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500問

張講師答:

您好,三方共贏的辦法應該是有的,可是要開始轉變觀念。學生能夠讀的他自己會讀,其實是不必我們怎麼逼他的。那麼稍稍微給點壓力能夠讀,就給予一點點壓力。那表示稍微鞭策下他可進。但是如果你費盡力氣鞭策他,他都不想讀,不想進步。那我們就應該要知道這個人並不適合讀死書,他應該適合更活躍的方式。他應該適合用他的生命去體會生活,他應該是直接進入社會,進入職場。這種人以後的在社會上的出息,往往比那些死讀書的要大得多。

那些企業钜子很多都是沒有讀幾個書,那郭台銘哪有讀多大的書。那麼,我想只有自己我們家長的觀念開始改變了,學校老師觀念改變了。只要會讀書我們好好得栽培他,只要不讀書我們也好好得栽培他,就是讓他離開學校,讓他進入社會。我想,這個才是一個互利共贏讀的一個辦法。不要老是覺得文憑哪一定代表多麼高尚。實際上證明呢也不是這樣。

那這個我們可以跟小孩子溝通,在很小時候我就跟我小孩這樣溝通。你能夠讀我一定能夠栽培你,你若不讀書,我不是說你笨,也不會說你以後就不會負擔起自己的責任,但是我就知道說你更適合直接進入社會,在社會上磨練或者學一個技能,或者學一個興趣。我也會關注我的小孩,找工作能不夠符合興趣就最好,但這種真的很少。

工作是一種責任,是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不是興趣可以衡量。比如說造橋鋪路的那些工人談什麼興趣,誰喜歡這麼苦,但是社會國家需要這條路,需要這座橋,對不對?做任何工作都是一樣,只要是對社會國家,對人群是有幫助的。不論它是不是付出勞力還是付出心力,我們都覺得是非常高尚的。付出自己勞力的人是最高尚的,好吃懶做,做寄生蟲的是最可恥的。這個從小就要跟他做觀念上的溝通,要交代好。那麼慢慢長大了之後就不會很不好教。

那現在的小孩這麼難調教,因為老師跟他講,分數多漲一分,就幹掉一片人。竟然會有這種口號,在內地的考試競爭壓力下竟然有這種口號。你知道嗎?這種口號其實是告訴我們的學生說,你要爬上去一步你就得幹掉多少人,踏著別人的身軀,踏著別人的鮮血往上爬。自私自利,這專門製造自私自利,各位都完全沒有想到過這個事情。

你看他讀書的過程旁邊有很多好同學、好朋友。他眼睛掃一下都是我的好朋友,可是我要能夠增加一分,我就能幹掉一千人,一萬人,那我就可以把他們幹掉。所以我在跟他們一面交往的過程,我分數進步?我在暗中讀書我又不敢讓他們知道,你就培養一個小人,培養一個表裡不一的小人。怎麼會有這種口號呢?這種口號跟“再苦不能苦孩子。”一樣的可惡。

我們要讓我們的小孩子瞭解,只要你願意付出,只要你願意吃苦,只要你肯負責任都可以做一個高尚的人,做一個成功的人。讀書可以成功,但是不一定比直接付出勞力的人更成功。家長開始改變,老師要改變,學生也要改變,我想這個就是三方互利共贏的辦法。

張講師答:

你好!我覺得體制的學校的教育和國際學校的教育各有好處,不是說誰一定比較好。比方說,體制學校對於培養一個小孩適應那種壓力的生活,我覺得是有幫助的,但是如果你的小孩在接受這個壓力時很明顯的不適應,那她就比較適合比較放任型的,西洋式的學校。沒有什麼功課的要求,也不要求她一定要做什麼,隨便她做,當然這一時可以解決她的壓力問題。

當然呢,這情況呢也有一些缺點,在比較放任的情況下,小孩嘛最是比較貪玩的嘛,對於學習方面可能會比較怠惰,還有呢,她受人管理的時候她會馬上就不適應。這麼一來,她出了社會的時候呢,到哪裡都得受人管理呀,她的不適應呢依然是存在的。當然有的人會說這種教育方式讓她比較自由,比較幸福,讓她比較輕鬆,比較有創意。

