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500問

張講師答:

這個「別」就是分工合作的意思,就是男人適合做什麼工作,適合扮演什麼角色;那麼女人適合什麼工作,適合扮演什麼角色。比如說粗重的工作男人比較適合,比如說晚上要去做什麼事,那男人比較適合,像過去的社會,晚上婦女出門那真是很危險的事情,粗重的工作若是落在女子的身上,她是負擔不起,所以這個有別,就是男人適合做什麼,女人適合做什麼。

再來,說在角色的扮演上,男人適合扮演的嚴父,比較剛正;女人適合扮演的是一個慈母,就是充滿愛心,隨時給他溫暖;男人要給他講道理,該硬的時候硬,該軟的時候軟。就是說在家庭上的分工,才能夠在家庭人倫的和諧上得到最好的效果。

可能是一般的人,比較把男女有別,只是講成男孩子跟女孩子不能混在一塊,就把它單獨的解釋成這個方向,所以你才會覺得好像很少有這方面的說明,實際上這個「別」的定義應該要著眼在分工合作這個字眼上面,其實它正是象徵著男女平等的一種看法。

因為過去的社會跟現在不一樣,現在很多工作男女都可以做,比如打打電腦,那還需要分什麼男女呢!也不粗重。但是古代農業社會,要耕田,粗重的要砍柴搬石頭,蓋房子,這些都是男人比較適合了。

張講師答:

歷史上的事情,每個人都可以懷疑。但是你既無法證明它是存在的,你也無法證明它是不存在的。對不對呀?那要以什麼為依歸呢?這是很多歷史的資料,其實古代留到現在,它並沒有這麼隨便呀。

它是歷代很多史官仔細地記載,這些史官大多數都是高風亮節的人,他連皇帝都不怕的。古代雖然制度沒有很完備,但是現在的制度就完備了嗎?看看現在歐美國家亂成什麼樣子?看看臺灣亂成什麼樣子?還不是弄的一團糟嗎?歐美以為他們的制度很健全,現在看起來自由的資本世界也有很多缺點。

這個世界,我想如果人心不古,假設人的心的欲望是那麼多,即使再完美的制度你也是使不上力的。最終這個制度,有沒有制度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人心,人心淳樸,這個人一心為公,他就可以做出一番志業來,如果他居在皇帝的位置,那就更方便了。

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歷史,難道真沒有一個純潔的人,沒有一個大公無私的人嗎?你只相信近代那幾個你認為的英雄嗎?而那是真的英雄嗎?難道古人沒有比現在更有氣魄,更高瞻遠矚的人嗎?難道都是笨蛋嗎?為什麼對於自己的文化如此沒有信心?難道中國真的沒有一個聖人?這是我們自己要好好地在內心裡要想一想的。

自從滿清崩潰以後,我們的民族自尊幾乎完全掃地,好像歐美月亮比較圓,現在中國又慢慢崛起了,值得我們深思這個問題。

張講師答:

這個性理心法沒有一下子能夠弄懂的,但是每部經典先囫圇吞棗熟悉一下,那麼有助於日後可以貫通,比如說論語、孟子,中庸、道德經、金剛經都可以迴圈著聽。

剛開始一部經典沒有很深入沒有關係,但是你慢慢的把很多經典都熟悉過後,它就慢慢地這部經典會貫到那一部,彼此就會互相補充。

張講師答:

說你懂了這個道理之後要去落實,當我們的內心聽到這個話,決定我應該落實的那一霎那,就是知行合一的那個霎那。當然,裡面的心思再發展成外面的行為,是有前後之分的,但是你要知道,外面的行為之所以發展出來,是因為裡面的心思發在前。而裡面的心思決定,他瞭解了,決定要這麼幹的時候,那一霎那,就是王陽明所謂「知行合一」的那一個霎那。

