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500問

張講師答:

你好,由於西式教育的影響,養成全程陪伴的母親,以為離開了一步,就以為有多大的不對,那古人也沒有讀這麼多書,對小孩稍懂事就教他一些義理,在0-3歲懵懂未懂事的時候就恩威並施,做錯事情時稍嚴厲,而不是一直陪伴他,一直討他歡心,也不是一直給他快樂,你沒有權利剝奪小孩子在社會面對逆境的能力,所以有時候要他嘗嘗逆境的滋味,那個嚴厲的滋味,但我所說的絕對不是虐待小孩。

請你要記得,有時候做錯事要借機會嚴厲一下,然後好好地跟他說說道理,然後再疼惜他一下,這就是所謂的恩威並施,或者換個角色,嚴厲一點由父親來做,父親嚴厲的時候你千萬別插嘴,然後等他嚴厲完了再把小孩抱過來,好好地安慰他一下,這就是所謂恩威並施剛柔並濟。

這種方式如果在0-3歲能夠建立,那以後上小學的時候,稍微嚴厲一下他就會收束下來,而不是不斷地愛的教育把他沒有辦法收納自己,沒有辦法管理自己,反正你生你的氣,我照說照鬧照跳,反正你拿我一點辦法都沒有,如果稍微嚴厲一點就說你虐待小孩,說不懂愛的教育,說會留給我陰影,然後父母就被他綁架了。

其實並非如此,如果小孩子能夠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嚴厲,什麼時候會寬和,知道之後他做事情就會在這個軌道裏面,所以恩威並施是在這個年紀裏需要注意,需要拿捏的。

張講師答:

你好。您的小孩只有兩三歲,他純粹是一個好奇心,想要學學大人的樣子,這一點都沒有為惡的心,有什麼好打他一頓?如果一個小孩整天偷錢,講什麼都不聽,可以狠狠揍他一頓,給他下馬威。如果整天打人,欺負人,以欺負人為樂,那這個時候要好好地揍他一頓,讓他嘗嘗被欺負的味道。那麼這也許教育上有時候不得已,是有些教育意義的。

但一個小孩子純粹是好奇,沒有為惡的心,為什麼要打他一頓?那你說那我的小孩一直學抽煙的樣子,那以後抽煙怎麼辦?你真的覺得他會從二、三歲學抽煙的樣子學到國中,就這麼好奇,好奇幾十年都不停,然後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去抽煙?我告訴你,他也許國中、高中以後會抽煙,絕對跟現在學抽煙的樣子毫無關係的,那純粹是那時候交的朋友會抽煙。

那你說怎麼樣能夠改掉他這個毛病?第一個,你可以完全不管他,就看他能夠學到什麼時候,他的好奇只是一陣子,真的不會太久的。第二個,如果你想要快速一點的放棄這個學習、這個好奇,那也很簡單,你就每天鼓勵他叼根煙的樣子,他一放下你就說,你叼叼看,你叼叼看,你叼起來,你不是很喜歡叼嗎?你就鼓勵他把它叼起來。他又放下你再鼓勵他把它叼起來。我告訴你呐,不用三天,他就不會再叼那根煙了。

當然是我覺得,現在該教育的不是小孩,而是您。如果你連這點小事情,都要這麼樣的強烈去干涉他,甚至用打的方式去教育一個毫無意義的主題,我真不知道以後這個小孩在你們的教育觀念下,要怎麼樣能夠有一個自由輕鬆的一個童年,真是非常堪慮。

張講師答:

你好!生活在現代,這麼多的電子產品,這麼多的誘惑,這麼多的電動,要小孩子都不去碰,我想這個也已經不切實際了。那麼怎麼樣改變小孩子的習氣,你不要指望說他什麼都不用,他能夠稍有所節制,這樣就已經是萬幸了。

那麼讓小孩子轉移一下目標,多去做一些戶外活動,禮拜六禮拜日的時候,帶小孩子到郊外去露營,去接近大山大水,平常的時候,帶他去參加一些活動、音樂會;或者是心有餘力的時候,帶他去孤兒院,帶點小禮物過去看看那邊的孤兒,或者去老人院逗老人開心,儘量往戶外去走,去做有意義的事,有益身心的事。

小孩子即使是會玩,也不至於傷害身心太大,我想陪他度過這個青澀的、年少的時期,那過程中當然可以跟他講好,享樂也是人生中必要,父母並不是禁止你享樂,有興趣玩手機也可以,但是不能玩到沒日沒夜,不能玩到功課沒做,然後影響你的功課,以至於你未來考試不佳,成績不好。

這個事情你要自己負責,就是要儘快去上班,不能夠說你又要玩手機,又不讀書,又要父母給你養著,這個事情是萬萬不可能發生的。把他可能要負擔的責任給他說清楚,然後讓他有條路可以走,這樣就行了。

張講師答:

你好!每個父母都有一個很完美的藉口,以便於來干涉她的子女,那個理由就是說,我都是為她好,那你為她好,就要能夠用她可以接受的方式,而不是處處地激怒她,處處要批評她,二十幾歲的小孩,難免在生活上有些小毛病,有些邋遢,有些懶散。對於父母來講,希望事事都要糾正她,我想小事情就先別管她!