說這種教育方式比較有創意,說實話我是一直不贊成的。創意長在人的腦袋裡,創意不是壓制的來的。一個人,他是一個有創意的人,再怎麼樣給他封建式的教育,他的創意依然會在的。沒有創意的人,再怎麼給他開放式的教育,沒創意就是沒創意的啦,這個呢,有一半是天生,所以呢也不必太急。

但是呢,如果我的小孩,出了社會後希望她能夠跟從社會的腳步,不會變成一個我行我素的人,那麼在社會的這些要求壓力下她還能夠遊刃有餘,適應良好,那麼我會贊成她在體制教育內。各位不要把體制教育看得一無是處,整個國家花多少的精神,多少的經費在這上面,不是一無是處。但是有的人真的不能適應。真的不能適應就到體制外的學校去或者直接進入社會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那麼就算這個小孩她很能夠適應體制教育,但如果功課一直都不進步,那我還是贊成到了適當年齡,她直接進入社會,到社會歷練,學個一技之長,對他呢這是個最好的選擇。

張講師答:

你好,論語裡面有一句話,是說“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大德、小德就是大原則小原則啦,小細節就是小德啦,那麼“不逾閑”那個“閑”就是柵欄、就是規矩的意思,其實大的原則我們不能逾越規矩啊。那這個比如說,這個不可以殺人對不對,不可以偷盜,這是大原則哦,這怎麼能夠逾越的呢,這不能逾越的。

譬如說,答應你小孩的一件事情,當然你也可以把它看得很嚴重,但是如果它是小事情比如說,答應小孩說禮拜三帶他去看電影,但是那天真的是有事,那不妨跟小孩打個商量,我這天跟你約好看電影但是實在是事情很多,跟你改個時間,這個可以商量的啊。

這個“小德出入可也”,那有時候跟人家約定了一個什麼事情,那古人也有信守承諾,委身抱橋墩而死啊,也有這種人。那信守這個承諾,男女兩個相會幹嘛?所以大水淹過來了,趕快逃就是了嘛,幹嘛還信守承諾還抱住橋墩不走呢,因為他們兩個,哼(冷笑),約在那個橋下。這種就是不知權變啊,所以信守承諾雖好,很多的德性雖好,但是呢有的時候呢,跟更大的目標相抵觸的時候也要懂得權變,倒也不是說死死的守著原則不變,那麼有的時候呢也會變成執著啦。

張講師答:

您好!我想小孩子缺乏的是,一種生活自理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倒不一定要像古人一樣,要去挖土、要去挖煤礦、撿磚塊,沒有這些苦可以吃。但是自我磨煉、自我鍛煉,對自己的生活能夠負起責任,這個是最必要的,所以應該在日常生活裏面協助做一些簡單、基本的家務,如果他很小的話,他慢慢年紀大了比較粗重一點的,細膩一點的,也可以來幫助,不要以為小孩子做不了什麼事情。

不要僅僅只是一個工作的分配,而是告訴他一個家庭要互助合作,每一個人要負擔起一份的力量,身為家庭的一員絕對沒有缺席的,絕對沒有依賴別人的。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做得來的,都要依靠自己,這個才能養成他獨立的性格。外出也是一樣,都要靠自己。

所以你看日本人對小孩,即使他只是個娃娃,帶他去坐地鐵、坐公車,該站的就站著,該背個小背包他就自己背了,不能夠讓他養成依賴大人的習慣,這種小地方就要開始訓練起。當然,這個所指的就是,背個包當然是適度的,他自己的東西適度的給他背,而不是又過了頭,有變成很重的給他背,又變成虐童了。這個尺度我們要拿捏好。

張講師答:

您好!現代的小孩很難教,如果是我,在他更小的時候我會恩威並施。怎麼恩威並施?他很小,他就一直打電動打不停,我肯定打他的屁股,揍他幾下,讓他痛到以後會記得。小時候既然沒有壓制住,到十三歲的時候這個反抗性已經很強了,而且我們太崇拜這些歐美所謂先進國家,給我們一些所謂先進的教育。實際上現在歐美正在頹廢,不知道要跟他們學什麼?

