婦之愚都可以講,連那些犯人也會講啊,對不對?人都要有道義,人都要有良知,不都會講嗎?那它究竟有什麼差別?差別就在於有沒有落實它而已嘛。

那你落實,你要觀你的心,就像你要感覺你的牙疼你要不要有位置,你要感覺你的胃痛要不要有位置呀?你要感覺你內心的糾結要不要有位置啊?凡有感覺必有位置。若是你空談一個感覺,你說你要治療你的牙痛,你卻不往牙齒去,你怎麼治療你的牙痛啊?你說唉呀,我的胃痛,你卻往別的地方去,往外面去找,你怎麼治療你的胃痛呀?對不對啊?

所以,一談到心,既然我們知道心裡有許多罣礙,就必須去觀察你的心,內心就是黃庭,就是心輪,佛陀直指人心,佛陀一直都直指人心,只是後來學問傳承的過程中,把這個重要的樞機給掉了。

在古代的這些書籍裡面,先聖先賢留下了這麼多的書籍,談到內心不止幾千萬回呀,而且直接談到黃庭,直接談到寸中,談到方寸,心頭,談到胸懷磊落,談到胸中必有一物,這不都在談到在胸脯的內心的事情嗎?我想是很多人給疏忽掉了,本來修行就是這樣,因為它很深邃,所以就很容易丟三落四的,人的執著那真是非常非常的深啊。

張講師答:

對的,可以這麼說。我們也可以更精確的、更明白的說,讓人更容易明白的講,它就是一種感受。用感受來代表能量也可以,代表氣的脈動、代表組織的感覺都可以的。

對著這個感受不分別取捨。這分不分別取捨,指的是在於我們內心抵不抵抗,不抵抗的時候內心會有一種鬆坦的感覺;雖然那些感受都還在。但是,就感覺容易接受了,存在也沒妨礙了。 這是心法的雛形,從這裡開始練習

張講師答:

您好。對的,這個比喻是不錯的。就是說觀照這黃庭裏面的能量,它的鬆緊變化也好,冷熱變化、酸麻變化,就跟你在拉筋的時候觀察那個酸慢慢增強,然後慢慢消失,這個感覺是一樣的。

但是身體上的感受它是有一個極限的。比如說酸,酸到太過度了身體也會受傷,但是它有益於觀照。比如說,我拉筋的時候拉到一個很難忍耐的角度,當然不能拉到受傷喔,就是生理上,人有一個很難忍耐的角度,很酸,那個時候來練習接受這個酸,你會發現真正接受了的時候,似乎這個酸對你來講影響並不大。

當你真正坦然接受的時候你會發現,哎!你少了一個抵抗,就是這個感覺。那麼有了這個基本認識之後,可以把它應用在心法上面,就是觀照黃庭。黃庭的酸當然沒有腳的那種酸的程度,沒有拉筋那麼酸,那麼我們對黃庭裡面小小的湧動卻有非常敏銳的感覺,我們常常被它小小的湧動就給影響到。

實際上它跟肢體來比,感受其實並沒有那麼大,但是我們卻非常在意。所以你可以透過觀照肢體的感覺,把它類比到你觀察黃庭的時候裡面的各種氣血的感受,這個感覺一樣,用你接受拉筋的酸的心態去接受黃庭裡面的酸也好,熱也好,冷也好,是同樣的心態。

當你完全不抵抗的時候,你會發現在那個心情的當下有一個非常寧靜跟輕鬆,差不多這是一個心法類比出來的一個雛形。

張講師答:

不必區分什麼能量和氣血,它基本上是同一個東西。簡單的說就是感受,你去感受你的全身,身心的上下、身心的所有,它到底現在是有什麼感受正在發生,對它不分別取捨。

你現在可以把能量或氣血這些名詞拿掉都沒有關係,就是對所有發生的感受都不分別取捨,只要不分別取捨就不會抵抗,也不會助長。

那你說不要說不分別取捨,那我們就說不抵抗不助長,這樣也可以。如果這樣也聽不懂,就說有什麼看什麼,放任它的自在地發生,我們不試圖對它做點什麼,這樣也可以的,不論怎麼換這些語言都是一樣的。 

張講師答:

您好,黃庭禪這個學問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深。那麼他是一個覺知、感受的學問,不是一個思維的學問。但是只要上過黃庭禪初階、進階,把這個邏輯搞清楚,加上一點點反觀之後,他的習氣毛病,尤其是脾氣,大概立即能降個三成,這都沒有問題的。

但是問題是它的深度,還是非常深邃的。所以,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曾學習的人常常會陷入膠著、無法突破、原地打轉,但是轉久了之後,他已經一兩年,他就會覺得學很久了,所以我應該很有程度了,講師所講的話我都能朗朗上口了,能夠有樣學樣,能夠分享給別人聽了,大家也看不出有什麼破綻來。

這個時候反而會有傲慢心跑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夠證明一點,就是他絲毫沒有在對氣血不分別取捨的這個功夫上去用功,他依然在包裝自己,依然在思維上打轉。所以不要小看這個學問,這個學問確實有深度的,要不然,古代禪師的旁邊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一輩子就那麼幾個人開悟。對不對!

現在黃庭禪已經把這個學問講得非常平易近人,但是踏實地在氣血上做觀照、做練習、做接受,這個功程、功夫必須要下的深;再來,要把自己的精氣神養得好,比較容易突破。

張講師答:

您好,人在世間對於身外的萬事萬物都是要分別的。比如說這個是好人,還是壞人呀;到底今天我要走左邊這條路,還是走右邊這條路呀;到底要點這個菜,還是那個菜呀;都是要分別的呀。不分別怎麼生活?

所謂的不分別取捨,指的是內在的心法,所謂的心法指的是黃庭裏面的那股氣,它經營成各種情緒的時候,以各種不同變化形態的時候;不論它怎麼變化,不論它是在還是不在,不論它是來了還是走了。我對它就是完全不以好壞來分別它,不以善惡來分別它,那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全然接受的意思。

你不對它抵抗,你也不助長造作它,你只是尊重它該有的形態,就叫做不分別取捨。孟子是叫做「勿忘勿助」,就是整個心法的原始點,必須認識黃庭裏面的,經營出氣血、經營出你情緒的那一團氣血,從對這一團氣血的不分別作為一個起點。

張講師答:

喔,您好!你就專精在你目前的法門就好,不用左顧右盼。專注在一個法門上,把精力放在一個焦點上,對您來講是會比較有收穫的。

張講師答:

您好,人不是不能有渴望,是說這個渴望不能夠傷天害理,不能夠傷人傷己。人的渴望如果有助於人,有助於己,渴望有什麼關係呢。

比如說呼吸,如果把你的鼻子捏著,嘴巴蒙著,你會不會渴望。你會渴望啊。這個渴望是養生的,是有助於生命延續的,是不傷於人的,渴望有什麼不可以呀。說不分別取捨,不貪不嗔。指的是如果分別取捨貪嗔會傷及你的心性,那就不能分別取捨了。

所以學習必定要有一個主軸,這個主軸是在養我的身心性命,養別人的身心性命的上面,這個定義上一定要弄清楚。這是十分重要的,才不會盲學,盲修瞎練。

那麼再談到放鬆的問題,你說你越放鬆越抵抗。那麼你就先緊後鬆,你一定要先比較出緊和鬆之間的差異。在鬆緊之間不斷練習,你才會進步,而不是一昧的放鬆。你要鬆,偏偏緊。你不由自主的身體就產生了緊。緊也沒關係,如果我接受這個緊,我純然接受,所謂的就是相對的鬆,這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