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500問

張講師答:

您好,這個年青的時候我就常常聽老一輩的人講一句話,說:“這個棺材不一定裝老人的”,這個話很具深意呀!這個人過世,有的八九十歲過世,有的五六十歲過世,有的三四十歲就過世,有的一二十歲就過世,有的基至夭折,根本還來不及十歲他就已經過世了。

人的這個壽命有一個天定,這個老天爺讓世上有各種年齡的人都會過世,這個是在告訴我們修身要把握光陰呀。各位想想看如果老天爺讓每個死掉的人都是六十歲七十歲才過世,還不到六十七十歲以前的人是怎麼過生活的?他就開始揮霍他的生命,他不會珍惜任何一寸的光陰,反正我死不了,到哪時候才會死,對不對呀?

我就飆車反正不會死的,反正我是吸毒不會死的,這個世界就會一塌糊塗,這個老天爺是很慈悲的,他讓我們看見各種年齡的人都有結束生命的可能。

顏回天定的歲月,就大概是三十三歲,他三十三歲過世了,一個人要過世之前,這個必定是他的氣開始消亡,為什麼氣會開始消亡?這些很會算八字的人就知道,一個人八字有年、月、日、時、有四柱,這個四柱跟天地運行的每一天每一年每一月所產生的流月流年的這個五行,會有生剋制化,剛好到年月日時全部都有刑煞的時候呀。

這個是很不容易碰到的,人的一生哦,這個四柱多半都被刑煞,都被克制,等於是他身中的氣抬不起頭來,所以一個會算八字的人就是把年月日時從流年流月一直算一直算,算到哪一年是刑剋最重的哪一年就斷他死的日子呀,所以根據這個道理,這個人在世界上壽命多長是有個定數的。

顏回既然定在三十三歲,他示範的就是,雖然我怎麼年青的過世,但是我只要把握光陰,我依然有修成的可能,所以他成為復聖,這真是一個非常不簡單的,雖然他沒有說這個修成之後,然後對人間有多少建樹,但是他的建樹也不少。

他留下這些故事讓我們知道說,三十三歲這麼年青,各位現在三十三歲的人在幹嘛?還在泡夜店,這樣的一個人一簞食,一瓢飲他也沒什麼錢,也沒有什麼權勢,他就能夠修成,他死守善道就能夠修成,就是這給我們世人一個很好的一個啟發。

所以不論他的壽命的長短,修行不論壽命的長短,說“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這個把握光陰好好修行,這個才是我們的重點,至於你說早上可能起床站樁嗎?這當然是可以的,沒有問題的,說有點點不想動,這個自己解決,要做一個有出息的人。

張講師答:

你好。在解脫煩惱的這條道路上,大家一直都走在一個錯誤的方向。怎麼樣錯誤的方向呢?就是你把自身中的情緒感受已經區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你喜歡的,一種是你不喜歡的;一種是可以存在的,一種是不能存在的,你已經可以把它給區分,也就是佛家所謂的“好惡”“分別”。

譬如說你現在覺得身體有不舒服的感覺,你一直問“怎麼辦”,實際上你在問“怎麼辦”,其實你問的就是“怎麼樣把它消除”,那你“怎麼把它消除”就是在“分別”就是在“好惡”,你越分別越好惡,你的身體的抵抗就越多,痛苦是來自於你對那些感受的抵抗。

當你全然地接受,(你要試著去做)靜靜的,在你覺得情緒有不舒服的時候,就是你所說的那些氣血、那些感覺讓你不舒服,(當然我們說的不是身體病痛,而是心情上的不舒服),靜靜地坐在椅子上,好好的體會,就讓那些感受在吧!不要趕走它吧!你真的張開雙臂歡迎它吧!