但是沒辦法了,小孩已經十三歲了,如果好說歹說都不聽,上學都不上,就在家裏打電動。要我的話,我會跟他講:就這麼辦,我不可能養你一輩子,你覺得打電動有出息?也許可以。那這樣,我培養你打,你好好打,打到去比賽拿個獎盃回來,打到以後你可以靠電動玩具去賺錢,打電動就可以賺錢,這也是個行業!那我就說你有出息。

我給你半年,我給你二個月都沒關係,你去搞出一點明堂來,要搞不出明堂那就別打,不然以後靠自己,你可以去賺錢,賺來打;你可以去賺錢賺來吃;你可以去賺錢賺來花,我說你有出息。那如果要賴在我身上,我不肯。

要不然我們換過來,換過立場,換你賺錢讓給我打電動,你肯不肯?要不然一天我賺錢給你打電動,另外一天你賺錢給我打電動。玩個公平!要是你只是賴著父母玩不公平的遊戲,那很抱歉,我也可以不認這個小孩,你得掃地出門,家裏不給你住。

話要講硬,不要怕,就算小孩子使性子。各位,像這樣的小孩子只肯沉迷,下次還要搞出什麼事來,還不曉得,話講硬一點,但是做法我們不會太硬,我們隨時準備給他一個回頭的機會。那麼你在陪他的過程,假如是你真的給他半年、一年好好的去打電動,那麼你必須陪著他,你甚至還要跟他對打,你在這中間找出樂趣,找出跟他溝通的方式,我想需要用一點智慧跟耐性,還要有一點魄力。

不要老是中了西方心理的這種教育的弊,怎麼樣?他們說要放縱;他們說要愛的教育;他們說只能慢慢勸。他們根本不相信要恩威並施,他們不知道剛柔要並濟,他們只知道軟趴趴不停地勸。我告訴你這些小孩子吃定你了,這是我們培養出來的。這是西方所謂的歐美先進國家,我不知道先進現在有什麼好先進的,我們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在頹廢。

現在整個歐美的政治,我們說先進的民主政治,先進的民主政治正在使他們的國家毫無效率,每一個政黨都在惡鬥,百姓選出的總理,根本待不到一、二年,全部被趕下臺,這就是所謂民主的價值,我們正看著他頹廢。西方所謂的美式、歐式,歐美的教育,愛的教育,你正看著他頹廢。然後說他們比較有競爭力的創意,

我認為現在整個中國人的創意,絕對不輸給歐美國家。短短三十年的進步,突飛猛進舉世皆知,你再怎麼嫉妒都沒有用。不要太相信歐美,中國老祖宗有最好的教育方式,以前的老祖宗動不動棍子就拿出來,屁股就脫下去了。我們現在說這樣虐童,誰說的?歐美說的。全是那一些留美的人說的,我們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各位,古人也不虐童的,打小孩,自己也捨不得打,還要易子而教!沒有犯到真正大的錯誤,也不會隨便動鞭子,但是到該動鞭子的時候,如果還動不了,那這個小孩子終究要犯出大過來的。

我們用我們所謂的愛將小孩溺斃,溺斃在整個社會、整個道德裏面。把他溺斃掉,讓他無法重見天日,這種愛不叫做愛。跟你的小孩溝通,給他一條他的興趣方面的道理,陪他走過一段尷尬的時間,讓他看到你的善意,我想是你目前可以用的辦法。

張講師答:

您好!聖人如果不必治天下,那麼他剩餘的時間就在家裏教小孩,那我想把小孩引領上正路的幾率是非常、非常高的,我想要比常人還要多。主要是因為他們做事情懂得根本、懂得這些方法。但是堯舜整天都在日理萬機,處理天下的事。那麼小孩就交給宮裏面的人帶,宮裏面的人把他看成太子,不敢得罪他。我想這個才是主因。

就像現在的富二代,他會攀權附勢,自以為自己地位很高,然後對別人頤指氣使,他知道別人不敢拿他怎麼樣,所以傲慢的機會就變成大得多了。所以不是聖人不會教小孩,在堯舜的時代,先天下之憂而憂,實際上是分身乏術。

