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500問

張講師答:

文學也不是都沒有價值,文學可以讓人生更美,更文雅、更優美,但是如果聲聞過情,過度濫情的話,那麼對人的捆綁也是很深的呀!

所以,你看到很多文學家、很多作家,都很濫情,情緒都很多,極容易感傷,極容易感動,搞得自己的情緒無一刻寧靜,好像到哪兒都在找一種感動,這叫做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凡事都要適度才可以,經典給予人一種正氣,一種骨氣,這個是文學所達不到的。

如果你讀李白、杜甫的書,那這個詩,到水裡去撈月,喝的醉醺醺,舉著杯邀月亮喝酒,對飲成三人……就是讓你風花雪月,但是毫無骨氣,爛醉如泥呀!

所以,學問都有它的優點、缺點,在你讀古聖先賢的經典,讀的滿腔正氣,讀的你光明磊落,抬頭挺胸,如果能夠加上一點文學,讓它柔和,讓它美化,這也是有價值的。

如果你沒有經典,沒有古聖先賢的骨氣,作為你的主軸,但是就充滿了風花雪月,那這個風流倜儻,濫情,對社會也沒有多大幫助了。

張講師答:

這件事情呢,要你仔細地觀察你的內心才能明白,這個在文字上呢任我再怎麼解釋呢一定有困難度了,王陽明為什麼要講知行合一呢?我記得在前幾天上午我已經有講過了。

就是雖然我們的知跟行已經一起發了,好惡都已經發了,但是我們以為行是在後面行為上的,所以我們就在行為上去巧飾,可是呢反而忽略了,等內心那個意念出來那一霎那,卻沒有讓它適度的導正,就是為了怕這個義襲的情況發生,所以王陽明刻意要講知行合一,他所說的是心的知跟行已經合一了早就合一了。

那麼您說你要能夠先知才能夠去行,實際上也不是這樣,在你覺知的時候已經行了。不過,之後我就知道說我剛剛發了一個歹念,一定是歹念發完你才知道是歹念,不然你怎麼知道這個歹念。

可是你,那個胸中氣血一上來,歹念已經出去了,已經知行合一了,但是我事後知道說,那我都可以選擇的,所以在下次氣血上來的時候,慢慢練習實相的觀照,而後一出來的時候就已經真了,這個就是,提倡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目的。

但是這個多說無益呀,您一定要在內心的觀照上有所見地,不然再多的篇幅啊,對你都沒有幫助。

張講師答:

做一個學問呢,先切磋再琢磨,像你現在所問的問題,一個碗髒不髒,洗不洗,這跟良知是沒多大關係啊。如果說有一個碗很髒了,我們視而不見,我們當做沒看到,你是餐廳的服務生就把它拿出去服務人了,那這個良知上呢就過不去了。

如果一個碗已經很乾淨了,洗不洗這有什麼好擔心的呢。什麼叫切磋再琢磨,就像雕刻一樣,一個原木拿過來,你就想雕成什麼樣子,首先你就把鋸子斧頭都拿出來,先大大的鋸啊劈呀,大塊的先卸掉,形狀差不多了呢,我們就用銼刀啊,拿著榔頭啊,拿著雕刻刀去敲去敲慢慢地把小細部分敲掉,再更細一點的時候,我們才會去拿砂紙啊,打磨機呀。

這次序你要搞對呀,你不要一開始原木拿來打磨機就拿出來,你要磨到什麼時候啊永遠沒成功的一天啊。就是跟我們去脾氣改毛病是一樣的。摸著你的良知,有沒有騙人啊,有沒有坑人呢,有沒有占人便宜啊,這個才是重點啊。

而不是在洗不洗一個碗,反正都是你吃的嘛有什麼,自己的責任自己擔而已,這跟良知也沒多大關係的。這個內心的貪嗔癡愛藏汙納垢發生的時候,我明明知道不對,你知道不對的我們就不要去做了,知道對了我們要徹底去實施就叫做致良知。

張講師答:

您好!您說為什麼你老是沒有辦法堅持呢,這個倫語裡面不是有這麼一段嗎,說“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像要堆一座山,一直堆一直堆堆了好久了,可能堆了一整年了最後只差一等級就成功,竟然停住了,為什麼停住,“止,吾止也!”這停住是因為你想停,你要不停再繼續不就成功了嗎?

