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尚書是國學的根本,可以說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修身齊家治國的裏練的一個主軸,尚書有些詞句由於離現在已經很久遠了,所以略感生澀,要把尚書的精神說的更白話更貼近我們的話,那就是《論語》和《孟子》。
如果想要把尚書讀好,或者把國學讀好,可以先從四書讀起,尤其是《論語》和《孟子》,多朗誦一二十遍,朗誦個二十遍,二十五遍,然後大略瞭解一下意思,之後你再讀任何古文,都能觸類旁通。有關字典那,康熙字典是讀古學的時候一個最方便的應用工具。
你好!在《孟子》裏面有一段就是談到一個人整天對你不利,整天侵犯你,整天嫉妒你。那麼面對這種人你怎麼辦呢,孟子的說法是先自己檢討,檢討到底我有沒有對他哪裡不好,我有沒有哪裡侵犯到他,還是我的待人處事有沒有值得檢討的地方等等。
然後他一而再,再而三還是對你如此,終究孟子說那麼這樣一個不可理喻的人,既沒有對他任何不好,他卻對我一直攻擊,那跟禽獸也沒什麼兩樣,那我們對禽獸就沒什麼好計較的了,不是嗎?
就好像我們在路上碰到了一條狗,這條狗你每次走過它都對著你吠,那難道,你也要把它吠回去嗎?還是你要把它咬一口回來嗎?這大可不必啦,畜生就是畜生了。不可理喻就是不可理喻,我們可以不理他,也就算了。
不過人事之間能夠化干戈為玉帛是最好的,儘量展開你的誠意,你的誠懇的笑容,展示出你不想與他有任何的計較,如果還是不行,那就以直報怨,不能在一起我們就躲著他,不一定要說一定要跟每個人在一起才行。孔子也沒有辦法跟那些小人整天和在一塊,他也沒有辦法整天跟這些江洋大盜,小人心眼的人聚在一塊,偶爾應對一下還行,躲得遠遠的。
不要看到“如地上塵”跟神秀說的“時時勤拂拭”,反正都是塵,就把它們兩個打在一塊。王陽明是說“如果你不開始去觀照,去恢復你的良知,私欲如地上塵一天一天又增加了”,他說的可不是叫你一層一層慢慢掃。
不過,神秀所說的時時勤拂拭,所說的是——說心如明鏡臺,不要有一點點的情緒,不要有一點點的思想,一有的話就把它拈熄。一有就把它拈熄——神秀所說的是這個意思。
王陽明所說的是——直接觀察我們的良知,直接本著良知去應事,你每天都本著良知去,自自然然那些私欲就不容易生。這是兩碼子事。
您好!您這個話講得很好,聖賢之所以讓我們覺得有那麼高的智慧,就是因為他為人處世,講任何話,做任何事,回答任何問題,他都是圍繞在「良知」這個主軸永遠不會變的。
因為這個良知是人人與生俱來,是那麼的切身,所以聖人的話,會讓人覺得講到他的骨子裏去,原因就是因為他直指良知。為什麼我們聖人偉大?因為他符合我們的良知,所以,普通人如果能夠慢慢的去覺察,找回自己的良知,我們不要說智慧多圓融,就是他的人生,他會活得俯仰無愧。
那麼學完禪修之後,常常讀聖賢的經典,因為他們是從良知寫出來的東西,要去除你的貪嗔好惡的執著,只是根據黃庭禪所教的、寬兩秒的辦法,慢慢對自己的良知產生覺察,對內心小小的活動越來越清楚,你才能夠找回你的良知。如果你的內心充滿憤怒、嫉妒,你完全不知道,毫無所悉,那怎麼找回良知呢?