孔子不也講一句話說:「上智與下愚不移。」唯上智跟下愚這兩種人不移,不移是什麼?不肯。上智的人你就是教他壞,也不會壞。舜的父親、他的弟弟、他的後母都非常的壞,舜也不會變壞;有一些不肖之徒,你把他丟在聖人的旁邊,他也不見得變好。所以教育能夠改變的是中間的人,對於最聰慧的人,說實在話我們的教育對他是多餘的;至於最卑劣的人,說實在話能夠讓他少幹一點壞事,就算成功了。

張講師答:

就如你所說,這個孩子的父親雖然有一些行為,不如您跟小孩的期盼,但是他對家庭的責任一點都沒有少,賺錢也拿了回家,他對小孩子也愛護有加,這不值得你尊敬嗎?這不值得小孩對他的父親親愛嗎?難道我們小樹苗教一個小孩子怎麼做人處事,難道是拿這些原則去苛責他的父母的嗎?我想這並不是小樹苗的本意。

我們學好做人處事的道理,是要學好了一個更寬闊的心量,更能夠接納別人,更能夠做很好的示範,而不是把自認為的高標準拿去不屑別人,去批判別人,那這也沒有資格去做一個所謂正在學習,正在修身的人。

張講師答:

你好,現代的這個社會要徹底離開這些電子的東西已經是不可能了,我想任我們怎麼抵抗都沒有用,既然小孩子有一些課程需要用手機來完成,我們教小孩子尊敬他的師長也是必要的,我們沒有必要在小孩子面前批評那個老師,若有建議的話,是可以直接找他的老師說。

但是我覺得做做作業用手機搜尋一些東西,在現在這個社會也不為過,最主要的是要讓小孩有多少玩手機的時間。別的同學都在打電動,你要給他有一點點打電動的時間,規範好,一違反這個規範馬上給嚴厲地叱喝,再嚴厲一點就要輕微的處罰。

因為他現在只有六歲,現在來恩威並施還來得及,你等他十三歲的時候,我跟你講你根本教不動,他會反撲你,你罵他一句他罵你三句,看你信不信,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把規矩定好、約束好,一違反約束馬上就有一些嚴厲的對待,那麼嚴厲完了之後寬,寬猛並濟,恩威要並施,然後你要馬上柔和下來,父子之間的親愛絕對不能少。

現在並不是禁止他們接觸電腦、手機的時刻了,在這個時代也不要把他們塑造成怪人。你真的都不給他接觸,他真的會成為一個自卑的人,你要教他的是,他享有現在一般的所謂的物質生活,享有一般的人所碰得到的際遇,但是又能夠在裏面遊刃有餘,這個才是你教育者所要達到的目標。

張講師答:

你好!現在的社會的教育出了大問題,我們一直告訴我們的小孩,「你是最棒的,你是第一的,你是獨一無二的,你要力爭上游,你要出類拔萃」,未免也讓很多小孩子變得虛浮了,實際上,他離這個還很遠,但是我們每天告訴他灌輸他的確實如此。我覺得這個老師,現在這樣告訴他或有不對,但是他只是讓你的小孩提早瞭解社會現狀而已。

為什麼?因為你的小孩出到社會上以後,社會上的人那種競爭的激烈,他可不會告訴你「最棒的,你是第一的」,現在落井下石的人很多,批評你的人很多,你稍微不對,領導馬上會批判你,同事馬上會批判你,這個可多了。

其實我覺得這些是一個很好的歷練。雖然老師說的話有可能不對,但是我們何嘗就一定是第一的?有這個可能嗎?我們一定要認為自己第一才能生活了?難道我第二就不能生活了?那我第四第五不能生活了嗎?