當然到了一個幾秒鐘後,你又會開始在問:我已經歡迎它了,為什麼它還不走呢?但你這樣一問,我們就知道在所有的過程中,你所謂的“歡迎”實是帶著目的,什麼目的呢?就是“你趕快走吧!”所以從頭到尾你還是在厭惡它。你一厭惡,你所有的氣脈全部鎖住,你的關節全部鎖緊,你的肌肉開始緊繃,隱隱約約地你都在抵抗,這一抵抗,你的痛苦就要加倍。

就像我們坐在走廊下吹著涼風,就讓它在,沒事的,它就是像一陣涼風,你說:不!它像暴風!這是你誇張的說法,為什麼呢?從小到大你經歷那麼多你“所謂的狂風驟雨”,而你的心肝脾肺腎都還在,你的身體完好無缺,你的眼睛能看,耳朵能聽,你能夠走路,你所有的功能沒有一項被摧毀。

它並不是像颶風,它其實只是像一陣微風吹拂你的胸膛,就讓這一陣風在,就讓這一陣風吹拂你的走廊,甚至吹拂你的客廳,不要急著趕走它。要從內心裏是這樣想,你的抵抗就會放下。如何檢驗你真的歡迎它呢?你的抵抗會放下,你的關節會鬆掉,酸就讓它酸,痛就讓它痛,熱就讓它熱,冷就讓它冷,衝撞就讓它衝撞,起伏就讓它起伏。

這個事情,非得通過練習才行,並不是我這樣講講你就能夠有所進步。就好像投籃一樣,我如果是一個投籃的神射手,你問我怎麼投籃,我在空中也只能告訴你姿勢怎麼樣、技巧怎麼樣,講了半天,你不去投有用嗎?也沒有用!多參加幾次黃庭禪的初階課程對你的幫助會比較實際一點。

張講師答:

不受榮辱心的影響,他是一個心法。不是講一講,今天講明天就不受榮辱心的影響了。不過一個人對自己坦誠,有什麼缺點我們承認什麼缺點那。

我想,最起碼人家不知道、不會認為你百分之百的優美、完美,但是知道你是一個坦誠的人,我想這個對你會有幫助。而要徹底從內心把榮辱心拿下,這是禪修的領域,好好參加禪學,把黃庭禪的初階多上幾遍,對你幫助會比較大,任我在這裡怎麼講,對你是沒有幫助的。

張講師答:

我不知道你聽誰這麼說,孔夫子不是這麼說的。孔夫子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就是把自己的心修好,修乾淨了。

然後自己言行舉止要合乎中道。然後齊家治國平天下。有餘力,你有一個家庭,你就需要先讓家裡的家人和樂融融。

每一個人都得到好處,每一個人的品格得到提升,叫齊家。再有餘力,可以治國,再有餘力,可以平天下。當然治國平天下是要有位置的人才有辦法做的。我們沒有位子,我們做什麼呢?那可以修身齊家,聖賢哪裡有可能叫你說拋棄家庭呢?

張講師答:

沒有錯的,世上很多人都在追求通靈,他們不瞭解啊,這個靈啊,有很高層次,有很低層次。很高層次的,他不會動不動就跟人和在一塊,因為他的層次不希望人崇拜迷信,尚玄好奇。

層次低的就特別喜歡作弄人,給人下指令。所以通靈也不是什麼真正的值得可喜的事情。況且人死後就是靈,不必學通靈。因為人死後本來就是鬼,本來就是靈。

在世的時候修的好的話,就是正神,本來就四通八達。所以我要敬告各位,通靈不必學。但是對於沉迷於此的,我們能勸就勸,不能勸就遠一點。為什麼呢?因為先把自己的根本先給紮好。才有能力自救,才能夠救人。

張講師答:

您好!看到氣血的實相只是明白了我們心的體,但是它的用還沒有完善。任何事情就有個體,也有個用,心的體是個清靜的實相,一股氣血清靜的實相;它的用就是仁義禮智信。

如果你可以維持著清靜的實相,你可以不被氣血所左右,那麼,當你跟人接觸的時候,升起一個為人好的心,剛開始不能夠很自然,但是習慣就能夠成自然了。為什麼它可以成自然?因為天生的你就是這樣。

那為什麼現在不是這樣?因為冰冷的你已經很久了。從小到大都告訴你怎麼自私自利,告訴你怎麼奮爭上游,怎麼打敗別人,怎麼鬥爭?自私自利的傢夥。從小到大所有的學校,所有的社會教育把我們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傢夥。

但是你的本質還在,你只要習慣它,習慣那一條路,它就會成自然。你能夠觀照實相就表示,所有的習氣毛病襲擊你的時候,你有不被它帶走的能力,但不表示你的「仁義禮智信」是已經圓滿無缺。