你只要跟她交代,就是待人處事誠懇,人格端正,做事情自己負責,你就祝福她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不要吃個什麼也管她,去哪裡逛逛也管她,跟朋友去哪也管她。不需要什麼都念,你只要關心她,她到哪都會跟你講,這樣就可以了!

我怕現在很多的小孩子叛逆,都是被嘮嘮叨叨地父母給激起來的,太過嘮叨了,根本不該管的也要管:晚一點起床,跟著一直罵,晚一點出門,一直罵,一直催;吃個水果,東西沒收好,一直催,反正什麼都催,要吃一碗泡麵也不行,吃個零食也不行,看個電視也不行,什麼也不行,跟這種父母生活真是夠火的了,給她一點自由,她又不是殺人放火,又不是去幹什麼壞事,多給予她一點尊重吧!

張講師答:

如果小孩不喜歡讀經典,就不要太勉強。他喜歡聽故事,那我覺得你可以從中國古典的故事裏面找一些教忠教孝的,每天準備個幾則,就是一個親子的時間。

然後好好的跟他講一講這些故事,我想這樣對他也有一些教育的效果!如果聽故事有興趣,那偶爾帶兩句經典裏面的話,跟這個故事的精神有關的,這也就等於在教他經典了,不只是誦念而已,而且還明白了。

張講師答:

你好!我所看過的,沉溺於西式的、愛的教育的這種教育方式,多半都是培養出這樣的孩子。他們認為不能夠打壓孩子,我們認為不能夠跟孩子對抗,我們認為不能體罰,我們認為講話不能夠嚴厲,我們覺得父母只能夠以和顏悅色的方式對待孩子。

那麼這個孩子在長大的過程,如果他是一個怯懦個性的人,這還可以;如果他是勇往直前個性的人,那麼容易培養出他的那種任性,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反正我知道你們對我只有愛的教育,你們不可能對我大聲的。

於是乎,我們就等於用愛的教育培養一個越來越張狂的小孩,我只要張狂就能達到目的。「敬」要做什麼,「敬」對我有什麼好處?所以慢慢就形成如你所說,現在是小學,再大一點到國中、高中更難應付。實際上這個小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在幼稚園的時候,他有傲慢無禮的情況,那時候如果肯給他一點小小的體罰,就是刺激他一下,讓他知道一點點痛,他就會收斂。

一做錯,那個時代、那個年紀就給他一點點的教訓,他就會收斂,以後就比較好教訓。從三歲一直培養,培養到小學這個年紀,中間全是放任,沒有一點指責,不會體罰,你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他越來越傲慢,這個時候要再體罰,讓他震懾一下,這為時已有一點晚了。為什麼?因為這時候的敵對,會讓他對你產生了敵意,你不給他一點體罰,那他又像太上皇一樣,爬到這些長輩的頭上,反正我知道你能奈我何!現在就是這個狀況。

小孩子不是沒有良知,而是欲望往往比良知更大,這個是一般人的通性。那麼。我們在他良知還沒有發育成長,還沒有成型,我們就讓他欲望蓋過他的良知,你只要電視打開,你只要網路打開,你只要帶他去百貨公司,到路上去逛逛,他跟同儕相處,他就看到每一個人在享受各種東西,吃各種東西、用各種東西,他的欲望一下就把他給淹沒掉了。

所以對小孩的教育,必須掌握的,就是剛會走路,大概在三歲四歲之間,太離譜的行為一定要給予震懾的教育,要恩威並施。震懾的教育之後,馬上要抱起他、疼惜他,跟他說剛剛錯在哪兒,為什麼要處罰你,然後他哭一哭也就認錯了,也就沒事了。下次再犯錯,小錯就不要打他,說他就可以了,大一點的錯誤還要特別找個機會,要給他一些震撼教育。

我自己的小孩,他就不是一個怯懦的人,而是一個膽子太大的人,我在他很小的時候,才剛會走路沒多久就在想,這個小孩子看得出他的蠻橫,我就在想一定要找個時間對他做一點體罰,要打他的手心,或者是揍他的屁股。