我們是一塊什麼料,當然不是別人說了就算數,但是也不是你自己認為怎麼樣就算數,我想踏踏實實的生活,去接受會的歷練接受別人的批判,甚至我們可以接受我不是第一的,甚至我們也可以接受他說的話是對的。但是我要改,更努力奮發,我也可以做給他們看看,只要是盡力就是最好的,只要是懂得力爭上游只要是懂得待人和善這就是最有智慧的。

又何必去跟人家比成績?現在的社會教育真的是需要調整了,不需要從幼稚園欺騙到大學,一直說他是第一的,我想做老師的做父母的還有學生本身,觀念都應該改一改。每一個人在社會上就像一個小螺絲釘,在自己應該有的位置上堅守崗位,把你的職責負責好,這就是一個人中之人,人上之人。

張講師答:

你好,這個打坐對小孩子只有好處絕對不會有壞處,但唯一的壞處是什麼呢?就是這個年紀這麼小然後你就讓他打坐,會不會讓人家覺得你走火入魔呀,或者會不會覺得說,唉呀你這個父母太不講理,怎麼押著你的小孩去接愛一種信仰?這個會不會進入邪教?

我想這種誤會,或這種猜想是唯一的壞處。其他不會有壞處。這個年紀輕輕的小孩,他在打坐的時候,他的陽剛之氣就會非常的暢旺,對他的身心都會有很正面的幫助。這一點呢您不用太擔心,而是對他人的看法,我們該怎麼婉轉的來說明,使我們周圍的人不要太多慮,還有你自己的小孩要教會怎麼應對,但是如果這個小孩自己也有餘慮,或者是說他已經不想這麼做了,那我想您就不用太勉強

張講師答:

這個“仁“字簡單地說就是為人好的心,什麼叫為人好呢?就是他的身心會更加的愉快,更加的健康,他的生命更加的有意義,做更對的事,這樣就是為人好,那如果你為人好只是讓他更墮落,讓他更有依賴,讓他更沒有道德,那種為人好可不是真正為人好,比如說他想吸毒就儘量給他吸毒嗎?還是他想要泡夜店整天讓他去嗎?他想要去賭博難道你就提供錢給他去嗎?這樣叫為他好嗎?這就等於是在毒害他了。

所以,為人好要做到適當適宜,所以講“仁”必須配個“義”呀,“義”者“宜”也,就是適宜剛剛好不能過多,過多就要加以節制,“仁”就是一種生生不息,而“義”就是節制他,節制他讓他剛剛好,對他最好不能太多。就像一棵樹,你給他澆水,澆到剛剛好就好了,澆到太多就死了,種菜也一樣,澆太多也是死澆太少也是死,那個剛好達到生機,最暢旺的點叫做“仁”,所以,講仁不只是對人好,去做對別人有意的事,去服務別人。

各位,這樣講就是把這話講得簡單一點,扼要一點,但是是不圓滿的,要圓滿一點要配個“義”,“義”就是剛剛好,太多了就要節制他,那如果把“仁”“義”這兩個字提倡清楚,那整個中國臺灣不會變成溺愛的天堂。

張講師答:

你好!高三小孩嘛當然就是一個很普通高三小孩的狀態嘛,慢慢長大的過程裏面,他自己會走上一個他人生該走的道路,我想對於未來,您不必太過多的顧慮,太擔憂。只是好好的愛護你的小孩,帶著培養你跟小孩之間的親情,不要變成雙方的敵對跟抵抗,重要的是父母要示範一個為人處事的品格、風骨,讓小孩看。

只要是父母有點品格,去好好的示範。每個禮拜留點時間跟小孩好好談談人生的哲理、道理。那這些哲理、道理從哪來呢?你本身要讀書啊,你要讀經典啊,不然從哪來?你可以跟他講:我那天讀哪部經典哪句話,我頗有感受。我們也可以跟小孩分享,這個人生過程到現在,我已經幾十歲,我發現我有什麼什麼的錯誤,以後如果你吸收了我們的經驗,可以少走多少路。不過,小孩終究是小孩呀,他不太會相信,他會想要自己闖闖看,我們應該要讓他去曆煉他的人生,去進入他的痛苦,然後去體驗他的歡樂。得得失失他總是要自己去嘗。我想我們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只要小孩品格可以,即使功課不好,您都不用擔心。未來他說不定是別一個“馬雲”都還不知道呢。即使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我們也應該為他祝福。為什麼呢?因為馬雲恐怕沒有比我們一般人更幸福吧,我不認為他有什麼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