那這個時候還要透過練習,舉凡碰到人,存著為人好的心,就算碰到自己的小孩,都希望他能夠更好。那麼以這樣的心,碰到任何人,碰到你的父母,你希望他更好啊!你碰到你的家人、妻小,你希望他更好,把這個心再用到別人身上,你也希望他更好,學習那種寬闊的心,處事得宜的心,這個「仁義禮智信」慢慢、慢慢就會恢復了。

如果這樣講不明白,就是做一點善事,做一點好事。什麼叫善事、什麼叫好事?總而言之為人好吧!能夠幫助到別人,能夠讓別人得到更多的安樂都可以,做一點善事。明善複初,明善可以複初,可以恢復我們的本性,恢復我們的天良,所以說能夠格物可以恢復我們的天良,指的是有了體之後,再完善這個用。這是需要一點時間跟步驟的。

張講師答:

您好!有的時候我們的飲食、我們的作息、我們的生活習慣,造成我們身中的氣血已經離開中和有一段距離了。所以不論你做什麼事,從早到晚都感覺有一點點不快,有一點隱隱、微微的情緒好像纏繞著你。這個時候除了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更重要的是,你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態度來看那個小小的氣血。

如果你還是不停的想透過各種辦法把它趕走、把它改造,那麼這就是一種分別取捨,就光光這一個想法,就是會讓你在這個情緒裏面,總感覺到輕鬆不下來,不痛快。你可以改變成什麼樣的態度來對這個情緒呀?

你已經覺知到它了,你看著它,就把它當作是一個人物吧,是個小孩,你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他?你可以更喜悅一點接納他,你可以無畏的看著他,而不只是靜靜的、淡淡的、默默地看著他,你可以更大膽一點,敞開胸懷包容他, 你可以逆著這個習性愉悅一點的態度去面對他。面對你情緒的態度很重要,你不要一直想趕走它,不要一直想把它變小,既然已經發現它了,它可能存在的時間會很長的。

因為飲食習慣造成,生活習慣造成、思想造成、體質造成不是三天二天能夠改造的掉,改造只是一時的,長期它就會一直存在,所以更喜悅的態度、更冒險的態度、開闊的態度去擁抱它,不必把它趕走,就以這個態度,它自己會有所改善。

但是飲食一定要改變的,吃得更健康更潔淨一點、中和一點,作息一定要改變的,身心要透過一段時間才能夠讓它回歸正軌,也不可操之過急了。

張講師答:

您好!當你看到內在的物理現象,未必表示你當下是完全放任其自在的。是不是還有一絲一毫的抵抗跟造作在裏面,那得要慢慢觀察才能知道。

不過,一開始能夠覺知到裏面的這些物理現象,這是作為一個開端,等這個開端站穩了之後,我們才會再來講怎麼樣存著一個為人好的心。

這事情也沒有你想像的這麼複雜,不是去找一個鬆的感覺,而是不抵抗,是承認它的存在,跟它和平共處。那你真心的跟它和平共處的時候,自自然然會把多餘的力量給拿掉。然後你說:我不知道,我到底拿掉了沒?這個事情急不得,慢慢練習。

張講師答:

您好!我覺得「強大」這兩個字還是不盡理想,你不需要很強大,你只要很輕鬆、很坦承、很自然的、很善意的跟人交往。一顆為人好的心,有的時候表現出來會很柔和,有的時候表現出來會很正直,甚至有的時候表現出來會剛硬、剛強,這個是因時因地制宜的。

做個簡單的事也要去看別人的看法,這表示從小到大你是很少有獨立的空間,什麼事都得問問人,什麼事都得依賴人,簡單的事還是得要依賴人,久了之後大家對你就不放心,所以你不論做什麼事,愛管閒事就說你兩句。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你沒有獨立的人格。

所以表現出你獨立的人格來是重要的,這個事情,哎,我覺得這個事情好;人家叫你要吃這個,要吃那個:這個我不喜歡吃,哎,那個我喜歡吃;人家叫你一定要試試:這個我不喜歡吃,很抱歉!我喜歡吃別的。不是說別人叫你做什麼,你都得一定要做什麼。

例如我剛剛舉的小小的例子。有些時候你就是不喜歡吃這個東西呀,你何必一定要裝的很喜歡呢,是不是吃別的東西就不能均衡了呢?還是天底下這麼多東西非得這一項不可呢?有這個道理嗎?也沒這個道理呀。我喜歡看這個,我喜歡聽那個,你也可以表達你自己的看法,不是一定要跟著人家走。