我就準備好了一個小小的“愛的小手”(外面有在賣),然後就找了一個機會,他犯的過錯確實是有點野蠻了,我就抓起他的小手打他一掌,打在他的手心上。他哭的很厲害,哭完之後就罵他,哭得稍歇一點我就抱起他,一定要父子有親!親愛他一下。讓他的驚嚇稍微收斂一下,然後跟他講道理,幾次之後就發現,我只要是臉一變他就怕了,他就會收縮了。

現在的人不是,你有沒發現父母臉怎麼變,他都不怕你,這原因就是因為沒有震撼教育。沒有震撼教育的小孩怎麼辦?小孩子到小學,你管不住他,國中管不住他,高中更管不住,那也無所謂,反正社會會給他震撼教育,他出了社會,他一樣會蠻橫,自然有人會比他更兇惡,會教訓他的。

張講師答:

難道小孩子學個相聲不行嗎,稍微娛樂一下、玩兒一下有什麼不可以呢,莫非你想把小孩教得呆呆板板的嗎?現在小孩能夠學相聲已經很不錯啦,這相聲裏面再怎麼樣互相開玩笑,真正的互相貶損也沒有日常的這麼厲害,不必太過度擔心。如果連這一點都要抓手抓腳,未來你的小孩很憂慮呀,父母什麼都要管,怎麼生活呀?

張講師答:

如果家庭的經濟剛好過得去,我們也不需要告訴小孩說我們有多窮多窮,也都不是好辦法,讓小孩產生自卑,我們可以告訴小孩說我們賺得錢剛好夠用,雖然我們不是非常富裕,但是我們會好好照顧你讀書,不要讓小孩為了這個事情擔憂,我們呢不要浪費,以免讓爸爸太過於辛苦;但世界上呢,當然我們應該儘量賺錢,但是呢,世界上比賺錢更重要的事情還很多;比富貴更可貴的東西還很多,就是人的品格呀,人的氣節呀!

一個人只要有人格,再怎麼窮都比那些富貴人家看起來更高貴,更值得尊敬!與其平常告訴小孩說我們窮,不如告訴她說窮要窮得有骨氣!一個人的氣節比財富更重要,我想這個才是比較主要的精神!另外對於她現在收了幾張小髮卡,實際上是小事情啦,沒必要把它看得太重,但是不要讓小孩覺得這個事很輕鬆,稍微斥責一下也就可以了,然後呢最好是引導她把髮卡拿去還老師,讓她跟老師真誠地道歉,以後保證決不再犯,我想這樣子就會好一點。

張講師答:

您好!最美滿的情況是,您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然後再去好好的玩,玩的時候要有分寸,不要去影響到別人,玩的事情要對身心有益。我相信您的父母也很希望您玩得很健康,而不是不希望您玩,您的父母是不贊成您沒有把該做的功課做完,該盡的義務把它盡完,卻只顧著完,這種情況之下就不能怪您的父母對您嘮叨。

您可以跟父母商量:媽媽我今天回家,我把我的功課先做完,然後幫您做一點小家務,當我做完的時候我準備玩什麼、玩什麼。媽媽您認為我這個計畫好不好?偶爾您媽媽嘮叨又犯了,就可以跟她講,把這段話跟我講,不如跟您媽媽講,說我是一個小學生,我媽媽不打人,有時候很囉嗦,請問媽媽:如果一個小孩子碰到媽媽是這樣,那應該怎麼辦?

有時候媽媽囉嗦,我心裏很不是滋味,我自問該盡的義務,該做的功課都做好了,可媽媽還是這樣,那請問媽媽,如果小孩子碰到這樣,您怎麼建議他?你把問題反問你的媽媽、問你的爸爸看看。但是,這個前提是,首先就是你該盡的責任盡完了,義務盡完了,功課做完了,你有在反省自己,有在待人處事方面在進步,那麼你大可問你的父母啊,這個也是一個成長,不用怕。或者是叫你父母常常聽《幸福內心禪》,或者是聽這些問答,來參加我們的禪修,也許對你有幫助吧!

