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500問

張講師答:

如果你的年紀是國中以下,那我當然建議你就先看弟子規,如果你以前不曾看過弟子規,那不論你哪個年紀我也建議你多朗讀。如果你有20歲以上,那四書應該是要時時的薰陶自己,才能夠往前邁一大步。

而不是一個30、40歲的人整天看弟子規要做什麼?倒也不是說你要把弟子規都實踐實踐好再去看別的書,這行不通的,為什麼呢?因為很多學問是有關聯的。要更大層面的來瞭解這些中華文化,最起碼把四書每本都朗讀個二三十遍是最起碼的。

張講師答:

學國學最忌諱的就是學一本的經典然後一直專精,這個是很笨的方法,因為國學牽扯的範圍是很廣的,因為它是內聖外王的完整的學問。

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麼大的學問,我們建議的方式就是四書從頭朗讀到尾,先不要解意思,先讀個二三十遍,然後再來讀傳習錄,一樣讀個二三十遍。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呢,就開始回來從四書好好的解讀四書,瞭解它的意思。

一般來說我都有翻譯,都已經翻譯好了。如果可以的話,用我的翻譯本可以省不少你的時間。用這樣的方式深入國學,你會得到一個比較全面比較深入比較正確的方式。

尤其是經過王陽明的傳習錄導正之後,我們就以前把四書看得很淺看得很膚淺,這樣的膚淺看法你會得到導正。

讀完傳習錄之後你才知道,哇,原來四書這麼深呐原來四書是這麼的好用。如果你對國學有興趣我建議你用這個方式對你來講會比較全面一點。

張講師答:

你的六根是臣而你的良知是君。那麼君不正的時候,可以用上臣的力量去匡正他。但是匡正完了之後,這個君要坐在他的位置上,垂衣裳而天下治。那這個時候呢有了良君自然就有良臣。

所以你的六根就像臣,他不是不能用的,不然老天造六根幹嘛,老天就造一個良知給你就好,像一個球給你滾來滾去不用眼不用耳不用鼻不用身啊。

老天造得這麼完整給你就是因為互相有匡正。但是,只要良心一正,眼耳鼻舌身意都正,這是不用匡正的。惟獨如果良知不正了,他還給你一個思維。好好地去思維,這個是邏輯,從邏輯上就可以思維出來的結果。

所以六根為內心的用,就象君下面有一批的良臣。至於什麼是私欲,違反本質的我們才叫它私欲。已經違反本質,去思索如何返本,這不能叫做私欲,這叫做返回天理啊。

張講師答:

讀書不能斷章取義,中庸不是說嗎?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可以發,所以知行合一,跟這個你的身中發生的氣可以和平共處,那就是可以怒可以不怒的時刻了。

即使怒也能夠發而中節,什麼叫做怒還可以發而中節?就是怒的時候,那股氣上來就看,就好像看到大海的一個波濤起來,不加一點點私人的意思在上面。

那現在你會問啊?那不加私人意思怎麼會怒呢?怎麼會怒?就像你問大海,你為什麼會有一個波濤上來呢?總有原因,但你不用問,雖然大海沒有動一個意念要起一個波濤,但是他自己會起一個波濤,這個就叫潛意識含藏識。

問到這裏呢已經莫可再問,無可再問啊,問誰都不知道為什麼問佛陀也不知道為什麼,天理的自然,這就是天理,去人欲存天理。

你說面對惡人的時候如何啊?面對惡人的時候,假設胸中有一股,他們在欺負人你看到他在欺負人,胸中有股怒氣上來就趁著這股怒氣可以去做行俠仗義的事,你可不要以為以前的那俠客之士,去做行俠仗義的事胸中是沒有怒氣的,不是這樣的。

你還覺得他胸中非常平和,然後可以跨著戰馬然後去殺敵嗎?不是這樣的,只是發而中節而已。

張講師答:

這一段是在講孔子的修行的過程,他有這麼一個過程。但是每一個人的年紀跟孔子,什麼時候志於學,什麼時候而立,那倒是不一定的。那你說顏回30歲呢,就過世了,難道他比孔子還厲害嗎?修行是比誰早死的嗎?不是這麼看的噢。

我想老天的意思,是要告訴我們,壽命有長有短,棺材不一定是裝老人的,不要以為自己老了才會死啊。這意思是要告訴我們把握光陰。如果能像顏回這樣,這麼年輕就過世,雖然如此,但是他懂得把握光陰。

顏回能夠不二過,能夠不遷怒。那能夠像他這樣的話,那也不枉此生。在孟子裏面不也講過嗎,說“天壽不二,修身以俟之”啊,說短壽長壽是一樣的。

修行就看內心有沒有符合天理,有沒有保著一個良知,不是看壽命長短,不是看耳垂誰比較大,不是看額頭誰比較寬,也不是看誰比較有錢,也不是看誰比較有名。唯一辨別的就是,那個良知是不是完美無缺,而他的這個性命是不是經歷的足夠返本還原的造化。

張講師答:

這個五祖傳給六祖啊,心法的部分是早就已經驗證成熟了。這個六祖聽《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他當時心法上就已經得到驗證了。就是怎麼樣跟內在的氣血共處,怎麼樣對內在內心的氣血不分別取捨。

這一點則是六祖在拜五祖之前自己已經豁然開通的事情,只是他缺少一個驗證。那麼六祖受五祖傳法傳什麼東西為什麼三更半夜要袈裟遮圍?他傳的是性命的雙修,怎麼修性了命,怎麼練精化氣氣化神等等這些學問,怎麼樣意思就是怎麼修煉法身。

佛家講修煉法身,道家講精氣神,這是一樣的東西啦。儒家孟子講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傳法一直都有一個是明傳的一個是暗傳的。心法一直都是明傳的,想傳還傳不出去。那麼性命的修持一直都是暗傳的,原因就是因為性命的修持會啟動身中的奇妙的變化。這些變化心性純良的人會往佛的方向前進,這個貪嗔我慢的人會加速成魔的速度。

所以不得以就變成是慢慢地尋找,尋找到心性純良的人暗中授法給他。所以這個是沒有辦法明傳的,為什麼呢,因為每一個人都想做佛,每一個人都想成為一代大師,每個人都想高高在上。

即使是修行的人也是無比的傲慢,這是沒有辦法的。因此要找到真正的修行人是並不容易的。那五祖呢就找到了六祖,不只是心法開通,而且德行呢非常地高尚。所以呢就三更半夜傳給他的是性命雙修。

那你說為什麼不公開宣示他是第六祖。實際上這個初祖達摩傳給二祖神光,然後二祖傳給僧璨是公開的三祖傳給,僧璨傳給這個道信,道信傳給弘忍都是公開的。

只不過這個公開的過程中因為有授了一個衣缽,而造成了很多的信徒的覬覦之心,以為搶到了衣缽就可以如何如何啦。所以到五祖的時候他已經知道心性不良的弟子混在他的道場裏的也很多人。所以為了保護六祖,所以傳給六祖的時候就沒有用公開的方式,而是傳完法之後呢,就要幫助他趕快逃難啊。

張講師答:

那個“幾”是幾幾乎乎,就是所差甚微啦,差距只有一點點,幾幾乎乎一樣,叫做“幾於道”。簡單地說,一個人如果能夠跟水一樣不爭,不爭名,不爭利。

大家最討厭的呢,他處在那個當下。被誤會了,很多人就會很討厭啦,受不了啦,對不對?在那當下,他竟然若無其事,心甘情願接受下來。最苦的事他甘願犧牲,他心甘如飴。這種人跟道幾幾乎乎一樣,他的德性跟道幾乎是一樣了。這是在稱讚一個人啦。

張講師答:

這個鏡子是個比喻,而且兩個人的比喻,用來比喻的地方並不相同。這個傳習錄說,心亦像個明鏡,他的意思是說有東西到它前面來它都照的清清楚楚。然後,前面的東西過了呢,它也不留痕跡,王陽明所講的是這種鏡。

神秀所講的心如明鏡臺則不一樣,他的意思是說,心要保持氣血不能有一點點起伏,就像一個湖水,不能夠有一陣風吹過產生的漣漪都不行,一隻蚊蠅,蟑螂在上面蜻蜓點水也不行。神秀的心如明鏡,他是說出了一個破綻。

他的破綻就是原來他修心是希望抓住那個氣勢,它不動。王陽明不是,是說就像鏡子在看著萬物一樣,物進來了,就忠實顯現,物過去了,一點都不留痕跡。所以讀書要看前後文,不是只看它是不是是個鏡子,這樣的話查字典查出來都一樣的。

張講師答:

很抱歉,您問的這個問題太大了,這不是三兩分鐘講得開的。至於《中庸》的首章,我在網路上已經有公佈了,把它點閱下來多看幾遍大概就能明白了。至於“寬兩秒”的四步驟,也有專門的書已經說明瞭。其實都是一回事,不是兩回事,自己花點時間,我沒有時間在幾分鐘把它給說明白。

張講師答:

知行合一指的是良知的知行合一,這個良知是充滿仁義禮智信。所以它是基於一種闊然大公的心態,但是它也不是就是善良而呆呆笨笨的。

因為他有義有智,所以它會有一些方法會有一些手段,但是它是讓事情更好。所以它有一個信,這個信是踏踏實實的,它不會愧對自己的良知,這個叫做知行合一。順著自己內心的感覺走,叫做好惡而已。充滿著好惡,不只是傷人,還傷已,是成不了聖人的。

張講師答:

經典的學習的次序是把四書先朗誦個二三十遍,一開始可以不要管它的意思,接下來可以再把王陽明傳習錄也一樣朗誦個二三十遍。之後你就可以開始去瞭解它的意思,去研究裏面到底在說些什麼。

張講師答:

你這個問題在王陽明傳習錄裏面的下篇有一個很好的解釋,也相當的全面。大致上就是人的本性在根子裏呢是無善無惡的,但是呈現在七情上的時候,如果是一個聖賢他是善的,讓人家的感覺總是善的。

比如說,如來佛他雖然說無善無惡,但是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大善人。那當我們的這個本性開始產生習氣,開始偏差的時候呢完全是私欲滿腔,看起來就完全是惡的,所以他們所說的都對。

但是呢是沒有看到本質,荀子沒有看到本質,他是看到習氣所表現出來的這個層面。那麼荀子講這個也不是惡意,他講的是說,人既然是惡的,那我們就要通過教育的方式把他導正。可是這會讓這個教育變得非常的棘手、困難、繁雜。

聖賢看到的人性本善的這個根本,他就從善來著手,從根源著手就比末端來救治那要簡單容易的多。這個在王陽明傳習錄裏面是說,比如說一個人的眼睛吧,有那種喜悅的眼神、有憤怒的眼神、有這樣直直地靜靜地看著東西的眼神、有偷窺的眼神。

你說人的眼神是哪一種呢?你說哪一種都對,但是問題是你如果指定哪一種,就表示你所見到的呢是有偏差的。那麼這個人的習氣雖然是會讓人的性有產生善跟惡,但是荀子的說法比較不恰當。

不恰當的原因是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惡的人再加上荀子的鼓勵,他就會更放縱他的惡,他一點都不覺得他離開他的本性已經很遠了,那麼這個人就更會難的去教育他,難去糾正他。

那麼聖賢提倡人性本善,而你現在是一個惡的人,起碼你知道說,噢!我好像離開我的本質有點距離了,帶點希望。

所以我還是比較贊成聖賢用這個乃若其情,是從人的七情來說是善的。這個對於救治整個世界比較有幫助。至於如來佛說性是無善無惡的,這是對修行家、對大根器的人,要體會這個心法上來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