什麼叫做「義襲」?譬如說我知道這個事情怎麼做才對,道理上我都知道,但是我心裡很不甘願。比如說你叫我原諒他,我知道原諒他是好的,老師都這麼說,但是我很不甘願。

好吧,我就勉強做出原諒他的樣子。兩個人見了面又假裝是好朋友,其實心裡是很難過、很痛苦的,這個情況就是裡邊跟外邊不一樣,這個時候就叫做義襲。

陽明先生講的良知,知行合一,他指的不是裡面跟外面一樣,那既然我裡面是討厭他的,那我外面就做討厭他。這個是裡面外面一致了,但不符合良知。

這個良知的「良」是善,是為人好,是不記仇,不敵對。所以當裡面是善,希望為他人,外面做出來為他好,我們就說知行合一,而且是致良知。

張講師答:

聽經典就是能夠讓你理解,不斷地復誦就是加深印象變成你的東西。因為你聽過,跟風一樣,現在好像瞭解,一吹就不見了,要引證也引證不出來,要說也說不出來,改天忘了一乾二淨,對你一點幫助都沒有。

所以,要讓你有非常深刻的印象,成為你人格的一部分,那麼要有一段時間的復誦、朗讀,讓它深烙在你的記憶裡,這個是很重要的。時間就自己調配了,必定是有一段時間的朗讀,有一點印象,開始理解,理解之後要加深印象,再朗讀,那它就會烙印在你的生命裡邊,成為你人格的一部分。

張講師答:

你好,一個人做一件事情還不熟悉,剛開始呢如果要長時間地做,都會有一些浮躁的情緒,這個也很正常。不過呢如果只是這麼簡單的事,就只是讀讀經典也會浮躁,那可以簡單地說很多很多事,你都會浮躁,不是只有這一件。

那麼,不怕有這個情緒。就是做一個事情應該做,我們要持之以恆。但是你要持之以恆的時候,這個浮躁的氣血一直上來。剛好呢我們學的這個是“心學”,”萬法惟心”,那麼既然這個習氣毛病都跑出來了,那就好好來練習觀照,好好來練習跟它和平共處。

這個在心學在心法上面就會得到良好的進步。那麼說經典怎麼讀才會能夠有潛移默化。讀經典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存心啊。我們學習這個經文,裡面告訴我們面臨到,什麼樣的狀態的時候什麼存心,或者是我們在這個修身養性的時候、在平常有事沒事的時候,是怎麼存心。

或者是脾氣毛病來的時候啊,像您剛剛講的,說這個有一種浮躁的氣血的感覺,這個就是所謂習氣。習氣已經來了,那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存心,什麼心法去應對?這個萬法唯心,時時刻刻都在檢查你的心啊,就會得到好的進步。

張講師答:

您好,您的問題呀,必須要詳細的觀察起心動念的一些變化,才有辦法明白的。這個心念的發動,他是一波波的,一陣陣的,這個心念結束之後呢,下一個心念又起,不必說誰是誰的延伸。

比如說欲食之心,那麼我想了想要吃東西,那個感覺有餓了或有嘴饞,想要吃東西,知跟行已經都發了。然後你又說食的美味,先入口而後知,這算是行的外部延伸嗎?這不是,這是另外一個知行,就是我想要吃,但是我還沒吃,知跟行都已經合一了,然後我吃了,我喜歡或者不喜歡,是另一個知行,它就是這樣一個一個延續。

而不是一個知行要延續到多長、多久?因為每一個心念單獨的發生,都可以讓你無分別取捨,也可以讓你陷入貪嗔好惡啊,每一個都是一個重新的選擇。那內心想吃外面沒吃,想吃已經知行合一了,跟後面有沒有吃是毫無關係的。

你現在心裡想念某人,這已經知行合一了。那個想念就是一個感覺,一個渴望的感覺,已經知行合一了,跟外面有沒有做什麼事也毫無關係,外面有做,是外面的事,是下一個知行合一。

心念湧續總是一個跟著一個,不必這個扯那個。每一個心念每一個迴圈,都可以重新的選擇,聖賢就是做到我們持著一個誠意,正心,不退轉,就是做聖賢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