說“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說譬如說一個凹坑要把它填成平地,雖覆一簣,雖然現在呢只到了一等級,“進,吾往也!”,為什麼你還要一直倒呢,因為我想把它填平,為什麼你要不斷地努力呢,因為我想要成功。

“進,吾往也!”,之所以一直往前進,是因為我想前進,那麼你想前進,你有沒有發現你靠的是什麼東西,是精氣神、精力,你很想前進,其實你不想放棄,為什麼不能堅持,大家都想前進啊。

因為一開始的時候志氣昂揚,但是這個志氣呢支持不了你多久,當昂揚的氣血衰敗下來的時候,你的意志力就跟著下沉,簡單的說你有兩個關鍵,一個關鍵是你的精氣神不足,另外一個關鍵就是你的意志是跟著氣走的。

其實意志可以不跟著氣走,只把它當作能量,不把它當好惡分別來看,我們就可以有一個自由的心靈。所以第一個就是養足你的精氣神,第二個呢就是學習好這個允執厥中的心法,不偏不倚,不用對待的貪嗔來看我們身中的這股能量,你就可以得到自由。

你說從知行合一的角度解釋為什麼你不行。這很簡單啊,身中的氣一低沉,你覺知到的那一霎那已經行了,怎麼行了?你的意志已經低沉了。

身中的那股氣昂揚的時候你一直都昂揚,已經行了,怎麼行了?行已經行了,已經昂揚了,簡單的說你的知跟行永遠是在一起的,任何人都一樣。

聖人也是一樣的知行合一的,它覺知到身中的氣血不論它昂揚還是低沉,它發出去的意念總是往對的該走的方向去前進,它也是知行合一的,所以扭轉你對身中氣機的看法,扭轉你對氣機的好惡分別的知見,這乃是要獲得自由的心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

張講師答:

這個讀書啊,要讀活書,不要讀死書。“身”呢,有的時候是指我們肢體的語言、行為,有的時候呢,是指這個身體、肉體的健康,有的時候是指肉體裡面的生命。

這個肉體,人死了,就是一塊腐肉,爛掉了,那他的身跑去哪裡了?那個時候,就叫做中陰身。修成佛的,就叫做法身,就是一股氣。

所以你說身這個字,就是裡裡外外有好幾重。那麼,就看我們在哪一重上面了,去發揮,看上下文要接哪一重會比較得當。讀書啊,就是要把它給看活了。

張講師答:

一件事情知道不對,但是還做了,那麼你就把外面的行為當作行,把裡面知道不對當作知,這樣解釋知行就會變兩件事。那你既然裡面知道不對,為什麼外面要做錯的呢?難道身體自己有主張嗎?身體的主張最後還是心呀。

那你說你裡面知道,你裡面有良知是知道,但是最後戰勝的卻不是良知,而是那個妄知啊,是那個分別的知見,貪嗔的知見,所以,終究裡面雖然良知啊,忽明忽滅,忽隱忽現,但終究戰勝你的那一霎那是妄知,而且即刻就行了,所以知行還是合一的。

張講師答:

所謂初五就是:四書加上《道德經》;那麼二五的話,就是《傳習錄》、《六祖壇經》、《清靜經》、《菜根譚》,還有《孔子家語》這就是二五。先把初五讀個25遍,囫圇吞棗地讀就可以了,讀完再把二五讀個25遍,有空再回到初五來,慢慢就能夠瞭解裡邊的意思了。

張講師答:

古聖人寫這些經典,有些是究竟說,有些是方便說。究竟說就是直接講到真理上,方便說就是誘導眾生用的,循循善誘,先騙你往前走一步,當你走完這步,再騙你走下一步,好讓你繼續往前走。