跟人家不一樣也是一種生活,跟人家一樣也是一種生活,只要是不違背自己的良知,不妨礙到別人的利益,自己有一份自由存在。你要吃什麼,你要做什麼,你只是運動、運動,難道也不行嗎?不相信你明天去跑跑步,你說我想去跑跑步,就這麼簡單。如果連這樣家人都干涉,那就知道你從小到大依賴性有多強,你不曾做過自己。

去跑步,他們說不行,說了會受傷。你說這事你別管,我自己會慎重,跑跑步、流流汗有什麼不對?慢慢表現出你對對的事情有一個獨立的看法,有一種堅持,改天就跟他們說:哎,我覺得這個站樁不錯,你看那些武術家都站樁,我要來學習站樁。

網路上有人在教站樁,我覺得這樣很好。哎呦,你這神神鬼鬼的!站樁何必神神鬼鬼的。練武術的人有神神鬼鬼嗎?他說你不要站了,站了腿會受傷。你說我越站越強大給你看看。笑笑的講、寬和的講,不跟他敵對,但是表現出你的看法,並且執意的去做,做對的事,不是做壞的事,這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別人的看法可以做參考,但是不對的看法不要左右你的人生。

張講師答:

您好! 觀照的時候有什麼感覺看什麼感覺,千萬不要去找那個不存在的感覺。以你的心去揣摩經典裏所說的話,以你觀察你心內的所得慢慢、慢慢的進步,這個覺知力是透過練習會慢慢提高的,所以一下子也不可操之過急。

自己有幾斤幾兩重,自己要清楚,不要想接觸一個學問,明天馬上要成為一個開悟者,世上沒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就算古代第一流聰慧的人,跟在一個大導師旁邊沒有十年二十年,就能開悟的也很少、很少。

但是,這個心法要解脫我們的煩惱掛礙,那是綽綽有餘啊!為什麼呢?只要你一反觀覺照,那個情緒就會少三成,這個是任何人都可以經驗的。

什麼情緒一來,我們都能夠和平共處嗎?那這可沒那麼容易唷。為什麼?因為一般人的習慣就是會跟情緒作抵抗,會做助長。這是要透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才會慢慢進步的,多參加幾次黃庭禪初階的課程對你會有幫助的。

張講師答:

嗯,可以的啦。您說現在看到緊張緊繃啊、堵堵得啦,對,這是先把你的不舒服、你的習氣、你的毛病、你的個性先給看清楚來,那麼接下來怎麼辦呢?你說抵抗又該如何呢?那就練習不抵抗啊,練習把你抵抗的力量鬆掉啊。

你都怎麼鬆掉啊?這真是沒法講的,就好像你握著拳頭,硬不放,我叫你放鬆,你說怎麼放呢?我能怎麼回答你呢?你只能夠自己放放看。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把你抵抗在內心的那股力量給他放掉,而不是把內在那股堵堵的氣血放掉。

嗯,這個學問的內涵,黃庭禪的初階多上幾遍,第一遍你會以為你懂了,其實還沒懂,都能聽個三五遍,都還感覺怎麼還沒聽過,每一次都好像在學新的東西一樣奇怪這句話怎麼好像我以前都沒聽過?是啊,就是這些定義上跟我們凡夫俗子都完全相反,這並不容易。

多練習,多參與課程,對你可能會有比較實質的幫助。

張講師答:

你好,有關憂鬱症在這種生理上這種病症怎麼治療,我相信你應該跨出步伐去請問醫生。不論中醫也好,西醫也好,都會有幫助。

但是基於教禪學的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只要身體氣血剛健,養出你的正氣來,免疫系統自自然然就會提升,然後那個消沉的氣自然也會改變。那怎麼樣可以做得到呢?多運動,定列個計畫,每天慢跑個半小時,或者快走走個1萬步。

那至於吃什麼樣的東西會改善抑鬱症呢,比如說,有的人說吃香蕉,一天吃一個香蕉,我覺得都可以參考。這個問醫生,醫生如果說怎麼樣會比較好,因為輕度的憂鬱其實都不用吃藥的,透過作息改變心情儘量放寬闊,待人儘量存著善念,都會有大幅的改善的。

那靜坐和站樁對你也會很有幫助的,這個事情不能急,你可以透過三個月透過半年慢慢的改善,就算是很有成效了。