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500問

張講師答:

你好,人有時候也不能太過的迷信,現在的人說迷信宗教是迷信,難道迷信科學就不是迷信嗎?現在的科學我們自詡為科技尖端,但是我們發明的飛機會摔下來,我們的太空船也會摔下來,我們生產的手機會用不到兩三年,我們生產一個電器一個電腦會撐不過兩三年。

宇宙亙古如斯,那要比我們高明多少,我們也膽敢配稱自己科技尖端,我們連個失眠都治不好,我們連個憂鬱、燥鬱都搞不清楚摸不清楚原因。

現在的癌症這麼多,束手無策,我們算哪門科技,,我們如果跟宇宙之間的定律宇宙的大智慧來比,那等同於零。我們現在科技在同五千年以後再來看,現在那等同於野蠻民族沒兩樣。

我們為什麼要這麼的自滿於現在的微積分、量子力學,你們哪裡會知道歐洲的大強子對撞機撞到最後會看到什麼,現在我們都在粒子上下功夫,只是把粒子越撞越小,都還搞不清楚它是怎麼來的。

聖人他的眼界不一樣,他看到的緯度也不一樣,他直接看到了宇宙間能量的變化,生生不息。原來有一個規律,聖人也不是創這個規律,他把這個規律用卦表示出來,為什麼用卦表示出來,因為數字無法表示,你就是一個立體的方式也無法表示,管你幾度管你是四則運算還是幾則運算你無法表示。

唯有用卦來表示,這個卦不是幾個符號而已,這個八卦一畫上去,已經是先天的運行的那一股氣。會看的人看到那股氣是在跑的,它是立體的在跑的,它跑了之後是陽轉陰、陰轉陽不斷變化,那種變化完轉到下一輪是一個昇華,又是一個變化。

後天八卦顯示的就是後天的造化規則,是氣進入了一個輪回的一個造化方程式,先天八卦是進入了一個永恆的一個造化方程式,所以易與天地準。

《易經》裡解釋的宇宙間能量所有的變化,它的規律就是跟宇宙那一股浩然之正氣,那一股原始的太陰之氣裡面的造化模式是一樣的。

所以不要把我們人類的淺陋的知識以管窺天,就要自詡為多麼的科技進步。

我們蓋棟房子住不了多少年,我們坐的高鐵也會相撞,我們生產東西會故障,我們的壽命有限。

而我們就吹牛說人定勝天,我們連小孩都管不好,我們到底高明在哪裡?我們如果能謙虛下來,那人類就有救了。

張講師答:

你好!既然有心要來讀古聖先賢的經典,那就別去計較你讀到了哪一頁,那一頁被中斷,可能有幾句或一頁重複念到。重複念到就再加深一次印象有何不可?這一點點小小的得失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那既然認為這些經典是對自己有好處,多念三遍也無防,不是嗎?而且我們一遍一遍地念,念了幾十遍,何必去計較多念了兩三行,甚至多念兩三頁、多念兩三遍都無所謂,對不對?

不要存在計較得失的心!你只管苦幹實幹地誦念經典,念到一定的次數開始比較有聯結的力量了,然後就開始研究它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對我們的身心性命有什麼幫助,這才是我們誦讀經典的主要目的所在。

張講師答:

好!這個孔夫子所謂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啊,講的是父親有一些小毛病,那麼,你何必在別人面前不斷地刺促不休指責你的父親的不是呢?或是你兒子有些小毛病,你何必在別人的面前不斷地刺促不休呢?

父親的小毛病喜歡罵人,父親常常口不擇言,欸,那就不講話就是了嘛。在別人面前呢,儘量提父親的優點,那像這樣的情況都是小毛病,就應該“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小過錯也可以“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為什麼呢?因為父親對我恩莫大,而小孩子是我的親骨肉,一種愛子的心本來就是天性。

但是如果這個父親現在,正要去殺一個人或者他做出對國家民族不義的事情,正在做,現在進行時。那麼我們就要跟鄭成功一樣我們要大義滅親。

如果他這個事情已經不幸鑄成了,攸關國家民族還會產生很多遺禍,那也是要大義滅親的,如果這個事情不幸鑄成了,但是呢不會再有後續的不良的發展,那這個時候勉強可以“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我記得在臺灣的法律,好像也有這樣人性的設計。比如說,這個兒子犯罪,他逃到哪裡,他父親明明知道,他也不騙警方,但是他不講,他問他去哪裡,他說我不講、我不講、我不能講,他是我兒子,你們自己有能耐你們去查,像這樣的情況,也不會判他父親的罪。