張講師答:

這個是要教小孩讀經典噢,讀了幾遍有一點熟悉度之後阿,你就要一條一條講義理給他聽。如果你每天講個一條,講個三條,論語裏面因為它是一個章節一個章節一條一條的,每天講個三五條給小孩子聽,第一個你要先準備,那你也得到復習的效果;第二個你講給小孩聽的時候,就有很多親子的時間、真正交流的時間。

甚至是你可以為了把這一條講的活潑一點,你可以準備一些故事,就有很好的培養這個父子有親的時間。我想如果你是這樣教,家人就不會反對。你教他一直念,你不去懂意思,這就是把小孩教笨了、把他當機器人來用,我也不是贊成的。

但是一開始讀經,先囫圇吞棗,不必求義理,是可以的。但家人的反對就是由於你不去求義理,你只是在那邊死讀、他們就反對。如果碰到這種狀況,那你就應該讀幾遍有一點印象之後,那就應該開始來跟他教導義理了。

所以像讀論語呀,你就不要一次從頭讀到尾,比如說論語有20篇,對不對。你可以第一篇讀完,先讀個三五遍,我們就可以開始講第一篇第一條慢慢講,不要求多,求多呢小孩子會煩。一天呢就講個幾條,然後呢,耳濡目染之中,耳濡目染慢慢的他的個性習性會改變,然後我們漸漸就能夠依照聖人經典的引導,幫他樹立一個完美的人格。

張講師答:

過年發壓歲錢是表示長輩對晚輩的關心、給他們的祝福,這個祝福不能不接。只是,我們可以告知父母說,小小的紅包就好,不用裝很多錢。我想您的先生的意思是怕小孩拿了父母很多錢,那就把這個紅包把它縮小,或者是拿了爺爺奶奶的紅包之後,我們,再加一點點、包回去,來感謝爺爺奶奶,這個事情就情義兩全了。也不至於養成小孩貪得的習慣。

那有時候小孩會覺得吃虧,爺爺奶奶包了五千塊要給我,你又叫我包回去!這個事情之前就要先溝通,不論他包多少,他是對我們的愛護,我們基於對他的感恩。哪有說我們年輕力壯我們還拿他的錢,我們基於愛護爺爺奶奶的心,我們要再包回去,而且再加一點點。加多少,小孩都沒錢,沒關係,爸爸媽媽幫你加。

要不然,小孩子用他的心意包回去,比如說,他拿到了爺爺奶奶假設一千塊,這小孩用他的心意包回去,假設他一千塊錢包回去,也可以的。假設他包八百回去、包五百回去都可以的。培養一種親情的熱絡,而不是這個拒絕、那個拒絕,這也變成毫無情義、也不好。

談到這個順便談一下壓歲錢。這個壓歲的意思,就是“壓太歲”。太歲之所以“子丑寅某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說今年值子年,那麼本命屬子的,你是子年出生的就是坐了太歲,你是午年出生的,就是沖了太歲。那麼這象坐或沖,或者還有相刑的,那麼我們的氣運那一年會稍微弱一點、稍微差一點,那我們就會去找一個老長輩。

那為什麼找老長輩?老長輩就是有福德的人,才能活得長?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如果又富又貴是最好的,我們去跟他討一個小紅包,意思就是說以他的長輩的福德,壓壓我這個太歲年、氣運的不佳,托他一點鴻福,大略是這個意思,所以不能拒絕,而且要感恩。

張講師答:

這個打招呼看起來是小問題!實際上是影響一個小孩以後,是不是能夠很正常的很磊落的很自然的去跟人應對進退,這是大有關係的。所以如果能夠從小教這個小孩子,怎麼樣應對進退的一些基本禮儀,然後經過一些洗禮,就是把這個禮落實在課堂上來學習演練,演練之後他自然能夠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用的時候他自然用起來落落大方。

他就不會怕跟人接觸,不怕跟人接觸的時候,膽怯、怯懦的心理就可以退卻下來,當然我們如果沒有教小孩子,然後每一次事到臨頭再強迫小孩子是不對的,但是誘導小孩去跟人應對進退,縱使一開始看似有一點勉強,但是做到習慣自然的時候,這個小孩就可以做一個很自在很磊落的一個人。

而不是像現在即使在成人的世界也有很多,常常有聽眾寫這些問題來問我,他都已經是公司裏面的主管了,他還是很羞怯於站在臺上見人,羞怯於上臺發表言論,那更多還有私下連吃個飯都羞怯的,那麼難道人生要遮遮掩掩嗎?

難道這些與人相處的基本禮貌、基本技巧、基本態度,不應該在小時候就應該好好的培養?小孩子不懂,小孩子很多事情都會害怕,有的不及有的過頭,雖然剛開始教育的時候,看似有一點勉強,但是習慣成自然,他就能夠有一個自在開闊的人生,所以不要小看老祖宗這些教育的模式,他所隱藏的一些教育的功能!

在小孩子小的時候也不要太隨順小孩子的性情,好像他愛怎樣就怎樣,他不喜歡我們就不勉強,他不喜歡如果不對,我們就要教育,我們就要讓他練習,固然勉強小孩是不好,比較好的辦法就是事先有一些時間讓他預習,臨場的時候他就不會膽怯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