說念一句佛號有多大的功德,這可能恐怕是方便說了。我們就以《金剛經》為例子,《金剛經》裡常常會讀到,只要念一句四句偈,其功德是如何如何的偉大,前面一直鋪陳,都是告訴你四句偈是功德很大的,那念金剛經,不止四句偈,那功德就更大了,他說甚至只是四句偈,四句的句子而已,功德就很大。

但是寫到後來,就自己破自己了,他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就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要念經,是不是以音聲求我呢?念佛號是不是以音聲求我呢?前面建立,後面就把他破掉了。

這些古聖先賢講這些經文,不論是方便說也好,究竟說也好,總是希望誘導人向上,如果我們能夠照著經義裡面的意思去做,而不只是誦念。經文是有意思的,不只是誦念呢,你把意思落實在你的心性裡面,那這個功德是不可思量的。

當然《地藏經》也勸人念這些佛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您準備在什麼時候念呢,如果是親人過世的時候,或做法會的時候,這不也是一個很好的溝通,對生命表達恭敬的一種做法嗎,覺得這個人也是挺好的。

清明節就是表達我們對故去的父母、爺爺奶奶這些老祖宗們的一種追思與感恩的意思。帶著所有的家眷,上墳頭去好好的祭祀一番,掃掃墓,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感謝,讓這些活著的人學習到慎終追遠的意義,那也就是如此了。

張講師答:

為什麼天理良知是知行的本體?因為天理良知它就是那一團氣,氣有它的知覺,就是我們的心,所以不論你是私欲也好,天理也好,發出去的時候都是知行合一的,都在那一團氣上面。

我想你這樣繼續問意義並不大,這個邏輯和內心是兩回事,你先得把內心觀照清楚、揣摩清楚,你所問的問題自自然然就會有答案的。

張講師答:

以直報怨”就是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比如說,有一個人對我們的村莊很不好,他常常在這裡破壞我們的公物,他常常在我們的村莊裡面亂偷東西,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你要是都不理他,甚至還對他更好,你認為他會改嘛?他不會改的,他吃定你們這一村的人都是吃素的人,是好欺負的人,那他就更耀武揚威。

那你怎麼能夠遏止他呢,那就是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去報警,抓起來,該處罰就處罰,這對他來講,對村子的人來講,才有教育意義,這個叫“以直報怨”。

那什麼時候用“以德來報德”,人家對我們有恩,對我們村子有恩,我們送牛奶,我們送麵包嘛,我們給他很多好東西,這才對啊,所以古人做事情比較有大小先後。

張講師答:

古人做事情也不一定追求什麼豐功偉業,如果天下太平的話,他寧可默默無聞,一個人做事情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自己的本份而已。

你盡上本份,該來的財就會來,對不對?該升遷的就會給你升遷,那盡人事聽天命,在聖人眼中沒有什麼豐功偉業可追求的啦。

張講師答:

人的良知是知行合一的,人的習性也是知行合一的。那麼要怎麼樣打破這個習性的控制呢?就是在意念未動之前就觀察著能量的實相。一路的觀察著,不要讓它跑到有分別好惡的那邊去,這個是可以透過專注在實相上,就能夠達到這個目的,這也是知行合一。

所以要練這個心法,就是要在意念,平常要觀察你的意念發動,是屬於哪一種知行合一,是良知的還是貪嗔好惡的呢?這都是知行合一。

那你發現貪嗔好惡太多,這個很傷性,跟先天的路不一樣。那你想走先天的路,那麼就開始觀察你內心的能量變化,當你專注在能量變化的這個過程,它有的時候會在良知那一邊,有的時候會在習性的這一邊,但是當時間久了,這個慣性慢慢就回來了,就會回到良知的知行合一。

這個「知行合一」四個字真正的作用,只是在提醒你,所謂的知行合一,是內心一動的時候到底有沒有合一?知跟行,你知道的知識跟你所持的這個心念合不合一?生活中處處如果都能夠本著良知,那麼這個人就正氣浩然,精氣神就能夠存養得住,他走的就是「率性之謂道」的一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