為什麼?因為在考量人跟人自然的天性啊!所以不要把他誤以為說,父親幹壞事兒子要去幫忙,這個不是這個意思哦。

人的正直這個直這個字,天地良心叫直,它是一個直的心,不扭曲、不歪曲的心,他是我的親人,我當然有所不捨,但這個不捨,不是小事情就去揭發他。

這個,我父親經過了一個水果攤,順手摸掉了人家一顆桔子,我就跑到警察局把他舉發,這個對不起,我們可以回去好好罵,跟父親下跪都沒關係,在他面前哭訴都沒有關係,請他務必一定要改過,把桔子拿回去還都沒有關係。

但是你不要在當眾讓他受到羞辱,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小過,他對你卻有大恩,大小比較之下,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隱,這個就是孝心跟直心在我們身體裡面正在發酵。

但大事就不一樣,大事我們要立刻地阻止,他現在正要殺人,跟現在正要偷一個水果,那可是不一樣,這個在《孟子》裡面啊,古書裡面也提到很多這種情節。

兩個兄弟、一米七的兄弟現在正要跟別人相殺,你就邊哭啊,去把他糾纏著,把他抓住,不讓他繼續去殺。這個時候呢就要這麼辦。而不是去幫他殺,不是的、不是這樣的。

那如果還沒發生,他正在準備,那就要勸啊,把他綁在家裡,好好地跟他說明,綁著不讓他出門,都可以,這是很多方式的。

張講師答:

你好,我姓張不姓黃,黃庭這兩個字是古人對內心的稱呼,黃字代表了一個非常中和的氣場,因為黃屬土,土是中和的意思;庭是個場一個氣場,也就是說內心是非常中和的一個氣場,那麼就用黃庭這兩個字來形容內心的氣場。

萬象森然和沖漠無朕是不抵觸的。萬象森然就是應用無端,應用隨時隨地,應用在最奔忙的時候,應用在最高興的時候,應用在最哀傷的時候,應用在有事的時候,應用在無事的時候,這個就叫萬象森然。

什麼叫沖漠無朕那?沖漠就是虛無定靜的意思,無朕沒有一點點人欲之私,那個徵兆的徵,小小的端倪都沒有跑出來就叫無朕,什麼是端倪?人欲之私、一己之私,一個人大公無私豁然大公光明磊落,沒有一絲一毫的人欲之私在他的待人接物之間,這個情況就叫做萬象森然沖漠無朕。

再無一毫人欲之私的時候也可以應用到任何在在處處,靜的時候動的時候,都可以的。在應用的時候,也是大公無私,大公無私的時候也可以應用,所以這兩個並不衝突,叫做沖漠無朕萬象森然。

張講師答:

您好!孔子說「如其仁」的意思就是說:算你仁吧!其實這個話意就是說離仁還有一段差距。

那既然有一段差距,為什麼要說「如其仁」呢?因為在那樣的戰國時代,君不君、臣不臣,不仁不義到處都是,管仲還勉強讓他的齊恒公成就霸業,讓他的國力強盛,讓他的百姓不必流離顛沛。

所以孔子說:算你仁吧,算你仁吧!那語義上就有很多的嘆息。為什麼有很多的嘆息呢?就是說:管仲你專政這麼久,幾十年啊!齊恒公整個國政全部委託給你,從來不會給你礙手礙腳,而你卻不能夠效法堯舜,讓你的國君成了王者,而僅僅只是成個霸者。

這霸術儒家是不屑談的,霸術就是比誰的拳頭大嘛!就是像現在的美國,美國就是個霸者、霸術。舉凡跟我美國利益衝突的,反正我都把你給掃平了,美國這個強權,作為美國的國民就感覺很開心,但是他的開心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那就算你仁吧!「如其仁,如其仁!」這個有貶義喔,這可不是什麼褒獎。那麼堯讓給舜,舜為什麼一再推讓?因為舜沒有治過天下呀。各位,現在有一個人把天下讓給你,縱使你很賢能敢馬上接嗎?不敢啊!為什麼?天下這麼大誰說我最賢能,雖然堯認為是最賢明,但是舜沒看過幾個人,他沒有看過天下的人,他的賢明大家都知道,但是他並不知道,天下人只有他最賢能。

所以他很怕把天下治不好,辜負了堯的美意,所以他當然會一再的推辭,不過最後他終究還是接受下來,他終究還是在他的位置上戰戰兢兢,花了很長的歲月盡可能的把天下給治好。所以這就是一個仁君的表現了。

張講師答:

您好!品性如果不是非常、非常的堅固,那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是人之長性。雖然是像賜跟商這樣的賢人,跟聖人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一個是喜歡跟比自己好的來相處,一個是喜歡比自己不好的人來相處,那麼久而久之,潛移默化之間難免也會有一些影響。

不過這個商倒也不會不屑那些比他不好的人,只是知道去選擇朋友。《弟子規》不也這麼說: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而親仁,親近有賢德的人,因為你的時間很少,所以你要儘量跟有賢德的人相處,然後就會互相砥礪。

如果身旁都是一些不肖子,那把你拉下水的機會不也是很多嗎?如果像孔子這樣的、這種品格,這樣的定力,像如來佛這樣的定力,那你跟誰相處都無傷,但是對於子張、子貢這樣的人來說,未必是無傷的了。

張講師答:

您好!這登堂入室。古人他們的屋子,尤其是像達官貴人他們平常辦公議事的地方就叫做「堂」。這個「堂」都有臺階,比地面高大概三階或五階,上去一個平臺。

這個就是所謂談事情的地方,這就叫做「堂」,好的東西都會放在堂上,但是秘密的東西都會放在屋子裏面,所以說登堂入室。

入了室才看的真正的寶貝,是比喻啦!是來比喻求學問,找對了方向,踏上了臺階看到了一些大概的東西;那麼把心法給突破了,古人說開悟,煩惱罣礙都能夠拿下,持心,都能夠隨時持著一個為人好的心,叫做存其心、養其性,這樣的人已經進入了聖賢之列。

子路是七十二賢人,這孔夫子在說話的時候也未必是子路的晚年。但是也不要小看子路,子路是莽撞,但是他這個人也能夠盡忠職守,所以說他登堂未入室,是孔子還未過世時說的,當然也是一種砥礪。

再來你說子路莽撞,實際上一個剛正有氣血的人,通常都是這種個性,不表示他有我死我見,那也不表示。只是做事情比別人更容易衝動,但是保護孔夫子也需要這樣的人他,子路當時保護孔夫子,拔起劍抵禦那些梟小要陷害孔夫子、要傷害孔夫子的,那也還多虧有他了。

至於所謂預見其不得其死,為什麼不早一點讓他回避?這有什麼好回避的,我想比如說關公好了,關公最後是曹操把他給捕了之後,說你投降,歸順我就讓你免死。他說要殺要剮隨便你,少廢話。他於是乎就人頭落地,難道你也要說這個關公不得其死嗎?沒有啊,這正是死得其所啊。

當時這個子路護衛他的主人,就是衛國,在那一邊當官,他在保護他的主人,他的主人有國難,他當然該要去赴湯蹈火,他臨死的時候盔甲、帽子掉了,他還爬過去把帽子,正衣冠戴好了,然後才吞下一口氣,才死。

可見得這個人的氣節是非常高尚,他盡忠職守,在他國家有難的時候,好多人都已經往外跑,他是往裏面回去的時候看到好多人往外跑,他奮不顧身就趕快回到他的朝堂內,去救他的主人、去保護他的主人。

這種人我只能說他死得其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只能說他死得其所,不是你所說的不得其死。

張講師答:

你好,這個格物致知,做久了做順了,做到時時刻刻不需要另外的留心。然後都能夠存著為人好的心,對內在的氣血都能夠不分別取捨。這個時候久了純熟了後才能夠稱作是誠意正心。

如果你只是觀照這個實相,氣血的實相還不能講誠意,為什麼?因為誠意的誠,是有成人成已之心,有成人之美的心,有為人好的心。時時存著為天下、為家人、為朋友、為眾生、為自己都有一種成就。

他想辦法要成就他的心,我們就說誠意了。誠意之後知道進退、知道取捨、知道權變才能夠達到這些目標。

而此心不變,正正當當,頂天立地做人,不必在另外的戒慎恐懼,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就說正心。

所以誠意正心其實就是格物致知的熟練版,然後更擴充他的範圍,而不是簡單的觀照一下自己,當下煩惱能夠解除叫做誠意。那都是只是解除自己的煩惱,還在自私自利的範圍,那來的誠意正心呢?