你好,這四句可以說是王陽明學問裏面至為關鍵的四句話。那麼,要瞭解這四句話,首先你必須要先感覺到你自己的心體,然後呢,看到了心的用。現在呢我們就是把心…心不好講,我們把它分成“體”跟“用”。
“體”就是還沒動的時候,“用”就是開始動起來、用起來、使用起來了。那麼把“體”看清楚,把“用”看清楚,這個人呢,也就瞭解了他的心,看清了他的心。然後呢瞭解了他的心,原來有這麼多的污垢,然後才從這麼多污垢裏面、這麼多蒙蔽裏面慢慢返回他良知的過程,就是這四句話。
為什麼說“無善無惡心之體”?心的體是什麼?心的體是一股氣。不是心臟,心臟不會思考,心臟是輸送血液而已。現在我們講的心,也不是第六識——意根。“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意”。而是第七識,末那,就是指內心。
你的內心才有貪嗔癡愛,不是思維。思維,思維不了貪嗔癡愛。那“無善無惡”是指什麼呢?心的體是一團氣,人死後也是一團氣,那個鬼也有個心,不是心臟。鬼都沒有心臟了,他還是有個內心,有個貪嗔癡愛。
心的體是什麼做的,是一股氣,人活著也是一股氣,死的時候,肉體拋掉、心臟都拋掉、腦細胞也拋光了,那個靈魂還是有個心。所以心的體是什麼呢,是一團氣,氣只是氣,氣只是能量。
我們可以完全把它當做物理現象來看它,這個氣呢,不論如何變動,無善無惡,它就像天上的一朵雲,不論它怎麼變化,怎麼翻騰,不論它是黑的、白的;不論它是金黃色的,還是彩色的,反正它就是雲,我們就以物理現象看它,不要把它當做私人的好惡。
所以,當你進入心的本體,看它只是一股氣的時候,它是無善無惡的。當你觀察這個實相,能量的實相,它是無善無惡的。無善無惡很重要,它是心的體。不論你如何的貪嗔嫉妒,不論你的心多麼險惡,當你反過頭來,看到心體的無善無惡的時候,所有你的藏汙納垢,一霎那都化為烏有,就回到本體了。
各位這個像什麼?這個像你的電腦,你灌了很多程式,你剛買來的時候只有一個原始現象,你灌了很多程式之後程式就打架,後來,你操作這個也不行,操作那個也不行。你感覺這個不順,那個不順,最後你只能怎麼樣呢?重來!怎麼樣重來呢?RESET,重來。
然後呢,再從原始姿態再開始。無善無惡,就是,你已經藏汙納垢了,你已經不知道怎麼重來了,從哪裡開始了。那我們就來恢復原始狀態,恢復你這個機器買來的原始狀態。所以呢,首先要找到它的體,這個體還沒用,體就是這樣,程式再重灌一遍,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我們的這個氣,胸中的氣,虛而待物,感應外物。透過六根感應外物的時候呢,內在的氣血會動。比如說我們忽然看到一個小孩快要跌倒水井裏,你胸中的氣一定會動。
這個動的時候有個惻隱之心,就是善。如果你看到了一個人有個好表現,你竟然嫉妒了,那一動了,就是惡。所以,有善有惡呢,一動的時候,必有善惡。仁義禮智信也是動啊。
“知善知惡是良知”,你去感覺自己,你要知道自己現在是善還是惡,必須返觀覺察,從哪裡開始,從黃庭開始。這個呢,去觀察你的氣血的浮動,到底發出的是善還是惡,這個叫做良知。你去感覺叫做知,叫做良知。
而後呢,不斷的透過觀察實相,回到原始狀態,把這個惡給去了,從原始狀態出發,我們懷著為人好的心,就是為善。在這個過程呢,就叫做格物。
所以,迴光返照,返觀覺照,看自己的內心,先回到實相,然後懷著為人好的心去做事,這個就是格物致知的學問啦。
對人的身心性命長遠有益的這些事情都叫做善,都應該要做。對人的身心性命長遠來說是有損的這些都叫做惡,都應該要杜絕。
一個人做事,在這個世界上,不只是要為自己的身心性命,也要為眾生的身心性命,所以看事情凡事要看得長遠。看得長遠做對的事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看得短暫,即使目前看起來是對的,那麼等到時間一到,大家依然會說這是一個愚昧的人。所以要做善就要做得遠大。
方向就是人生總要找回一個真道,找回自己的本心本性。只要方向不變,它就在你的心中,日常生活中常常留個感覺,來感覺自己來覺察自己,時間到了,業習多退一點,功德多積一點,智慧就會開,這個事情急不得,只要方向正確,不要因為一時沒有收穫,然後方向變來變去,那就一直沒有收穫了。