張講師答:

您好,這個世上啊有很多的著作都是天人合一的情況之下所寫下來的。怎麼樣叫做天人合一呢?一個是一種情況是一個修為,已經相當成熟的人,那麼已經有到他心通這樣地步的人,過往這些事情發生歷歷在目,然後呢他負著天命要把這段史實寫下來,以便於呢來教化、鼓勵後世的人,來匡正後世的人。

所以呢他會知道這些細節把它給寫下來。那一種呢是神佛的加持,夢境中所見呐。多數來講都是他的落筆的時候都歷歷在目。大略都這個情況。

舉個現代一點的例子來說吧,我們人類的DNA。發現DNA的這個人,他在實驗室裏還沒有把DNA完全了徹之前,實際上他眼睛一閉常常看到DNA的具列、那個圖像都在他的腦海裏面,早就看到了。

不知道它是什麼,慢慢研究的過程中竟然發現了,到最後發現的時候就是這個東西。所以很多世上的先知先覺啊,特別聰明的人大部是天聰睿智。老天爺若有啟發,讓他呢在幾億人之中唯獨他一個人踏上了那個正確的道路。

我想這種事情不是就發生在你所講的這些狀況而已。現在的科學界,很多人都坦誠他若有啟發。那麼學術界比如說王陽明,他龍場一悟。他也是自己承認的啊。是夢境中若有啟發,告訴他格物的物啊不是外物,是心物。他才跳起來,才走向開悟的道路,世上還不少呢。

張講師答:

你好!誦經不需要很大聲,輕聲的、文雅的讀就可以。就跟你一個人讀書(一樣),讀書呢不要去吵到別人。這是自私自利的想法呢,這對修行能有什麼幫助呢?一群人在室內很大聲,不管左右鄰居的想法,這個是把國學給開倒車了。

我就曾經碰過這樣的人念經,念佛家經典。他的師父就跟他講越大聲越能與天神溝通,他就念得很大聲,他的鄰居跟他抗議,說你學佛的人怎麼這樣自私自利的,他都不聽,那真是自私自利了,但我相信多數學佛的人也不是這樣了。

說如果把它發出聲音,可以讓一個人更專注,這是有這個功能的。如果一個人的心意非常的清淨,再加上誦念,那他本身也可以非常的養氣。

但是我心意浮躁,再加上這些誦念呢,為什麼說多言損氣呢?損不損氣的根結,終究還是在那個心上。一個浮躁的心,一個自私自利的心,一個講究得失榮辱的心,任你做什麼事,都耗氣,不是嗎?

那比如說我們靜坐吧,定下來的過程,把它都打開,內在的氣機非常活躍就可以養氣。

所以讀書,如果你默念,可以得到效果,那你就默念,可是這樣你容易恍惚,稍微輕聲的誦念,你自己聽到就可以了,文雅的誦念,我想這個是對你自己,跟對大家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張講師答:

時時勤拂拭指的就是想要把他內在浮動的心情想要平定下來,把他的欲望給平定下來,簡單的說就是正在動盪的氣血想給平定下來。時時勤拂拭是神秀所談的。

六祖所談的是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的意思是它的存在對我毫無影響,事物的存在就像不存在一樣。它雖然存在但對我沒有影響,他雖然講了那些話,但我聽到的只有真理。

王陽明講的去人欲並不是把心情平復,而是行得直坐得正。在王陽明的文章裏面,他也不贊成把情緒的氣血給平定下來,他說的是動欲定,靜欲定,動也天理,靜也天理,所以他們的練習,他們的心法王陽明跟六祖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與佛家完全一致毫無差別的。

張講師答:

你好!這個我記得我在某些文章裏有談到“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說女子與小人要養氣都比較困難,後面接“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那我們就知道這個是針對小人來說的,而不是針對女子來說的。

這個就是古人常用的一種文筆的方法,叫做省文(節省的省),念“xin“(三聲)省文的意思就是這個語義如果已經很明白,很明白的告訴我們指向什麼主題,雖然前面講過這麼多東西,後面忽然出現一個話。

比如說前面指過了五個東西,後面的一句話很明白的指向這五個東西的某一種,專門指向這個而說的,那他就不會另外來解釋。為什麼會這樣呢?

古人要雕刻一個字是不簡單的,他的字不是寫在紙上是雕刻在竹簡上面,所以能夠省就省,叫做省(xin第三聲)文。

辟如說女子跟小人並列,雖然是並列這是兩個東西,後面“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明明是一種心態,一種小人心態,而不是女人心態。所以你可以把它當作省(xin第三聲)文來看。

那如果女子裏面也有小人啦,不是嗎?我們可以把它拿來自勉,千萬不要把它單獨貶義女人的,並不是這個意思。其實女子與小人是難以公平的。

因為這個“小人”這個字眼是在指很多的男人心胸狹小就跟小人沒有兩樣,所以這句話如果你仔細地咀嚼幾次沒有貶義女人的意思。

不論男人、不論女人反正你是個“小人”的話就是“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些就是我們自己應該檢討的。至於養氣的話,女人和小人都不好養,它的大意是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