要行道呢也有分好幾種層次,中庸裏面是講說,有安而行之,有利而行之,有困勉而行之,有勉強而行之的。那麼安而行之就是自自然然他就會做了,他就做到集義了,他心甘情願他為人好。
有利而行之,他誘導一下,為了某種好處,為了以後可以永世地脫離輪迴,或者為了讓社會國家更好,為家庭更和諧,為了什麼為了什麼,所以我去做了叫利而行之。有勉強而行之,我雖然是不甘願,但是我勉強的做,雖然內心勉強了是屬於義襲沒有錯。
但是他的外功也是積累起來了,當一個人的功德積多了呢,福至心靈,內在自然就會跟著改變。所以修行有從裏入,有從形入,裏入就是從內心裏直接去做,形入就是說內心既然做不來,體會不來,觀察不來,那我就從行為上勉強去做,只是三等人,但是及其成功一也,到成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都是明心見性的。
經典在閱讀的時候可能要有前5次10次 20次就囫圇吞棗式的不用去太管它的意思,先把它囫圇吞棗,籠統地去讀過幾十遍,這個很重要。我們進入一個迷宮前,不用每個轉彎都要研究。
你要先飛得高高的,遠遠的去看這個迷宮,把它的地形輪廓先看清楚,然後我們再進去檢查它的每一個拐角,我們才有辦法走得出來。
研究經典也是一樣,它有一個蠻龐大的範圍。但是當你飛得夠高夠遠的去看的話,你會意外的發現,它們指向同一個核心,其實就是人的良知。有了良知為體,然後就是怎麼樣帶著為人好的心去靈活地運用,去待人接物,去剛柔相濟,有時候用軟的有時候用硬的,各種手段,方法,使我們的生活得到盡善盡美。這個才是讀經典的目的。
所以我還是勸你無論哪一句經典你多麼喜歡,不要老是停在那一句不停地看,因為目光短淺往往解釋出來的都會很太狹隘。等你把大的輪廓畫完了,多畫幾遍。多讀幾遍,從四書從頭到尾,然後王陽明傳習錄從頭到尾,然後道家的經典你也讀一讀,佛家的你也讀一讀。
那麼再來細膩地來檢討,你會發現觸類旁通,左右逢源那。
我想說一下知行合一的主旨吧,這個主旨就是,知是指人的心,那麼行如果把它解釋為外在的話,那麼就變成裏面和外面可以是兩碼子事。
那也就是我外面把行做好了,不一定跟心有關,外面做好了再回來修我的心,就表示裏面外面弄成兩碼子事,這等於是訓練個偽君子了,那王陽明為了避免這個弊端,就特意把知行說成是一體的。
你外面做什麼,就表示裏面有什麼,而且裏面的心念善意惡意一出的時候就是行。這麼說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我們就不會只停留在修外面的行為,而是一開始就會修我們發出的意念,這才是釜底抽薪的辦法。
那我們平常怎麼做呢?就是常常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一發出來善惡?對不對?合不合理?是不是廓然大公?已經在行了。
行是意念的行,知是內心的知,是同一件事情,內心知的好惡一出來就已經行了,為什麼要這樣說?就是修心的事都在裏面,要踏踏實實從念頭一發的時候就要修正好,千萬不要把心跟行為看成兩段,這會造成虛偽的君子。
你好,現在的家庭跟以前的大家庭不一樣,以前一個家庭裏面一個人生病有好多人可輪流照顧。
那現在人口都很少,若真是照顧不來,然後據你所說您的父親生病,脾氣就更剛烈,那麼變成照顧他的人也是好大的負擔,您的母親可能也有一點年紀,如果照顧不來然後身體又生病那就得不償失。
所以這種情況找一個康復養老的地方並無不妥,但重點就是說我們要時常去看他哦,避免老人家有被遺棄的感覺,這也是現代社會已經到這樣的風氣也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一個趨向了。
有空就朗誦四書。一開始不求甚解,然後朗誦到對這些裏面的詞句都有印象之後,可能要十幾二十遍,然後就可以來研究一下四書裏的聖賢他們心裏到底在想什麼。有點印象之後你也可以直接聽《傳習錄》,在網上我有講傳習錄。想要瞭解四書,《傳習錄》先聽聽,可以少走十年的冤枉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